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國外小額信貸機構融資方式分析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融入足夠的資金是小額貸款公司提供貸款業務,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前提。在政府的推動下,我國小額貸款公司積極嘗試拓展融資渠道、創新融資方式,尋求融資突破。對融資方式的研究,不僅關乎小額貸款公司及行業的發展,對推動金融創新和金融體制改革亦有重大意義。
[關鍵詞]小額信貸;融資方式;實踐;經驗
一、引言
國際上從事小額信貸活動的機構種類繁多,有非政府組織(NGO)、商業銀行、金融公司、社區合作銀行、鄉村銀行、合作社等各種組織。[1]國際小額信貸發展較快的地區主要集中在經濟欠發達地區。[2]從總體上看,國際上的小額信貸機構不僅能夠吸收存款,還能在資本市場通過發行中長期債券、股東貸款、資產證券化及獲得捐贈資金甚至發行商業票據等多種融資方式籌集資金,同時,在普惠金融理念支持下,歐美發達地區金融機構也逐漸向小微企業、個人等經濟弱勢群體提供小額貸款服務。
(一)吸收儲蓄存款
上世紀80年代初,印尼政府為尋求新的投資來源以解決后續資金不足問題,決定進行金融改革,把印尼人民銀行的小額信貸部改造為商業性金融中介。同樣,很多印度小額信貸機構也采用吸收儲蓄存款的方式獲得資金,從銀行成員繳納小組基金到給每人分配一個賬戶進行儲蓄,因而很多機構的存款大部分來自借款。CGAP委托法蘭克福金融與管理學院對5個機構69個小儲戶存款的穩定性進行研究。其結果表明,在正常情況下,低收入儲戶的賬戶余額總數的變化是漸進的,每個月不會出現大幅波動,便于資金流動性管理。該研究間接證明儲蓄是小額信貸機構重要的融資來源。
(二)捐贈資金
國外非政府組織和金融機構均接受過社會的捐贈資金。縱觀小額信貸機構的發展歷程,尤其是在其成立之初,處于生命周期的初創階段時,這種融資方式較為普遍。該種融資方式的典型代表是孟加拉格萊珉銀行,它的運營資金起初主要來自國際組織,如國際農業發展銀行、福特基金會的捐贈資金。也正是由于接受了大量捐贈資金,才為其持續經營提供了可靠保障。
(三)資產證券化
國外大多數小額信貸機構會選擇在公司發展的成長期和成熟期采用資產證券化進行融資,它是小額信貸機構獲得后續資金的一種創新性突破。伴隨著資本市場的不斷完善,該種融資方式備受青睞,印度成為典型的代表。統計數據顯示,自2008—2009年采用該種融資方式以來,已經發生250次交易,金額達到1250億盧比,占印度資產證券化總額的1/4,參與的小額信貸機構數量逐步增多,2010—2011年只有9家,而2013—2015年達到了32家。
(四)發行股票融資
股東作為小額信貸機構設立的投資人,通過其不斷注資雖然可以解決部分機構經營后續資金問題,但畢竟金額有限。而采取發行股票進行上市融資,不僅能夠解決資金不足問題,且能從某種層面上提升機構的社會知名度和行業影響力。2003年11月,印尼人民銀行成功上市,它是創新小額信貸機構融資方式的有益探索,它的首次成功為其他機構帶來了融資經驗借鑒。印度的小額信貸機構SKS在2010年8月首次公開募集股份,從股票市場募集3.25億美元資金。
(五)批發資金
國外新興眾多由若干基金組成的資金批發機構,其通過銷售創新型的金融產品,如信托計劃、股權融資計劃、資產證券化產品等獲得資金,然后將所得資金提供給小額信貸機構。批發資金主要來源于政府提供和其他公共基金,包括政府組織、捐助項目、私營商業銀行及特別的政府項目或捐助項目,且附帶技術援助服務,同時包括發達國家招助者提供的資金。據統計,為批發機構注資最多的國際機構有德國復興信貸銀行、世界銀行、美洲開發銀行、國際農業發展基金、孟加拉的PKSF基金和歐盟。[3]
(六)微型金融投資工具
近年來小額信貸機構通過股權投資獲得資金自2011年已經快于其他融資渠道。微型金融投資工具隨著金融市場的不斷完善,2013年末微型金融投資工具總資產超過100億美元,其投放到小額信貸機構的資金呈逐年上漲趨勢,由2010年的70%升至2013年的76%。[4]尤其是資本市場上的股權投資基金在小額信貸機構獲得了很高的收益,與此同時,也為小額信貸機構帶來了巨額后續資金。一般來講微型金融投資工具可分為三類:固定收益資金,其中85%以上的非現金資產用于債務投資;權益性基金,其中65%以上的非現金資產用于投資權益類金融產品,主要集中于南亞地區;混合基金,其介于前兩者之間,投資于權益產品的比重介于15%—65%。
三、國外典型小額信貸機構融資實踐
(一)美國富國銀行
富國銀行(WellsFargo)創立于1852年,其借助新開發的信用評分卡,在1995年開創了直接在全美發放小企業貸款的先河,主要面向年銷售額小于200萬美元的企業專門發放最高額度為十萬美元的無抵押循環貸款和小企業信用卡。十年后,富國銀行成為美國最大的小微企業貸款銀行,在美國50個州和加拿大擁有超過70萬個小微企業客戶。截至2011年末,富國銀行小微貸款總額達139億美元,小微貸款平均利率達6.29%。它的成功主要源于其強大的網點資源,超區域的網點密度和批量開發模式為其豐厚的資金規模提供了保障。由于單個小微企業金融產出少、人工網點分攤成本高,而提高定價又會將風險低的優質客戶逆向淘汰,這與銀行追求利潤的目標相矛盾。因此,通過交叉銷售降低成本和提高客戶貢獻度是小微企業業務的重點。在美國,企業結算存款不支付利息,富國銀行通過電話銀行交叉銷售吸收大量小微企業結算存款,提高綜合收益率,為其發放小額信貸提供充足的資金。
(二)法國沛豐集團
沛豐創立于1998年,最初只是一家致力于通過發展小額信貸來推動扶貧事業發展的一家國際非政府組織,總部設在巴黎。如今,沛豐已成為全球小額信貸發展的主要引導者之一,在80多個國家進行小額信貸工作,已由最初單一的非政府組織,發展轉化成為包括非政府組織、基金會和社會企業等在內的沛豐金融集團,將非營利活動與社會企業多項業務活動相結合來支持小額信貸可持續發展。沛豐以通過促進小額信貸的發展來推動扶貧進程,樹立“卓越、美德、團結”的核心價值觀,一方面通過沛豐微型企業家調研及互助協會來幫助城市周邊的微型企業,改善微型企業生存環境,促進微型企業自主創業;另一方面通過沛豐擔保公司、沛豐風險投資公司、計算機對點借貸平臺、沛豐評級和美信集團積極開展全球視野下的擔保服務、風險投資小額信貸評級多方位的小額信貸業務活動。沛豐進入中國后成立了沛豐咨詢公司,開展小額信貸的技術支持和咨詢、小額信貸輔助項目、培訓和調研,經營資金主要來源于社會捐助、與其他機構合作收取服務費用。
(三)孟加拉的格萊珉銀行
孟加拉的格萊珉銀行[5](Grameen)創建于1976年。該行的初始資金主要來源于捐贈,如政府撥款、國際組織捐款等,主要致力于為窮人發放小額信貸。伴隨著企業性質的轉變,其不再單純通過捐贈資金經營業務,同時開展市場化融資。盡管該行客戶集中于社會的弱勢群體,但是其貸款償還率高達95%。在發展過程中格萊珉銀行降低對低成本資金的依賴,開展商業化資金運作模式,允許會員持股,實行養老金儲蓄計劃、強制性特別儲蓄賬戶制度,進而為營運提供了足額資金。同時該行實行基金管理制度,將每戶每周還款額的一部分儲蓄和利息存入小組基金。2004年格萊珉銀行存款金額幾乎與貸款金額持平,2007年的存款金額超過貸款金額2.294億美元。2007年,格萊珉銀行借款數額降至2613萬美元,借款數量較2004年的4802萬美元明顯降低。
(四)玻利維亞陽光銀行
玻利維亞陽光銀行(BANCOSOL)由玻利維亞非政府組織小額信貸機構和微利企業鞋金會(PRO-DEM)于1992年組建成立。該行成立初期主要通過小組方式提供信貸服務,資金來源主要是社會捐助,不能夠吸收存款。在運營中,陽光銀行用簡便的手續辦理小額信貸,主要服務對象是城鎮的微型企業以及“非正規經濟部門”,該機構要求借款者3至8人組成小組,通過小組聯保的方式降低了成員的道德風險。經過5年的發展,1997年,陽光銀行開始向其股東發放紅利,從此,玻利維亞政府允許陽光銀行吸收存款,進行商業化經營,其實現了基金會小額貸款的商業化轉型。可見,商業化運作需要賦予小額信貸機構經營銀行業金融機構基本業務的資格,要允許小額信貸機構發展適宜其目標客戶需求的多樣化金融產品。如今,陽光銀行的客戶群達到47000個,貸款壞賬率不到1%,它在服務小微企業的同時實現了自我盈利,成為小額信貸機構可持續發展的國際典范。
四、對中國小額貸款公司融資的經驗借鑒
(一)推動優質小額貸款公司向金融公司轉型
雖然國際上眾多小額信貸機構可以通過吸收儲蓄存款進行融資,但是由于我國的信用體系尚未建立,同時我國的小額貸款公司經營的小額業務與銀行經營的信貸業務在技術上差別較大,且伴隨著當前存款市場競爭趨向白熱化等原因,我國小額貸款公司不宜向銀行業轉型。[6]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財經委副主任吳曉靈曾經指出:“小額貸款公司發展路徑的下一步應該是金融公司,而非直接轉型為鄉鎮銀行。”小額貸款公司成為金融公司后,能夠獲得非銀行業金融機構地位,不僅可以通過銀行間市場借款,以“批發價”進行籌資,還能逐步吸引大型金融集團向其注資。同時,小額貸款公司轉型為金融公司有利于其繼續保持原有業務優勢,有助于小額、分散經營原則的貫徹執行。
(二)構建小額貸款公司批發資金機制
從國際經驗來看,建立和完善我國小額信貸批發資金機制十分必要。當前我國小額貸款公司主要從國開行和農發行獲得批發資金。2012年初,“惠普1號公益性小額信貸批發基金”作為國內首只公益性批發基金在北京,為小額貸款公司批發基金建設提供了有益的啟示。雖然該種融資方式已經開始實行,但總體效果不佳、覆蓋面狹窄,普遍集中在公益性小額信貸機構。因而國家可引導我國商業銀行,尤其是大型國有商業銀行加強資金批發機構設置,積極引導信托投資公司、股權投資公司、資產管理公司等為小額貸款公司提供直接資金融通,多角度促進我國資金批發機構的發展和成熟。
(三)加快完善多層次的資本市場體系
諸如資產證券化、股權投資基金、私募債券等融資方式成為國際上小額信貸機構的主要創新型籌資途徑,但由于我國的資本市場發展不健全,僅有部分小額貸款公司能在新三板掛牌交易、在地方股權交易中心籌資。盡管目前已有境外上市籌資的先例,但也僅僅是一種嘗試和探索,并不能代表一種發展趨勢。因而,從長遠角度看,我國應加快小額貸款公司直接融資交易平臺建設,推進多層次的資本市場體系建設,小額貸款公司的特性將決定其在主板市場、創業板市場上籌集資金的能力。然而,在區域性資本市場或場外市場籌集資金應是小額貸款公司一種可行的選擇。政府應該為其設置較低甚至無門檻的準入機制,鼓勵小額貸款公司通過發行私募債券進行融資,或是多家當地優質小額貸款公司聯合發債籌集資金,進而優化其資本結構。
參考文獻:
[1]杜曉山,滕超.孟加拉農村就業支持基金會(PKSF)及對我國小額信貸發展的啟示[J].農村金融研究,2010,(11).
[2]吳曉靈,焦瑾璞.中國小額信貸藍皮書(2009/2010)[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11.
[3]杜曉山,聶強.小額信貸領域內的金融機構合作[J].農村金融研究,2011,(5).
[4]巴曙松,韋勇鳳,孫興亮.中國小額信貸機構的現狀和改革趨勢[J].金融論壇,2012,(6).
[5]胡辟.小貸公司轉型定位存爭議[N].中國經營報,2012,(02).
[6]郭銳.小額貸款公司可持續發展路徑探析——基于湖北省的實證分析[J].武漢金融,2012,(6).
作者:朱華玲 單位:東北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