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質數和合數數學教案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教學目標:
2、找出100以內的所有質數,能判斷一個數是質數還是合數,會把自然數按約數的個數進行分類。
3、經歷質數和合數的認識和辨別過程,培養觀察、比較、歸納概括的能力。
4、培養學生敢于探索科學之謎的精神,充分展示數學自身的魅力。
教學重點:
1、理解掌握質數、合數的概念。
2、初步學會準確判斷一個數是質數還是合數。
教學難點:區分奇數、質數、偶數、合數。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課題。
我們已經學習了求一個數的因數的方法,你能正確求出1——20各數的因數嗎?
小組比一比,看誰列得快。教師指名匯報。
二、動手操作,制質數表。
(1)找因數。
觀察這些數的因數,如果按因數的個數,你認為可以怎樣分類?
動手給20以內的數按因數的個數進行分類,填書P23。
觀察黑板上的三類數各有什么特點?
師:只有1和它本身兩個因數的數叫做質數(或素數),除了1和它本身還有別的因數的數叫做合數。
結合1——20各數,解釋一下什么是質數?什么是合數?[板書概念]
齊讀20以內的質數、合數。
問:最小的質數是幾?最小的合數是幾?
1是質數,還是合數呢?[板書:1既不是質數,也不是合數]
如果把整數按自然數的個數來分類,可以分為幾類?哪幾類?再次強調:1既不是質數,也不是合數。
要判斷一個數是質數還是合數,關鍵是看什么?
你的學號是質數,還是合數?與同桌說一說,并互相判斷對錯。
P23做一做。獨立練習,全班交流檢查。
(2)找質數。
剛才我們已經找出了20以內的質數,那“73”它是不是質數。
要想馬上知道73是什么數還真不容易。如果有質數表可查就方便了。這表從哪來呢?
(教師出示百以內數表)這上面是1到100這100個數,它不是質數表,你們能不能想辦法找出100以內的質數,制成質數表?誰來說說自己的想法?(讓學生充分發表自己的想法。)
師:對,逐個判斷比較麻煩,是否有什么方法可以很快地找出來?用排除法可以嗎?
因為質數只有1和它本身兩個因數,那么質數的倍數就都是合數,只要在數字表上依次劃出質數的倍數,剩下的就是質數了。
學生根據教師的指導,在教材第24頁用排除法動手制作100以內的質數表,然后再在全班交流。
一起把100以內的質數讀一讀。
附:100以內質數順口溜
二、三、五、七、一十一
十三、十七、一十九
二三九、三一七
五三九、六一七
四一三七、七一三九
八三、八九、九十七
三、練習鞏固:
完成練習四第1、2題。
四、課題小結:
這節課你在激烈的討論中有什么收獲?
板書設計:
質數和合數1
一個數,如果只有1和一個數,如果除了1和既不是質數
它本身兩個因數,這樣它本身,還有別的因數,也不是合數
的數叫做質數(或素數)這樣的數叫做合數。
教學反思:
本課教學內容在第三單元和第五單元之間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承上是指它的學習是建立在因數和倍數、2、3、5的倍數學習基礎之上的,而啟下則是指它是后面學習最大公因數、最小公倍數以及約分、通分的基礎,所以必須高度重視。
今天的教學內容對學生而言,一個字可以準確概括“難”。分析原因,主要有以下兩方面的原因:
一、即使課前進行了預習,可因為概念太抽象,所以仍舊有許多學生都難以理解。
本單元概念多,難度大,我一直要求學生提前預習。前幾課時,教材適時的留白,小精靈及時的點拔性提問以及明顯的概念結語,幫助許多學生在預習中就初步理解了新知,教學效果比較顯著??山裉欤瑢W生普遍反映看不懂。為什么?
原來他們并未按教材要求首先寫出1——20各數的所有因數。缺少找因數的環節,何來后繼的觀察、比較與分類,概念的形成更是空中樓閣,形同虛設。因此以后再教時,在預習環節一定要明確指出:必須在草稿本上找出1——20各數的因數。相信有這樣的經歷體驗后,再閱讀教材中的人物對話一定會有所認同,再按因數進行分類,一定有理有據。
二本課要綜合應用本單元所學的各種概念、知識,如找因數的方法、“2、3、5倍數的特征”……,所以只要某一個知識環節稍稍薄弱,就可能出現判斷失誤。如:練習中許多學生就將27、57、87判斷成質數,這說明3的倍數特征還需進一步強化。在找質數過程中,許多學生只劃了2、3、5的倍數就以為可以了,其實還要接著去掉7的倍數,如“49、77、91”。
針對上述情況,準備再加一節練習課,幫助學生對奇數、偶數與質數、合數加以區分,對分解質因數加以補充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