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社會保險人力資源管理的影響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社保對民營中小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影響
1.從微觀角度。
1.1人力資源管理成本。社會保險的實施是一項專業化的工作,需要企業配備相應的人員管理企業員工的社保登記、繳納、申報等,不僅增加了人力成本,還增加了所運用的交通費、材料費等。當然,這些工作具體需要的資源是由這項公共政策具體規定和社會化服務程度決定的。就目前中國的實際情況而言,社保配套制度不完善,辦理點分散,服務不到位,程序復雜且缺乏規范化,給企業社保辦理加大了費用浪費。由于民營中小企業規模小、管理制度發展不成熟、資金不足等原因,可能原本并沒有管理人力資源或者職工社會保險的專門崗位,但是,國家法律規定所有職工都必須參與社會保險,民營中小企業的員工也在參保范圍內,使得其不得不配備相應的人員管理此項工作,再加上繁雜的辦理過程使得民營中小企業增加了社保相關管理的成本。而這項成本是可以認為減少的,比如提高社保的社會化服務水平。
1.2人力資源管理規范化、公平化。社會保險作為一項公共政策,在推行中,企業是作為政策對象存在的,在具體辦理的過程中,相對與職工,人力資源管理者是處于主體地位的。不管是處于政策客體,還是程序主體,都會有相關的法律政策和公司條例對他們的行為進行規范。但是,由于社保政策的福利性,使得企業人力資源管理過程中出現了許多謊報、虛報等違規現象。此外,一些具體的社保相關制度甚至在某些方面滋長了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腐敗行為,如提前退休制度、工傷相關鑒定制度等具有特殊待遇的政策,在實施過程中可能給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帶來尋租、賄賂等行為,這些都威脅著企業的規范化和公平化。民營中小企業由于其發展周期特色,大多數管理制度不成熟,企業文化尚未形成,使其成為社保違規行為的泛濫地。
1.3人力資源管理戰略。社會保險的全面推行對于民營中小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戰略具有重要的影響。民營中小企業由于其本身的發展相對落后等,很難吸引高端人力資源,一直是低端勞動力市場的長期主體。社會保險的推行,使得勞動力在就業時多了一項參考因素。一般情況下,高端勞動力者知識水平豐富,眼光長遠,他們會主動要求參與全面的社會保險,而低端勞動力者很少有這個意識。我國在進行社會保障制度改革之后,按規定企業的繳費率占總工資的30%,這就形成了民營中小企業過重的稅費負擔,使許多本已步履維艱的民營中小企業即便有心也無力去承擔。在這種情況下,一方面,民營中小企業要引進和維持優秀人才很難;另一方面,他們在人力資源選擇上更傾向于零時工、實習生或者不要求購買社保的低端勞動力。此外,民營中小企業的人力資源培訓、職業生涯規劃等也會相應的縮水,這在人才就是生產力的社會是很難尋求長遠發展的。
2.從宏觀角度。
2.1社會保險有利于激勵職工。企業的文化、薪酬福利制度、績效管理制度等都是可以激勵員工的因素,社會保險是企業薪酬福利制度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貫穿了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整個過程,是企業重要的激勵因子。一個完善的人力資源管理體系,應當體現“以人為本”的原則,將企業的保險福利與職工勞動生產情況相結合。只有這樣才能有效激發職工的積極性與創造性,預防和消除職員的不滿因素。
2.2社會保險有利于提高勞動效率。社會保險是結合企業利益與職工利益為一體的保障手段,保障了職工的切身利益,給職工帶來了安全感,而這一安全感將會演化成對企業的歸屬感和忠誠感,將大大降低職工由于缺乏安全感產生的分心和低效率的問題。例如,民營中小企業如果在法律范圍內適當地根據職工的資歷和地位調整其工資收入即社保繳費基數,會進一步激發了職工生產的積極性,提高他們的榮譽感和成就感,從面提升企業凝聚力,達到較高的生產率。
2.3社會保險有利于穩定人力資源隊伍。社會保險是企業人力資源管理中的一項長期支付計劃,是職工在為企業服務期間所創造的,并在退休之后才能取得補償的報酬,通常來說,如果職工在規定期限內與企業解除勞動關系,意味著社保計劃的中止,將對自己未來社保收益造成不必要的損失,甚至會導致自身完全失去受益權,從而將會對是否離開企業進行比較謹慎的考慮,保障企業人才隊伍的穩定。比如,有些企業實行工資獎勵制度加大其當年的繳費基數來使其退休后的養老金水平得到提高,從而使低收入高貢獻的員工退休后的養老金將會達到指數化的上限,甚至與現在高收入人員的養老金水平有著同等待遇,使其達到心理上的一種平衡,使企業在不增加企業人力資源費用的條件下,又留住了人才。
2.4社會保險有利于減輕企業負擔。社會保險對企業用人各個方面進行了保障和規定,分散了企業承擔的職工的工傷、生育等費用的支出,有些原先由企業支付的待遇轉變為由保險基金支付,這將大大減輕企業人力資源的負擔,使企業的經濟效益得到更大更長遠的增長。
二、結論與建議
從長遠來看,社會保險對于民營中小企業改善職工流動性大、高端勞動力不足等現象是十分有利的,而且就國際國內形勢來看,全面推行社會保險是未來的發展趨勢。就此,政策制定者和執行者應該:
(1)建立靈活的社保制度。根據企業不同類型和不同實力,建立具有針對性的靈活的社保制度。
(2)強化機構管理,建立社會保障事務所,為中小企業提供社會保險咨詢與服務。減少企業社會事務負擔,降低企業人工管理成本。
(3)完善社保制度,減少社保“空子”,規避違規行為。
作者:許諾馮旸單位:四川大學公共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