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錢學森語文教案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教學目標:
1.正確認讀文中出現的生字新詞,并借助查閱工具書或聯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生詞的意思。
2.指導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引導學生通過反復、多層次地品讀人物語言,感受錢學森的"深深愛國情"和"拳拳報國志";感悟文中“言為心聲”、“一切景語皆情語”的寫作妙處。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通過反復、多層次地品讀人物語言,感受錢學森的
"深深愛國情"和"拳拳報國志";
教學輔助手段:多媒體
課時安排: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流程:
一、檢查預習,構建閱讀話題
1.齊讀課題,出示錢學森圖片讓學生認識.
2.檢查生字詞.(在關注能否讀準的基礎上,記住"裕"寫法及意思;了解"露"的另外一個讀音并組詞;知道"魂牽夢繞"的意思)前額富裕貢獻誠懇
袒露赴美留學廣闊無垠
劈波斬浪屈指一算魂牽夢繞
3.初步了解人物------錢學森
(1)錢學森是一個怎樣的人呢?課文中的哪些詞句對他進行了評價?
(2)課前老師還布置同學們搜集有關錢學森的資料并進行整理摘記,除了課文中寫的,你還搜集到了哪些資料?請選取你認為最有價值的簡單跟同學們交流一下.
4.整體感知課文內容,鼓勵學生質疑問難.
5.文中的錢學森最打動你的是什么?文中的哪些描寫表現了他的愛國情懷呢?請同學們拿起鉛筆沉下心來默讀課文,在那些讓你心動的地方停一停、想一想、圈一圈、畫一畫,寫下自己的感受。
二、品讀語言,領悟真情
(一)抓住第一處人物語言描寫品讀體會
1.自讀“他說:‘我是中國人。我現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在作準備,為的是回到祖國后能為人民多做點事。’”思考:在這里,錢學森一共說了幾句話?你從他說的每句話中分別能讀出什么呢?學生自讀后交流。引導學生從第一句話中感受錢學森的愛國情,從第二句話中感受其報國志,并完成板書:愛國情報國志。讓學生帶著自己的感受再來讀錢學森的話,教師隨即指導、總結讀書方法:言為心聲(并板書),我們透過人物的語言感受到了人物的愛國情和報國志。請同學們再來完整地讀讀這一個自然段,看看錢學森是在什么情況下說這翻話的?以此引出第二層次的讀書。
2.請學生交流之前的問題,隨即點撥想象:錢學森當時在美國可能會享受怎樣優厚的待遇呢?在學生充分想象的基礎上,教師再次點撥:請同學們再往遠處想象一下:對于已經取得優異成績的錢學森來說,享受著如此優厚的待遇,過著如此富裕的生活,在這樣優越的工作條件之下,如果繼續留在美國學習、深造,會有什么發展呢?學生交流之后,請同學們帶著自己的感受再讀錢學森的話,師引導學生深度思維: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聽到錢學森說出這樣的話,你又想說些什么呢?以此讓學生明白,錢學森在美國如此努力的學習、工作,不是為了個人的享受和發展,而是為了有朝一日可以回到祖國報效祖國做準備!
3.同學們,課文讀到這里,我們再來看板書,想一想我們可以在愛國情和報國志之前分別加個什么詞語才能更準確的表現錢學森的一片愛國情懷呢?在交流中完成板書:深深愛國情拳拳報國志請同學們也像老師這樣,把我們讀書的收獲認真的寫在這一自然段的旁邊,這就是讀書做標注。
4.教師再次點撥、總結讀書方法:同學們,人物的語言表達了人物的心聲,如果我們能再聯系著人物說話的背景去思考,那么我們的感受就會更真切,更深入。我們的心就和人物的心貼近了、融合了,也就真正實現了與人物的心靈對話。課文中還有哪里描寫了錢學森的語言?以此引入第二個環節的語言品讀。
(二)抓住第二處人物語言描寫品讀體會1.出示句子,學生研讀。
錢學森誠懇地說:“我們日夜盼望著的,就是祖國能夠從黑暗走向光明,這一天終于來到了。祖國現在是很窮,但需要我們大家——祖國的兒女們共同去創造。我們是應當回去的。”
教師啟發思考:根據上個環節我們品讀人物語言的方法,請同學們仔細讀一讀,在這里,你又能從錢學森說的每句話中讀出什么呢?
2.交流、碰撞中升華認識。
指導要點:第一句話“我們日夜盼望著的,就是祖國能夠從黑暗走向光明,這一天終于來到了。”,引導學生深入理解錢學森雖然身在美國,可他的心里裝著的卻是祖國,為新中國的成立而無限興奮與自豪,并隨即板書:心系祖國
第二句話“祖國現在是很窮,但需要我們大家——祖國的兒女們共同去創造。”引導學生通過聯系上下文,借助轉換角色的方法,深度解讀人物內心:
(1)我們的新中國窮到什么程度?在學生交流的基礎上,教師補充:是呀,經歷過那么多的苦難,我們的新中國真的是“要錢沒錢、要設備沒設備”,簡直可以說是到了一窮二白的地步了。可是,即使是在這種情況下,錢學森卻依然堅持要回國。那么,我想問問錢學森——
(2)錢學森,你在美國已經取得了那么多的成就,而且你肯定還會取得更多、更大的成就。可你卻堅持要回到我們這個要錢沒錢、要設備沒設備,一窮二白的新中國,你想過這會對你有什么影響嗎?你不在乎嗎?你在乎的又是什么呢?交流之后,請學生做錢學森再讀這句話。
(3)再問:錢學森,即使你不在乎個人的得失,那么你的家庭呢?你的妻子,還有一雙幼小的兒女,他們在美國過的可是富裕的生活呀,你把他們帶回我們這個一窮二百的新中國,你為他們想過嗎?你想的是什么呀?交流之后,請學生做錢學森再讀這句話。
(4)同學們,聽了錢學森說的,你們又想說點什么呢?帶著你的感受再來讀一讀他說的這句話吧。交流總結:透過這句話,我們看到了一個“國為重、家為輕;國家利益最重,個人利益最輕”的錢學森!請同學們齊讀這句話。
第三句話“我們是應當回去的。”你們想怎么讀?生突出的重點會不同,或者“應當”或者“回去”或者……師:不管你們怎么讀,我都看到了一個義無反顧報效祖國的錢學森(板書:義無反顧)
(5)透過人物語言,我們又看到了一個心系祖國、義無反顧報效祖國的錢學森,請同學們帶著你的感受再來讀他說的這番話。
(三)抓住“絕”字,感悟艱難
聽說錢學森要回國的消息,美國的一位高級將領怎么說?你了解到什么?引導學生透過“一人抵的上五個師”認識錢學森舉足輕重的價值。抓住“絕”字感悟錢學森為回國五年來受的磨難,在此基礎上品讀“然而,錢學森回國的決心一刻也沒有動搖過。”一句,感悟人物為報效祖國而義無反顧、無所畏懼的精神品質。
(四)揣摩語言,感悟文字背后的人物品質
請同學們用心讀讀歸國途中的錢學森,透過語言,你們又讀出一個什么樣的錢學森呢?
交流中,幫助學生升華認識,感悟“一切景語皆情語”。
(五)填充資料,深化認識
歸國后的錢學森馬不停蹄的投入到報效祖國的行動中:(1)1956年中國第一個火箭導彈研究院——國防部第五研究院正式成立,錢學森被任命為首任院長。
1960年11月5日,在戈壁灘的大漠中,一枚定名為“東風1號”的“仿制彈”發射成功。(2)1962年3月20日,“東方2號”的中程導彈研制完成。雖然第一次試飛沒有成功,但在1964年初,改進了的“東方2號”中程導彈正式發射成功,并于本年7月9日、11日連續發射兩枚“爭氣彈”。(3)1964年10月,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4)1966年10月27日,“兩彈結合”首次試飛一舉成功,中國擁有核武器的大國夢終于實現了!(5)…………背景語言:這一個又一個的奇跡,無不凝聚著錢學森的血與汗!(6)由于錢學森的回國效力,中國的導彈、原子彈的發射至少向前推進了20年!——《文史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