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研究商業銀行發展中小企業融資業務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1)商業銀行在貸款業務上依賴國有大型企業。商業銀行在資產運用上依賴國有大型企業,一時之間要改變這種觀念非常困難。由于向國有大型企業貸款形成的損失最終由國家承擔,而為數眾多的中小企業在產權制度上具有非國有、非公有特征,商業銀行認為將資金投向它們,一旦形成呆壞賬,承擔的風險責任很大。在這種理念支配下,歧視中小企業,不愿向中小企業貸款就必然成為現實。
(2)商業銀行激勵與約束機制不科學,致使放貸風險成本大于放貸風險收益。為了防范和化解金融風險,對銀行貸款進行嚴格管理無疑是正確的,但對貸款實行終身責任追究制,甚至提出消滅不良資產,實現零風險目標的約束制度與銀行經營的風險特征并不符合事實。由于對放貸收益好的激勵力度不大,商業銀行基層行的決策者和經辦人員權衡利弊,比較風險與收益成本,自然不愿向風險較大的中小企業提供貸款支持。
(3)商業銀行貸款權限上收,導致中小企業融資出現真空。根據商業銀行分級管理規定,商業銀行縣級支行基本沒有放款權,而為數眾多的中小企業大多分布在縣級這個層次。這樣,有放貸權的上級行對中小企業資信狀況把握不準,掌握中小企業資信情況的縣級支行無放貸權,形成了信息與權力不對稱的矛盾,造成了商業銀行為中小企業信貸服務的真空地帶,滿足不了中小型企業貸款需求。
(4)銀行機構放貸程序復雜,挫傷了中小企業融資的積極性。商業銀行為保證資金的安全性,對貸款程序、審批環節做出了嚴格規定,而這種程序和環節與中小企業融資頻率高、節奏快、應急強的需要不相適應,以至于許多需要銀行小額信貸服務的中小企業望而生畏,有的不得不放棄向銀行機構貸款,而轉向高息民間借貸。基于上述兩個方面的原因,商業銀行向中小企業的融資業務發展緩慢,使中小企業不能及時得到充足的資金支持而發展受到影響,也使商業銀行自身的高額存款不能得到及時分流運用,影響了盈利水平。因此,如何舒通融資渠道,做好資金投放工作,提高資金盈利水平,使商業銀行走入良性循環的軌道,就成為商業銀行亟待解決的問題之一。
二、商業銀行發展中小企業金融業務的建議及對策
1.對于中小企業來說
要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中小企業最好的方法就是“苦練內功”。中小企業必須做到內強素質、外樹形象,促進融資能力的提升。
(1)改善中小企業的管理模式,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提高中小企業自身素質是解決中小企業貸款困難的有效途徑。大多中小企業是采用家族式的管理模式,產權不明晰,責任不明確,存在著弊端,需要幫助中小企業培養現代企業管理制度的理念,按照現代企業的運作要求,完善各項制度,提高企業的整體素質,增強市場競爭力。
(2)健全中小企業財務制度,完善中小企業自身信用制度。中小企業要按照國家相關法律法規的要求,建立健全企業的財務制度,不做假賬,真實反映公司財務狀況,提高企業財務的透明度和可信度。中小企業通過提供及時、可靠的財務信息,使投資人相信投資能夠得到回報,從而獲得企業所需的資本。只有建立企業自身信用制度,才能獲得社會的認同和信任。
(3)樹立誠信經營理念,遠離商業欺詐。按期還貸,做到無不良信貸記錄。只有建立中小企業信用評級機構,增加中小企業的信息透明度,獲得金融機構的認可和信賴,才能增加金融機構融資的可能性。
(4)增強品牌意識,以提高市場認知度。中小企業多為民營企業,企業管理思想相對落后,中小企業需要樹立品牌意識,建立市場認知度,確立市場的地位,提高企業競爭力。品牌不僅能給企業帶來財富,還能使企業獲得投資者的信任度,在提高自身地位的同時吸引投資者的資金,滿足自身發展的需要。
2.對于商業銀行來說
(1)商業銀行要與中小企業建立長期的信貸關系,互惠互利。商業銀行的貸款決策主要是通過長期和多種渠道對借貸中小企業的接觸而做出。長期信貸關系所產生的各種信息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替代中小企業財務書面數據信息,可以彌補中小企業因無力提供合格財務信息和抵押品所產生的信貸缺口,并有助于改善其不利信貸條件商業銀行對小企業的貸款應著眼于長期利益,目前在利率管制條件下,對小企業的貸款定價較低而無法彌補其風險,這固然會降低商業銀行對其貸款的積極性。然而,如果商業銀行選擇一部分有成長潛力的企業貸款,和其建立良好的資金和業務合作關系,則可以為未來獲取較高貸款收益打下基礎。
(2)商業銀行應選擇重點進行傾斜,“擇優支持”是銀行應堅持的政策取向。一是重點支持中型企業。我們習慣于將中型企業與小型企業合稱為“中小企業”,將兩者同等看待。而實際上,中型企業和小型企業對銀行的貢獻、貸款質量等方面都有天壤之別,中型企業貸款明顯優于小型企業貸款。二是支持產業集群內的中小企業。產業集群往往是一個區域的主導產業,支配著地方經濟活力,并以中小企業為主,是吸納就業的主要對象,因而政府對產業集群都鼎力支持。產業集群的中小企業具有一定的穩定性,中小企業依賴于專業化市場、協作配套商和熟悉的客戶,離不開這個具有產業文化背景和制度環境,因此,一般更愿意從事這個比較熟悉的行業,而不愿從事其他的行業,相對說穩定性較好。三是支持股份制、外資等中小企業。根據多家商業銀行貸款情況調查分析得出,不同所有制企業的風險也很不相同,貸款質量最好的是股份制企業,其次為民營企業,再次為國有企業,集體企業和其他企業。
(3)商業銀行要加強產品和服務創新。加強產品和服務創新,拓展融資渠道,努力滿足中小企業全方位、多層次的金融服務需求。選擇資信良好、產供銷狀況穩定的企業,使用商業承兌匯票、銀行承兌匯票等融資工具,辦理貼現、轉貼現和再貼現業務,支持企業擴大票據融資。商業銀行可為符合條件的中小企業提供動產質押貸款、品牌質押貸款服務。積極引進西方商業銀行成熟的融資方式,為符合條件的中小企業辦理保付、包買票據、福費廷等業務,以適應國內外統一市場的發展和企業多層次融資要求。
(4)商業銀行要加強對中小企業信貸風險防范
①要加強對有信貸需求的中小企業法定代表人的個人品質審查,特別注重審查法定代表人及主要管理者的對外兼職情況,與家庭其他成員開辦企業的合作關系,私人財產分布狀況,歷史上有無違法亂紀行為、銀行個人信用記錄等各種情況,切實防范道德風險。
②要加大對中小企業客戶貸前調查的深度,提高風險識別能力,尤其是要對財務報表和財務狀況進行嚴格地審查。可從兩個方面把關,一方面借助專門的中介機構對客戶財務報表進行審計,并要求提供審計報告;另一方面,通過銀行信用評級軟件系統對財務報表進行審核,分析判斷其財務報表和盈利水平的真實性,充分揭示其財務風險。
③采取多種擔保方式增強貸款擔保能力。抵押物不足和難以獲得信用擔保是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固有特征,為解決這一問題,商業銀行可探索采取其他替代性的擔保方式:一是變企業擔保為個人擔保;二是群體擔保,有效減少銀行監督成本和交易成本;三是與客戶簽訂儲蓄存款協議;四是爭取利用政策性擔保。五是改進和完善商業銀行信貸管理機制,提高服務水平和服務效率。各商業銀行要進一步完善中小企業信用評級和授信制度,建立和完善符合中小企業特點的信用評定評級辦法,客觀地評價中小企業的信用級別,擴大對中小企業的授信面,使授信狀況基本適應中小客戶合理的貸款需求狀況,不斷提高信貸審批質量、水平和效率。總之,中小企業要通過采取有力措施,內強素質、外樹形象,不斷提升促進融資能力;商業銀行應積極開展和加強中小企業融資業務管理,以實現銀行和中小企業雙方的共贏。
作者:陸漢梯單位:中信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寧波分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