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財經專業教材新機制研究管理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編者按:本論文主要從實訓教材開發與課程建設、教學模式構建一體化機制;校企合作、聯合開發實訓教材機制;實訓教材開發與教學素材資源庫建設配套機制;實訓教材開發與“雙師”培養聯動機制;實訓教材開發專項基金資助機制等進行講述,包括了教材開發屬于課程建設范疇,一個專業只有確定了專業培養目標等,具體資料請見:
摘要:實訓教材開發機制主要包括實訓教材開發與課程建設、教學模式構建一體化機制,校企聯合開發機制,實訓教材開發與教學素材資源庫建設配套機制,實訓教材開發與“雙師”培養聯動機制,實訓教材開發資助機制等。建立健全實訓教材開發機制,既是實訓教材開發的前提和基礎,也是培養教師教材開發能力和實訓教學能力的主要途徑和方法。
關鍵詞:高職教育;實訓教材;開發機制;研究與探索
現階段財經類各專業的實訓教材不僅在數量和質量上不能有效滿足實訓教學的需要,而且存在與專業課程設置、“理實一體”教學模式不配套,仿真程度不高,實用性不強等眾多問題。綜觀其根本,主要是各高職院校在實訓教材開發過程中沒有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教材開發機制,沒有制定相對規范的教材開發執行標準,校企合作不夠全面深入等原因所致。本文僅就建立健全實訓教材開發機制問題作一簡要的研究與探索。
一、實訓教材開發與課程建設、教學模式構建一體化機制
教材開發屬于課程建設范疇,一個專業只有確定了專業培養目標,并根據專業培養目標制定了較為完善的人才培養方案、建立了適合人才培養要求的課程體系之后,才可能有針對性地開發出能夠滿足職業技能培養要求的實訓教材。因為專業課程設置、課程體系構建的依據不同,實訓教材的內容構成和要求也不一樣。如江西財經職業學院的稅務專業(企業稅務方向),根據專業特點,以職業能力為依據,設置了“稅法實務”、“納稅會計與納稅申報實務”、“企業稅務電子化”等專業課程,在此基礎上對應開設了“納稅會計與納稅申報實訓”等實訓課程。而會計專業則以職業崗位為依據設置了“出納實務”、“會計核算實務”、“成本會計實務”、“企業稅收實務”、“內部審計實務”等專業課程,在此基礎上對應開設了“會計核算實訓”、“成本會計實訓”、“內部審計實訓”、“企業稅務實訓”等實訓課程。據此開發的實訓教材,其宗旨與專業培養目標一致,其依據也與課程體系構建的依據相同,所開發的實訓教材更能滿足專業實訓教學的需要,更能體現職業技能培養的要求。
實訓教材開發不僅與課程設置、課程體系構建有真接的關系,也受到教學模式的制約。現階段各高職院校專業課程的教學模式大致可以劃分為兩大類,一是“理實分割”教學模式,二是“理實一體”教學模式,前者是各高職院校現階段普遍使用的教學模式,后者是各高職院校正在探索試用的教學模式,也是未來的發展方向。在“理實分割”教學模式下,實訓教材與理論教材是分別編寫與開發的。由于開發主體、思路、要求可能不同,其教材的內容體系、編寫方法大部分不相對應,不太符合實訓教學的需要。而在“理實一體”教學模式下,實訓教材與理論教材是合二為一的,理論教材同時也是實訓教材,不存在理論教學與實訓教學不同步的問題。所以,兩種教學模式下的實訓教材開發是完全不同的。鑒于“理實一體”是未來專業課程教學模式的發展方向,財經類各專業的實訓教材與理論教材理應按照理實一體的模式進行編寫與開發。
二、校企合作、聯合開發實訓教材機制,
開發財經類專業實用性強、仿真程度高、能充分滿足職業技能培養的實訓教材,需要應用到大量的典型業務案例、發票、銀行結算憑證、許可證照等來自企業一線崗位的原始素材,以及完成實際工作任務的操作方法或操作技巧等。所有這些,對于長期在教育崗位工作、實際操作經驗不足的專業教師來說是難以完成的,或者說不能高質量地完成。而實訓教材的開發對培養學生的專業應用技能則極為重要,尤其是對于要創品牌、建名校的高職高專院校來說,對此更不得掉以輕心。所以,各類高職高專院校應加強與企事業單位的合作,建立起緊密型的校企聯合開發機制,吸收一批具有豐富實際工作經驗、較高專業水平的企事業單位一線技術人員、行業專家、企業崗位培訓專家共同參與實訓教材開發,以使實訓教材的內容與實際工作內容和要求相一致,教材的仿真性、實用性得到保證。
校企聯合開發機制的主要內容包括教材開發人員選定機制、教材開發方案制定與完善機制、教材開發工作交流機制、教材應用驗證機制等。其中,企業一方主要開發人員的選定要考慮到開發人員的行業、崗位工作經驗、學生實習指導經歷以及教材編寫能力:校方主要開發人員的選定要考慮到開發人員的實踐經驗、教學經驗與教材開發能力。實訓教材開發初步方案確定之后,要組織企業對應崗位的一線人員、行業專家和專業課教師進行反復討論和修改。教材開發過程中企業一方的開發人員與校方開發人員要定期不定期地進行交流、交換意見、取長補短。教材開發初步完成后可利用基地企業的優勢,在企業一線工作人員崗位技能培訓和學院專業課程教學中試用,多聽崗位培訓教師和學院專業教師的意見,在此基礎上修改定稿、出版應用。
三、實訓教材開發與教學素材資源庫建設配套機制
財經類各專業的教學素材資源主要有典型經濟業務、作為典型經濟業務的物質載體——發貨票、涉稅票證、交易合同、經濟法律文書、許可證照、交易媒介、電子章印等等。這些原始素材因涉及到各企事業單位、行政機關。收集難度大,且大部分原始素材中所記載的文字和數據涉及到企業商業秘密。有些原始素材因本身具有較高的使用價值或管理上的要求而受到使用單位的嚴格控制,很難輕易取得,以至于許多高職院校及實訓教材的作者為了應付實訓教學需要,不得不紙上談兵,開發一些類似于練習冊的有名無實的實訓教材。筆者認為。實訓教材開發不能就教材開發而開發,而應與教學素材資源庫建設同步進行,并以教學素材資源庫建設為基礎,形成教材開發與教學資源庫建設的配套機制。建立了教學素材資源庫,有了豐富的原始素材,再根據這些原始素材結合職業技能培養的要求,按照實際工作任務和工作流程進行適度的設計與組合,就可編寫、開發出仿真程度高、實用性強的實務性教材和學生實務操作用資料。
要建立和完善實訓教材開發與教學素材資源庫建設的配套機制,需要做好以下幾項工作:一是制定實訓教材開發計劃或方案時,要將教學素材資源庫的建設作為一項主要內容并預先進行建設。這既利于本教材的開發,也有益于相關實訓教材的開發。二是要確定多種原始素材的收集途徑,發動廣大師生尤其是歷屆畢業生的優勢共同收集。必要時,學院還應撥出專項資金予以支持。三是與基地單位進行合作,取得基地單位的大力支持,或與基地單位共同開發實訓教學素材資源庫。四是要建立教學素材資源庫制作、利用、管理、耦合和對外開放等網絡平臺,并以此為窗口向全社會開放,以便于充分發揮教學素材資源庫的利用效能。
四、實訓教材開發與“雙師”培養聯動機制
實訓教材開發雖然依賴于與企業一線技術人員或行業專家的合作,但實訓教材開發的策劃者和施用者仍然是學院的專業教師,專業教師的“雙師”素質及其實務操作水平如何,對實訓教材開發的策劃、教材內容的組織、教材編寫方法的設計都有著決定性的影響。而且。實訓教材開發完成之后,還需要專業教師在實訓教學中加以應用。所
以學院專業教師對崗位工作內容、工作流程、典型經濟業務及其操作方法、典型經濟業務所涉及的各種發貨票、交易合同、銀行結算憑證等原始素材的填制與應用技巧都必須有相當程度的了解與掌握,否則就談不上實訓教材開發的策劃、設計,即使使用兄弟院校或他人已開發的實訓教材,也難以在教學中應用自如,得心應手。
現階段高職院校專業教師中青年教師占絕大多數,這些青年教師基本上都缺乏實際工作經驗、實訓教材的編寫與開發經驗,而且實訓教材開發對作者的要求比一般教材要高得多。另外,現階段各高職院校正在開展“理實一體”教學模式改革,在未來一段時間內。“理實一體”教材、崗位綜合實訓教材的開發任務相當繁重。在這種情況下,非常有必要建立實訓教材開發與教師“雙師”素質培養的聯動機制,吸收廣大青年教師參與實訓教材開發,結合實訓教材開發促進青年教師帶任務下企業實踐鍛煉,在豐富青年教師實際工作經驗、提高實務操作水平的同時,增強其實訓教材的編寫開發能力和實訓教材的應用能力,壯大實訓教材開發隊伍,提高高職教育的整體水平。
五、實訓教材開發專項基金資助機制
開發一部仿真程度高、實用性強的實訓教材需要投入的費用相對于開發理論教材要大得多。例如教材的開發與撰寫人員到企業一線進行廣泛的實地調查,收集體現典型工作任務與工作內容的實務案例以及與之相關的原始資料或票據需要經費;對參與實訓教材開發的企業行家及技術人員也需要給予適當的補貼;部分專業或課程因學生人數少、教材用量少,需要支付教材出版費用等,所有這些費用由撰寫與開發人員自己承擔不現實。如果學院沒有經費支持,既使專業教師和企業行家愿意自主開發,積極性也不可能高漲。更不可能及時地、高質量地開發出能夠滿足職業技能培養需要的實訓教材。當然,為了節約資金和人力等,可以等待其他高職院校開發、出版同類實訓教材后再購買使用,但這樣做不利于高職院校創名校、創品牌,而且還嚴重影響到高職院校未來的生存與發展。所以,為了培養應用型專業人才、為了提高學生的就業競爭力,各高職院校應建立實訓教材開發專項基金資助機制。劃專款用于專業課程實訓教材的開發。
總之,實訓教材開發是一項系統工程,各高職院校既要考慮到當前實訓教學的現實需要,也要考慮到人才培養的長期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