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中高職職業道德教育論文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準確定位各個德育階段的職業道德教育目標
“目標”是可操作的,是鑒別職校生道德發展水平的有意義的標準,對課程內容體系銜接起著指導、調控作用。中高職職業道德教育目標的制定既要考慮教育目的、德育目的的總要求,又要考慮具體學校教育的任務和特點。根據職業教育的辦學要求,其人才培養目標的核心是職業能力。服務于專業人才培養目標,課程目標設計要從社會用人標準及學習者職業發展要求出發,堅持社會本位和個人本位相結合的原則,以“四元標準”即職業教育學歷標準、國家職業標準、行業用人標準和不同德育階段學生的道德認知特點為依據,從課程銜接視角準確定位每個學段的學科課程目標,以便體現課程的教育性與職業性的雙重特性。制定課程目標,需要著重從職業能力的培養方面完善課程目標的內容、結構,以便指導課程內容的選擇和序化。從課程銜接的視角出發,對每個學段所要達到的道德能力水平進行分析,解構道德能力結構要素,并準確描述道德能力要素所應達到的能力水平,以體現能力培養的層次性。在德育初級階段,發揮感性思維和經驗思維能力,以“規則”的認知為基礎,引導和激發個體的道德敏感性,使之了解職業義務和職業責任,以及職業行為上的道德準則,形成基本的規范意識和道德品質;在德育的中級階段,發展學生抽象思維能力,使之學會運用“原則”調節職業生活中的各種關系,理解道德“原則”,將道德原理與道德實踐結合起來解決問題,培育道德主體的道德能力和道德自律精神;在德育的高級階段,使學生形成正確的職業道德價值目標,發展學生辯證的思維能力,培養和發展學生的道德思維能力,使其學會將抽象的道德知識與具體的道德事實結合,增長道德智慧,提升精神境界,促進職業道德的自律性與他律性的高度統一。服務于德育目的、目標的達成而選擇和組織德育內容,能夠促進職業道德教育課程內容緊密銜接。
(二)增強職業道德教育內容的連貫性和囊括性
職業道德是從業者在特殊的職業生活中形成的,主要用于約束本職業人員,它既是一定社會或階級的道德原則和規范的“職業化”,也是個體道德品質的“成熟化”。遵循職業道德的特點以及社會職業化要求,職業道德教育課程內容編制應體現囊括性原則,課程內容應包括公共職業道德教育和有專業、崗位針對性的專業倫理教育。從課程內容銜接角度看,高年級的職業道德教育側重點是專業倫理教育。由于職業道德在形式上,特別是行為準則的表達方式方面,往往比較具體、靈活和多樣,客觀上要求職業道德教育課程內容應貼近個體未來職業生活實際,以增強其道德實踐能力。在以目標定位為依據,從目標中的內容、結構要求選擇和序化課程內容突出道德能力培養時,應按能力培養的層次性要求,對能力結構各個要素所要達到的能力水平準確定位。要根據職業教育特點以及未來學生職業發展需要,有針對性地選擇重點“德目”,并有機組織德目,從價值結構的“三個維度”不同程度地詮釋重要德目,按照螺旋上升式序化課程內容結構,以促進德育目標的達成,彰顯職業學校德育務實性特點。加強課程銜接體系建設,不但要促進課程內容銜接,還要以“技能”目標和“應用”目標為導向,促進認知性德育和活動性德育的有機結合,以多種方法促進課程體系銜接,才能增強職業道德教育的實效性。
(三)在現有國家課程體系下分專業開發專業
倫理教育課程促進課程銜接職業道德是依據本職業的業務內容、活動條件、交往范圍的要求,使從業者更好地履行職業責任而制定的行為規范,具有鮮明的行業性和多樣性特點。職業道德的特點要求職業道德教育要有針對性和實效性,要具有適合行業、職業要求的專門的職業道德教育課程,以便使本專業學生盡早了解和掌握該專業的職業道德知識,形成專業道德能力,養成專業自律精神。當前,我國的德育課程是國家課程,在現有條件下開發專業倫理教育課程,需要國家、學校和教師三方合力推進。從國家層面看,教育行政主管部門應組織理論研究者和實踐工作者積極探索專業倫理理論,以及德育課程開發技術,為不同層面的德育課程開發實踐決策提供理論基礎。此外,國家應盡快完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健全中高職銜接的管理體制,制定中高職貫通的課程標準體系,建立健全相應的評價機制。
二、總結
結合職業教育辦學評價實踐,通過院校評估、示范校建設項目等活動形式,大力推動職業院校深化德育課程改革,鼓勵學校通過活動課或選修課等形式有針對性地實施專業倫理教育校本課程,促進課程體系銜接建設。國家通過典型示范引領,整體推動德育課程改革。從學校層面看,應在現代職業教育理念指導下創新育德工作,立德樹人,校企深度合作,營造全息式育德氛圍。學校應優化德育工作激勵機制,提高教師參與德育課改的積極性,引導他們深入企業調查了解行業企業職業道德建設的經驗、問題。學校通過校外培訓、校本培訓和自主學習,使教師盡快掌握專業倫理教育理論,提高校本課程開發能力以及對教材的整合處置能力,有效地進行德育課堂教學層面的改革,快速提高課堂教學實效,彰顯職業教育中學科德育育人本色。
作者:韓玉 單位:沈陽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