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新會計準則長期股權投資核算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1.長期股權投資權益法核算中被投資單位除凈損益、其他綜合收益和分紅以外的其他所有者權益變動的會計核算的變化會計準則規定了投資企業應享有被投資單位凈損益、其他綜合收益和分紅的所導致的所有者權益變化的會計處理,但沒有對其他因素導致的所有者權益變動(如被投資方收到其他投資企業捐贈款或出資溢價等導致的所有者權益變動)的會計核算進行明確規定。新會計準則明確規定了被投資單位除凈損益、其他綜合收益以及利潤分配以外的其他所有者權益變動,應根據其相應的持股比例計算應享有的份額,調整其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同時計入資本公積(或其他資本公積),投資方在后續處置長期股權投資時,如處置后剩余股權仍采用權益法進行核算,按處置比例將這些資本公積轉入當期損益;如處置后剩余股權終止權益法進行核算,則將這些資本公積全部轉入當期投資收益。
2.分類為持有待售資產的權益性投資的會計核算的變化會計準則對擬待售的權益性投資重分類到待售資產進行會計核算沒有要求,所以也沒有相關會計處理的方法。新會計準則規定:對聯營企業或合營企業的權益性投資全部或部分劃分為持有待售資產的,投資方應當按照《企業會計準則第4號固定資產》的有關規定進行處理,也就是說不再采用權益法核算,而對于沒有劃分為持有待售資產的剩余權益性投資,還應采用權益法核算。此外,被分類為持有待售的對聯營企業或合營企業的權益性投資,不再符合分類條件的持有待售資產,應當自被歸類為持有待售資產之日起采用權益法進行追溯調整,財務報表(分類為持有待售期間的)應該進行合理的調整。
3.以往會計信息披露的準確性的變化新會計準則中,提高了以往會計信息披露的準確性,資產減值會計計量與公允價值計量的分離對于國家實體經濟的發展有著不利的影響。所以,需要調整財務報告的模式,構建一套統一模式下的與我國當前會計信息質量特征等內容相一致的計量標準。從具體的方面來看,在沒有經投資單位控制或投資單位與被投資單位共同控制的情況下,應將在積極的市場競爭中有報價并且其公允價值能夠可靠計量的權益性投資剔除在長期股權投資的核算范疇之外。
二、新會計準則下長期股權投資核算的影響
1.新會計準則中對長期股權投資的核算明確規定了投資企業母公司對子公司進行投資的期限。并且需要對投資期限有一個針對性的成本計算,要對財務會計報表用權益法進行合理的調整。譬如,C公司賣給A公司了,期末有盈利,盈利中包含C公司的利潤,C公司的利潤中有20%是A公司的,那么C公司到年末要給A公司一部分,所以,C公司利潤里的賣這批貨逆流交易的貨物要扣減20%的利潤以后才是實際的利潤,A公司長期股權投資以權益法核算所取得的收益要扣減20%。修訂后的長期股權投資的核算原則是和國際會計準則保持一致的,因為,運用成本法對公司的長期股權投資進行處理,反映了投資實際收到的現金和利潤,這在理論投資中是真正的現金流入行為。因此,運用成本法對企業會計財務報表進行獨立編制,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供許多重要的信息,對財務表報編制的真實性和使用性有深遠的影響。并且,在對企業會計財務報表進行編制的時候,需要按權益法進行合理的調整,這樣可以全面的反映出公司投資收益的變化情況,有利于對公司相關交易之間的會計處理進行抵消。
2.新會計準則中對因處置部分股權等原因而喪失共同控制或重大影響的會計處理的變化,是為了符合新會計準則對長期股權投資核算范圍變化的需要,二是更加突出資產的公允價值對會計核算的影響。因為新會計準則認為待售資產的長期股權投資無需繼續按權益法核算,最終對此部分權益的享有會體現在交易對價里,所以要求類似待售固定資產不再計提累計折舊,不再對此部分的長期股權投資采用權益法進行核算。當然,新會計準則也規定了,一旦其待售資產的性質發生了變化而不滿足待售條件,就要從被分類為持有待售資產之日起采用權益法進行合理的調整,補齊相應的應計權益。
三、總結與評價
新會計準則中長期股權投資核算的制定,進一步完善企業會計準則體系,使之更加符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的要求,提高了許多企業尤其是我國上市公司的會計信息質量,更是進一步與國際會計準則接軌,推動了境內企業走向境外上市。此外,新會計準則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核算的難度,特別是會計人員對長期股權投資公允價值的職業判斷,需要我們會計從業人員在實踐中不斷地去學習和探索。
作者:黃源源單位;河南大學國際教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