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在撰寫勵志教育論文的過程中,我們可以學習和借鑒他人的優秀作品,小編整理了5篇優秀范文,希望能夠為您的寫作提供參考和借鑒。
老師們,我們在這個時候一起回顧過去一年的德育工作,首先我要感謝大家,在過去艱難的歲月里對德育工作的努力和付出。有句話叫往事不堪回首,但我要說我們的過去是一段難得的經歷,它豐富了我們的人生,錘煉了我們的意志,震撼了我們的心靈,開啟了我們對教育、對德育的新的思考。所以這段歷史值得我們珍藏和銘記,值得我們好好總結,現在我從以下幾方面總結我們過去一年的德育工作:
一,我們是無怨無悔的德育人
當災難來臨時,我們作為一名德育工作者,沒有退縮,而是空前的團結,空前的勇敢,空前的果斷,孩子們安全了,我們的心放下了。那些感天動地的場面至今都還歷歷在目。災難后,我們不畏酷暑,為孩子們送去六一的禮物和問候;復課時,在滿是泥濘的板房校園里,隨處可見攙扶孩子、為孩子鋪就通往教室的簡易通道等等老師的身影;遭遇雷雨時,老師緊緊的依偎在孩子們的身旁,撫慰孩子們幼小的心靈;雨天,總能看到一把把傘下護著幾個孩子到食堂去打飯,撐傘的就是我們的班主任老師。還有很多很,我們沒有辦法一一列舉,有這些舉動,這些做法都因為我們是一群無怨無悔的德育工作者,因為我們有一顆堅強而敏感的心,時刻裝著孩子們;我們有一份對教育,對孩子無私的愛,時刻關心我們的孩子;我們有一種執著的精神,時刻做到德育先行。
二、加強德育隊伍建設,提升德育隊伍素質
1、本期我們選派了大隊輔導員和中隊輔導員參加了*少工委在綿竹組織的少先隊輔導員培訓,選派了20名教師參加了綿竹市第五,第六期的班主任骨干班的培訓,選派了班主任教師參加*省心理輔導班的培訓,也開展了校本培訓。通過參加各級各類的師資培訓提升了德育隊伍的整體素質。
2、進一步完善和落實各種德育考核制度,本期加強了班主任工作的考核力度,加強了德育干部的考核力度,使德育工作有序的開展。
高中班主任德育教育論文1
【摘要】在教育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而發展的當下,教育的內容被不斷的進行著擴充,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注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但是,在當下的高中教育中,很多班主任僅僅關注學生的學習成績,卻很少將自己的目光放在對學生德育培養方面,導致學生不能夠獲得綜合性的發展。面對這種情況,高中班主任需要更新自己的教學思想,注重德育教育,采用科學的方法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讓學生獲得更好的發展。經實踐經驗,將互聯網應用于高中班主任教育中,能夠有效的提升學生的道德品質。因此,本文將談一談互聯網下的高中班主任德育教育策略。
【關鍵詞】互聯網;高中班主任;德育教育
科技在進行不斷的發展,互聯網由此應運而生并進行不斷的發展。在當下的社會,各行各業都在應用互聯網,包括教育行業。互聯網包括多種多樣的資源,也能夠為教師、學生和家長之間的溝通建立有效的渠道。因此,高中班主任可以利用互聯網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讓學生能夠獲得更好的發展。但是,如何利用互聯網進行德育教育,成為高中班主任不得不思考的問題。基于此,本文將結合筆者的教學實踐經驗,對互聯網下的高中班主任德育教育策略進行探究,希望能夠為廣大教師同胞們提供有效地借鑒。
一、利用互聯網,尋找德育資源
互聯網上包含著多種多樣的德育資源,高中班主任應該有效的利用這些德育資源,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使學生能夠由此獲得道德水平的提升。筆者在教學實踐中就會應用互聯網,尋找多樣的德育資源并將其應用于具體的班級管理中。如,筆者在平時的班級管理中,發現班級上的學生存在著自私自利,總是以自我為中心,不關心他人感受的問題,為了使這些學生能夠關心他人的感受,改正這些問題,筆者開展了一個“予人玫瑰,手有余香”的主題班會活動。在這個班會活動開展前,筆者在互聯網上搜集了多種多樣的關于幫助他人的視頻、圖片、文字等資源,將其制作成了一個課件。在班會活動開始后,筆者便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向學生展示筆者制作的課件,使學生通過課件和筆者的講解,更形象地了解本次班會內容,讓學生融入到具體的情境中,在情境中了解幫助他人、關心他人的意義,使學生養成良好的道德品質。總之,在本次教學實踐中,班主任巧妙地利用了互聯網進行了德育資源的搜集,向學生展示了多種多樣的德育資源,使學生獲得了熏陶,讓學生的思想道德品質獲得了更好的發展。
第一篇:外語專業大學語文教學改革思考
摘要:外語教學中母語文化缺失的現象嚴重,外語專業學生母語水平差已經影響到其專業學習。基于此,主要探討如何通過大學語文教學改革來提高外語專業學生的文學審美能力和母語應用水平,為他們的專業學習打下基礎。
關鍵詞:外語專業;大學語文;教學改革
近年來,大學本科畢業生寫不出通順的文章、文秘專業畢業的學生無法勝任基本的文秘寫作工作等現象比比皆是,甚至一些知名企業的招聘條件中都列出要具有良好的溝通能力、文書寫作能力。由此可見,不管學生將來從事什么工作,口頭表達與書面表達能力,往往是他一生成功的基礎。而要擁有良好的表達能力,就要學好母語。因為語言是思維的載體,母語學習不僅是學習語言文化,也是對思維方式的磨練。對于外語專業的學生而言,母語能力的強弱,還會影響到他們的專業學習。
一、外語專業大學語文教學現狀
2000年,南京大學的從叢教授在《光明日報》上發表題為《“中國文化的失語”:我國英語教學的缺陷》的文章。文中他表示發現很大一部分外語學習者和工作者在中西方文化交流和碰撞的過程中無法用英文熟練地表達母語文化,對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介紹更是接近于空白。這篇文章引起了人們對于外語教學中母語文化缺失現象的重視。的確,外語專業學生從小學到大學一直都在學語文,但語文素養仍然有待提高。一是表現在兩種語言的互譯能力,中文翻譯成外語,表達不出中文的意境;外語翻譯成中文,也體現不了外語的精髓。二是不能很好地讓兩種語言的文化背景相通,而這必然影響到他們專業能力的提升。原因就在于“一個民族的集體意識、文化深層編碼,都蘊涵在母語中。”
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企業競爭激烈,成敗興衰轉瞬之間,人們越來越多地思考生存發展問題。
“未來最有希望的企業是學習型組織。”
“未來惟一的優勢,是你有能力比你的競爭對手學得更快。”
*4年中華全國總工會、國家發改委、國資委等國家九部委在全國職工中聯合開展“創建學習型組織、爭做知識型職工”活動。
學習型組織理論上個世紀末風靡西方。美國學者彼得·圣吉的《第五項修煉》被譽為現代企業管理圣經。許多企業效法“五項修煉”進行組織再造,“五項修煉”已成為一條學習型組織創建道路,對于剛起步創建學習型組織的中國企業來說無疑是一個選擇。那么這條道路是否適合所有企業,還有沒有更適合自己的道路可走,這是我們面對的首要問題。
大慶油田電力集團在“創爭”中,發揚大慶“兩論起家”基本功,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不斷探討中國特色、中國模式,走出了一條自己的學習型組織創建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