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特色教育學專業人才培養形式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直面現狀,當前教育學專業人才培養存在的問題
(一)課程設置不合理。由于培養目標一直是源于原有的帶有學術傾向的目標,因此,課程設置方面也不盡合理。許多學校的課程設置主要包括通識教育課程、專業基礎課程、專業核心課程以及教育實踐類課程這幾大類。這些課程的設置旨在使學生掌握扎實的教育理論知識和形成相應的職業技能,但學校在這些課程設置的比例上不合理。專業基礎課程與專業核心課程的比重過大,且大多數都屬于學術性課程,教育實踐課程比重過小。課程設置上的這些問題,必然會造成人才培養的先天營養不良。
(二)人才培養模式單一。人才培養模式就是根據一定的教育目的要求,遵循人自身的發展規律,為實現培養目標而選擇的范式。教育學專業培養目標的實現大多是靠學校的理論教學來實現。在人才培養的過程中,主要采取理論教學加上教育見習、畢業實習和畢業論文的形式。許多學校不重視實踐環節,致使教育實習流于形式。理論教學主要是教育類的理論知識,缺少學科專業知識,專業沒有針對性。這種模式培養出來的學生只有玄虛的理論,專業技能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不強,研究能力和理論指導能力不突出。我們不難發現,教育學專業發展中的問題源于依據學科標準確定專業地位、以學科體系建立課程內容,專業培養學術化,知識理論的職業性匱乏問題十分突出。教育學專業要想獲得良好發展,應以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對教育類人才提出的需求為指針,遵循師范教育和職業教育發展的規律,明確專業方向,提高專業水平,強化專業特色和優勢。
高等職業技術師范教育是為適應國家大力發展職業教育在20世紀70年代末而出現的一種特殊的高等師范教育類型,是我國高等教育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既要求人才培養目標的師范性,又強調專業教育的技術性和職業性。因此,教育學專業在此背景下,在人才培養過程中應堅持職業性、師范性、實用性、適用性和多樣性原則。職業性是指要遵循職業教育規律,培養目標和培養過程以教育學所面向的社會職業分類及崗位類型來設置,以區別于普通學校以學科分類為設置依據。因此,職業性是指培養目標的職業性和培養過程的職業性。職業技術師范的師范性和普通高等師范的師范性一樣,是由培養合格教師這個目標決定的。圍繞培養師資這個目標進行的各種活動的總和就構成了師范性。適用性是指要與當下教育發展緊密結合,及時更新辦學思想,調整豐富教學內容,培養適應新時期教育發展實際的教育學方面的專業人才。多樣性體現多層次教育學人才的規格方面。當前教育呈現出多元化的發展態勢,需要多層次的教育學專業人才。因此,目標定位的多元性和教學形式的多樣性是其必然的選擇。堅持實用性原則體現在具體的課程設置和實踐教學中。目前部分技術師范本科高校教育學專業的課程設置和教學內容在某種程度上滯后于現階段教育的發展,急需調整和改進課程計劃,更新教學內容。
三、職業技術師范教育學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策略
(一)調整教育學專業的培養目標。在中師被取消或升格的情況下,就業的學生實際上早已突破教育領域,不得不面向更為廣泛的就業范圍。因此,教育學專業的培養目標應在堅持學術性的基礎上,側重應用性。跳出學科的狹隘范疇,面向市場,細分就業方向。因此,凡是與教育理論直接相關的領域,都可以成為教育學專業培養目標所涉及的范圍。教育學專業除了為中等職業學校培養師資外,還可以為教育行政機構、社會教育機構、新聞媒體機構和各類人力資源機構等行業,培養從事具體教育行政事務、教育經營管理、人力資源開發、教育事務咨詢、教育新聞工作、教育培訓項目開發等領域的應用型專業人才。改變以往培養各級師范教育學科師資、教育行政管理人員和教育科研人員的局面。
(二)改革專業課程內容,優化課程結構。要培養合格的教育學專業本科生,就要科學、合理地進行課程設置。課程內容除全校開設通識教育課程之外,還要開設普通教育課程、學科專業課程、教育專業課程、技能考證課程、教師教育實踐課程。普通教育課程使學生具備從事教育研究或教學工作的教育理論知識。學科專業課程和教育專業課程根據學生自愿選擇,使學生掌握和形成相關的專業能力。技能考證課程是按照職業技術師范“雙師型”人才培養標準,實行雙證書教育,為學生獲得相關職業資格證書而設置的課程。教師教育實踐課程主要是使學生獲得教育教學和教育研究技能和經驗。在理論課程和實踐課程的關系上,要加大實踐性課程的比重。教育學專業培養目標的理論性和應用性需要把教育學專業傳統的“純教育理論學習”的課程設置模式轉變為應用性和學術性并行的模式。因此,需要拓展實習空間,依據專業培養目標和培養方向,與學校、企業和其他需要具有教育專業素質專門人才的機構建立實習協作關系。同時,延長實習時間。使教育學專業培養的人才標準更加符合教育和社會的實際需要。
(三)探尋多樣化的人才培養模式。傳統的培養模式主要是為中等師范教育服務的。當學生面對廣泛的就業需要時,沒有相應學科知識的先天不足便凸現出來。因此,探尋多樣化的人才培養模式勢在必行。跨學科院系聯合培養和雙學位培養這兩種模式值得進一步探索。跨學科院系聯合培養是指教育學專業可以與其他學科專業聯合培養從教人才或教育科學研究人才,根據學習側重點不同,實行3+1、2+2或2.5+1.5等模式,以教育學專業學習為主、學科專業學習為輔。學生畢業后獲得有兩個專業證明的聯合培養的學士學位證書。雙學位培養是指在自愿的原則上,根據今后從事的方向去修第二學位。利用4年的時間,同時修滿教育學專業和其他某學科專業規定的必修學分后,即可獲得雙學士學位。
四、結語
教育學專業在中國有著不短的歷史,但是更應有美好的未來。因此,在當前的社會背景下,具有職業技術師范特色的教育學專業建設應與時俱進,在改革中尋找自己的制高點。跳出學科的框框建設專業,真正將專業建設瞄向社會的職業需求,去尋求教育學專業發展更廣闊的天地。
作者:李英姬單位:吉林工程技術師范學院職業教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