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集團企業財務轉型必要性與可行性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面對當今經濟發展的國內外形勢及企業發展的問題,傳統財務已不能滿足業務發展及戰略支持的需求,集團企業需要借助信息化手段實現財務轉型。
關鍵詞:財務轉型;集團企業;信息技術;財務共享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進步,科學技術實現了突飛猛進的發展,特別是信息技術的發展已經滲透到我們日常生活的每個角落。科學技術所帶來的高程度的自動化,在實現勞動效率顯著提高的同時,使部分傳統、簡單、重復性勞動被替代成為無法回避的現實。記賬機器人、稅務機器人等財務信息化產品正在壓縮傳統核算財務的生存空間。無論是主動適應還是被動迎合,財務工作必須面對尋找出路及轉型的問題。財務轉型是為了實現企業戰略及自身發展的需要,在利用信息化等手段提高效率的基礎上,將財務人員從傳統的繁重、重復的勞動中解放出來,更多的參與企業業務支持、預算控制、資金管理、稅收籌劃、財務分析等決策支持的管理活動中,從而支持企業轉型,真正提升財務人員在企業中的價值。財務轉型并不是要財務人員拋棄傳統的會計核算職能,相反的,財務轉型是在強化核算功能之上所做的管理提升行為。無基礎財務數據的支持,財務轉型無從談起。財務轉型就是要將財務工作中最能創造價值的業務從基礎核算中剝離出來,為業務發展及戰略支持服務。由于集團企業的管理需要及其發展中存在的問題,財務轉型對于集團企業尤為重要。
1.1財務轉型是適應當前經濟轉型的需要
首先,隨著世界經濟的發展,國際間經濟交流愈發頻繁,各國經濟的相互依賴程度越來越高。我國企業目前正積極發展走出去的戰略,形成諸多頗具規模的跨國企業集團。跨國企業需要財務工作轉型升級,為企業提供全球化的管控手段,也需要財務人員加快轉型,成為具備國際財務管理能力的多元化人才。其次,我國經濟正處于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完善市場經濟體制及促進轉變經濟增長的粗放方式是建設我國社會主義經濟的重要任務。我國的集團企業也面臨大而不強、效率低下及管控分散等問題,需要加強企業管理,建設發展現代企業制度。財務管理是企業管理重要的組成部分,除需要完成傳統的核算功能外,需要發揮財務工作對業務的促進作用及對企業戰略的支持作用。
1.2財務轉型有利于解決集團企業面臨的現實問題
集團企業一般是以母公司為投資主體,通過控制眾多子公司的方式,形成利益統一的企業法人的組合體。集團企業的優勢在于可以實現集團內資源共享,通過規模效應增強與上下游企業的議價能力,擁有更強的研發力量,有利于增強企業創新發展能力,在市場競爭中往往能取得優勢地位。但同時,集團企業也存在諸多現實問題。例如管理層級復雜造成的管理及運營成本居高不下;因為地理范圍廣、股權分散等原因,集團控制力容易被弱化;審批分權不明確造成的經營靈活性差,不容易把握稍縱即逝的市場機會等。實現企業財務轉型發展,加強財務管控力度一直是先進企業的通行做法。集中會計核算可以統一集團企業會計政策,增強執行集團統一財務制度的力度;實現資金統一集中管理可以增強資金使用效率,降低融資成本;實現統一的稅收籌劃,可以降低稅務風險;實現集團統一的預算管控,可以為實現集團戰略保駕護航。
1.3財務轉型可以解決傳統財務的固有弊端
首先,傳統財務與企業戰略結合不夠。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各市場主體間競爭加劇,企業需要制定適合自身生存發展的總體戰略,支持企業的中長期及全局性發展。傳統財務強于從單個企業利益出發將生產經營情況反映在財務數據上,弱于支持集團企業整體計劃。同時,傳統財務管理的核算基礎是企業已發生的業務,所謂的財務分析也多基于歷史經驗,預見性不足,不能支持企業未來的發展。財務管理作為企業管理重要的組成部分,需要發揮對企業戰略的支持作用。其次,財務部門相對于其他部門來說,業務相對獨立,長期從事報銷、報表等業務而容易自我封閉,所提供的數據信息脫離于業務,無法對業務發展提供深入支持。財務工作應深入到業務調研中去,與業務團隊在工作中緊密結合,業財一體化已成為財務管理發展的必然趨勢。最后,傳統分散式的財務管理模式不能適應集團企業的發展需要,分散式的財務組織不能產生集團化的集約效益,導致財務管理的低效率、高成本。同時,傳統的財務管理模式容易削弱集團對子公司的監控力度,不利于集團各子公司間協同效應的發揮。積極推進財務轉型發展,有利于提高財務部門在企業中的作用及地位,推進企業業務發展及加大對企業戰略支持的力度。
1.4財務轉型有利于解決財務人員的職業發展問題
首先,隨著我國經濟轉型升級的加快及信息技術的發展,人口紅利不再是創造效益的主要動力,社會對低技術含量、重復率高的基礎工作的需求逐漸降低。如果依然固守傳統記賬的老本行,財務人員將失去大部分生存空間。新形勢迫使財務人員需要通過自身努力實現業務能力的轉型升級。其次,財務轉型可以解決財務人員出路問題。因為幾十年如一日的從事同樣的工作,以至于財務人員的老賬房先生的形象已深入人心,導致職業生涯很難有所突破。財務轉型使財務工作更接近于企業決策層,并為企業戰略支持服務,可以幫助財務人員打開職業發展的上升通道。
2集團企業財務轉型的可行性
2.1信息技術的發展為財務轉型提供技術支持
信息技術一經問世即展現了對經濟發展的強大推動作用。隨著信息技術的應用及推廣,傳統的企業管理模式迅速向信息化、智能化發展。財務管理軟件的演化是信息技術對財務的最直觀影響。從單機版的財務管理軟件取代手工記賬開始,財務管理軟件逐步從單純的記賬軟件發展為財務信息收集與分析、預測與控制一體化的管理平臺。近年來,智能財務機器人的發展更為企業提供了自動化財務服務的解決方案。由于可以按設定的程序24小時不間斷工作,智能財務機器人的工作效率顯著高于人工,而且在企業流程優化的基礎上,其處理差錯率并不高于人工,可以為企業節省管理成本。智能財務機器人為幫助財務人員擺脫繁重的基礎性核算工作提供工具支持。
2.2企業資源規劃(ERP)系統為財務轉型提供軟件支持
企業管理軟件的發展經歷了物料需求計劃(MRP)、制造資源計劃(MRPⅡ)到企業資源規劃(ERP)的一系列的演進過程。ERP要求以客戶需要為中心,將企業內外部資源整合并實現對財務成本的最優控制。ERP系統的出現和發展,使財務信息擺脫“孤島”現象,可以反映企業業務流程的各個方面,使財務工作參與到企業業務活動的事前計劃、事中控制及事后考核中,真正實現業財一體化發展。
2.3財務共享中心的發展為財務轉型提供平臺支持
共享是指改變分散式的管理方式,提供服務時共享組織內的成員、技術及信息等資源的管理模式。財務共享中心是將易于標準化的財務業務進行流程再造并進行標準化建設,并由財務共享中心統一對其成員單位的財務工作進行處理的財務管理模式。統一財務處理保證了會計分錄和報告的規范性、結構的統一性,可以提高集團企業整體財務管理水平。通過對人員、辦公場所等資源的共享,企業規模及子公司個數達到一定程度后,財務共享中心的建設可以達到精簡人員、降本增效的目的。從20世紀80年代美國福特公司建立第一個財務共享中心以來,大部分世界500強企業都已經成立了自己的財務共享中心。近十幾年來,國內企業如中興、海爾、中廣核、華為等也逐步建成了財務共享中心并在企業管理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推動了集團企業財務轉型的發展。
3結語
對于股權結構簡單且規模較小的企業來說,傳統的財務工作依然能滿足經營管理的基本要求。集團企業由于規模較大、組織機構復雜、地域廣泛且涉及的業務多元化等問題造成財務風險加大,財務管控難度更高。集團企業需借助信息化手段建立支持全國甚至全球業務發展及戰略實施的財務管理體系,實現財務轉型勢在必行。
參考文獻
[1]張慶龍.財務轉型大趨勢[M].北京:中國工信出版社,2018.
[2]張明秋.淺析財務轉型升級之路[J].財會學習,2016(13).
[3]王秀波.論述財務共享服務下財務人員的轉型及出路[J].經濟視野,2015(2).
[4]東強.淺析實施財務共享服務后財務人員的轉型[J].經營者,2007(3).
[5]李樹斌.企業財務共享服務中心模式研究[J].合作經濟與科技,2015(14).
[6]徐文敏.財務公司向產業銀行方向轉型的法律思考[J].當代經濟,2017(1).
[7]黃德淵,方燕兒.財務公司如何向產業銀行轉型[J].銀行家,2016(10).
[8]張樂明,許繼哲,王強.財務共享中心下的財務管理轉型研究[J].中國總會計師,2017(12).
[9]潘春梅.基于戰略視角來探討企業財務轉型拓展路徑[J].環球市場,2018(21).
[10]張旎.M集團財務共享模式下會計內部控制研究[D].哈爾濱商業大學,2018.
作者:王磊 單位:深圳賽格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