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教師禮儀小故事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如果你和我一樣,是一名被喻之為“蠟燭”的人民教師,你就一定和我一樣整年整月穿梭在教室和辦公室之間,時時被學生和作業本包圍,不到寒暑假,脫不下那雙讓你精疲力竭的紅舞鞋。
繁忙的工作常常讓我們沒有時間關注自己,包括自己的容顏、自己的健康、自己的家人、自己的學業、自己的修養。
我們每天關注的是孩子們的進步,自己卻真的像蠟燭一樣,照亮別人的同時變得越來越短了。
我常對身邊的教師朋友說:新時代的教師不能再做蠟燭了,要做電燈泡,有強大的發電廠供電,最不濟也要做個油燈,能時時往里邊加油,生命的火花才不至于熄滅。
你會對我說:什么呀,從九十年代開始,國家就開始了對教師再培訓的重視,差不多的老師也都知道要進修提高,從專升本到研究生課程班,早就普遍得很了。可是,我想說的卻是另一回事,我想在這里對大家說:學習禮儀規范、提高自己的修養、培養自己良好的氣質風度,比學業的進修也許更有意義。
你有沒有想過,我們的工作實際上就是一項不斷與人交流交往的工作,與學生、與家長、與同事、與校長。如果不通人情事故,不懂文明禮儀,周圍的人很難接受你、承認你。
難道你沒有注意到嗎?一個學生關注他(她)的老師的氣質風度、行為儀表根本勝過關注老師的文憑;一個家長對一個教師的信任或不信任很多時候只來自一兩次談話和交往。
當然也不排除這樣的人,他對我說:我這個人就是說話粗魯一點、打扮邋遢一點,雖然不懂人情事故,可是我有滿腹才華,真金不怕火煉,最終學生和家長還是喜歡我的。可是我問他,你這個“最終”要花多長時間?你在“火煉”時要受多少煎熬?如果你肯花一點時間修飾自己的容顏,花一點心思提升自己的修養,你何需要讓“火煉”呢,你應該一出臺就獲得滿堂彩呀。我很遺憾在四年的師范學習中,沒有一位老師教給我做一個教師應該有怎樣的儀容儀表,在兩年的教育管理專業進修中,沒看到一本教科書談到一個校長或一個教師的修養是怎樣能改變一個學校或者一群學生。但是在我十幾年的教師生涯和七年的校長經歷中,我卻深深地感受到,一個教師具有良好的修養和文明的禮儀對他的工作有多么重大的影響。
每年新生報到的時候最有意思,很多孩子只因為自己班上的老師比別班漂亮就高高興興。而那些儀容儀表不太好的老師班上的家長常常會跑來校長辦公室,用懷疑的口氣向我打聽,我每年要把“人不可貌相”的話反復說好多遍。后來我總結了經驗,每年開學第一天,我一定要求老師們穿校服。
我承認,我自己就常常以貌取人,我在招聘老師的時候,除非這位老師的業績相當突出,否則我是很看重他的形象的,我會認真觀察他的言談舉止,看他的打扮穿著,因為初次見面,我只能從這些方面看他的“層次”。
人們總是把風度翩翩、英俊瀟灑、美麗大方、高貴優雅這樣漂亮的詞用在公關先生和白領麗人身上,而人民教師,卻好象總是樸素的、嚴肅的,苦口婆心和嘮嘮叨叨的一世勞苦的貧寒相。我為之不平和遺憾。
人們說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我們既然連別人的靈魂都能塑造,為什么不能塑造我們自己的形象呢?
新的世紀是一個騰飛的時代,我想和所有的人民教師一起,挺起胸來,用高貴的氣質、良好的儀表、優雅的語言、規范的禮儀來面對開放的世界、開放的社會。
教學是一門藝術,交往是一門藝術,一個優秀的教師必然要嫻熟地掌握這兩門藝術。過去我們研究得較多的是教學的藝術,現在我請老師們和我一起來研究交往的藝術,交往的藝術性集中地體現在禮儀的規范之中,在這本書中,我想和大家一起探討,作為一個教師應該掌握的禮儀規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