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新時代校園文化創建探究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1高校校園文化闡述
1.1高校校園文化概念定位
文化.原指以文教化,現指人類在社會歷史發展過程中所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具體而言,指帶有一定民族與區域特點的,反映其理論思想水平的精神風貌、心理狀態、思維方式、價值取向等成果及過程。顧明遠教授認為.張岱年和程宜山先生著的《中國文化與文化論爭》一書中所下的定義最科學、最全面。他們說:“文化是人類在處理人與世界關系中所采取的精神話動與實踐活動的方式及其所創造出來的物質和精神成果的總和是活動方式與活動成果的辯證統一(參考顧明遠:《論學校文化建設》)。高校校園文化是指在高校的辦學過程中,為促進高校學生健康成長,為提高高校師生文化素質、道德品質、審美情操,實現高校的教育發展目標,而由高校師生在教學科研活動中創造的物質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活動文化的總和新時期高校校園文化.一方面已成為高校教學科研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成為高校實現內部交流和對外交流的重要途徑,在高等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另一方面.高校校園文化也成為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引導社會文化發展的功能。當前,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和高等教育事業的跨越式推進,高校校園文化建設無論在理論上還是在實踐上都面臨著許多新情況和新問題,迫切需要我們從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角度加以深入研究與探索。
1.2高校校園文化建設運行的環境
校園文化建設的環境是指所面對的外部客觀存在是影響校園文化建設發生、發展的一切外部因素的總和。一般來說,高校校園文化建設運行體系的環境可以分為物質環境和精神環境物質環境是指校園文化建設中所面對的各類外部物質因素的總和。如校內的花草樹木教學樓實驗設備等精神環境是指影響高校校園文化建設的各種精神因素的總和。比如教風學風、校園風尚、校園輿論等。高校校園文化建設總是在一定的環境中進行的。并始終受到環境的作用和制約開創校園文化建設的新局面.需要創造良好的校園文化環境。高校校園文化建設運行環境的優劣直接關系到高校校園文化建設的成果。
2高校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意義和基本特征
2.1高校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意義
大學階段是大學生世界觀、價值觀、信仰和信念形成的關鍵階段。大學生一般都具有強烈的求知欲望、感情充沛、思想活躍、敢于想象、勇于闖蕩、富有好奇心、有不滿足于第一課堂教學.喜歡參加各種文化活動的特征。但也具有思想單純、容易激動.缺少判斷力和自制力,世界觀和道德觀可塑性大的特點大學生所具有的這些特點.決定了加強高校校園文化建設具有重要的意義首先.高校校園文化建設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實踐證明.用行政命令、死板說教等方法來限制、改變、左右大學生的價值觀、思想、行為及情緒等.是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的。我們應該適應新的形勢,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寓于師生的工作、科研、學習、生活、文娛、體育活動之中,利用校園文化的特點.創造優化的校園文化環境,使學生能發揮教育的主導作用.使教師能發揮教育主體的積極性,讓師生都能自我教育自我創造,自然而然地塑造和發展自己。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只有充分利用校園文化這一特殊的有效手段和方法.才會有生命力。其次,高校校園文化建設是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需要。學生階段主要是人生用于“受教育”和“發展智力”的時間.而教師則主要是“履行社會職能”和“自由運用體力和智力的時間”.學校的一切工作也都是圍繞教書育人進行的。學校是師生雙方的主要活動場所.學校教育除課堂教學這一主渠道以外.校園文化則能以種種形式激發教師發揮潛能.以促進學生的智力開發.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能力.提高其綜合素質。一是運用校園文化陣地,教師率先垂范.向學生傳播科學文化知識。如圖書館,特別是依網絡建設的電子閱覽室.這是教師備課、科研的重要場所.也是大學生在課外接受教育的重要陣地.是學生邀游于知識海洋探尋知識寶藏、獲取現代科技知識和信息的通道。二是通過某些娛樂性校園文化活動.激發學生智力。既可使學生娛樂.又可使學生獲得某方面的科學文化知識,充分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創造力和自信心。
2.2高校校園文化建設的基本特征
首先.學校文化具有教育性。任何文化都有教化的作用和教育的意義校園文化建設的目的是為了培養人才。是實施教育功能的重要手段,具有鮮明的目的性。在學校,無論課程文化抑或非課程文化,都在培養熏陶著校園文化主體——學校的領導及廣大師生員工必須指出,校園文化主體之一的施教者,首先應該是受教育者。高等學校,聚集著許多專家、學者,他們代表著科學發展和文明進步的最高水平,他們的一言一行都影響著最具可塑性的青年學生.而學校領導的思想理論水平和學識能力,又直接決定了辦學水平,影響著專家、學者的思想政治覺悟。其次.校園文化具有創造性。校園文化是在人類繼承歷史上一切優秀文化成果并借鑒現實社會中的各種文化建設的基礎上。根據校園文化主體的活動而實施的,校園文化主體受不同時代、不同地域、不同政治、不同類型、不同層次的制約,各個學校的校園文化主體正是根據各種復雜多變的因素。不斷創造著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在矛盾的普遍性中探索著矛盾的特殊性同一時代同一地域,不同級別的學校,文化個體在文化素養、思想水平、行為方式上也有諸多不同,其校園文化建設也就呈現出不同的特點在我國。即使同一級別的學校,重點大學與非重點大學對其師生員工的導向也會有明顯的差別。最后,學校文化具有個性、差異性。學校文化是無形而有象的學校精神所聚.形是象的靈魂.象是形的體現。一種學校文化是一所學校師生在教育實踐中創造的.因此每個學校的文化都不可能相同。當確立了一個學校自身的理念價值、目標方向以后.我們需要考慮如何用具體的儀式來落實,怎樣用客觀的表象來固定。管理制度、傳統儀式、建筑雕塑、環境布置、日常活動和行為細節等,構成了象的豐富多彩,形式多樣。高等學校是傳播知識、研究學問、促進科技創新、培養專門人才的地方同時.也是產生和發展高品味文化的場所。而加強高校校園文化建設.營造出積極、高雅、向上的校園文化,對學生素質發展起著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高校里不論是教職員工.或是青年學生,都應該從組織文化的角度來重新審視自己的學校.結合學校傳統、結合學校面臨的沖擊.以自己獨特的眼光努力去建設適合自身發展的學校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