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高校鋼琴教學民族民間音樂探究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民族民間音樂是民族文化的精髓和民族的瑰寶,所以在高校音樂教育中,強化民族民間音樂的教育是至關重要的,對其的重視不單單體現在知識的傳授上,更應該體現在對傳統文化的繼承與發揚上。
一、高校民族民間音樂存在的重要意義
我國民族眾多,民族民間音樂寶藏豐富,對于高校音樂教育工作者而言,在學院的音樂教育工作中,積極汲取本民族的音樂營養,才能保證創作出來的音樂作品具有無限的生命力和藝術魅力,才能得到越來越多人的關注與喜愛。同時,只有具有民族責任感和民族自尊心,積極地將我國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民間音樂加以收集和整理,然后再加工,最終提煉成具有民族特色的民間音樂教學內容,才能實現民族民間音樂的傳承和發揚,也才能將獨具特色的民族民間音樂推廣至世界各地。再者,在高校音樂教育中,民族民間音樂是寶貴的藝術土壤,如果沒有本土音樂的滋養,那么高校音樂教育就像是無根之木、無源之水。對于高校師生而言,必須拋棄輕視民族民間音樂的各種觀念,對西方的教學內容和音樂技法也應有選擇地去學習,不能崇洋媚外。對于高校音樂教育而言,重視民族民間音樂的教學,是弘揚我國優秀文化的關鍵,高校作為音樂教育最重要的場所和人才最集中的機構,擁有良好的生源條件和得天獨厚的教育環境,應在這片樂園里加強對音樂人才的培養,加強對民族民間音樂的學習、繼承與發揚,為我國優秀文化的傳承貢獻巨大的力量。
二、高校鋼琴教學之民族民間音樂弱化的成因分析
受傳統制度的影響,在我國當下的高校鋼琴教育中,很多教師還是偏向于使用西方的鋼琴教學體系對學生進行教學指導和訓練。對于我國的民族民間音樂,學生最初的接觸非常少,所以很難有深入的理解。因此,經過分析可知,造成我國高校音樂教育中民族民間音樂處于弱勢地位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幾點:
(一)我國民族民間音樂作品的數量相對較少,雖然有一些非常著名的音樂家對民族民間音樂作品進行改編或者創作,將其創作成為鋼琴曲,但是鋼琴教學作品的數量與西方相比少之又少,而且被選中的曲目有絕大多數還是改編曲目,極度缺乏原創作品。
(二)當前高校鋼琴音樂教學中,民族民間音樂教學體系并不健全。《搖籃曲》和《牧童短笛》是我國鋼琴教學曲目形成的主要標志,鋼琴音樂發展史過短,導致無法建立起健全、完善的鋼琴音樂教學體系,主要的框架和主線借鑒的是西方的鋼琴音樂體系,直接導致民族民間音樂所占的比重少之又少。
(三)高校鋼琴教學中十分容易忽略傳統的音樂文化。當前的高校音樂教育中,很多音樂教師沒有充分認識到民族民間音樂所承擔的重任,也沒有認清民族民間音樂的藝術魅力,導致容易在教學過程中忽略傳統文化。
三、強化高校鋼琴教學之民族民間音樂的方式
(一)加強對高校鋼琴教育的重視,不斷豐富鋼琴教學的內容。
我國鋼琴教育需結合當前高等藝術教育的模式,創造出更多包含民族文化的音樂作品,繼而對我國的鋼琴音樂教育的內容加以豐富。另外,應當將現在這些未成體系的音樂作品進行整理歸納,建成科學系統的鋼琴音樂教學體系,并且還應在高校音樂教育過程中加強對民族民間音樂的應用。對于現代音樂藝術家的工作應加大鼓勵,促使其創作出更多具有現代元素的音樂作品,對高校的鋼琴教育體系進行不斷地完善,最終使高校的音樂教育內容豐富多樣。
(二)積極推行新的教學改革。
在高校的音樂教學中,應當注重體驗式教學方法的培養。結合不同時期、不同風格、不同民族特色的鋼琴音樂作品,鋼琴教師需引導學生從指法、節奏、情感、包含的民族文化等各個角度去體會音樂作品所具有的深層魅力。應運用適當的作品去鼓勵學生,幫助其用創造性的思維方式去嘗試改編,深層次地挖掘學生的音樂潛力。
(三)引導并鼓勵該專業的學生積極參加學校或社會組織的各種課外藝術實踐活動。
對于學校社團或者社會上組織的各種藝術活動,教師應當不斷鼓勵學生大膽參與,培養學生的樂器演奏能力,增強學生的舞臺表演能力,幫助學生鍛煉膽識。需要注意的是,藝術實踐應當和課堂教學進行緊密的結合,互相促進、互相補充,能夠全面地提高學生的專業素質。
四、結語
總之,在我國高校的鋼琴教育中,需要重視民族民間音樂的藝術性和文化重任,應該對當前的鋼琴教學情況有深入的理解和全面的把握,創建具有我國民族特色的鋼琴教育,繼而更好地推動我國音樂教育的發展壯大。
參考文獻:
[1]徐浩晨.我國民間音樂在高校鋼琴教學中的應用[J].音樂時空,2014,(23):87-89.
[2]李子喬.高校教學中民族民間舞鋼琴伴奏彈奏的思考[J].北方音樂,2014,(26):155-157.
[3]陳佳辰.重視中國民族民間音樂文化教育[J].時代文學,2015,(23):171-173.
作者:羅亞琴 單位:銅仁學院音樂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