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上市商業銀行風險論文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上市商業銀行的風險管理主要包括了以下幾個內容。第一,商業銀行自身的風險具有可控性,由于經濟環境的變化,同時受到國際政治局面的影響,風險的種類不同,盡管不能從根本上消除風險,但是可以預期料及風險的層級,通過一系列措施來防范和控制,這表明了風險管理的可控性。第二,商業銀行風險管理是一項系統化的管理工作。根據具體的定義可以得知,風險管理體系包括一系列環節,例如風險認定、等級評估、風險把控、結果分析等,包括最終采取措施來彌補已經產生的損害結果,這些都是體系化的程序,每個環節的內容都是不可或缺的。第三,風險管理的根本目的是最大程度減少銀行資本損失,通過對風險的識別與判定,不斷完善整個銀行管理體質,降低金融風險,提高商業銀行的競爭力。
二、上市商業銀行風險管理存在的問題
1.產權制度不完善
上市商業銀行的產權制度主要包括產權關系與產權規則,在運行中需要遵循特定的制度,明確交易的內容與權限,在交易行為上做到規范與穩定,這樣才能提供一種具有約束性的經濟資源配置體系。我國實施股份制度改革之前,我國的獨資商業銀行主要是國有制,產權為國家所有,有銀行主管人員具有實權,對銀行進行實際掌控與經營。盡管銀監會對商業銀行進行管理與監督,但是由于產權關系界限不清、主體不明確等問題都沒有得到解決,受到利益驅使,很難實現利益與效率的兼顧,風險的內部控制十分困難。
2.組織設置不科學
我國商業銀行組織設置不科學也很容易導致信用風險。我國的商業銀行的內部及結構都比較相似,有明顯的行政化趨向,管理權力濫用的情況非常常見。除此之外,管理層級比較繁雜,直接導致風險管理效率降低,由于受到行政區劃影響,商業銀行內部的組織結構跨度較大,決策層級較多,信息在傳遞過程中真實性降低,直接影響管理內容的實施。
3.風險管理技術有待提高
商業銀行的風險管理是一項系統化的工作,其風險管理的技術主要包括兩方面,及定性管理與定量管理,兩者相互配合來對銀行面臨的風險進行評估。定性管理主要對內部的環境運行進行評估,可以根據高層領導者的決策來做出判斷,不需要通過大量的數據進行分析,但是容易導致主觀性較強的弊端。定量管理主要是通過大量的數據統計分析,對銀行的風險進行評估,定量管理能夠解決定性管理的缺陷,并且提高決策的科學性。我國很多商業銀行的管理技術僅僅對定量管理進行簡單模仿,容易導致各種市場風險。
三、提高上市商業銀行風險管理的有效策略
1.調整商業銀行的股權結構提高上市商業銀行的風險管理
首先要調整商業銀行的股權結構,利用上市的機會,進行準確的市場定位,制定科學的發展戰略目標,從董事會開始,由上至下開展以風險管理部門為中心,其他部門緊密配合的工作體系。商業銀行的董事會要發揮好決策的作用,對與風險的內容進行整體把控,對風險部門進行直接垂直領導,進而推動整個系統的全面發展,建立嚴密的管理制度。在管理的執行上,要轉變行政化的管理趨向,以業務為中心,通過單獨風險崗位的設置,從根本上對各種風險進行控制。
2.提高對新型風險的判斷能力
其次,商業銀行不僅要了解傳統風險的類型,也要注意新型的風險。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的一個重要原因在于資金的流動性風險沒有得到有效控制,相關的其他風險要素也沒有得到重視,直接導致大規模金融危機的爆發。巴塞爾新資本協議中將商業銀行的風險管理歸為了八個類別,包括信用風險、操作風險、市場風險、國家風險、流動性風險、聲譽風險、一級戰略風險以及法律風險。因此,上市商業銀行在風險管理中,要針對任何一個風險類型進行策略設計,明確風險的產生與相互關系,增強風險判斷力。
3.優化銀行的信息披露制度
最后,上市商業銀行要優化信息披露制度。對于市場主體而言,改革創新是發展的動力,也是商業銀行在激烈的經濟環境競爭者得以生存的重要條件。銀行的金融產品創新也需要信息披露制度的支撐,在風險管理主體與內容上進行詳細規定,提高金融機構財務信息的透明度,規范信息披露的形式,包括數據內容、指標形式、階段信息等。除此之外,商業銀行的風險管理部門要構建完整的風險判斷預警系統,重點分析風險指標,提前采取措施錯降低損害。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上市商業銀行的風險管理是銀行長遠發展的重點,但是由于政治要素與經濟環境,與發達國家的商業銀行相比,我國的上市商業銀行的整體風險管理水平依舊比較有限。隨著經濟全球化的進程不斷推進,商業銀行要樹立風險管理意識,調整商業銀行的股權結構,并對新型風險的判斷能力,進一步優化銀行的信息披露制度,實現在日益激烈的競爭中不斷發展。
作者:紀元單位:東北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