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國內外商業銀行業務比較探究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商業銀行中間業務的含義
商業銀行中間業務是指不構成商業銀行表內資產、表內負債,形成銀行非利息收入的業務。中國人民銀行于2002年4月頒布了《關于落實<商業銀行中間業務管理暫行規定>有關問題的通知》,將我國商業銀行中間業務分為以下九類:1、支付結算類中間業務;2、銀行卡類業務;3、類中間業務;4、擔保類中間業務;5、承諾類中間業務;6、交易類中間業務;7、基金托管業務;8、咨詢顧問類業務;9、其他類中間業務。
(一)中間業務收入占經營收入比重。我國商業銀行中間業務收入占經營收入的比重明顯低于國外銀行。雖然近年來我國商業銀行中間業務發展步伐加快,中間業務收入占經營收入的比重不斷加大,根據2008年各大商業銀行年報,我國工商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中間業務收入占比分別為:14.21%、17.49%、14.37%,均處于20%以下,2009年各銀行中間業務收入占比相對于2008年均有不同幅度的提高,工商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分別為:17.82%、19.82%、17.99%。這與發達國家相比還存在很大差距。西方商業銀行中間業務收入一般占到總收入的40%~50%。有的銀行甚至已經達到70%以上,中間業務已經成為最重要的收益來源。如,2007年瑞士信貸和德意志兩家銀行的中間業務分別為其帶來了83.7%、75.41%的利潤,遠遠高于存貸業務帶來的利潤。
(二)經營范圍及產品創新。
我國商業銀行中間業務產品結構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呈現單一化、同質化趨勢,各大銀行支付結算類、銀行卡類和類等傳統類型中間業務占據了中間業務的較大份額,新興高附加值中間業務,如擔保承諾類、證券交易類、咨詢服務類、衍生工具交易類、投行類等業務所占比重較小。各商業銀行中間業務產品之間同質化嚴重,缺少具有差別化的特色產品。中間業務產品的創新能力和競爭能力不強。西方商業銀行處于規避風險、提高競爭能力以及盈利水平等目的,不斷開發出新的中間業務品種,如票據發行便利、貨幣或利率互換、期貨和期權等業務。以美國銀行業為例,美國商業銀行中間業務收入主要有四個類別:托管收入、存款賬戶服務收入、交易賬戶中間業務收入、附加非利息收入。在附加非利息收入中,投資銀行、資產服務、證券化資產交易、保險業務與運營性的其他收入一直占比較高,構成中間業務收入的主要收入來源。
(三)中間業務經營管理體制。我國商業銀行中間業務的服務功能比較單一,以客戶為中心的服務和經營理念尚未牢固地樹立起來。一方面銀行現有的公司業務、零售業務、銀行卡業務中與中間業務直接相關的業務分屬于不同職能部門,由此形成了中間業務分散、機構分設、職能不全、管理不到位的現象;另一方面我國商業銀行還未從戰略發展的高度上充分認識到發展中間業務的重要性和緊迫性。而西方商業銀行已將中間業務作為其擴大盈利的重要業務之一,形成了較為完善的經營管理理念和客戶服務理念。
(四)科學技術及專業人才。西方銀行業的發展實踐證明,先進的中間業務服務技術與設施是中間業務發展的硬件基礎,創新型高素質人才是中間業務發展的軟件支撐。中間業務的發展離不開以電子通訊和計算機為中心的金融基礎設施的建設,也需要大批知識面廣、實踐經驗豐富、懂技術、會管理的復合型人才。與西方商業銀行相比,我國在這兩方面都有很大欠缺。
三、西方商業銀行中間業務發展經驗借鑒
由以上國內外比較分析可見,我國商業銀行中間業務的發展瓶頸主要是:中間業務管理體系不完善,經營觀念、市場營銷手段落后,中間業務創新品種缺乏,科技服務與人才素質落后。鑒于此,我國需從以下幾方面著手,加快我國商業銀行中間業務的發展:
(一)建立健全中間業務管理體系。我國商業銀行大多還沒有設立自上而下、專門的機構來負責管理中間業務的發展,中間業務分散在各個部門之間,業務的拓展沒有領頭部門去規劃、組織、管理及協調,嚴重制約了中間業務的快速、健康發展。中間業務品種多、范圍大,管理較為復雜,需要建立專門的機構組織、推動、協調和管理中間業務。這一機構負責全行中間業務新品種的研究、開發、設計、宣傳與推廣,以及全行業務的協調與管理等,負責與社會各職能部門的聯系,協調業務關系。還需建立起科學合理的中間業務綜合考核體系,將開展中間業務的種類、數量、直接的收益作為目標考核的一項重要內容列入年度責任目標一同進行考核,調動各級領導和從業人員發展中間業務的積極性。
(二)轉變經營觀念,提高市場營銷手段。在面對新的金融形勢下,要轉換經營理念,將中間業務與資產負債業務并重。以市場為導向,以客戶為中心,因地制宜地開展中間業務,加強中間業務的互補和促進。在經營目標上從直接創收向直接和間接創收并重轉變,在經營手段上從科技含量低、單一化向高技術、多樣化轉變,在服務上從低效向高效轉變。建立和完善營銷機構,提高市場營銷手段。要結合不同階層的不同需要,確定適當的宣傳方式,運用先進的科技手段,積極擴大宣傳。可以實行差別營銷戰略。一是采取客戶差別營銷戰略。根據客戶對銀行收益貢獻率的不同將客戶劃分成不同的層次,分別提供不同的服務;二是采取差別業務營銷戰略,要有選擇、有差異、有目的地開展高附加值和個性化業務品種;三是各商業銀行應結合自己的優勢,可根據地區、文化等差異,改變同質性的產品。
(三)加大中間業務產品的開發與創新力度。對產品的開發與創新,要堅持市場有需求、銀行有能力、業務有效益的原則。要根據客戶需求多樣性、層次性和差異性的特點,強化對市場、客戶及其需求的反應能力,尋找客戶的特殊性,適時把握目標市場,不斷開發新品種,并采取“客戶延伸”策略。根據不同的需求和不同的收入階層,采取差別營銷戰略,即有針對性地提供服務,開發層次不同的產品。提高業務的技術含量和知識含量,使中間業務不斷上檔次、上水平。改變照搬國外中間業務種類的現狀,在進行充分市場調查的基礎上,分析客戶需求、市場潛力,有選擇地確定自身中間業務的發展重點,推出特色產品,培育品牌,擴大中間業務種類。
(四)加快金融科技進步,加速金融人才培養。中間業務的發展離不開金融基礎設施的不斷完善和有創新能力的綜合高素質人才的支持。因此,要加大科技投入,加快建設中間業務所需的硬件設施,為新業務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同時,要大力培養高科技人才,造就一支高素質、高水平的員工隊伍。既要立足于現有員工的培訓和提高,如在銀行內部選拔精通業務、年輕、善于鉆研、具有創新精神的人員安排到中間業務崗位上,并進行適時知識技術等技能培訓;又要大膽引進知識面廣,業務能力強,勇于創新的復合型人才,構筑商業銀行中間業務發展的軟硬件支撐條件,實現商業銀行利潤最大化的經營目標。還要通過相關的激勵措施,比如較高的物質待遇等,鼓勵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