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優秀家風家訓融入大學生德育淺析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提要】大學生德育是大學教育的關鍵一環。在中國傳統家庭中,家風家訓對人的影響極為重要。優秀的家風家訓作為寶貴的文化遺產,要充分融入當代大學生道德教育之中,助推高校實現立德樹人,培養具有良好道德品質的新時代青年。優秀家風家訓融入大學生德育,可以促進道德教育生活化,豐富道德教育的形式,提升大學生道德教育的效果。優秀家風家訓與大學生德育目標一致,教育內容相近,教育方式相通,將其融入大學生德育,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對此,我們要多措并舉,通過滋養自我道德以提高融入效能,優化家庭教育以筑牢融入根基,推進家校聯動以搭建融入橋梁,促進優秀家風家訓融入當代大學生德育。
【關鍵詞】家風家訓;大學生;德育
“人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每一位個體都是家庭中的一員,家庭關系是他們最親密、最穩固、最久遠的社會關系。在日常生活中,個人的道德行為很大程度上受到家庭氛圍的影響,人們通常將個人的道德表現歸于家教的優劣。由此可見,家風對個人的影響潛移默化且深遠持久。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指出,要“挖掘和整理家訓、家書文化,用優良的家風家教培育青少年”。①因此,家風家訓作為家庭教育的主要內容和大學生道德教育的關鍵環節,其作用不容忽視。
一、優秀家風家訓融入大學生德育的意義
(一)促進道德教育生活化
道德教育與知識講授不同,它是對人思想和習慣的影響與調節,單純依靠課堂教學遠遠不能達到育人目標,甚至有時會被誤解為說教,從而引發學生的逆反心理。將優秀家風家訓融入當代大學生道德教育,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彌補課堂教學的不足,促進道德教育生活化。優秀家風家訓如涓涓細流,長期滋養著大學生的道德品質,生活化的道德教育更能起到潤物細無聲的效果。另外,優秀家風家訓經過長輩口口相傳,通俗易懂,貼近生活,并且細化于生活的諸多細節之中,形成了對大學生日常道德行為的約束與矯正。生活化的道德標準貼近實際,更加符合大學生的心理預期,更易被其接受、信服。
(二)豐富道德教育的形式
優秀家風家訓融入大學生道德教育,豐富了道德教育的形式。大學生道德教育不再單純地依賴于學校教育,凝聚起家校教育的合力。高校在對大學生進行道德教育時,往往面臨著一些難題。例如,教師本身道德行為缺陷,不能使學生信服;學生個體思維方式存在較大差異,大學德育不能指定個性化的教育方案;由于學生生活習慣的不同,某些道德標準不能被大學生接納;環境的影響,同學之間的不良輿論,都會導致大學生德育效果大打折扣。優秀家風家訓融入大學生德育,可有效彌補高校德育的不足。家庭教育更具有針對性,能夠根據每一位學生的性格特點和接受教育的喜好進行德育。
(三)提升大學生道德教育效果
高校德育最普遍的載體和媒介通常為思想政治理論課,但是大學生德育僅限于課堂教學,效果不盡如人意。例如在《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程講授過程中,要求學生結合自身道德要求談談對本章內容的理解,以及今后的道德發展目標時,發現學生積極性并不高,而對于聽故事、看影視片段等更感興趣。優秀家風家訓內容豐富,涉及廣泛,不僅體現著民族的精神稟賦,更承載著個人的道德標準,它們與主流價值觀相契合,在今天依然極具價值。通過優秀家風家訓的引導,大學生自覺養成優秀道德品質,向標桿人物看齊。優秀家風家訓與高校德育相融合,提升高校德育效果。
二、優秀家風家訓融入大學生德育的可行性
(一)德育目標一致
大學生德育為的是培養大學生健全的人格,滋養高尚的道德情操,在個人的生活、學習、工作中保持良好道德品質。在大學生德育中,除了自身道德修養外,還有愛情、家庭、婚姻、工作、社交,特別是對國家的愛。優秀家風家訓不僅致力于家庭的有序治理,重視對家庭成員的行為規范,而且也十分注重培養高尚的人格,強調德馨,例如,程頤“人無忠信,不可立于世”,曾國藩“舉止端莊,言不妄發”,劉向“人背信則名不達”。
(二)教育內容相近
高校道德教育旨在修德樹人,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道德品質,形成健康的人格。使其在個人品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社會公德等諸多方面不僅能夠見賢思齊,而且能夠做到“慎獨”,形成對自我道德的高標準嚴要求。優秀的家風家訓著眼于個人品德修養、家庭美德培養,并且還承載著對民族、國家深厚的情感。例如《大學·禮記》中膾炙人口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字字珠璣,擲地有聲,涵蓋了個人品德、家庭美德、社會公德各個方面。由此可見,優秀家風家訓與大學生德育內容相近,都教育大學生明大德,嚴公德,守私德,培養良好的道德修養。
(三)教育方式相通
優秀家風家訓對子女的教育講求科學的方法。首先是長輩要自律自省,做好晚輩的表率。例如很多優良家風提倡尊老愛幼,孝敬父母,長輩要做好孩子的榜樣。此外,家風家訓還經常會運用典故、案例對子女進行教育。中國傳統家風家訓中有很多典故流傳至今,在家教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特別是長輩,通過擺事實講道理,使其更具說服力。針對當前大學生德育中面臨的困境,可以從優秀家風家訓中找尋養料。大學生德育最常用的教育方法有說服教育、情感陶冶、榜樣激勵和自我提升,在優秀家風家訓的教育中,也經常會用到這些方式,因此二者在教育方式上是相通的。綜上,將優秀家風家訓融入當代大學生德育,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三、優秀家風家訓融入當代大學生德育的路徑
(一)滋養自我道德,提高融入效能
道德教育的關鍵在于道德自我的引導與召喚,外在教育只是為其自我道德的升華提供助推器。因此優秀家風家訓融入當代大學生道德教育的關鍵還需大學生滋養自我道德,提升外在教育的效果。滋養自我道德需立足實踐。道德是抽象的概念,衡量道德的標準依賴于外在的表現。大學生積極參與公益活動,幫助弱勢群體就是滋養自我道德的有效形式。優秀家風家訓也十分重視個人的道德實踐,實踐出真知,只有躬身實踐,才能做到真信、真做。滋養自我道德還需反躬自省。大學生已經能夠進行理性的思考,他們具有自我的認知能力,通過自省,可以進一步提升他們的道德素養,利于優秀家風家訓的接受。通過道德實踐和反省,大學生的道德素養會實現自我超越,這體現在道德追求的提高和道德行為的完善。大學生道德追求提高,他們會更加積極主動地接受道德教育。在道德實踐中,他們對自身的道德標準更高,道德行為更優。因此,道德教育的效果也會隨之提升,優秀家風家訓融入大學生道德教育的實效性也會大大提高。
(二)優化家庭教育,筑牢融入根基
家庭是個人道德的原生地,家長是學生的啟蒙老師,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起點,家庭在大學生德育中占據重要地位。因此,優秀家風家訓融入大學生德育,提升大學生德育效果,必須重視家庭教育,優化家庭的育人功能,筑牢優秀家風家訓融入大學生德育的根基。雖然大學生的道德觀、是非觀已經相對成熟,并且個性迥異,但是他們對家庭、父母、親人、長輩的依賴度和信任度依然很高,父母家庭對其道德教育作用有時會超過學校。因此,為使家風家訓融入大學生德育中,必須優化家庭教育。首先,父母要以身作則,當好表率。父母在家庭教育中要注重營造良好的家庭氛圍,宣傳正能量,為學生創造健康向上的家庭環境。另外,父母也要不斷提升自我素質。新時代的大學生思維活躍,接受新鮮事物多,父母要主動融入他們的生活,了解大學生的思想,有的放矢進行德育。其次,形成良好的家庭關系。父慈子孝,兄友弟恭,這些傳統的家風家訓在今天依然有其值得借鑒之處。家庭成員應主動承擔相應的道德責任,構建和諧的夫妻關系、親子關系。父母的婚姻狀況以及他們對待婚姻的態度會直接影響子女的戀愛觀、婚姻家庭觀,父母關系良好,擁有積極健康的婚姻,利于子女形成正確的道德觀念。另外,親子關系對德育效果的影響也至關重要,親子關系和諧,利于家庭教育的成功,利于大學生養成積極陽光的人格。最后,培育良好家風。家庭成員和睦相處,遵守道德禮儀,孝順長輩,與鄰為善,誠信待人,有利于優秀的家風家訓融入家庭教育,進一步融入大學生德育之中。總之,優化家庭教育,可以筑牢優秀家風家訓融入大學生德育的根基。
(三)推進家校聯動,搭建融入橋梁
高校是大學生德育的主陣地,但是家庭在大學生道德養成中的作用不容忽視。大學生德育要取得良好效果,需要推進家校聯動,為優秀家風家訓融入大學生道德教育搭建橋梁。家校聯動,溝通是最基礎的紐帶。高校要搭建溝通平臺,積極主動地與家長聯系,虛心聽取家長的教育心得和意見,在對話中實現更大范圍的因材施教。同時,教師也可從更為專業的角度為家長“支招”。筆者在擔任高校輔導員期間,經常性與家長開展電話交流,長期以來在家長身上學到了很多與大學生溝通的技巧,并且對于大學生在大學的不同階段對于德育的心理預期和需求有了更為清楚的認識,有助于我開展大學生德育工作。這種幫助是雙向的,家長朋友經常會和我“抱怨”,孩子上大學之后有了明顯的變化,甚至有些學生會“嫌棄”自己的父母,認為他們什么都不懂,從而不愿與其溝通,也影響到了家庭的和諧。大學老師專業的分析和解答通常使他們茅塞頓開,彌補家庭教育的不足。高校以“官方”立場,開展優秀家風家訓教育,可以提升融入效果。高校以“官方”立場,開展優秀家風家訓教育,可以提升融入效果。通過家校聯動,為優秀家風家訓融入大學生德育提供了橋梁。優秀家風家訓作為寶貴的文化和教育資源,在大學生德育過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優秀家風家訓融入大學生德育極具可行性,并且具有廣泛而深遠的意義。優秀家風家訓融入大學生德育任重道遠,需要不斷地完善和發展。
作者:胡文麗 單位:忻州師范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