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風險防范下的電子銀行論文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技術風險
信息技術的不斷進步、發展,使我國的電子銀行業務品種越來越豐富,便捷性也不斷提高。但也引發了更多形式的新的安全威脅手段。商業銀行在進行業務改造時的信息技術并不完全成熟和完善,可能存在安全隱患,保護程序不能完全隔離病毒或其他安全隱患,信息程序可能被其他不法分子破解,從而影響計算機系統的運行。由于技術漏洞的存在,導致計算機中病毒、電腦黑客入侵等,造成系統癱瘓或客戶信息被盜等情況。如何確保交易安全,保護個人的信息,就成為銀行發展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二、操作風險
操作風險,主要為客戶操作風險。表現為部分客戶在對電子銀行不了解情況下,在銀行舉辦促銷或其他優惠活動時,為了一時的小惠開通了電子銀行,但由于其對網銀風險的無知,對U盾或動態口令沒有妥善保管,從而給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機。有的客戶雖然了解了部分電子銀行知識,但卻沒有按要求進行正規操作,在操作時誤入釣魚網站,造成資金損失。現在網絡詐騙、電信詐騙五花八門,有的客戶對此疏于了解和防范,警惕心差,甚至出現自己操作直接將錢匯往詐騙分子的案件。
三、內控風險
我國電子銀行業務快速崛起,金融電子化進程日益加快,但我國商業銀行的內控建設卻有些滯后,在內控制度建設、風險管理、工作流程等方面的規章制度還不完善,部分制度流于形式,沒有真正落實。個別前臺柜員在為客戶辦理業務過程中,為一己私利,利用客戶對網上銀行的不了解,向客戶營銷網銀后,替客戶保管證書或U盾等,甚至出現銀行內部員工盜取客戶資金的案件。其他人員也可能利用銀行內控規章不完善的漏洞,伺機違規操作甚至違法犯罪,給電子銀行的安全運行與快速發展帶來巨大風險。電子銀行涉及多個部門,如果銀行的戰略和部署不到位,內控措施較弱,會給電子銀行的發展帶來巨大隱患。
四、法律風險
各家銀行都在大力拓展電子銀行市場,電子銀行業務得到了飛速發展。但我國電子銀行業務的相關法律法規卻還不完善,對于在電子銀行業務中發生的糾紛、案例如何處理,如何界定責任等沒有明確的規定。電子銀行傳遞信息采用的是電子化方式,它模糊了國家之間的自然疆界。相對傳統銀行來說,電子銀行在交易規則、交易合同的有效性、交易雙方當事人權責要求及權益保護等方面更加復雜,更加難以進行界定。電子銀行的特性向傳統的法律法規提出了更高挑戰。
五、信譽風險
信譽風險主要是指因電子銀行安全、產品或服務等問題造成銀行信譽受損的風險。部分客戶可能由于一時氣憤,做出不當行為或一些不當言論。在網絡爆炸的今天,借助微信、微博等網絡媒體,不當言論有可能會被網絡、媒體放大幾十倍、幾百倍,從而使銀行出現負面消息、信譽受損,公眾影響力下降等,嚴重影響銀行的信譽和口碑,使銀行面臨信譽風險。針對電子銀行業務發展中面臨的幾大風險,如何制定切實可行的有效措施加強風險防范和控制是當務之急。個人認為主要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1.加強網絡設施建設,建立完善的電子銀行風險防范體系,提高電子銀行安全保障。電子銀行業務能否健康快速發展,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電子銀行的安全保障是否到位。安全保障工作應從以下幾方面著手:第一,通過高科技手段提高電子銀行系統的操作安全。如及時更新升級防病毒軟件、提高計算機的抗病毒能力和防御系統等。第二,建立科學有效的后臺評估機制,不斷完善電子銀行系統,改進相關缺陷。銀行應建立科學嚴謹的評估機制,定期對網絡資源、電子銀行交易量和技術支持等方面進行重點評估與分析,對系統可能存在的漏洞與缺陷迅速組織相關人員進行改進和提升,不斷提高、完善電子銀行安全保障體系。第三,建立電子銀行風險監控預警系統。通過此系統監控客戶的所有交易,對客戶的異常交易、異地交易等及時預警并立即與客戶進行核實,最大程度避免客戶資金遭受損失。
2.加大電子銀行安全使用宣傳力度,提高公眾電子銀行安全意識。一是加強銀行風險提示。銀行在進行電子銀行營銷推廣活動同時,要將網銀操作可能面臨的風險告知客戶,并對如何安全使用網銀、正確使用電子支付、妥善保管安全工具等進行詳細告知,對于一些可能遇到的網絡、電信詐騙等向客戶進行風險提示。銀行還可通過媒體、網站宣傳、短信提示等方式向客戶宣傳電子銀行相關知識,提高客戶的電子銀行應用及操作處理能力,要求客戶妥善保管賬號、密碼及安全工具,不輕信網上中獎、網絡購物等各種形式的詐騙,避免客戶因操作失誤引發資金風險。二是在公眾場合宣傳如何正確使用電子銀行。銀行要在市區廣場、小區、商業街、校園等公共區域內大規模開展電子銀行安全教育活動,引導人們正確使用網上銀行:從銀行官方網站登陸電子銀行、安全使用ATM機、妥善保管信用卡、警惕短信詐騙、網絡詐騙等高科技犯罪。提高公眾對電子銀行的風險防范和自我保護意識。
3.規范銀行操作規程,建立銀行內控風險防范機制。首先,要有健全的內部管理制度規范電子銀行業務的運行。銀行要制訂電子銀行管理制度和辦法,建立完整、規范的操作規程。前臺柜員要嚴格按操作規程進行操作,合規開展電子銀行營銷,審查客戶相關資料,為客戶辦理業務,向客戶進行風險提示等,把好風險防控第一關。其次,要制定嚴格的監督、考核機制,構建業務流程與權限的制約體系。授權人員要嚴格審核相關交易,監督柜員進行合規操作。在日常業務中,要注意觀察客戶是否有異常表現,從而對電子銀行業務進行再次核實。賬務人員在翻看傳票時,要查看資料是否齊全,開戶是否準確,對于相關業務交易進行再次審核。銀行還需不定期對電子銀行業務進行檢查,查看柜員是否合規操作、相關登記、手續是否完備等。從而在銀行內部建立起一整套完善的銀行操作風險防范機制,切實防范電子銀行可能面臨的操作風險和內部風險。再次,銀行要將電子銀行業務風險納入銀行風險管理的總體框架。電子銀行面臨多重風險,只有將電子銀行業務風險納入銀行風險管理總體框架,才能強化電子銀行業務面臨的技術風險、操作風險、內控風險、信譽風險、法律風險等風險的有效管理,明確具體風險防范措施與管理職能,有效識別與控制各種風險,加強銀行間信息交流,形成風險預防、聯動防范的機制,切實提高電子銀行業務風險管理能力。
4.加快法制建設,構建電子銀行法律保障體系。我國應根據電子銀行相關特點,加快電子銀行法律進程,構建完善的電子銀行法律保障體系,為電子銀行快速發展提供法律支持。司法部門應加大網絡詐騙、電信詐騙等網絡犯罪破獲、查處力度,查處釣魚網站、盜號、竊密軟件等不法商家,提高高科技犯罪的偵破能力,從而不斷改善電子銀行的外部環境,為電子銀行業務發展保駕護航。銀行應積極落實反洗錢相關工作,對通過電子銀行渠道發生的可疑交易、大額交易進行監控,及時上報相關數據。從多方面加快我國電子銀行法律進程,為電子銀行業務發展提供后備保障。
作者:張琪單位:中國銀行衡水分行風險管理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