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外匯儲備人民幣匯率論文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數據來源及處理
本文選取2003-2013年外匯儲備(FR)和人民幣兌美元的中間匯率(ER)數據來做實證分析,二者數據均來源于國家外匯管理局網站(/)和中國人民銀行網站(/),樣本選取區間為2003年1月至2013年12月。由于數據的自然對數變化為單調變化,可以認為不改變數據之間的協整關系,為使數據的線性化趨勢更加明顯,糾正數據的異方差性,對上述變量FR、ER取自然對數變換為LFR、LER。
二、實證分析
平穩性檢驗在對宏觀時間序列數據進行實證分析時要對數據進行平穩性檢驗,以防止出現偽回歸現象。根據協整檢驗的方法,運用EViews6.0軟件,對LFR和LER兩個變量進行ADF平穩性檢驗。這里采用AIC準則和SC準則選擇ADF檢驗的最優滯后期,條件是保持殘差項不相關,最佳滯后長度為二者的最小值,這里的結果是1。回歸中各變量只有截距項,因為序列沒有表現出任何趨勢且有非零均值。外匯儲備額和匯率均無法通過5%的顯著性檢驗,表現出不平穩,但其一階差分均是平穩的,這兩個變量是同階單整的,即均服從于I(1),因此可以構建協整方程。
三、結論和建議
(一)結論
2003-2013年期間,中國外匯儲備連年增長,人民幣相對于美元升值。根據我們的研究,研究期內我國的外匯儲備額和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匯率是具有長期協整關系的,這就意味著這種趨勢可能會一直延續下去。從格蘭杰因果檢驗的結果來看,外匯儲備是人民幣匯率變動的格蘭杰原因,也即外匯儲備的增長最終會導致人民幣升值,而且外匯儲備的增長在長期內也會給人民幣匯率升值造成一定的壓力。我國應該采取科學的匯率政策引導人民幣匯率升降,逐步降低人民幣匯率的升值壓力,以此來進一步遏制外匯儲備的過快增長。
(二)建議
1.改革我國的銀行結售匯制度自2008年我國取消了經常項目的強制性結售匯以后,公眾結匯的數額的確有所緩和,但是隨著近幾年來人民幣升值態勢不斷加強,公眾為了避免外匯貶值,只得盡早換外匯為人民幣。而且比較最近兩年我國的外匯儲備增長會發現取消經常項目的強制結售匯并沒有改變我國外匯儲備增長的態勢。國家采取政策增加結售匯的手續費可以抑制公眾結售匯的沖動,相關部門必須進一步加強對結售匯的管理和檢測,讓現行的統計制度更加科學和嚴密。
2.外匯儲備多元化如果我國目前能夠放開對人民幣匯率的強制管理,任其自由浮動,那么所有問題將迎刃而解,我國不必再擔心外匯儲備的增長所帶來的負面影響。現實情況告訴我們是不能的,所以我國要換個角度,考慮好如何管理和使用這些外匯儲備。我國持有的外匯儲備中絕大多數是美元,基于這種現狀,我國應該減少外匯儲備中美元的份額,增加其他貨幣比如歐元、日元等的份額,是我國的外匯儲備多元化,來抵制美元的貶值。但這樣看來似乎只是換湯不換藥,所以持有外匯儲備多元化并不能夠長期和高效地防止人民幣匯率的易變性。
3.外匯儲備的優化使用由于目前我國的外匯儲備的存在形式主要為流動性很高的債券以及貨幣資金,這無疑會讓我們擔心它的安全性,一個強大的例證是次貸危機時我們持有的美國債券遭到了很大的損失。為此,我國應該擴大所持有的外匯儲備的種類,一些實體性資源,比如黃金、原油都可以成為我們外匯儲備的投資途徑,我國還可以用外匯儲備購買先進的國外技術和設備,增加我國基礎設施的牢固性,改善國內落后的醫療設備和教育條件。利用外匯儲備進行海外投資收購并購一些優質企業也不失為良策。
作者:霍修堂丁超單位:華中師范大學經濟與工商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