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大學生思想與心理教育結合策略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1思想政治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的關系
1.1思想政治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的區別
1.1.1二者在具體的教育目標上,各有不同
思想政治教育重在大學生思想品德的提高、塑造及轉變上,以提高大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為目的。心理健康教育重在端正大學生的心理發展方向,以幫助大學生提高心理素質,健全人格,增強承受挫折、適應環境的能力為目的。
1.1.2二者的理論基礎和教育內容不同
思想政治教育以政治學為基礎,對大學生進行世界觀、人生觀、政治觀、道德觀、法制觀等方面的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以心理學以及心理咨詢理論和技術為基礎,主要是對大學生進行意識情感、學習生活、人際關系、職業選擇等方面的教育、指導及心理障礙、行為異常的調試、矯治。
1.1.3二者的教育方法不同
思想政治教育以理論教育和宣傳為主,主要采取說服、集體教育、環境熏陶等方法。心理健康教育則通過普及心理學知識或平等討論問題的過程,以非指導性的態度去面對大學生,主要采用心理輔導、心理訓練、心理測量、心理咨詢等方法。
1.2思想政治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的聯系
1.2.1良好的心理素質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礎
心理素質是一個人的內在素質,這種內在素質指導個體的思想意識,也直接影響外在行為。健康的心理素質有助于大學生形成積極的人生態度、樂觀豁達的處世方式等,從而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正確的價值觀念。
1.2.2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為塑造健康心理提供“動力系統”
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是指導大學發展的意識基礎,不但有助于大學生堅定自信心,而且可以使當代大學生有正確的發展方向,并在自身學習、發展中產生悅納自我的價值情感體驗,在積極進取中鍛煉自己的意志品質,獲得承受挫折和適應環境的能力,從而提高心理素質,保持心理健康。
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結合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作為德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作用的對象都是人,目的都是為了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只有將二者有機的結合起來,才能夠更好地實現相互促進,才有助于培養出道德情操高尚的、符合社會主義建設需要的當代大學生。高素質的、有健康的心理品質的大學生,才是社會需要的人才。
2.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結合的必要性
第一,二者相結合,可以有效地提高相互之間實際工作的針對性,這既有利于豐富思想教育理論研究,也可以為思想政治工作實踐提供更好的具體指導,從而進一步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當代大學生的思想狀況更加復雜,由于外在影響因素日趨增多,受社會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學生心理也日趨復雜,而且思想問題和心理問題在很多情況下是交織在一起的,從而使大學生們的心理問題更加突出。如果能將二者很好地結合起來,則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使思想政治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丁作兩方面都得到更好的促進。第二,二者相結合,可進一步拓寬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徑和方法,大大增強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我們如果把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之中,將二者很好地結合起來,使兩方面的實踐工作交叉開展,這既可以拓寬思想教育的途徑,又促進二者共同發展,實現有效途徑的延伸和功能疊加,更加有益于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
2.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相結合的可行性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存在著密切聯系,二者相互貫通,相互滲透,都是本著尊重、誠懇、耐心的原則幫助大學生。在工作中,心理素質和思想素質是影響工作積極性和工作效率的重要方面。從我國高校的現狀來看,很多從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師是由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來承擔的,他們經過培訓和學習,既掌握了心理學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方法、心理咨詢理論和技術,同時又長于思想政治教育,因此,心理健康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的結合是可行的。并通過二者的結合,不但有助于提高心理素質教育的實際效果,而且還能夠顯著提高思想素質教育的實際效果,實現二者雙贏和共同提高教育教學效率。
2.3思想政治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的互補性是二者結合的重要基礎
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要將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牛觀和價值觀作為重要內容和工作重點,促使學生盡快樹立正確的理想信念,為今后的工作奠定思想基礎和心理基礎。教會學生認識自然和社會,引導學生如何正確處理個人與國家、集體的關系,提高了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但是它對指導學生如何客觀的認識和審視自己,如何處理好人際關系,如何排除心理障礙等方面的問題關注不夠。從這一角度上講,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以它自身的優勢和特點彌補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效果上的一些不足,有利于促進大學生的全面發展。
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相結合的途徑
3.1優化整合,建立健全工作機制
高校教師要主動承擔大學生健康教育的重任,將學生心理健康、思想教育與專業課程教育有機結合起來。高校要鼓勵全體教師參與大學生思想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同時,要重視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員,特別是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輔導員和班主任及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高校要注重把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詢工作納入學校思想政治教育議事日程,加強領導和管理,建立健全相應的工作機制。要將從事心理健康教育的專職人員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隊伍的管理體制中來,使這些教師不僅明確心理輔導和咨詢的任務,還應當兼顧起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務,增強其作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角色意識,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
3.2把握大學生的思想脈搏和心理特點,在教育內容上相互滲透
在現實生活中,學生會因為各類困難而產生心理矛盾,從而產生內心的沖突,以至于會形成各種心理問題,而這些心理問題又往往同其他思想狀況相關。因此,在更多的情況下需要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齊頭并進,相互補充、相互促進。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擴充教育內容,延伸教育目標,把心理健康教育的相關內容納入到自己的育人體系中去,在關注社會對個人的政治、思想、行為規范方面要求的同時,同樣要重視學生最一般、最基本的心理需求,注重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
3.3發揮各自優勢,在教育方法上相互借鑒
心理健康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在方法上可以相互借鑒,取長補短,使兩者的優勢得以充分發揮。尤其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大都是建立在心理學理論和實驗基礎上,較為嚴謹、系統,其科學性和可操作性較強,思想政治工作與心理健康教育在方法上要相互借鑒,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符合學生實際,從而取得更良好的效果,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
3.4進行專門培訓,培養建設一支專業化的教育主體隊伍
目前很多高校,從事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人員主要有班主任、輔導員、專職政工干部、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還存在一些不足,而從事思想政治教育的心理健康教育人員也缺乏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論知識和工作方法。因此,為了進一步增強教育的科學性、實效性,必須對他們進行專門培訓,培養建設一支專業化的教師隊伍,真正將思想政治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結合起來,達到全面育人的目的。總之,為了促進大學生的健康成長和全面發展,進一步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學性、針對性和實效性,必須堅持思想政治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的緊密結合,探索一條思想政治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融合的有效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