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厘米的認識數學教案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1經歷統一單位長度的過程,體會同意單位長度的重要性。
2認識刻度尺,初步認識長度單位“厘米”,借助實物初步建立1厘米的長度觀念。
3初步學會用刻度尺測量物體的長度,并通過估測,形成初步的估測意識。
4在測量的活動中,體驗合作的樂趣,養成做事認真的習慣。
[教學重點]
建立1厘米的長度觀念。
[教學難點]
測量方法的掌握。
[教具、學具的準備]
學生尺、小方塊、學具表、學具小棒、1厘米寬的雙面膠、橡皮、透明膠、1厘米寬的小盒。
[教學過程]
今天咱們繼續進行星星閃爍榜的評比活動,比一比哪個組的小朋友會傾聽、會合作、會動腦筋解決問題,摘得的星星最多。
一、故事情境導入。
1、導入:小朋友們,老師知道同學們最喜歡看動畫片了,今天就給同學們帶來了一部,想看嗎?在看動畫片的過程中要注意仔細觀察片里有哪些人?發生了什么事?
2、多媒體播放:阿福做新衣。
師:是呀,這是怎么回事呢?你們能不能幫小徒弟解答一下這個疑問呢?
小組討論,充分交流。
師傅和徒弟的手不一樣)
師生表演。(從大拇指的指尖到中指的指尖的一段就是一扎。)
4、師:怎樣才能避免師傅和徒弟測量中出現的問題呢?
9用尺子、用同一個人的手去量……)
小結:測量的時候要有一定的標準,人們通常用尺子測量物體的長度,這樣既準確,又便于交流。
生活中,你都見過什么樣的尺子呢?
尺子的種類很多,作用各不相同。
二、認識刻度尺,感知1厘米。
1、認識刻度尺子。
小朋友的尺子是什么樣的?請你趕快把它拿出來,我們重新認識一下它,好嗎?
師:仔細觀察,你都發現了什么?在小組里和自己身邊的小伙伴交流一下。(課件展示尺子。)
組內交流。看屏幕匯報。重點指導:
(1)數字。
這些數字是怎樣排列的?從幾開始的?(0)
師:這個“0”的作用可真不小,測量的時候,人們一般從0開始測量。
(2)小豎線。
師:這些小豎線叫做刻度線。
刻度線的長短一樣嗎?對著數的刻度線長度是怎樣的?
(3)CM
CM表示什么?
板書:CM厘米
今天,我們就要一起來學習“厘米的認識”(出示課題:厘米的認識),測量較短的物體的長度一般用厘米做單位。
齊讀課題。
2、感知1厘米。
(1)直尺感知。
1厘米到底有多長呢?請你在小尺子上找一找,從哪兒到哪兒是1厘米?(從0到1。)
請你拿出尺子,用小手指尖從0劃到1。
師:這就是1厘米。
還有誰能找到1厘米?
小結:每相鄰兩個數字所對的刻度線之間的一段距離都是1厘米。
(2)實物感知:
分小組活動,把你的小學具盒里學具在尺子比一比,找出1厘米的長度。
用你的拇指和食指捏一捏1厘米的長度,互相看一看。
你能用自己的身體的某一個部位記住1厘米的長度嗎?
(食指寬、甲寬……)
生活中,你還見過哪些物體的長度大約是1厘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