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在撰寫金融中的風險概念的過程中,我們可以學習和借鑒他人的優秀作品,小編整理了5篇優秀范文,希望能夠為您的寫作提供參考和借鑒。
1金融風險感知的概念和內涵
自Bauer(1960)最早將消費作為風險行為進行研究并引入感知風險的概念以來,迄今該領域已進行大量研究,但感知風險的概念及結構仍未達成完全一致;行為金融領域對風險感知的研究則始于1970年(Alderfer&Bierman),由于金融產品較一般消費品而言其風險感知更為復雜,因此迄今關于金融風險感知概念的研究也并不充分。
1.1風險感知的定義Bauer(1960)強調風險感知是一種主觀感知的風險而不是真實世界的客觀風險。Slovic(1987年)將風險感知定義為人們對風險的直覺性判斷。英國皇家學會(1992年)對風險感知的定義則涉及人們對風險和回報的信念、態度、判斷和情緒,以及更廣泛意義上的社會和文化傾向。一個比較完整的定義來自Diacon&Ennew(2001年)。他們認為風險感知并不是一個類似于“風險”那樣簡單的抽象化概念,而是對具體情境中某個潛在危險的多維屬性所進行的評價。他們提出風險感知是一種特殊的釋義進程,是人們為在某領域/情境/事件中做出計劃、選擇和行動而試圖對其賦予意義、加以理解的心理加工過程。
1.2金融風險感知以往文獻中出現的“financialriskperception”根據其研究內容的不同,具有兩種不同的含義:
1.2.1財務風險感知將風險根據其來源不同進行風險感知的維度研究時,它是一種風險要素或風險類別,跟其它風險要素如心理、社會、生理等類似(Jaboby&Kaplan,1972年)。它在各個領域(如醫療健康、金融投資)的維度研究中都可能存在,是關于財務性風險的感知,我們稱其為財務風險感知。
1.2.2金融風險感知金融領域風險感知盡管與其它各個領域一樣,也包括了對財務風險感知的研究,但卻不只于此。如:Olsen(1997年)、Diacon(2004年)研究的是金融專家或金融產品投資者的風險感知;Diacon&Ennew(2001年)研究的是個人理財業務的風險感知;Vlaev,Chater,&Stewart(2009年)研究的是與投資領域金融決策有關的各種風險感知;Sachse,Jungermann,和Belting(2012年)將金融實踐中各投資品種本身所涉及的風險看作金融風險并研究個人投資者對其的感知。與Bauer的觀點相似,Slovic(1972年)最早關于投資決策的研究也發現,不確定性(即:風險)情況下的決策是基于預期對不確定性與回報做出的權衡,而回報的波動性本身并非決策的可靠預測變量。這正是金融領域風險感知產生的根源。大部分研究者認同金融領域的投資者屬于一個特殊的消費群體,其風險因素更為抽象、知識不足導致的不確定性更為突出(Mitchell&Greatorex,1993年)、所“消費”的產品,質量在購買前難以評估,甚至在購買后也因市值波動的影響而很難準確評估(Diacon&Ennew,2001年)。因此,金融領域具有不同于其它領域(包括普通消費領域)風險感知的特征。我們根據以往研究進行總結,金融風險感知研究的是:在金融實踐領域中,投資者對金融產品和投資決策風險的直覺判斷、態度、情緒和社會文化傾向。根據研究角度的不同,包括投資者的風險感知、金融決策過程中的風險感知、對不同金融投資產品的風險感知等。歸納而言,對金融領域活動中存在的所有風險的感知,我們統稱其為金融風險感知(FRP,FinancialRiskPerception)。需說明的是,金融包括融資和投資兩方面,但本文僅介紹個體作為一種特殊消費者的情況,僅指金融投資領域的個人投資者風險感知,不含融資領域風險感知和機構投資者風險感知。
【摘要】隨著商品經濟的不斷發展,金融投資受到了人們越來越多的關注。當前,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企業要想在競爭過程中提升競爭力,就必須對金融投資方面的風險進行合理化控制。基于此,論文分析了金融投資風險評估的工作。
【關鍵詞】金融;投資風險;評估技術
一、金融投資風險的基本狀況
1.金融投資風險的概念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金融投資應運而生,投資的相關概念不斷豐富拓展。基于投資概念的不斷豐富,在相關概念的基礎上逐漸形成了金融投資這一概念,隨著經濟不斷發展,金融投資逐漸獲得更多關注,也受到更多投資者的青睞。金融投資是指在金融市場上以整體市場為載體,在金融市場中開展相關金融資產買賣活動。一般來說,金融投資主要包括股票、基金、債券、期貨、外匯等各種形式。而其中包含的風險主要是指金融投資者在進行金融投資時,在買賣金融產品的過程中遭受損失的可能性。金融投資風險一直是客觀存在的,不可避免,無法徹底消除。因此,可以通過科學的評估手段對投資風險進行評估,從而降低產生金融投資風險的可能性。
2.金融投資風險的分類
【摘要】隨著經濟發展,企業的經營呈現出越發繁榮進步的態勢。全球化為企業帶來了獲利的機會,也帶來了金融風險的威脅。本文主要論證了企業金融風險管理的問題,從闡述企業金融風險相關概念入手,進一步分析了企業經營中面臨的主要金融風險及其影響,介紹了企業金融風險管理的一般程序,最后探討了衍生金融工具與企業金融風險管理。
【關鍵詞】企業金融風險相關概念影響風險管理一般程序衍生金融工具
市場的全球化趨勢愈演愈烈,企業面臨的機會與挑戰也日益加深。企業如何在經濟大潮中,看準時機,并妥善處理好包括金融風險在內的各種問題,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其成敗。企業自然需要明確金融風險相關概念,包括企業金融風險的含義、企業經營中所面臨的金融風險類型及其聯系;同時了解企業經營中面臨的主要金融風險及其影響,只有看清形勢,才能抓住痛點,一擊而中。
一、企業金融風險相關概念
(一)企業金融風險的含義
企業存在的目的是為了盈利,而置身于全球化市場這樣一個復雜多變的環境中,承擔風險是無可避免的。金融風險是企業在長期運營中所遇風險的一種,其具體含義是指,限定在企業中所發生的金融風險,是利率、證券價格和匯率等金融變量發生的非預期變動。企業金融風險事件涉及到三種,即經濟、政治、社會事件,它們分別指的是在經濟。政治、社會具體事件發生之前企業無法提前預知的金融變化。嚴格說來在這三類風險事件中,只有經濟風險才能說得上是一般意義上的金融風險。
摘要銀行業操作風險管理實踐表明,健全的內部控制體系是商業銀行有效防范和控制操作風險的重要手段。著重分析了操作風險的定義,并從人員、系統、流程三個方面分析了如何通過內部控制加強操作風險管理。
關鍵詞操作風險內部控制商業銀行
中圖分類號F830.33文獻標識碼A
內部控制是風險管理制度的核心內容。巴塞爾委員會在《關于操作風險管理的報告》中提到:“內部控制是操作風險管理的重要工具,絕大多數操作風險事件都是與內控漏洞或者與不符合內控程序有關的。”我國金融企業應該適應形勢,轉變觀念,從內控的三大目標出發,檢查是否建立了健全的內控制度,確保業務操作能根據決策層制定的政策、規定、內控程序等,以謹慎的方式進行,這是防范操作風險的重要手段。
1操作風險定義的發展
1.1廣義定義
摘要: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改革,我國的金融環境進入了全新的發展階段,金融行業的發展離不開健康的金融市場環境。本文從金融會計風險的概念、類型和成因各方面進行分析,加強金融會計風險管理并提出相應的管理措施,希望能對促進整個金融行業的健康發展有所幫助。
關鍵詞:金融市場;金融會計;會計風險;管理措施
金融行業在我國經濟中的地位日益提高,金融市場的環境決定著一個國家的發展速度。然而近年來,由于金融風暴的影響,金融市場環境日益復雜,加劇了金融市場不可控的風險,金融會計風險是金融風險的主要表現形式,因此金融機構要著重管理金融會計風險,才能提高金融行業的市場競爭力,保障金融市場的穩定發展。
一、金融會計風險的概念
金融會計風險是指金融會計人員,在受理業務時,由于缺乏健全的企業管理制度、創新的金融手段和高端的專業水平等多方面因素,財務報表出現錯誤和漏洞現象,從而給金融企業帶來一定程度的經濟損失,會計風險大多由企業內部造成。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互聯網金融在人們的生活中逐漸普及,利用高科技電子終端設備進行經濟犯罪的現象越來越多,進而造成了金融會計風險不易被及時發現,如果不能及時阻止,對所有的金融企業都會造成嚴重影響,甚至引起市場動蕩。
二、金融會計風險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