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商業銀行信貸風險識別和控制策略探析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近年來,隨著我國金融產業發展的不斷推進,金融市場發展水平也在不斷提高。在這樣的背景環境下,商業銀行中信貸業務的發展市場也將更較為廣闊,有力促進了商業銀行的穩步發展,同時信貸業務的增長也遇到了不少的挑戰與問題。銀行信貸的風險識別工作一直是商業銀行工作的重中之重,只有將信貸風險把控好,才能為銀行的長遠發展創造有利條件。本文將對商業銀行中信貸風險識別進行分析,闡述構建風險識別體系的重要性,并提出信貸風險控制的策略和措施,僅供相關部門和人員參考和借鑒。
關鍵詞:商業銀行;信貸風險;風險識別;控制策略
目前,商業銀行中信貸風險問題已經成為制約銀行發展的主要影響因素之一,它不僅會降低銀行的經濟效益,也會使得銀行在激烈市場競爭中發展滯后,直接影響到銀行的生存發展。既然信貸風險是商業銀行經營發展過程中不可忽視的問題,需要相關銀行部門和人員重視起信貸風險問題,影響信貸風險的因素和原因有很多,其中較為主要的原因是缺乏完善的相對應的信貸風險識別管理體系,通過對信貸風險因素識別以及風險識別體系的分析與研究,并采取相應的風險管理控制措施,能有效提高銀行風險識別能力,有效規避風險,為促進我國商業銀行的穩定有序發展奠定一個堅實的基礎。
一、商業銀行信貸風險的產生原因
商業銀行的經營生產過程中,與許多信貸風險并存發展,要想將信貸風險進行有效辨識和控制管理,就應當首先從造成信貸風險的影響因素出發,找出原因所在,才能有針對性采取控制管理措施,對信貸風險進行有效控制,進而將風險降到最低。影響商業銀行信貸風險的原因有很多,主要可以概況為以下兩點:第一,金融市場存在許多不確定性,比如說商業銀行為一個貸款企業或個人發放貸款,發放貸款的時長為三年或者五年,在這期間,金融市場面臨著十分巨大的變化風險,企業或者客戶受到經營情況、經營決策情況、經營風險以及市場風險等的影響,銀行這比貸款本金和利息能否如期收回充滿著不確定性因素,如此便會形成信貸風險。第二,銀行與客戶的信息不對等原因,不排除有些企業為了能順利獲得銀行貸款,而對自身的相關信息進行隱瞞或者提供一些不實信息,而銀行缺乏嚴格的判定程序和信息甄別管理能力,這就會導致銀行無法真正對貸款企業和客戶的貸款償還能力進行了解和掌,給這次信貸危機增加了巨大的風險,也會造成信貸市場的混亂,不利于銀行信貸業務的發展。
二、我國商業銀行信貸風險識別中存在的問題
(一)不良信貸比重不斷加大
現階段,隨著我國商業銀行數量以及業務規模的逐步擴大,為了取得更多的經濟效益,以及更大的利潤,銀行對信貸范圍也在逐步放大,同時信貸要求和標準在逐步減低,這同時也給銀行信貸業務帶來不少的風險和挑戰。信貸范圍擴大了,信貸對象群體不斷增多,不良信貸的比重也在不斷的增加。貸款客戶無法按期進行償還,同時,銀行缺乏相應的貸后管理機制,貸后管理不嚴格,貸款拖延嚴重,貸款歸還可能性就大大降低,這就給銀行的資金流動造成困難,不利于銀行的資金安全,加大了信貸風險,更不利于銀行的長期穩定發展帶來。
(二)缺乏高水平的風險識別和預警系統
完善的風險識別和預警系統能有效將銀行信貸風險識別出來,對銀行發出預警警報,銀行及時采取措施防范風險,并將信貸風險控制在合理范圍內。是一個有力的信貸風險控制手段。但在目前,我國大部分的商業銀行都沒有建立風險識別和預警系統,風險管理水平低下,風險組織結構不合理、內部控制體系不健全、缺乏科學統一的標準系統,沒有將風險管理的真正作用有效發揮出來,這就會造成商業銀行管理混亂,一些信貸檔案資料管理不到位,導致信貸信息無法及時更新和及時記錄,從而使得信貸風險無法做到有效預警,不利于銀行的信貸風險控制工作的開展。
(三)信貸風險的識別與防控能力較低
現階段我國大多數的商業銀行都缺乏對貸款客戶的全方位全程監控,對于客戶借出去的貸款無法做到每一個環節的監控。另外一方面,大部分的商業銀行風險評估能力不足,缺乏對貸款企業和客戶的貸前評估,每一對客戶的資產、財務狀況、經營狀況以及償還能力進行有效的分析和判斷,為后期貸款出去得不到及時還款帶來很大的安全隱患。缺乏科學合理的貸前風險評估,后期的風險防控措施也會隨之得不到有效保證。
三、我國商業銀行信貸風險管理的策略
(一)加快貸款管理信息化建設,降低人為因素影響
商業銀行中不良貸款比重居高不下的原因除了銀行放寬審批標準之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是貸后管理不嚴格,沒有對貸款企業和客戶進行有效的跟蹤管理。所以,商業銀行應當充分重視起信息科技手段在信貸管理過程中的作用和影響,將信息化技術的作用充分發揮出來。在信貸管理中加強信息化建設,利用計算機信息系統,對信貸活動中的各個環節進行有效管理和控制,包括貸款前期的評估調查報告、貸款過程中的信息復審、貸款發放等準確信息,還包括貸款后對客戶的跟蹤管理以及管理檔案的及時更新等等內容,有效避免因人為因素影響的信貸風險發生,進一步提高銀行對信貸活動的綜合管理能力。
(二)構建起健全的風險識別管理體制,強化風險識別能力
第一,商業銀行應當要成立專門的風險管理機構,安排專業的工作人員,做好風險管理政策以及目標的制定工作,構建起風險識別機制。而且還可根據項目、客戶以及貸款企業來設置信息臺賬,運用現代化科技來實施監管貸款客戶的信息,以便于能夠及時了解到與貸款業務相關的信息。第二,科學選用風險識別的方法。商業銀行應當要根據貸款方的經營范圍、規模、信譽等級還有行業特點情況來等情況將其劃分為相應的客戶群,采取相應的風險識別方法,從而達到風險識別有效性與針對性的提升。此外還可綜合運用定量分析與定性分析的方法來進行信貸風險的識別,例如,在分析財務指標時,能夠采取定量分析為主,定性分析為輔的方式來進行,通過分析與計算財務報表內的相關資料數據來獲得相應財務指標后,再有相關人員通過對其所處行業發展情況與風險要素發展臨界值來識別風險。
(三)加強的信貸風險內部控制,強化風險識別預警
加強商業銀行信貸風險管理與控制,提升風險識別能力的最關鍵環節在于強化銀行內部控制管理能力,可以從以下幾點內容著手:首先,建立一個完善的內部管理制度,促進信貸活動流程的標準化和規范性。為內部管理創造更有力的條件,使得銀行信貸風險管理過程中有據可依,有制度可遵循。其次,加強銀行內部控制管理的目的是有效規避風險,因此可以通過信息網絡技術設置專項全方位監控平臺,對于銀行內部信貸每一項貸款的貸前評估調查、貸款發放、以及貸后管理的信息全面展示在平臺中并進行全面監控。有效避免銀行內部風險管理的分散化,使得信貸活動的操作更直觀清晰展現在管理人員當中,有助于銀行及時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問題,有效降低信貸風險。最后,銀行應當將貸款企業的經營情況、財務狀況、資金異常等關鍵因素作為風險預警系統的重要要素進行監控管理。并且可以根據貸款企業各項要素進行指標等級分類,對應的要素所占比例得出企業的分數,并以分數范圍來劃分風險等級,銀行風險管理人員可以根據企業的風險等級來采取不同的控制措施,這樣能有針對性的對貸款企業進行信貸風險控制,大大提高銀行的風險管理工作效率。
(四)不斷優化銀行信貸結構,加大風險識別與控制能力
商業銀行中信貸結構的優化可以通過以下兩點內容來體現:首先,對于政府扶持的項目和企業,可以優先放貸,事實上,政府扶持的項目和企業具有市場前景好、信譽優良、且資金有所保障等優點,因此優先此類項目和企業,能優化信貸風險管理結構,有效降低銀行信貸的風險。其次,銀行進行貸款發放前,應當建立一個健全的客戶信息檔案,主要內容包括客戶的基本信息,資產狀況的分析調查,對客戶貸款風險的評估、以及對市場狀況的研究,同時參考客戶的償還能力并確定貸款的額度等,建立客戶信息檔案,對客戶進行風險評估,同時優化銀行貸款結構,也是有效規避信貸風險的一種手段。、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現階段我國商業銀行信貸風險管理水平較低,風險識別以及防控方面還存在著不少的問題,因此,需要銀行在開展信貸業務中不斷提高風險識別能力,從加強銀行信貸風險的內部控制出發,加強信貸信息化管理,不斷優化信貸結構,為商業銀行的風險管理控制工作奠定堅實基礎,不斷提高商業銀行的經濟效益,促進商業銀行的長遠發展。
參考文獻
[1]任健.我國商業銀行信貸風險管理的思考與研究[J].金融經濟,2012(18):70—73.
[2]王海兵,郎鑄.我國商業銀行信貸風險控制研究們[J].中國注冊會計師,2013(11):55—59.
[3]郭志宏.淺析我國商業銀行信貸風險管理叨[J].長沙大學學報.2013(1):45—46.
[4]峰曹.中國商業銀行信貸風險管理及其控制策略[J].經濟管理研究,2020,1(3).
作者:彭召來 單位:江蘇泗洪農村商業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