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行道樹語文教案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教學目標]:
1.理解行道樹——無私奉獻者的形象。
2、品味本文詩一般充滿哲理的語言。
3、理解借物喻人,托物言志的象征手法。
4、學習奉獻者的崇高精神。
[教學重點、難點]:
分析評價形象化的語言,由此感受行道樹的無私奉獻精神是本課學習的重點,也是難點。
[教法]:
感悟、研討、探究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具]:
多媒體
[教學步驟]
一、導入新課,激發興趣(5分鐘)
1、結合多媒體,請學生談談自己對行道樹作用的認識。
2、簡介作者及其作品的風格。
二、朗讀練習,整體感知。(10分鐘)
1、欣賞配樂朗誦,創設氛圍。
2、欣賞完了文章,哪位同學能用一句話幫老師概括一下文章的主要內容?
討論后明確:本文主要是在寫行道樹的內心獨白,表現了她富于犧牲精神和吃苦耐勞的品質。
3、散文中有中心句,你能找出本文的中心句嗎?關鍵詞是什么?
(提示:先速讀課文將文中關鍵的句子畫出來,再比較,看哪一句最能概括主旨。)
學生自由回答后明確:“神圣的事業總是痛苦的,但是也惟有這種痛苦能把深沉給予我們”。
4、全班同學齊讀課文,結合課文內容,以第一人稱說說道行樹是什么樣的一棵樹?
參考示例:我是一棵憂愁而快樂的樹。我為人們不珍惜我的勞動、不珍愛生存環境而憂愁,我為能替人類做貢獻而快樂。
例:①、我是一棵無怨無悔的樹……
②、我是一棵不被別人理解的樹……
③、我是一棵能承受痛苦的樹……
5、本文中行道樹具有怎樣的精神品質?(自我犧牲、無私奉獻、心系社會)
三、析一析——質疑探究,深入理解(10分鐘)
1、文章通過行道樹內心世界的獨白,抒寫了奉獻者的襟懷,贊美了無私奉獻者的崇高精神。這種手法,我們可以稱它為:以物喻人,托物言志。
2、那么行道樹的形象和無私奉獻者的形象哪些地方相似?
①兩者都為社會做出自己的貢獻。
②兩者都為他人放棄安逸的生活。
③他們的選擇都是無怨無悔、心甘情愿的。
④他們的付出都是不求回報的。綜上所述,作者用行道樹象征無私奉獻這是非常貼切的,行道樹身上濃縮了奉獻精神的精髓。
四、說一說——演繹教材,情感體驗(15分鐘)
1、請用精彩的一句話寫下你想對行道樹說的話。
例:①行道樹,你守得住清貧,忍得住痛苦,受得住寂寞,你是我的榜樣!
②行道樹,你的存在盡管只是悲涼的點綴,但是城市因你而精彩。
2、本文中張曉風寫了自然界中的一個物,實際上是贊美了社會生活當中的一種精神,想一想,我們生活當中還有哪些物,人們經常賦予他某種思想、情感和精神,并借此來表達自己的思想,抒發自己的情感。請同學展開想像,搜索一下自己的記憶,自由發言。
①:小草,她,堅韌、頑強、執著。“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②:蠟燭,明知道自己會燒光,卻仍然要點著。也有一句古詩,可以說明這一點:“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燭成灰淚始干”
③:還有蜜蜂,辛勤采蜜,為人類服務,自己的壽命卻很短暫。“采得百花成蜜后,為誰辛苦為誰甜”
④:還有牛,辛苦地耕田,為農民服務,很勤奮,能吃苦。魯迅先生曾這樣說牛:“吃的草,擠出來的是奶”
⑤:路燈,孤獨、寂寞,卻給別人方便。…
五、找一找——思考人生,主題升華
行道樹,蠟燭,牛、蜜蜂、路燈、他們的這種犧牲精神是什么精神的體現?象征了什么樣的人?你能舉例子說明嗎?
學生舉例:(如:清潔工人,白衣天使,教師、科學家、航天英雄、士兵、公安干警等。)
六、拓展延伸(5分鐘)
播放《好大一棵樹》MTV,
要求:在認真欣賞完這首歌曲后,請同學聯系課文談一談自己的感受。
(引導:從無私奉獻這一點來談)
七、作業
1、多媒體展示課堂練習
2、仿寫練習
例:如果我是一棵小草,就要為自然增添一分春色;
如果我是,;
如果我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