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高校創新教育的意義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教育的對象是人,教育的本質就是促進人的最大可能的發展。
1、兩種教育的定義
傳統教育,泛指在一定歷史時期形成的流行的、具有影響的教育思想、制度和方法。
創新教育,是指以新的教育思想、教育觀念為指導,采用現代教育技術和信息手段,培養學生學會學習和創造,使之具有創新精神、創新意識、創新能力和創新人格為宗旨的教育。
2、兩種教育的區別
大部分教育者認為在高職高專院校實施創新教育是難上加難,因為學生們隨著年齡的增長對創造力已失去新鮮感,也可能認為自己沒有創新的必要,他們認為只有那些科學家才有所謂的創造力。這種觀念是錯誤的:一則輕視了學生潛在的創造力,二則難以采取有效的方法和手段來培養學生的創造力。我們要全面審視傳統教育和創新教育的差異才是實施創新教育的關鍵所在。
(1)教育目標的不同
傳統教育主要是強調知識的積累,重視課堂教學,是教師起主導作用,使學生的學習停留在感知和記憶的水平上,為了成績而機械的接受所有系統的科學知識;而如今提倡的創新教育則是在幫助學生培養其開拓精神、創新精神,挖掘人的創新潛能,使學生的學習由認知的低水平提高到想象與思維的高度上來。
(2)教育方法的不同
傳統教育是講與聽,學生們完全不用獨立思考,更談不上去探索,這樣就妨礙了學生思維品質的優化;而創新教育是努力培養學生形成以主動思考、積極探索、主動參與、主動創造的新型教學過程,教育者要引導學生由“學會”逐步做到“會學”。
(3)教育評價上的不同
傳統的教育觀念強調“唯師是從”“以教師為中心”,學生如倉庫般儲存知識、積累知識,學生的優劣完全取決于一張試卷成績的高低;而創新教育要求“以學生為本”,教師雖是主導,但學生也是教育過程的參與者,學生的學習結果有多方面的表現,不單以分數定學生的好壞。
二、實施創新教育的教師應具備的素質
創新型教師需要較高的政治覺悟、人文素養、道德水平、溝通能力等,只有具備這些素質,教師才能對學生有針對性的開展創新教育。
1、思想道德素質
高職高專院校教師的思想道德素質關系到校風、學風和教風建設,對學生來說發揮著榜樣作用,要想培養出高素質的學生,自己首先必須是一個德才兼備的人。
2、業務素質
教育思想、方針的貫徹及一代新人的培養,歸根結底要依靠廣大教育者的教育教學實踐,這支教師隊伍要有較高的業務素質。教師應當精通所教學科的專業知識,并形成自己工作需要的知識結構,而且還要具有綜合運用知識,解決教育教學工作中各種實際問題的本領。
3、道德素質
教師職業道德簡稱“師德”,它是黨和國家規定教師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從事教育活動中必須遵守的道德規范和行為準則,以及與之相適應的道德觀念、道德情操和道德品質。教師的道德素質與道德規范、行為準則有一定的距離,這種距離越短,教師的道德素質就越高。
4、身心素質
身心素質是教師素質結構的主要組成部分,這是新世紀教育者的思想品德、知識能力等素質建立的基礎。高的教學教育質量,必伴隨著教師的健康身心素質而產生。
三、實施創新教育存在的問題
在科學不斷發展的今天,創新教育的實施是高職高專院校教育發展的必然選擇。在實施創新教育過程中還面臨著一些問題:
1、高職高專院校的學生對創新教育意識不夠
高職高專院校的學生普遍認為“現實的自我總是落后于理想中的自我”,似乎無論如何努力都被套上差等生的帽子,這樣的心理會讓他們自暴自棄,因為這些學生的基礎知識和技能沒有達到足夠的水平,即使對學習有興趣,但卻沒有問題意識,也沒有解決問題的專業思維。
2、學生不理解創新教育的目的
創新教育主要是培養在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但相當一部分人認為這僅僅是一種興趣活動,參不參加沒有影響;還有一部分則認為創新就是為了獲得專利以取得足夠的收益。這兩種思想對學校開展的普通創新活動不屑一顧。
3、時間、場地及費用缺乏
既然要實施創新教育,肯定要靠一些創新活動來實現,但學生沒有足夠的活動時間,除了上課時間難有足夠的時間從事創新活動;學校缺乏相應的場地,沒有實驗設備、沒有相應經費,這樣就影響了學生的積極性。
創新既是國家生存和發展的重要內容,也是其主要形式,有目的、有計劃的進行創新教育,建立可持續發展的創新教育體系,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國家意識形態和勞動力再生產水平的循環上升的必由之路,是我國科學發展、實現偉大復興的基本保障。只有深入推進教育改革、建立健全創新教育體系,我國教育事業的根本目的才能真正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