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武術專修教學探究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研究對象與方法
本研究的研究對象是西北地區具有代表性的西安體育學院、西北師范大學、河西學院、渭南師范學院、新疆石河子大學、寶雞文理學院六所高校的體育教育專業武術套路現行的教學內容。采用的研究方法為文獻資料法、問卷調查法、學者訪談法、實地考察法、數理統計法。
二、結果與分析
1.西北地區體育教育專業武術套路專修教學內容的分析。教學內容在教學中具有重要的意義,它一方面是實現教育目標和培養目標的重要條件之一,另一方面教學方法和教學組織形式的運用就是為了實現教學內容的傳遞和掌握。各課程的教學內容的安排直接影響到課程質量的好壞,影響到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體育知識和運動技能的種類是極其豐富的,任何體育教學內容結構都只能包含其中的一部分,而選取的這一部分內容,應具有廣泛的聯系性,通過這些內容的教學后,可以有效地擴充學生的知識范圍,打下良好的體育運動技術基礎。
2.西北地區體育教育專業武術套路專修理論和技術教學內容的分析。體育教育專業武術套路專修課的理論教學內容主要由兩部分組成。第一部分是基礎理論知識,是學科發展的思想動力,包括兩方面內容:一是教材書上的武術運動概述、武術簡史、防止運動損傷等;二是看圖知識、套路創編、教學與訓練、競賽組織與裁判,這些技術理論內容可以放在能力培養課上進行教學。此部分的教學目的是為了增加學生對武術的了解范疇,提高其武術文化的修養及理論知識水平,并懂得運用知識指導實踐和研究他們的基本方法。第二部分是武德教育,武德是一種倫理觀,是與當代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一致的,在武術練習中起著關鍵性的重要作用;西北地區高校技術教學內容的設置主要是選擇了全國、本地區武術比賽中常設的競賽項目以及目前社會上開展較普及的項目。它主要包括基本功和基本動作、初級套路、競賽套路、對練套路、傳統拳術、傳統器械以及對抗性項目七大塊的內容。
3.體育教育專業武術套路專修課學生能力培養內容的分析。隨著課程觀的變遷,術科不再被認為是單一的傳授運動技能,而被認為是借機理解健身的方法與發展的趣味,讓學生掌握運動技術只是術科的本體價值,更主要是為學生的能力專業素養發展提供“手段與方法”。西北六所高校除了寧夏大學以外,其他五所院校的武術套路專修教學內容都缺少能力培養的內容,寧夏大學通過武術專修課的教學培養了學生的綜合能力,把能力的培養按能力的重要程度分為重點內容、一般內容和介紹、自學內容三部分,從整個能力的培養上抓主線,兼顧了多種能力的培養。
三、當前西北地區武術套路專修教學內容中存在的問題
1.理論、技術教學內容實施中的不足。專修課較普遍地存在著輕理論重技術的傾向,理論和實踐結合不緊密。專修課只注重動作傳授,沒有突出武術鍛煉方法、特別是沒有體現武術實際應用的特性,內容上還是以競技套路體系為主,套路內容過多不精,專修課沒有安排進行專門系統訓練課,競技性較強的武術套路只是泛泛學習,沒有精煉,提高得不多。
2.教學內容的安排針對性不強。在對學生“專修課中所希望學到的理論和技術的教學內容”的調查中發現,學生認為理論部分應增加“武德教育”“傳統武術文化的知識”“武術套路的傷病預防和治療知識”“武術套路創編知識”等內容;技術部分應增加些“趣聞性的、簡短的武術套路”“部分對抗性項目”“西北地區地方特色的傳統拳器械”等內容。學生認為需增加的內容,基本趨向于基礎實用性,能更好地幫助學生在工作崗位上解決實際問題、適應社會需求。
3.教學方法和授課方式比較單一。教學方法在教學活動中是最主要的一個因素,教師采用什么樣的教學方法,怎樣去教,直接決定了學生的學習效果和學習信心。在調查中有45%的學生對現行的教學方法不滿意,部分任課教師教學方法單一,使學生對所學動作感到枯燥。對“六所高校武術套路理論課授課方式”的調查顯示,整體上西北地區高校授課方式比較單一,主要以集體授課為主,其中西安體育學院和寶雞文理學院采取了多媒體軟件的教學方式,三所高校采取錄像的方式和兩所高校采取了科研論文撰寫的方式。
四、優化西北地區體育教育專業武術套路專修教學內容的設想
1.教學內容的優化設想。根據社會發展的趨勢、基礎教育的改革、學生的實際情況以及西E地區的地域特點,西北地區的高校應從實際出發,突出教育特點,調整教學內容,充實基礎,加強學生能力培養,提高教學的針對性和實用性,拓寬知識面,改善學生的知識結構,把教學內容的更新、授課方式和加強能力培養作為調整的基本出發點,貫徹“少而精、打基礎、重應用”的原則。為了符合基礎教育的改革和未來社會的發展,武術套路應適當向娛樂性、趣味性和健身性的方向發展。
2.技術教學內容的優化。
(1)重視基本功和基本動作的訓練以及初級套路的教學。基本功是武術教學訓練中最基礎的部分,它不僅是對身體各部分進行專門練習的重要內容,而且對于學習武術套路、攻防技術,提高運動技術水平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對套路教學起到促進作用,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將基本功、基本動作練習貫穿于武術教學的始終,是武術課教學內容安排的特點之一。對于基本功的訓練按照螺旋式的排列,基本功的訓練反復出現,不是簡單機械的重復,而是在質和量方面,逐學期提高要求。采取課堂和課下相結合的方式,可以利用早練的形式對基本功進行鞏固和提高。注重初級套路的教學,更適應于基礎教育的改革的發展。
(2)精選具有代表性的部分競賽套路項目。競技性較強的套路相對于基礎較差的體育教育專業的學生來說有一定的難度,在對競賽套路的選取上應做到有主有次。針對學校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對于競賽套路應該精選其中具有代表性的長拳、南拳、劍、棍進行教學,也可以簡化競賽套路中的繁雜且有一定難度的動作,進行動作的重新結合。
(3)優設養生功法運動的方法。《全民健身計劃綱要》的頒布與《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的實施,對武術的發展提供了空前發展的機遇。武術對人的培養不僅著眼于現在,更放眼于未來,專修生應不斷地拓寬武術知識面,不能僅僅局限于套路的學習。人口老齡化的趨勢,為全民健身和終身體育帶來了新的課題,也為健身養生、太極拳之類的武術項目融于全民健身提供了發展的空間,作為武術專修生對傳統健身養生的學習就顯得尤為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