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金融英語課程教學實踐與教學方法探究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金融英語是以金融學為講授內容、以英語為載體的一門綜合型課程。本文通過對金融英語課程的教學實踐與教學方法等內容的梳理,對實踐教學中發現的問題進行分析,結合先進的教學手段——采取實驗教學、嚴格考核、綜合作業、課上個人演示、提問互動等多種有效措施進行教學實踐和方法改革。經過實踐檢驗,達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以期為金融英語乃至其他相關或類似課程的教學實踐與教學方法改革提供參考。
關鍵詞:金融英語;教學實踐與教學方法改革;問題分析;教學手段
一、引言
金融英語是以金融學為講授內容、以英語為載體的一門綜合型課程。本課程內容包括金融學原理與實務,專業金融詞匯中英文的習慣表達方式和金融英語詞匯等,本課程的學習能夠幫助學生提高閱讀英語金融文獻和處理金融業務等的能力,從而實現學生金融職業技能的培養。現代金融學是經濟管理科學的一個分支學科,經濟學是其理論基礎,管理學和數學是其方法支撐。本課程金融英語是以金融學為內容,以英語為載體的課程,需要英語、社會保險學、證券投資學、證券投資分析、投資銀行理論與實務、商業銀行經營學、中央銀行學、金融企業會計等課程為基礎,后續課程為公司金融等[1]。本文通過對金融英語課程的教學實踐與教學方法等內容的梳理,對實踐教學中發現的問題進行分析,結合先進的教學手段——采取實驗教學、嚴格考核、綜合作業、課上個人演示、提問互動等多種有效措施進行教學實踐和方法改革,經過實踐檢驗,達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以期為金融英語乃至其他相關或類似課程的教學實踐與教學方法改革提供參考。
二、金融英語課程的教學要求、方法、內容和考核方式
根據金融英語課程的性質,其教學要求、方法、重點和難點、內容和考核方式有其自身的特點。
1.金融英語課程的教學要求
一是正確認識課程的性質、任務、作用以及研究對象,全面了解課程的體系、結構,把握金融學專業英語術語,夯實金融學基本理論和實務。二是牢固掌握金融學基本概念的英文表達方式,比較各國金融機構業務和實務,掌握金融業務涉及的國際結算業務及外匯、外貿函電、投資銀行等知識,了解西方金融學科發展前沿。三是理論聯系實際,能夠處理金融國際結算業務,實操外貿函電、外匯和投資銀行等業務,為從事金融相關職業打下堅實基礎。
2.金融英語課程的教學方法
一是以課堂講授為主,但在教學過程中要結合講授內容配備課上及課外練習,結合金融學和經濟學相關知識,為學生提供展示平臺,將知識的學習由理論輸入轉為實務輸出。二是采取“學習通”“微信”“QQ”等多種APP提供網絡教學資源,并采取線上互動+線下寫作業、撰寫課上個人演示報告、聽說讀寫相結合等鞏固教學效果。
3.金融英語課程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一是衍生品市場、外匯利率和市場;二是投資銀行、國際結算、金融服務和外貿函電等。
4.金融英語課程教學內容
(1)貨幣和利率:了解貨幣的性質、類型、產生的歷史、利率和企業的關系、貨幣政策和利率的關系,包括部分準備金制度、存款和準備金、乘數效應、利率影響因素等。重點是利率和貨幣政策的關系。(2)外匯匯率和外匯市場:掌握外匯和外匯匯率性質、類型和決定因素。重點是匯率的決定。難點是購買力平價理論。(3)金融市場:主要是金融市場的概念、重要性和分類。要求掌握資金轉移的三種方式;了解市場有效、經濟有效和信息有效理論。重點是四對市場類型的對比。難點是三種信息有效形式。(4)貨幣市場:主要是短期信用市場、貨幣市場的特點等。要求了解貨幣市場各要素;掌握貨幣市場的交易對象和參與者。重點是貨幣市場需求。難點是貨幣市場金融工具的特性。(5)資本市場:包括儲蓄與投資的關系、美國資本市場的兩個基本規則、資本市場的定義、參與者、功能、類型等。要求掌握資本市場與貨幣市場的區別。重點是交易所交易和場外交易。(6)衍生品市場:包括衍生品的定義、功能、使用者、類型;衍生品市場的發展和價值鏈。要求區分三種不同維度衍生品的劃分;掌握衍生品的產品分類。重點是衍生品市場的功能。難點是衍生品的交易操作。(7)金融機構:包括不同類型的金融機構。要求了解銀行、儲蓄存款機構、保險公司、養老金和退休基金、共同基金、投資銀行、風險資本公司、資產管理公司、信息服務中介、政府和準政府機構——中央銀行、特殊目的中介、地區和世界組織。重點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功能。(8)商業銀行:包括商業銀行的背景、資金來源、資金用途、表外項目等。要求掌握資金來源與運用。重點是資金來源。難點是表外項目——貸款承諾、備用信用證、遠期外匯合約、利率互換條件、信用違約互換條約。(9)投資銀行:包括投資銀行的背景、歷史、活動、承銷、交易、手續費、分類和前景等。要求了解承銷和交易等。(10)金融服務:包括傳統服務、現代服務和證券經紀和投資銀行服務等。要求了解各種服務類型。(11)貸款:包括貸款的定義、信用過程、個人貸款程序、支付后管理等。要求了解貸款程序。(12)國際結算:包括國際結算工具、國際貿易單證、國際結算主要方法等。要求了解國際貿易單證。重點是國際結算工具。難點是國際結算主要方法和流程、信用證結算過程。(13)銀行監管:包括監管重要性、銀行風險、銀行監管的國際認可原則、銀行監管的方法。要求掌握CAMELS評價體系。(14)保險基礎:包括保險的功能、保險市場、基本條款、再保險。要求掌握保險的基本條款。重點是保險的專有名詞和條款。難點是再保險合同類型。(15)會計基礎:包括會計重要性、會計信息的使用者、一般公認會計準則、會計等式。要求掌握一般公認會計準則。重點是會計處理原則。難點是會計處理[2]。
5.金融英語課程的考核方式如下
受疫情等因素的影響,基于本課程為考查課的課程性質,學習成果的考核采取線下為主、線上為輔的形式。平時成績占比較大,考試占比較小。具體的考核實施方案(滿分100分)、各部分占比如下:(1)作業25%——所有章后練習、案例問題、補充資料問題、依據上下文找同義詞、課文問題得分的平均分。(2)課堂互動10%——參與搶答、討論、測驗、小組任務等課程活動可以獲相應分數。(3)簽到5%——按次數累計。(4)課上聽寫10%——課程視頻/音頻全部完成得滿分。(5)章節測驗10%——為課上章節測驗,取學生章節測驗平均分。(6)個人課上演示40%——學生個人搜集金融相關話題,做PPT,每個人在課上進行3分鐘左右的演示,考核個人金融英語聽說讀寫綜合水平。
三、教學實踐中存在的問題
在金融英語課程的教學實踐中,由于受主客觀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學生在課堂參與和接受課程內容方面存在一定的問題——具體反映在聽說讀寫能力、課后作業的完成和個人課上演示等方面。
(一)學生受個人英語水平和學習習慣限制,課堂參與度不高,學習不積極
由于本門課程為金融英語,在教學初期,教師采用全英文授課,課上提問、互動、作業、考核等都是使用英語。這就對教師和學生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同時,金融學是一門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課程,尤其是疫情期間還要使用一些網絡教學手段,有很多同學在課上不積極回答問題,即使老師點名回答問題也是比較吃力。具體表現為:老師要求用英語回答問題時,大多數同學大部分時間保持沉默;學生話題討論參與度不高,加之課堂時間有限,教師沒有辦法逐一提問,因此有時教學內容不能涵蓋全員。
(二)作業的完成率雖然較高,但是大多數同學沒有經過獨立思考的過程
由于教材每章的練習都有課后答案,很多同學為了節省時間,直接“拿來主義”,把答案“整整齊齊”地抄完了事。只有少數比較認真的同學嚴格按照老師的要求,自己獨立完成作業,然后再對照答案進行修改,并在每一個錯誤的地方留下批改痕跡。可見大多數同學對作業重視程度不夠,應付為主,更勿論對作業內容的深入理解了。
(三)英語基本功不扎實,大多數同學英語聽
說讀寫的能力不能匹配課程要求在教學之初,老師采取普遍提點學生進行課文閱讀、聽金融案例、用英語進行討論并寫出問題答案的方式來對學生進行聽說讀寫全方位教學。但令人沮喪的是,很多同學念課文和案例都磕磕絆絆,既浪費了寶貴的課堂學習時間,又影響了學習的積極性。經過了解,大多數同學都考過了大學英語四級,還有一些同學也考過了大學英語六級,所以說,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并不是英語水平的問題。究其原因,不得不說上述問題是我們在英語學習中對學生聽說能力培養的慣性忽略造成的。
(四)個人課上演示質量不高
由于本課程有40%左右的課程考核來自于對個人能力的綜合考核,即個人課上演示,同時,教師平時給學生預留了一個月時間進行素材搜集、話題討論、PPT制作等,這種能夠綜合體現金融知識掌握程度,并考查個人能力水平的個人課上演示是一個重要的考核手段。盡管準備時間充足,但由于“到眾人面前用英語講話張不開嘴”的畏難思想作祟。學生們一提到寫報告就害怕,再加之用英文討論和制作PPT,每個人要用英語在大家面前演講,他們就更害怕了。一共三分鐘的課上個人演示,有些學生卻一直拖到最后才倉促上陣。課上個人演示最大的問題是,很多學生脫不了稿,找的金融話題比較單薄,照稿念還不十分熟練,明顯是準備不足;對金融話題的理解和綜合分析能力不足,不能很好地總結歸納。結果就是很多同學這項的綜合得分不理想。
四、課程教學實踐與教學方法改革措施
在金融英語課程的教學實踐與教學方法改革措施方面,針對上述的如課堂參與、積極性、基本功、獨立思維和課上個人演示等方面的問題,從深度和廣度采用多種現代手段與方法,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方法改革理念是前提與根本,具體的改革措施如下:
(一)針對“課堂參與度不高,學習不積極”的問題,采取多角度、多手段輔助教學
首先,徹底改革全英語教學的模式,在保證英語教學工作量的同時,對較難的知識點一一用中文進行通透的解釋,這樣就能抓住學生的注意力集中點,充分調動學習積極性。其次,從學生學的角度,應該要求學生在課前對所學課程進行預習,在課中積極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雖然還是嚴格要求學生用英語進行回答,但是由于學生在課前的充分準備和學習興趣的提升,對于課上的問題和討論都能夠積極參與并認真回答。課堂氛圍也由原來的沉悶寂靜變成學生爭先恐后地搶答,大大提高了教學效果。
(二)針對“作業的完成沒有經過獨立思考的過程”的現象,利用榜樣效應,并嚴格考核和獎懲
首先,由于每一章的練習等作業量都比較大且均為英文作答,考慮到大多數學生作答困難,教師在課上教學中盡量給出有針對性的答案并舉例說明。比如根據上下文找同義詞案例以及課文和補充材料的問題,書上是沒有對應答案的,這就需要老師給同學進行入木三分的講解和開放式答案的引導,使學生充分調動思維,不僅記住,還能夠理解掌握、活學活用。其次,對于那些書上有標準答案的練習作業,要求學生結對子,向那些獨立完成作業的榜樣學習,互相進行作業檢查批改。這樣就能使學生記住相應的內容,不犯同樣的錯誤。最后,對按時、按老師要求、保質完成并上交作業的學生,公開表揚并適當加分;對完成作業不理想的學生適當減分。經過一段時間的反復演練,全體學生均能按時、按要求、保質完成作業。
(三)針對“英語基本功不扎實”的問題,積極利用課上課下時間
多角度、多方位提高學生基本功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雖然針對大三學生的金融英語學習時間只有一個學期,但是課上哪怕只是讀一小段英語課文也能反映一個學生十多年來英語學習的水平。在發現學生普遍的英語聽說讀寫水平與金融英語課程要求不匹配的情況后,通過認真分析原因,發現不是學生的英語水平不高,而是聽與說的能力不高限制了表達。同時,用英語來表達金融觀點,又是對英語的應用上升了一個更高的層次。盡管金融英語課程只有34學時,但是這并不影響學生英語水平的提高。首先,通過選取生動、有趣的金融英語素材,比如索羅斯的對沖基金和東南亞金融危機案例等,再結合應景的視頻與講解,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興趣和關注度。其次,課前課后,利用可能利用的一切時間、手段來督促學生進行英語討論,比如結對子進行案例討論和搶答問題等。既學習了金融學的專業內容,還能將理論應用于實踐。不知不覺地,學生們敢于開口,勤于動腦,互幫互助,合作共贏。那些用英語進行辯論,對某個觀點爭論得面紅耳赤的場景,無不顯現出學生們在英語和金融學學習上質的飛躍。
(四)針對“課上個人演示質量不高”的問題,利用多方面培訓提高學生金融英語綜合應用水平
在課程考核中,個人課上演示部分的占比比較高,因為它是個人綜合聽說讀寫和材料整理、分析及解決問題能力的體現,因此應該得到最大的關注和重視。盡管如此,很多同學還是因為之前從來沒有類似的體驗和經驗,表現出很大的畏難情緒。表現為事前不會選題,選題后不會分析,PPT抓不到重點,最后做課上個人演示時只能是照稿念,與觀眾沒有眼神的交流,整個演示做下來沒有自信。試想自己都不信自己說的東西,別人又怎么能信服呢?首先,針對個人課上演示呈現出來的種種問題,進行文獻搜索的培訓,以小組為單位,每周進行一個或幾個與課程相關主題的案例搜集,并要求進行文獻綜述和討論,要求討論后每個人形成書面材料并制作成PPT。其次,要求所有學生在正式演示前“結對子”與同學互相進行預演,既要做好時間管理,控制在三分鐘之內,還要對演示內容進行脫稿訓練,一次不行就練習兩次,反復多次直到完全脫稿并能夠結合PPT進行自如演講、演示為止。一開始同學們都有些摸不著頭腦,表示不會個人演示,不好意思在同學面前進行英語演講。經過多次半強制式的苦練之后,同學們的個人課上演示水平都有了明顯的提高,每名同學都能進行激昂演講,達到了由感性到理性再到感性的升華。
五、結論
綜上所述,金融英語是一門英語與金融學相結合的綜合型課程,其學習的深度和廣度遠非上述內容所能全面涵蓋。金融英語課程需要教與學雙方既要在教學過程和實踐中加強英語能力培養,也要加強金融理論應用及業務處理能力的基礎訓練。同時,教學手段是客觀的,教師與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有著更大的努力空間。因此,認認真真地做好金融英語教學,做到業務熟練、尚禮勤學、外文精通,是進行金融英語課程教學實踐及教學方法改革的原則和方向。路漫漫其修遠兮,雖任重道遠,只有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參考文獻:
[1]龔龍生,楊靜寬,施箐等.金融英語[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7.
[2]李文輝.金融英語課程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構建[J].金融理論與教學,2018(1):43-46.
作者:王麗娜 潘永強 葉成徽 單位:海南師范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