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我國金融風險防范措施分析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在經濟建設和金融改革方面取得了巨大成績。但是,在此過程中金融風險的累計增加也令人堪憂,影響了我國市場經濟的穩定、持續發展。雖然我國經濟歷經金融危機考驗,但是這并不代表我國已具備非常穩定的金融體系,與之相反還需要得到進一步的改進和完善。本文以財政聯接為研究視角,在對金融風險生成與分類作出簡要概述的基礎上,重點就我國金融風險的防范措施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財政聯接金融風險生成與分類防范措施
一、引言
在實體經濟的催生下,金融形成并在市場資源配置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財政聯合視角下,加強金融風險防范有利于我國市場經濟發展和和諧社會構建。信息化時代背景下,世界金融市場正朝著自由化、全球化的方向發展。在此過程中,不斷有新的金融工具產生,增加了金融風險爆發的影響因素,可能會造成巨大經濟損失。做好金融風險防范工作已成為世界性的課題。
二、金融風險的生成與分類
隨著社會文明的發展,商品交易媒介由物體變成了貨幣,解除了時間和空間上的限制,這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商品經濟的發展,但同時也埋下了一系列的金融風險。多樣化金融工具涌現增加了商品交易量,但也帶來了經濟泡沫問題,形成了潛藏的金融風險。按照構成層次的不同,我們大致可以將金融風險分為兩類,即宏觀金融風險和微觀金融風險。其中,宏觀金融風險具有系統性,是指整體局面的風險,能夠對國家經濟發展產生影響作用。具體來講,宏觀金融風險主要包含國家風險、制度風險以及外在風險三種。而微觀金融風險相對宏觀金融風險更加具體,意指金融活動主體承擔的風險。造成微觀金融風險的因素有很多,如企業經營管理存在漏洞、企業信譽度不高以及企業資金周轉不靈等。因為宏觀金融風險多由微觀金融風險構成,而且可以反向促進微觀金融風險,所以作為本文研究的重點。
三、財政聯接視角下我國金融風險的防范措施
金融風險種類繁多、復雜,稍有不慎可以會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根據上文的分析,作者對金融風險有了較為清晰地了解,并在以此基礎上,提出了以下幾種財政聯接視角下我國金融風險的防范措施,以供參考和借鑒。
(一)加強財政監管
金融監管是國家財政的主要職能之一。以當前我國金融行業分業經營的格局來看,銀行、證券、保險等行業的特點分明,財政行為也各有不同。因此,應該在區別對待行業的基礎上,完善財政監管。按照國外以往成功的經驗,他們都建立了一套相對完善的法律制度,營造了較為寬松的經營環境。對此,建議我國有選擇性地予以借鑒,進一步完善金融相關法制建設,使財政監管落實到有法可依軌道上來,實現商業銀行運行的國際化,從而增加其參與國際競爭的資本。一方面,要依照國際慣例不斷完善我國的財政制度,適當提高對商業銀行的財政支持力度,轉變計劃經濟下產生的傳統觀念,為金融行業提供公平競爭的平臺;另一方面,要加大對違規商業銀行的懲處力度,除了公布體現其問題的資料外,還應結合實際情況給予經濟處罰,盡量避免金融風險的產生。
(二)完善貨幣政策
常規上講,作為逆周期的有效調控手段,貨幣政策會與財政政策配合使用,如此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效用。良好的政策體系需要強有力的實施手段才能發揮價值,并在不斷的實踐中予以改進和完善,與其他政策措施有效配合,進而實現國家宏觀調控的目標。然而,值得提出的是,多種貨幣政策在發揮效力的過程中,也可能受諸多因素的影響而爆發沖突,因而需要政府執行部門靈活把握實施力度。市場經濟條件下,我國尚不具備全面放開利率的條件,可以選用漸進的方式推進利率市場化變革。受國家嚴格調整管制的影響,利率變化并不能完全反應市場結果。對于這一情況,可以選擇建立利率浮動適度調整機制,將市場變化更加真實、全面地反映出來,從而有效降低利率政策執行難度。根據國外的一些先進經驗,利率放開的基本程序是資本與保險市場放開利率,然后放開貨幣市場利率,最后是放開信貸市場利率。
(三)提高防范能力
現階段,我國防范金融風險的重要任務之一,就是盡快制定地方政府債務風險控制線,將其債務負擔率及其他相關風險指標進行內部通報,從而有效約束地方政府的舉債行為,避免轉化為中央政府債務。完善的政府債務風險管理體系應該涵括風險評估、財政監督、損失承擔等幾項規定。除此之外,政府還應該逐步建立和完善債務信息統計管理系統。具體而言,應在權責發生制的要求指導下,綜合評估政府的債務余額,并以此為依據制定科學、詳盡的債務收支計劃,做好與財政風險管理相關的基礎性工作。在此條件下,建立相對完善、合理的風險管理報告制度。具體內容需要包括匯編債務余額情況,并闡述債務發生的法律由來;預判政府償付債務的期限等,如此通過多種途徑提高防范金融風險的能力。
四、結語
總而言之,財政聯接視角下我國金融風險防范工作十分重要和必要。由于作者個人能力有限,本文作出的相關研究可能存在部分不足的地方。因此,作者希望業界其他學者持續關注我國金融市場的發展,并深入剖析金融風險的誘因,從而有針對性地提出一些有效防范金融風險的措施,提高金融行業防范金融風險的能力,進而促進市場經濟的健康、穩定、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課題組,趙全厚.財政金融風險的作用機理和潛在影響[J].經濟研究參考,2015,09:38-45.
[2]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課題組,趙全厚.完善風險防范機制和加強風險管理措施的建議[J].經濟研究參考,2015,09:45-56.
[3]卓娜,昌忠澤.金融風險的成因、傳導與防范:國內外研究述評[J].技術經濟,2015,03:112-122.
作者:武希茜 單位:四川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