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人民幣國際化的現狀與問題探究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隨著我國綜合國力的持續提升,人民幣國際化的需求和愿望日趨強烈,雖然目前人民幣在國際市場上的地位越來越高,但與美元、歐元等相比仍有較大差距,人民幣的國際化依然處于初期階段。本文通過闡述人民幣國際化的內涵、意義,剖析其現狀,進一步分析人民幣國際化目前所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應的建議。
一、人民幣國際化的內涵及意
義人民幣國際化是指人民幣能夠跨越不同國界,在境外流通,成為國際上普遍認可的能夠實際計價、結算以及儲備貨幣的過程。人民幣國際化的含義主要包括三個方面:第一,人民幣現金可以作為支付貨幣,在境外享有一定的流通度;第二,以人民幣計價的金融產品能夠成為國際金融機構包括中央銀行的投資工具;第三,在國際貿易中以人民幣作為結算的交易達到一定的比重。當前各國經濟實力競爭的最主要表現形式就是貨幣競爭。如果人民幣能夠對其他貨幣的替代性加強,不僅將改變目前儲備貨幣的分配格局及其相關的鑄幣稅利益,而且也會對全球地緣政治格局產生深遠影響。人民幣國際化從宏觀層面能夠有助于減少我國外匯儲備損失,獲取鑄幣稅,提升我國國際政治話語權和國際影響力;從企業層面還能夠有助于降低我國企業的匯率風險和財務成本,提高企業的國際競爭力;從個人角度,可以拓寬個人投資渠道,提高消費的便捷性等。
二、人民幣國際化發展現狀
伴隨經濟全球化和中國綜合國力的持續上升,人民幣在國際市場上越來越活躍,越來越多的國家把人民幣作為官方儲備貨幣。根據中國央行的《2020年人民幣國際化報告》顯示,截至2019年12月,有超過70個境外央行或貨幣當局將人民幣納入官方外儲。人民幣跨境使用也保持快速增長,2019年全年人民幣跨境使用超過19.67萬億元,同比增長24.1%。人民幣目前為全球第五大支付貨幣,次于美元、歐元、英鎊和日元。2020年疫情爆發之后,在全球央行維持寬松的背景下,中國央行在疫情期間貨幣政策保持謹慎、維持定力,中美利差維持高位,人民幣資產的吸引力明顯增強,人民幣地位迅速崛起,尤其是“一帶一路”的沿線國家對人民幣貿易便利、結算主導力、外匯交易需求和儲備需求巨大,繼續推動人民幣國際化。目前,人民幣國際化發展總體呈現以下特點:一是經常項目收付金額同比增長,貨物貿易由凈匯出轉為凈匯入,服務貿易收付金額增幅較大,服務貿易和收益匯出凈額擴大;二是金融市場開放不斷加深,資本項目收付占跨境人民幣收付的比例不斷提高,其中證券投資增長顯著,直接投資銀行間債券市場(CIBM)吸引外資凈流入金額居首位;三是人民幣匯率彈性明顯增強,以市場供求為基礎,有貶有升、雙向浮動,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穩定。
三、人民幣國際化存在的問題
雖然人民幣跨境使用逆勢快速增長,收付金額屢創新高,但是相較于傳統強勢的國際貨幣而言還有較大差距,截止到2019年底,人民幣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成員國持有儲備資產的幣種中市場份額為1.95%,在全球外匯交易中的市場份額為4.3%,在主要國際支付貨幣中市場份額為1.76%。以上數據美元的市場份額分別為61.82%、88.30%、40.08%,優勢明顯。目前而言,受全球疫情和中美貿易摩擦的影響,人民幣國際化的道路依然任重道遠,其發展也存在諸多問題。
1國內金融體系不夠完善。金融市場的發展程度極大地影響一國貨幣國際化程度,金融市場的廣度和深度,能夠影響國家貨幣政策的效果和對全球資金的新引力。雖然我國金融改革力度不斷深化,金融市場取得了長遠的發展,形成包括股票市場、債券市場、期貨市場等在內的金融市場體系,但是在金融市場的廣度、深度以及彈性的發展上依然不足。金融市場的交易規模、金融工具和交易品種的種類,二級市場的發展程度以及價格調節機制與歐美發達國家的金融體系相比仍有相當的差距。例如國內銀行系統國際化和管理水平有限,離岸與在岸之間人民幣的雙向流通機制還不完善等因素,還不足以支撐人民幣國際化的發展要求。
2境外限制條件依然較多。雖然我國已經發展了一些人民幣離岸市場交易,但是這些市場上交易的人民幣遠非標準的離岸貨幣,人民幣在境外的支付、流通、投資等方面的限制條件依然較多。1.境外銀行端業務體系限制條件較多雖然部分中資銀行及其他國際性銀行在境外各國別有相應的分支機構,但是受各種因素影響,不能全面開展人民幣賬戶開立、跨境收支、結算、兌換等業務。如某非洲國家外資銀行可開立人民幣賬戶,但居民和企業間的外幣賬戶不得互轉,使用時需結匯成當地幣,人民幣無法直接流通。2.境外外匯管制及金融政策條件限制較多中國“走出去”企業主要集中在亞非拉欠發達國家,雖然中國與諸多國家已經簽署雙邊本幣互換協議,但各國別政局、外匯管制、金融政策變動較大,境外人民幣結算、存放有較大的不確定性。如根據尼日利亞中央銀行-人民幣授權交易商交易規則3.0(d)規定“授權交易銀行不得為客戶開立人民幣居民賬戶。”3.人民幣交易兌換手續繁瑣,成本較高目前人民幣在國際交易和各國外匯儲備中的比重較低,鑒于國內目前的匯率政策,人民幣還不能像美元等國際貨幣一樣進行自由兌換,流入到國際市場的人民幣有限,兌換手續比較繁瑣復雜,成本也較高。同樣,對于外企和境外機構投資中國而言,大部分要用美元進行中間媒介,要對人民幣進行二次兌換結算,導致手續費偏高,成本增大。
3資本項目尚未完全開放資本項目的開放程度決定著該國貨幣在世界范圍內流通的可能性和便利性,對貨幣的國際認可度的高低有著重要關聯。雖然我國在資本項目的開放已經陸續展開,但受制于國內匯率、利率形成機制、市場基礎、金融體系的制約,盡管人民幣在經常項目下可兌換,但資本項目的很多方面仍然受到管制,如對證券、資本和短期資本流動等方面的管制。在中國,除了FDI(國際直接投資)可以自由流動、開放“滬港通”外,其他資本交易,尤其是短期資本流動,仍然受到相當程度的控制。在不可完全兌換的情況下,人民幣很難被居民和非居民廣泛接受,必然也影響人民幣國際化的進程。
四、人民幣國際化的建議
伴隨肺炎疫情對全球經濟的沖擊,此次疫情對人民幣國際化帶來極大的挑戰,但同時也孕育著更多的機遇。基于人民幣國際化中存在的機遇和挑戰,以及目前面臨的問題,可以在金融市場開放力度、人民幣匯率市場化、跨境人民幣業務政策、“一帶一路”建設等方面持續推進人民幣國際化進程。
1進一步完善國內金融市場。繼續深化金融體制改革、匯率利率機制改革,不斷推進利率市場化和完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一直堅持利率、匯率形成機制市場化改革的方向,繼續強化利率、匯率的市場調節作用,做好相關金融制度的支持工作。政府應繼續推進人民幣匯率市場化改革,完善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人民幣匯率彈性增強,有效發揮了匯率調節宏觀經濟和國際收支自動穩定器的作用,為人民幣國際化提供穩定的基礎。在確保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前提下,更謹慎地開放資本賬戶,大力度發展金融衍生品工具,加強金融監管,提升監管能力和水平。
2進一步優化跨境人民幣業務政策。進一步簡化人民幣跨境結算流程,為跨境人民幣結算業務提供便利化條件。人民銀行宏觀審慎管理局已在2019年《關于開展更高水平貿易投資便利化試點業務的通知》(銀宏審〔2019〕10號),將上海、廣東、天津等18自由貿易試驗區作為試點地區,開展更高水平的貿易投資便利化試點業務。根據通知要求,自貿區銀行可在“展業三原則”的基礎上,憑收付款指令,直接為優質企業辦理貨物貿易、服務貿易人民幣跨境結算業務,以及資本項目人民幣收入資金在境內的支付使用,跨境人民幣政策進一步優化完善。
3繼續推動“一帶一路”建設機遇。人民幣國際化除了自身硬件條件不斷加強之外,還需要得到國際社會的廣泛支出和全力配合。需要與全球各國進行廣泛而深入的經濟貨幣合作,中國可以通過參加更多的國際經濟合作組織,簽署雙邊或者多邊貿易協議來進一步擴大人民幣的使用范圍和頻率,提高人民幣在國際市場的影響力和市場份額。目前中國正在積極推動“一帶一路”建設,這為人民幣的國際化提供了難得的機遇。通過“一帶一路”建設,中國在其沿線與亞太及歐洲國家在基礎實施建設、金融合作、國際貿易等項目上進行深入合作,為人民幣國際使用提供了便利條件,同時“一帶一路”倡議提高了中國的影響力,促進了與沿線國家的交流,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不同文化之間的差異,從而提高了人民幣在境外的接受程度和流程力度。
五、總結
近年來,人民幣跨境使用保持快速增長,特別是今年以來在疫情沖擊全球貿易、金融及經濟的背景下,人民幣跨境使用仍能保持韌性并呈現增長。未來,伴隨全球貿易的發展、中國金融市場的不斷完善,以及“一帶一路”建設走深走實,人民幣國際化的程度也會越來越高。
作者:姜鵬 張強 單位:中國港灣工程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