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在撰寫量房實訓總結的過程中,我們可以學習和借鑒他人的優秀作品,小編整理了5篇優秀范文,希望能夠為您的寫作提供參考和借鑒。
在學院領導的帶領下,圍繞“解放思想有新飛躍,辦學規模有新突破,專業建設有新成效,隊伍建設有新提升,人才培養有新貢獻”。信息工程系以“秉信持能”為系訓,加強“厚人文、重技能、求品質”的系風建設,“持誠、善思、精技”的學風建設,“盡心、盡智、盡能”的教風建設,不言苦不畏難不怕累,增創科學發展新優勢,實現又好又快新跨躍。下面從六個方面進行總結:
1.加強理論學習,提高思想認識水平
2.強化科學管理,確保教學工作開展
3.注重專業建設,促進校企合作教學
4.開展教研教改,提高教育教學水平
5.提供教學服務,凝心建校聚力辦學
[摘要]為了提升高職院校電子商務專業學生的技能和社會適應能力,本文以人才培養目標為依據,針對高職院校電子商務專業實訓課程的開設、實訓教學計劃的制定與修訂、實踐實訓環節、畢業設計等課程體系方面進行了積極的探索與總結,提出了一定的構想。
[關鍵詞]電子商務實訓課程課程體系建設
隨著互聯網的高速發展,生產、流通、消費等領域的企業已認識到電子商務的優勢。電子商務專業是一個復合型新興專業,它涉及到技術、經濟、貿易、管理等學科。目前開設該專業的各高職院校有的將該專業放置于計算機或信息學院,課程開設側重“大電子、小商務”的模式;有的將該專業放置于經管學院,課程開設側重“小電子、大商務”的模式。綜合來看,電子商務專業的核心應是“電子技術是手段,商務是本質”。而電子技術與商務課程的比例設置多少為宜,應根據行業和區域經濟對該專業的需求來確定。
為了提升高職電子商務專業學生的技能和社會適應能力,在實踐教學中應以實施創新教育為主線,以加強創新人才培養為目標,大力推進實訓課程體系改革,通過建立“基礎+核心+特色”的課程體系、構建電子商務專業實驗室與實踐教學體系等措施,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在實訓課程體系建設中,堅持“以專業課為主體,以技能培養、實訓操作為重點”,提高學生動手操作能力,達到崗位合格的目標,貼近工作實際,強化能力培養,積極進行教學改革。具體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一、面向社會需求,優化實訓課程體系
在實訓課程設置上應緊緊圍繞培養目標,探索切實可行的教學體系。該體系有機整合理論、實驗和實踐三個環節,形成了一個比較完善的教學體系。具體來說,即一個體系、四個模塊、注重融合,強調特色,突出素質。將整個課程體系分為公共基礎課程模塊、計算機類課程模塊、商務類課程模塊和綜合實踐模塊。上面談到的實訓課程,主要圍繞計算機類課程實訓和商務類課程實訓進行。
實訓基本要求第一,實訓時間為一周,按規定的上課時間到達指定的實訓教室,端正實訓態度,珍惜實訓的鍛煉機會,嚴格遵守實訓指導教師的要求;第二,分組執行的實訓,要求同學們發揮團隊合作精神,在完成實訓內容的同時,體會廣告行業中團隊合作的重要性;第三,上課時帶齊實訓資料,積極動腦思考,下課時要積極動手訓練,及時向老師提交作業,跟上實訓指導教師的進度。
實訓考核方案廣告經營管理實訓課程的主要考核方式為作品考查和實踐操作能力考查相結合的方式。廣告經營管理實訓成績綜合體現學生在整個實訓過程中的表現和所取得的成效。實訓成績由實訓紀律、態度、業務能力和任務完成情況等項目構成。最終實訓成績按百分制評定。具體評分標準包括實訓記錄和實訓態度占20%,業務水平和工作能力占40%,實訓作品完成的質量占40%。
廣告經營管理實訓課程的創新教學策略
1不斷強化和豐富實訓課程的設備投入
IT行業的不斷發展,計算機系統的不斷更新,智能化、信息化的實訓設備是提升廣告經營管理實訓課程的必需手段之一。目前,許多高校的廣告實訓基地普遍存在實訓基地的技術含量不高,設備陳舊老化,實訓的教學及管理手段相對落后等情況,這些問題的存在嚴重的影響著廣告經營管理實訓課程的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因此,不斷強化和豐富實訓課程的設備投入,是提升廣告經營管理實訓課程的首要前提。除了傳統的計算機、投影儀等基本設備外,還應該積極引入模擬辦公場地、廣告攝影攝像工作室、廣告后期合成設備等相關廣告專業設備。這樣,在實訓的教學環節中,教師和學生通過操作和使用這些設備,模擬廣告公司實際的工作流程,這種高度仿真性的工作環境和創新性的教學場景,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真正意義上提升實訓課程的教學質量。
2實訓課程的工作情景式設計
1開設平面設計類課程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1)課程教材選擇不當。在有些高職院校,教材的選用存在幾種情況,一是有些專業被指定一定要用某公司出版的標準培訓教材,這類教材可以說是一本典型的軟件說明書,案例很少;二是受到某出版社高回扣的誘惑選用的教材;三是教師隨意選擇針對性不強的教材,選擇教材之前我們應該明白該專業學生以后的就業方向,有意識地選用該方向的教材。
(2)教學目標不明確。對專業調研不夠,沒有明確的教學目標,再加上選用教材不當,隨意安排教師,導致學生學習的目標不明確,學完一個學期后,只會簡單的操作,只會做教材上的幾個簡單案例。
(3)硬件條件跟不上。理想的平面設計類課程的上課應該是全機房上課,老師講授完一段就馬上安排學生動手操作。而在大部分高職院校,特別是民辦院校是做不到的,他們還把這類課程分為理論課和上機課,條件較差的學校理論課全在黑板上講授的,老師講滿兩堂課,學生沒機會動手操作,時隔幾天上機課時又全忘,還得重頭講一次。
2了解高職學生的特點
同樣是開設平面設計類課程,在高等院校和高職院校的教學方法還是有區別,這主要還是我們所面對學生群體的不同,我們只有了解高職院校學生的特點,采取相應的教學方法才能取得好的效果,高職院校學生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
作為高職教育工作者,我們應該以高職教育的要求和培養目標為依據,以自身專業資源為基礎,突出職業與專業特點,以教學內容、方法、模式為切入點,在教學改革方面進行深入的探索與創新,培養出社會所真正需求的人才。
本專業教改背景
蕪湖職業技術學院裝飾藝術設計專業創辦于1998年,屬于建筑工程系。在專業發展過程中,很多問題一直困擾著我們,如師資力量不足,專業背景欠缺,學院基礎設施差,實踐教學不能和專業崗位相接軌等,也一直制約著專業的發展,但由于各種原因,始終未能有效解決。經過大家不懈努力,2005年,裝飾藝術設計專業有幸成為省級教改示范專業,借此契機,裝飾藝術設計專業教學改革工作正式開展。
裝飾藝術設計專業教學改革
(一)課程體系改革
有調查才有發言權,課程體系的改革就從專業調研開始,我們通過各種形式,進行了大量調研活動,如歷屆畢業生的問卷調查,企業專業指導委員會座談,向教學改革比較成功的外校同行學習等。在充分的調研基礎上,我們認識到真正好的高職課程體系改革應該立足于高職學生的學習特點,從職業崗位要求出發,將各種課程區別開來,采用不同的原則,提出不同的要求。只有這樣制定的課程體系,才是有的放矢,才能切實可行,采用具體方法如下:1.制定了新的人才培養方案和課程標準通過對裝飾設計師、裝飾材料員、裝飾施工員、裝飾工程監理和裝飾工程管理員等不同裝飾行業崗位能力的研究,提出本專業培養的職業能力是,裝飾工程設計能力、裝飾材料選擇運用能力、裝飾工程施工能力、裝飾工程監理能力、裝飾工程組織管理能力等。根據專業培養目標和職業能力的要求,新的課程標準以職業素質為核心,設置了和職業崗位相適應的能力與教學模塊。通過學習情境建立了與職業能力、培養目標相適應的教學體系。2.調整課程要求我們修訂了教學大綱和教學計劃,對于不同性質的課程,提出不同要求。高職學生的基礎理論課程,以必需、夠用為原則,要求不必過高,只要知其然,未必知其所以然。專業課程改革以實踐性和實用性為原則,根據專業培養目標和職業崗位的要求,有針對性地整合教學模塊,將課程分為必修課、選修課,在確保技術應用能力實踐性和實用性都很強的基礎上搭建一個較寬廣的知識平臺。3.重視政治理論教育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道德觀的確立,很大程度上靠政治理論課的引導,這就要求我們組織好政治理論課的教學活動,對學生加強馬克思列寧主義、思想和鄧小平理論的教育,充分發揮政治理論課在政治思想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尤其要注重加強對學生進行職業道德教育,在開展專業實踐活動時,要同時注意將職業道德教育融合到專業教育中,堅持不懈,全面提高學生職業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