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專題性教學實驗課質量研究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編者按:本論文主要從專題性教學的內涵及應用;應用于專業實驗課教學的意義等進行講述,包括了專題性教學的內涵、專題性教學在專業實驗課中的應用、實驗課體系科學合理、培養學生綜合能力、注重實驗全過程、與生產實際相結合、提前進入畢業設計、專題性教學模式從實驗課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等方面的改革人手等,具體資料請見:
論文關鍵詞:專題性教學實驗模式高分子專業實驗能力
論文摘要:專題性教學是一種全新的寓實驗教學于科學研究之中的實驗課程教學模式。它從生產實踐選擇研究專題,并建立專題實驗課組,改革實驗教學方法和考核手段,將多門專業課的實驗有機地結合統一。實踐證明.專題性教學應用于高分子材料專業實驗課中是可行的,它改變了陳舊的實驗教學模式,對于推動高等教育向產、學、研方向發展具有良好的效果。
1引言
實驗教學作為高校培養人才的重要環節,對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以及人格品質的培養具有理論教學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實驗教學的主要任務是:①增加學生的感性認識,有利于學生接受和理解所學知識;②理論聯系實際,通過實驗鞏固和加深所學知識;③培養學生的實驗技能和觀察、分析、判斷及處理問題的綜合能力。我國高校一直以上述目的為任務進行實驗教學活動,但是在實行過程中向前兩項傾斜,從而導致大學畢業生普遍缺乏創造性思維、工作適應期較長,難以滿足新時期應用型、創新型人才培養的要求。為改變上述狀況,使大學生在有限的大學學習期間獲得較強的觀察問題、分析問題,以及運用所學知識處理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我院高分子材料系經過多年的專業教學實踐,結合專業培養目標及校外專業實習基地(企業)急需解決的生產技術問題,探索出一種全新的寓實驗教學與科學研究之中的實驗課程教學模式——專題性教學模式。該教學模式有效地實現了專業實驗教學目標,收到了良好的實踐效果。
2專題性教學的內涵及應用
2.1專題性教學的內涵
專題性教學是指教師從專業培養目標著眼,結合教學實驗現狀,精選實驗教學專題,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完成實驗學習任務的教學形式。其主要內容就是以專業體系理論為基礎,結合實驗、實訓內容及企業生產需求提出研究專題,創設一種類似科學研究的情境,指導學生圍繞擬定專題,查閱書籍及文獻資料,擬定實驗方案,進行實驗,完成專題研究。專題性教學的目的是要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強調一種主動研究式的實驗學習過程,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從而使學生在研究過程中主動地獲取知識,提高技能,并應用知識來解決實際問題。
2.2專題性教學在專業實驗課中的應用
實驗教學的改革不是簡單的教學方法上的改變,而是整個實驗教學體系的改革。根據“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專業”實驗課程教學的培養目標,精選實驗課題,以所選專題作為主線和載體,貫穿于“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專業”實驗課程中,以保證教學體系的完整。
(1)精選實驗課專題。經過專業教師到我系校外實習基地及相關高分子材料企業進行調研,近幾年來先后選擇了如下專題性實驗專題:①木粉填充聚丙烯的研究;②無鹵阻燃塑料的研究;③納米金剛石添加在塑料中的應用。教師精選好實驗課題后,于專業課開設前的上一學期下達給學生,并結合學生的實際為學生開設“文獻檢索”選修課。學生根據自己所選課題,利用業余時間查閱資料,撰寫實驗課題綜述,并于專業課開設學期初提交給教師。
(2)統一規,建立專題實驗課組。根據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專業實驗課整體改革方案,整合多門專業課“高分子材料與助劑”、“塑料配方設計”、“塑料成型設備”、“塑料成型工藝”、“高分子性能測試”的實驗教學內容,建立3個專題實驗課組。合理安排實驗時問,由各實驗課負責人集體討論核定每門實驗課在該專題中應當承擔的教學內容,在此基礎上各實驗課負責人再分別就各自承擔的內容進行實驗規劃,做到每一個專題實驗都要有明確、合理、全面的設計思想。各實驗課負責人根據各自所承擔的教學內容構建專題實驗課組。
“高分子材料與助劑”、“塑料配方設計”實驗課為一實驗課組,主要根據材料的結構及性能的關系、材料的選用和塑料配方設計的基本原則,對專題材料進行選料及各種配方設計,制定出多套實驗配方方案。如2004級“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專業的學生選擇木粉填充聚丙烯課題組,其設計的幾個配方中,充分考慮木粉與聚丙烯的極性差異大、相容性差等問題,配方中填加各種份額的接枝材料、相容劑,考慮易于成型加工、增強等方面的問題,配方中填加不同份額的增強劑、內外潤滑劑等。尤其在木粉的添加量、粒徑方面作了研究。在無鹵阻燃材料的研制配方中,選用氫氧化鎂、氫氧化鋁、紅磷等無鹵阻燃劑及具有阻燃性能的添加劑對低密度聚乙烯(LDPE)進行阻燃性能的研究,以及對樹脂的力學能和加工性能影響的研究。
“塑料成型設備”、“塑料成型工藝”2門實驗課為同一實驗課組,主要研究同一配方下,選用不同的成型加工設備以及不同的加工工藝條件對材料性能產生的影響,制出標準樣件。在實驗過程中,隨時都有不可遇見的問題出現。每當出現問題時,引導學生找出問題、分析原因、通過進一步查閱資料、提出解決問題的辦法、修改工藝參數,而后再進行實驗,反復數次,最后加工出較為理想的材料,以便對材料進行性能測試。
“高分子性能測試”課為另一課組,綜合分析檢測各實驗課組的各種材料樣件的有關性能。綜合評價各種配方、各種工藝條件下制備的材料是否符合社會生產需求。這樣以精選的研究專題為載體,把相關的實驗知識、實驗技術和實驗方法有機地串連起來,使學生較早體驗參加科研和創新活動的樂趣。(3)改革教學方法和考核手段。在專題性專業實驗中,擺在學生面前的是一些有待解決的實際問題,學生沒有現成的書本照辦,學生主動參與的意識較強,但也顯得不知所措。教師要加強引導,使學生去掉急于求成的心理,認識到專題性專業實驗課題并非1節課、1本書、1門專業課和1種學習方式就能完成的,要注意把長期學習的各門課程知識形成體系。注意對所學知識綜合運用的訓練,引導學生分析有待解決的問題,根據專業基礎理論,查閱有關文獻資料,進行整理,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案,這種寓實驗教學于科學研究之中的專題性實驗課教學模式,完全改變了以往專業實驗教學主要以訓練基本技能為主,實驗課的內容比較孤立、陳舊,也改變了以往按課程進行各自的專業實驗,其內容不可避免地會相互重復,導致有限的實驗經費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作用的弊端。對專題性實驗教學的部分內容,我們采用開放式管理模式,學生在一定的時間范圍內根據實驗內容、自己的學習計劃和實驗室開放的時間自由選擇做實驗的時間。
專題性專業實驗課的考核內容主要包括:課題資料的查找、課題綜述的撰寫、開題報告的撰寫、實驗的準備、實驗的設計、技能的基本操作、實驗結果、實驗報告、以及畢業論文等諸方面。考核的視角不僅注重結果,而更重視過程。在成績評定上實行“兩緊”,①開題報告的答辯從緊,要求學生對查閱資料進行綜述,講清實驗配方及選用工藝條件的依據;②實驗所用大型設備的使用技能要求從緊,嚴格規范按照操作程序操縱大型設備。
3應用于專業實驗課教學的意義
2004級學生就將專題型教學應用于專業實驗課教學,實踐證明:專題性教學由于內容新、措施完善、體系設計科學合理,從而取得了較大的成功。受到了學生的廣泛歡迎。
(1)實驗課體系科學合理。專題性教學模式將多門專業實驗課,統一規劃整合,并有機地結合統一,使學生將各門專業課程知識融會貫通,自成體系。更全面而系統地掌握本專業的知識和實驗技能,良好地訓練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的能力。也符合人們認識問題內在的規律性、系統性和完整性。并有效地避免了各學科實驗的重復和浪費,使有限的教學實驗經費最大限度地發揮作用。
(2)培養學生綜合能力。在專題性教學中,每一個專題都從查閱相關資料開始,基本按照科研流程進行;而選題又多來自企業生產的需求,其內容新,科學體系合理,完成這樣的專題,既訓練學生的認知能力也提高了學生的實驗技術技能,培養了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也易于激發和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積極性和創新意識。
(3)注重實驗全過程。由于每一專題是貫穿于學生在學校一年半的專業課實驗教學中,學生集實驗知識、實驗技術和實驗方法的訓練為一體,不單重視結果,更注重過程。以滲透式的方式培養學生的科學素質,這些素質包括敢于懷疑、敢于創新和不追求功利的精神,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和規范嚴謹的科學方法。
(4)與生產實際相結合。專題性教學不是單純的為教而教,它是在引導學生進行科學實驗的同時,幫助企業解決生產中的實際問題,直接為社會生產服務,體現了它的服務性。
(5)提前進入畢業設計。將專題性教學實驗課題與學生“畢業論文”課題嫁接,較早地引導學生撰寫課題綜述、開題報告,創造條件使學生參加科研活動,將畢業論文(設計)工作前移與專業課實驗融合貫通這對于解決困饒學生撰寫“畢業論文”(畢業設計)無從下手等問題也開辟了一條有效的途徑。
因此,專題性教學在夯實學生理論基礎、增加學生實踐經驗、培養學生科研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推動高等教育向產、學、研方向發展,以及理論結合實際等方面都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4結語
專題性教學模式從實驗課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等方面的改革人手,將傳統的以驗證理論為主要內容的實驗課轉變為在老師的指導下的綜合性、設計性為主要內容的研究性實驗課,將教師講授和示范為主、學生被動模仿的教學方法轉變為以教師對學生進行基本理論、基本實驗技能的指導為副,而以學生自主設計和實驗的專題研究為主的教學方法。改變了實驗教學內容各自獨立、零散、重復的現狀,加強了實驗教學的基礎性、系統性、綜合性和創新性,使學生將各門專業課程的知識融會貫通形成體系,良好地訓練了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的能力。可以說,此模式是專業實驗課改革的一種成功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