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規范化財務會計論文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抓分類指導,服務基層
我們對市屬400多個基層單位的工會財會人員進行了摸底調查,掌握了每個基層單位的機構設置、賬戶開立、會計人員配備及電算化應用和內控制度建設等情況,通過建立基層工會財務管理檔案,為實施分類指導奠定了基礎。市總工會在廣泛征求意見的基礎上,確定了由上及下、由大及小、由重點單位到普遍落實的工作思路,并從本市工會財務工作實際出發,制定了《泰安市總工會財務會計管理規范化驗收達標計劃》。將基礎扎實的縣級工會作為第一批驗收單位,規模以上企業作為第二批驗收單位,其余單位作為第三批。活動開展后,將財務會計規范化建設作為工會的“一把手”工程,列入重要議事日程,并組織各級工會廣泛利用泰安工會網、《泰山晚報》工會專版等媒介,深入宣傳財務規范化建設的重大意義和工作方案。在此基礎上,我們依據摸底情況,針對各單位不同特點,制訂了相應的指導方案。
(1)對縣級工會先行重點培訓,使之盡快成為指導基層工會規范財務管理工作的行家理手。
(2)把市直大企業作為推動重點,進行定向指導
將年上繳經費20萬元的大企業的指導任務分配落實到財務部的具體人身上,堅持定期指導、定期檢查、及時解決問題,確保規范落實。如針對泰安市煙草公司賬款集中管理、縣營銷部獨立核算的情況,指導其在收支科目中設定輔助核算,使各個營銷部的賬目收支情況一目了然。
(3)針對基層工會業務處理簡單、快捷的特點
我們簡化了會計電算化程序,將財務管理的相關文件、資料進行匯編,以方便基層工會財會人員處理會計核算業務。對未配備工會會計人員的基層工會,指定幫靠單位,并與企業工會主席溝通,督促配備專兼職會計人員。通過分類指導、信息快報等形式,幫助基層工會財會人員解決工作中的實際問題。過去,基層工會財務多數執行行政會計制度,與工會會計制度的要求相違背。經過規范化建設,這些單位逐步健全了財務管理制度,有條件的基層工會還實行了會計電算化,賬務處理、固定資產管理、報表報送按照工會會計制度的要求進行了規范。
二、抓規范管理落實責任
在預算管理環節,我們嚴格按照《工會預算管理辦法》和《工會會計制度》要求,堅持按照年度工作目標,科學編制預算,嚴格按照批復的預算控制執行。同時,不斷強化對下級工會上報預算的審查,督導各縣、市(區)工會嚴格執行預算管理制度。在資產管理方面,我們集中力量摸清全市縣以上工會固定資產家底,掌握了全市工會資產的存量、分布狀況和結構,為提高資產效能,盤活工會資產,完善工會資產管理創造條件。會計電算化是規范化建設的重點內容。市總工會抓住重點,在各級工會強力推進工會會計電算化工作。在有條件的大中型企事業單位工會推行新軟件進行會計核算。市總工會財務人員還把工會業務與軟件功能有機結合起來,讓各類模塊得到了充分利用。如合理設置經費比例,將各個時期,各個單位的經費信息實現了精細化管理。將固定資產管理的辦法和數據格式化、規范化,確保了工會資產的完全和有序監管。通過落實領導和財務人員定點包保責任制,采取上門指導、跟蹤服務。嚴格考核、分步驗收的步驟和自查自評、互查互評、整改復驗等方法,有力地促進了全市工會財務會計規范化建設的進程。目前,全市7個縣級工會和300多家基層工會進行了財會工作規范化驗收。
三、為抓制度建設提供保障
根據規范化辦法及要求,市總工會首先對本級工會財務管理基礎工作進行了規范。結合《工會預算管理辦法》、《會計基礎工作規范》、《現金管理暫行條例實施細則》、《行政事業單位業務招待費列支管理規定》等文件,我們經過認真梳理,修訂完善了《泰安市總工會財務會計管理規范化制度》,整個制度包括16章,72條,內容包括預決算、專項資金管理、賬務處理程序、電算化管理等15項管理制度,涵蓋了財務管理各個方面,具有很強的指導性。不僅對市總工會機關的財務管理工作提供了規范標準,也對縣以下工會的財務管理提供了指導依據。2014年,根據中央八項規定要求,我們還重新修訂了《泰安市總工會機關財務管理制度》、《泰安市總工會差旅費報銷辦法》等制度。新制度的適時出臺,為工會財務管理適應新形勢提供了保障和服務。
單位:山東省泰安市總工會財務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