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育心理學論文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充分挖掘語文教學中的教育心理學內容
根據新課程標準,學生是課堂活動的主體與主動參與者。而學習是學生在課堂上進行的主要活動,在這個過程中有很多的小學生容易在學習中產生困難與煩惱,小學語文教師應該及時發現學生的心理變化,合理地幫助學生解決此類心理問題。仔細研究小學語文教師的課本,我們知道,在語文教材中存在很多適合對學生進行心理輔導的內容與素材,而且在學習這些內容時,有助于教師構建良好的心理教育氛圍。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在運用教育心理學原理的過程中,應該積極挖掘小學語文教材中存在的元素,結合小學語文學科的特點,立足課堂教學的實踐,努力鉆研教材的內容和新課程標準的內容,充分挖掘小學語文學科中存在的教育心理學內容。比如,在小學語文《將相和》一文,這是一篇比較典型的課文,文章的立意與主題也很好,有利于培養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與價值觀,塑造正確的人格。在該文章的教學中,語文教師就要著手訓練與開發學生的形象思維與想象能力,讓班級里的每一個學生都能用心感悟與體驗課文中的故事情節。其次,創設情境,讓學生代入課文臺詞進行表演,使其深刻體會到語文教師創設語文教學情境的用意,拓展學生思維的深度與廣度。最后,在課文的講解階段,語文教師要深刻挖掘文章中的人物特點、語言及其性格,熏陶學生的人文內涵,使之在耳濡目染中健全人格,培養個性。通過這我們可以看出,只要語文教師用心挖掘,并將其挖掘到的有價值的東西運用在小學語文教學的課堂上,那么我們的語文教學每一次都是成功的,并且是更有意義的。通過挖掘與研讀文章的小例子,一定可以挖掘出小學語文教學中有關培養學生的良好的心理素質的豐富內容,進而達到心理教育的目的。
二、精心設計小學語文教學的環節
在運用教育心理學原理的過程中,小學語文教師還需要精心設計教學的環節,良好的教學環節可以幫助學生獲得美好的體驗,并且在體驗中塑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成長。小學語文教師設計教學環節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
1.精心感悟,發揮榜樣作用塑造健康的心理,可以借助榜樣的作用,通過精心感悟課文,讓小學生在英雄人物的熏陶下,獲得心理體驗。一般在這個時候,語文教師要引導學生仔細品味課文中描寫英雄先輩的動作、神態以及語言的字句,慢慢品味,讓學生在品味中自然而然地生出欽佩之情。最后語文教師進行感情升華,學習英雄先輩勇敢果斷、沉著冷靜、頑強不屈的性格以及心理特質。
2.運用事例,恰當引導小學語文還可以發揮事例在心理塑造中的作用,恰當地引導學生。比如,在教學小學語文《第八次》的時候,因為這篇文章主要說的是主人翁布魯斯堅持不懈、持之以恒的斗爭精神,所以語文教師就可以恰當地運用這一事例,立足主人翁布魯斯的生活環境,直面人物。在這個過程中,語文教師可以采用“評一評”的游戲方式,帶領學生寓教于樂,在游戲中挖掘布魯斯潛在的心理品質,從而啟發學生,教育學生。
3.創設語文心理教學情境創設語文心理教學的情境也是一種運用教育心理學原理的方法。比如,在進行《小露珠》教學的時候,可以采用角色扮演的方法來創造情境,學生在扮演角色的過程中能夠深刻地體驗到角色的感受,語文教師進行引導,引發學生的自省,實現心理素質的自我塑造。
三、構建積極的課堂心理氛圍,優化課堂心理環境
構建良好的課堂心理氛圍,優化課堂心理教學的環境,需要教師更新自身的教學觀念,改變傳統教學中對學生心理教學不重視的想法或者定式思維,重新審視師生間的關系,擺正教師在教學中的地位,將自己始終放在一個引導者與組織者的位置上。在教學的過程中,語文教師要讓學生放松,讓氛圍寬松、和諧,這樣師生才能一起向著既定的教學目標前進。另外,在教學的活動中,語文教師要尊重學生,讓學生在心理上感受到平等,從而使自尊心受到保護。在此平等的基礎上,對學生開展心理教學,揭示心育內容,感受心育滋潤,接近心育目標。
1.融洽師生關系融洽的師生關系是運用教育心理學原理的關鍵。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信任學生、熱愛學生并且理解學生、尊重差異、理解個性,這樣的話學生也會尊重與敬愛教師,這是一個互補的過程,久而久之,就會形成一種愉快、和諧、積極向上的課堂心理氛圍。因此,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我們要在教學的時候,用平等的態度對待每一個學生,不管學生學習如何,不要以學習論“是非”,要用民主和諧的方式組織教學,融洽師生關系,擴大學生的知識面,培養學生的獨立性。融洽學生的方式有很多,比如上課的時候微笑面對學生,微笑走進教室,始終面帶微笑,這樣學生會覺得教師比較和藹可親。當學生有問題或者困難的時候,語文教師要及時幫助學生,化解學生的心理負擔與心理壓力。語文教師要嚴格要求自己,為人師表,以身作則,不能走捷徑,要時時刻刻用自身的形象去影響學生,以創造良好的課堂學習氣氛。
2.建立適當合理的學習期望很多教育心理學研究都表明,教師對學生的期望值越高,學生最后發展的情況越好,期望值是起促進作用的。就好像學生自己定的學習目標,目標若高,學生最后即使沒實現,但效果距離期望也不會太差;反之,如果目標很低,學生反而放松了要求,這樣的目標就失去了意義。因此,筆者建議語文教師可以采用期望值的方法培養學生的心理素質。對于學生的期望,教師要建立在充分理解學生的技能以及知識掌握的基礎上,密切關注學生的情感態度,采用合理的方法,構建合理的期望值。對學生的合理期望值有助于營造良好的學習氣氛。除此之外,語文教師在進行教學組織的時候,還要有意識地去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積極表揚學生,表揚在學習上或者生活上取得成績的學生,提高學生的自信心。對于那些做錯事的學生,教師要懂得批評的藝術,注意批評的尺度,保護學生的自尊心與自信心。心理學研究表明:只要誘惑足夠強大,任何道德的束縛都將土崩瓦解??梢?,只有真正的心靈升華,而不是約束,才能使人生具有光明前景??偠灾?,培養學生的健康心理,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任務,是幫助學生形成良好學習習慣、開發學生心智的基礎。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我們要立足現狀,認真研究與探索,運用多種教學方式,培養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念,塑造健康的心理素質。另外,語文教師要及時糾正學生心理存在的偏失,為學生指引正確的方向。
作者:民央單位:西藏林芝地區第二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