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英語專業學生思辨能力培養探究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英語專業不再局限在為社會培養一批只具有語言技能而沒有創新思維能力的人,英語專業學生的思辨能力培養是當今教育改革中的新理念。本文主要從后現代主義理論的視野下研究大學英語專業如何對學生進行思辨能力陪養。
關鍵詞:后現代主義;批判性思維;思辨能力
大學英語專業教學應該注重對學生思辨能力的培養,利用各種教學活動豐富學生知識面,培養學生獨立思考、正確批判問題的能力,提高大學生英語綜合水平素質[1]。
1思辨能力和后現代主義理論
1.1思辨能力的概述
思辨能力,即批判性思維,簡單講就是人們在一定邏輯基礎上,利用正確的日常思維和心理傾向對某一事物進行的一系列批判性思維,這種批判思維具有一定的個體差異性,因每個人的價值觀、教育水平、成長環境和性格的不同,對同一事物的思考、分析和推理也會不同[2]。培養大學英語專業水的思辨能力,能有效提高學生的批判性思維。
1.2后現代化主義理論的概述
后現代主義是一種帶有折中和兩面性的思維方式,去掉歷史思潮中的糟粕,取保留其精華。后現代主義對一切假設性理論保持懷疑和否定態度。不贊同“純粹理論”、“絕對基礎”和“一元化”,提倡“非中心化”、“多元化”和“零散化”等思維風格。后現代主義并沒有一個明確的概念,它在不同領域有著不同的體現,本文主要是指后現代主義教育理論。后現代主義的教育理念和現代化教育完全不同,后現代在教育下更主張“主體教育”和“通識教育,”要求加強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個性化,提高學生的能力。
2英語專業教育存在的問題
2.1傳統教學思想根深蒂固
中國教育在封建科舉和近代等一系列思潮的沖擊下,受到非常深遠影響,使中國的教育一直處在封閉保守的狀態上。雖然,中國教育在近幾年經歷了一系列的改革和優化,但還是不可避免的存在著思想落后、教育模式呆板等缺點。這種因中國封建文化幾千年發展遺留下的問題貫穿在中國教育的方方面面,在中國強大應試教育的背景下,要想徹底根治中國教育上的以“教師為主體”的教育模式,不是一朝一夕能改變的,也不是單單依靠哪一所學校或單位能辦到的。學生長久在這種教學環境的熏陶下,也已經習慣了“應試教育”、“死記硬背”等教學模式,進入大學后無法適應新的教學模式,不能得到很好的學習效果。
2.2傳統教育模式制約
①中國傳統的教育還停留在“教師為主體”教學模式上,學生的學多是圍繞教師進行,缺乏學習的積極主動性,思維模式固定,缺乏創新。這種學習的模式,很大程度上制約了學生的思辨能力和創新精神的發展。②大學英語專業教學過分注重外語教學,對大學生的英語語法、語音、語調等專業化知識著重培養,忽略了大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最后,許多英語專業的學生畢業后,出現理論知識扎實,實踐能力薄弱的問題。
2.3教師自身思辨能力缺乏
近幾年來,培養學生思辨能力被社會廣泛關注,為了得到行之有效的教育優化方法,各大高校進行了一列關于思辨能力的研究和驗證,但研究的對象主要以學生為主,忽略了對教師思辨能力的調查和提升。教師是文化的傳播者,是學生學習的好榜樣,許多英語教師接受的都是傳統的文化教育,自身的思維模式和教學方式比較呆板,也不懂如何培養學生的思辨能力,使教師自身的行為準則對學生思辨能力的培養造成重要影響。
3后現代主義視野下思辨能力的培養
3.1教育模式改革
在傳統教學中,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的一切學習活動圍繞教師展開,學生在課堂上完全被動的接受知識,沒有自我學習主體的意識。后現代主義教學理論提出全新的師生觀理念,它指出在多媒體飛速發展的今天,教師已經不再是學生學習的唯一信息源,教師在教學中發揮的重點和方向,由原來的單項傳授轉變為教師和學生之間的雙向傳授。這種教學是互相的過程,教師和學生在雙方共同研究、探討、合作的過程互相學習。后現代主張“非中心性”,反對“權威獨尊性”,提倡“民主”、“平等”,認為師生間的關系應該是平等的,支持平等對話,反對灌輸與傳授,在英語教學中的,教師應該退還學生在學習中主導地位,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便于激發他們的思維潛力[3]。
3.2英語課堂對話式教學
后現代主義教育理論提出對話教育觀,反對師生間的灌輸式教育,傳統的教育模式是教師傳授知識給學生,學生接受知識,雙方把這個過程當做是知識的儲蓄過程,老師在里面扮演著授予知識的角色,師生間處于不平等地位。后現代主義提出了對話教育觀,認為教師的教學是一個多元化的過程,教師和學生之間通過溝通、研究、探討達到互相學習知識的目的。在對話式教育中,教師和學生處在平等的地位,教師不再單方面的扮演授業者的角色,而是合作者的角色。在英語課堂上,利用對話式的方式進行教學,建立課堂對話,激發課堂活躍性,改變以往英語課堂上死氣沉沉的氣氛。英語課堂對話上教師與學生或學生與學生間互相交流,大膽發表自己的觀念,深化理解思考,達到培養學生批判性思維的目的。
3.3批判性閱讀教學
思維層次的提升是在不斷潛移默化的學習和熏陶下慢慢形成的,通過吸收書本中的知識,在作者的世界人生價值的陶冶引導下,提高閱讀者的思維層面和自身涵養,這就是閱讀能帶給我們的好處。培養學生批判性思維,可以讓學生多進行批判性閱讀。這里的閱讀不是讓學生去表面的閱讀文章,簡單的接受文章的信息和知識,而是要學生深入的探討文章的旨意,了解文章的中心觀念。首先,閱讀一篇文章,一定要了解文章的作者和出版背景,以便于閱讀者對文章主題思想深化分析,再明確中心議題,尋找結論和理由,再利用從文章中得到的信息進行深層次分析,對無法解答的問題進行探討研究。當閱讀者對文中的觀念和論據找到求解,對作者具有批判性的觀念分析透后,那這一篇批判閱讀的要求便達到了。不斷通過大量的批判性閱讀,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是非常有效的方法。
4結束語
后現代主義為英語專業教學在學生思辨能力的培養上提供了全新的視角,為英語專業的教學提供了有效可行的優化方案。全面培養學生的思辨能力,能夠為社會培養更多英語綜合素質水平較高的知識性人才。
參考文獻:
[1]陳慶娟.后現代視野下英語專業學生思辨能力的培養[J].瘋狂英語(教師版),2014,23(33)04:107-109.
[2]鐘豆梅,劉建芳.英語專業學生思辨能力培養的現狀及解決策略[J].海外英語,2014,34(26)19:112-113.
[3]何湘君.批評話語分析視域下的商務英語專業學生批判性閱讀能力的培養[J].湖南商學院學報,2014,21(45)02:125-128.
作者:劉巧妹 單位:大連東軟信息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