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哭嫁婚慶禮儀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仡佬族姑娘出嫁前三五天便開始"哭嫁"。娶親時新郎不親迎,而是于婚期前一日派轎夫天黑時到女家。進門前,女方有專人主持"欄門禮"。要行敬酒、鋪氈、恭候等禮數,每道程序都有傳統的對答禮詞,必須說唱得合乎規矩,否則要遭轟笑。姑娘出嫁時先將花轎抬進堂屋,由新娘的兄長或叔叔將新娘"拉出"里屋,給祖宗父母磕頭,爾后"強抱"入轎中,表示對娘家戀戀不舍。娘家人把轎子抬出村寨外,才交給男方轎夫。轎前有兩人持大刀開路,花轎周圍有彩旗和藍傘簇擁,途中鳴號放炮,吹吹打打,非常熱鬧。到新郎家拜堂后,新娘要重新梳妝打扮,然后到寨中寬敞處讓大家欣賞、逗笑,以便和鄉親們建立友好感情。
在黔西北的仡佬族,婚禮更有趣。新郎騎馬去迎親,有4個伴郎相陪,其中2人扛著竹掃帚,另2人抬著酒肉禮物。途中有女方派出的幾個壯漢欄路"搶劫",把"搶"來的酒肉在山坡上吃掉,表示女家富有,不稀罕你這點禮品。新郎到了女方寨門,有一群人手執木片圍"打"新郎,男方執竹掃帚者要全力保護突圍。新郎跑進女方家門,馬上有"敬親酒"招待,而且新郎與新娘也相互敬酒。敬酒畢,新郎將新娘"抱"上馬背,新郎執韁引路而歸。隆重的婚禮宴席要分二臺或三臺,即要連續吃二三道不同的席。第一臺是茶席,只吃清茶、油炸食品及干鮮果品。第二臺是酒席,要喝白酒。吃各種涼拌拼盤。第三臺是正席,除必有兩碗扣肉外,還得有各種烹炒的民族風味。婚宴中,花佬族還用咂酒招待客人。咂酒是將酒釀好后密封于外抹柴灰拌黃泥的壇中,密封時就插有兩根竹竿,一彎一直,竹節沒有完全打通。
飲用時打通竹節,直管進氣,彎管咂吸而飲,飲酒時有專門唱"打鬧歌"的歌手助興,使客人感到一片溫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