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高職財務會計課程教學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1.課時分布不合理一般高職院校都比較重視成本會計以及財務會計的講解,以某高職院校為例,成本會計以及財務會計課時分別達到了64、72課時,而會計模擬操作也僅有36課時等。盡管從課時上看,財務會計所占有的時間比較多,但是因為財務會計涉及到的內容非常多,在詳細劃分內容時,就需要花費很長的時間,為此,需要再進行更為合理的調整。過于注重理論盡管會計專業對學生的操作能力要求比較高,但是因其理論性內容也非常多,而且有些內容理解起來難度比較大,為此,教師通常都會將講解的重點放在理論方面,當涉及到具體內容時,教師只能口述傳達給學生,即使現代教學手段比較先進,可以利用多媒體來進行教學,但是依然需要教師進行描述,學生沒有獲得實踐經驗,因此學生在專業發展上受限。盡管我國教育部門已經就高職教育的特點提出了工學結合的方案,但是很少有高職院校能夠真正的做到這一點,另外,會計專業的學生比較多,至少有幾十人一起上課,教師受此限制,還不能完全的脫離就有的教學方法。
2.學生態度不夠端正進入高職院校學習的學生,一般情況下,學習的自覺性都不強,也很少懂得學習方法,而且高職院校的學生大多數都來自于高中畢業的學生,這些學生并沒有任何的實踐經驗,對企業沒有任何的了解,為此不可能憑借著現實經驗去學習,大多數情況下,都是死記硬背。而教學的教學方法過于陳舊,學生完全沒有興趣,久而久之,產生厭學行為。考核形式單一由于教學班型較大,教學內容較多,課時有限,而且,教學內容多為理論類型,平時缺少考核的機會,多積累到期末以試卷進行考試,故卷面試題量難免會膨脹,加之學生平時聽多練少,考核成績可想而知。單一的考核形式,四個月的學習內容都匯集在一張試卷上,試卷恐難載其重。考核原本是對學生學習的一種督促和檢驗,但過長的間隔期,就不能起到督促作用了,所以考核的效果多不能盡如人意。
二、關于財務會計教學與考核問題的思考
1.整合課程設置在財務會計課程中,提倡恢復大財務會計的觀念。教學內容是一部分一部分進行的,在大財務會計的觀念下,分部分進行專業課程,讓學生們始終有全局觀,在學習中體會會計方法之間的聯系性。課程的名稱可以用如下方法命名,如,財務會計一(基本會計業務)、財務會計二(成本會計業務)等。這樣,分學期進行的專業會計課程,形斷而意不斷,提高學生對專業聯系性的認識,有利于學生形成專業課的整體框架。合理分配課時以某校會計專業為例,成本會計64課時,可以改成48課時,因為在成本會計后,有研究成本性態、研究成本管理的管理會計。可以將所降課時貼補給財務會計,以期改變財務會計課時較少的狀況;也可以通過整合課程的辦法,減少課程交替時浪費的時間,使基本財務知識也能獲得更多的教學時數,有利于知識教學的深化和細化。
2.改進教學方法財務會計課堂上的教學內容,就是企業的實際業務,僅通過教師描述而展示給學生是遠遠不夠用的,學生應該有身臨其境的條件,感知企業業務程序,在親身經歷中,自己產出并傳遞原始憑證,完成記賬憑證的填制與記賬任務。真正的業務流程體驗,使教學時間不會浪費在解釋和描述上,學生自信心增加,學生的職業化進程加快,真正做到無障礙上崗,達到工學結合的高職教育宗旨。端正學習態度加強感恩教育,使學生明確改變家庭生活質量、孝順父母需要學習;加強愛國主義精神教育,使學生懂得富國強民需要學習。通過明確學習的目的性,來端正學生的學習態度,提高學習積極性。以就業為導向,為學生介紹就業形式及就業壓力,使其明確學習的迫切性。
三、結語
綜上所述,可知高職院校主要是以企業需求為導向來培養人才,但是因為各方面的原因,高職院校財務會計專業的學生就業率并不高,甚至與企業需求相差很遠,為此高職院校的教育模式以及考核方式都應該有所改進,教師應該依照課程的特點來進行講解,既要突出重點難點內容,同時也要更多的設置實踐課程,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夠具備職業會計的基本素質。高校應該貫徹工學相結合的教學方法,為學生的職業化發展提供幫助。
作者:王家利單位:紹興市柯橋區財經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