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在撰寫家庭誠信教育的過程中,我們可以學習和借鑒他人的優秀作品,小編整理了5篇優秀范文,希望能夠為您的寫作提供參考和借鑒。
家庭誠信教育缺失主要表現為家長重智輕德,“放縱”孩子不誠信;家長自身不誠信,“助長”孩子不誠信;家長教育方法不當,“逼著”孩子不誠信。〔4〕另一方面,現代社會對誠信的高度需求,要求加強幼兒誠信教育。由于教育具有前瞻性,教育應與社會經濟發展的趨向相一致,并體現將來的發展趨勢。盡管當前我國經濟社會中誠信缺失嚴重,整個社會尚未形成守信光榮、失信可恥的良好氛圍,但是,隨著我國社會改革的整體推行,誠信制度體系的完善,誠信必將成為引領道德時尚的核心價值觀念。從整個道德體系結構來講,現代社會中誠信將取代孝悌,趨于更為核心的位置。〔5〕正是基于此,加強幼兒誠信品質培養對于培養有誠信道德的人才,對于人才適應現代社會競爭需求具有重要意義。
一、家庭教育中培養幼兒誠信品質的緊迫性
在家庭教育中培養幼兒誠信品質不僅必要,而且十分緊迫。這種迫切性主要是由于當下誠信缺失的嚴重性與幼兒時期教育的特殊性決定的。盡管中國傳統社會是具有較高誠信的社會,然而轉型過程中出現的各種行為對傳統誠信的沖擊,導致傳統誠信日益消解。而現代誠信尚未建立,傳統誠信與現代誠信出現斷裂,誠信系統呈現“空心化”的狀態,導致誠信缺失嚴重。在誠信系統建設中,人的因素是主要因素。通過誠信制度和誠信道德建設,目的是規范和引導人的理性,約束人的非理性。從這個意義上說,教育在誠信系統建設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通過誠信教育可以使受教育者樹立現代誠信觀,養成誠信人格品質,而在誠信教育系統中幼兒誠信教育顯得尤為重要。這主要是因為幼兒時期是人的道德意識、道德觀念形成的啟蒙時期,是一個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的起始階段,是建構誠信品質的奠基時期。〔6〕在幼兒時期,如果通過家庭教育能為兒童的誠信人格培養打好基礎,能在兒童幼小的心靈中播種現代誠信觀,會為將來人才誠信道德素質的培養打下良好的基礎。因此可以說,在家庭教育中培養幼兒的現代誠信觀、誠信品質不僅有利于幼兒全面成長,使其更適應現代社會需求,更利于國家的誠信建設長遠目標。
二、幼兒誠信現狀及幼兒家庭誠信教育存在的問題
(一)不容樂觀的幼兒誠信現狀了解幼兒誠信現狀,需要從幼兒說謊和誠信兩個方面來考察。首先,幼兒階段兒童說謊發生率較高,幼兒對說謊的理解與道德評價存在顯著的年齡差異。有研究發現,即使是3歲兒童,違規后出現說謊的人數至少在一半以上,而4、5歲兒童的說謊人數顯著地多于3歲兒童,〔7〕而且4歲兒童比3歲兒童在說謊時更有策略,兒童的說謊水平與錯誤信念水平有顯著相關。〔8〕幼兒對于說謊的理解與道德評價尚不穩定,年齡差異和情境差異顯著。交往對象及說謊情境在一定程度上對幼兒說謊概念的理解及道德評價影響顯著;隨著年齡的增長,幼兒對說謊的理解更多依據事實判斷;3歲~4歲是幼兒對說謊理解及道德評價發展的重要時期。〔9〕其次,幼兒尚未形成相對穩定的誠信觀和誠信認知。幼兒認知的發展以直覺思維為主,其誠信品質初步形成,但尚不具備跨情境的穩定性。這一特點決定了幼兒期家庭誠信教育應更多地培養兒童的誠信品質的穩定性。正如陶行知所說:“凡人生所需之重要習慣、傾向、態度,多半可在6歲前培養成功。換句話說,6歲以前是人格陶冶最重要的時期。”〔10〕正是基于此,幼兒時期誠信品質的培養會為成年時期誠信觀和誠信行為打下良好的鋪墊,對個體一生將產生深遠影響。
(二)問題眾多的幼兒家庭誠信教育當前,由于社會誠信缺失嚴重,社會的總體信任進一步下降,人際不信任進一步擴大。〔11〕很多家長出于保護孩子安全的需要,從小教育孩子“不要跟陌生人說話”、“不要輕易相信別人”。這本身并無可厚非,但是由于缺乏相應的信任、責任、誠實、信用的教育,使得誠信教育在幼兒家庭教育中一直處于缺失狀態,這種缺失主要表現為以下四個方面:第一,部分家長缺乏誠信教育意識。部分家長尚沒有認識到誠信在現代社會中的重要價值。現代誠信是契約誠信,是陌生人間的誠信。在現代社會的整個道德結構系統中,誠信處于核心的地位。可以說,人們要適應現代生活首先應具備現代誠信觀。當前,部分家長尚未意識到培養幼兒誠信品質對于孩子將來適應現代生活的必要性,因此,在家庭教育中常常忽略幼兒誠信品質的培養。第二,一些家長自身常常失信,難以為孩子樹立誠信榜樣。班杜拉認為,幼兒學習主要是模仿學習。幼兒誠信道德品質的獲得,也常常是兒童通過觀察和模仿家長的誠信行為和誠信觀念而習得。然而,在現代社會失信的不良風氣的影響下,一些家長形成了失信的習慣。在家庭教育過程中,常常難以樹立誠信榜樣。第三,一些家長教育方法不當,重言傳輕身教。由于幼兒正處于直覺思維階段,他們對于事物的認知主要取決于知覺到的事物顯著特征。言傳說教的道德教育方法不太適合幼兒思維發展特點。第四,部分家長注重結果,輕視過程。在家庭教育中,很多家長存在浮躁心理,過于看重孩子行為的結果,忽略孩子行為的心理過程。這種教育方式使得一些孩子為了避免懲罰或為了獲得贊揚而說謊。一旦幼兒發現通過說謊可以逃避懲罰或獲得稱贊,就會進一步強化其說謊行為。
【摘要】在我們構建和諧社會的今天,人們在各個領域各個行業倡導誠信。作為一名教師,在七年的教學生涯中,漸漸發現在孩子中間存在一種值得老師和家長們重視的現象,那就是說謊。而這一現象的形成和家庭教育的失落密不可分。
【關鍵詞】家庭;誠信;教育
子曰“人而無信,未知其可也。”誠信作為一切道德的基礎和根本,是人之為人的重要品質,也是社會賴以生存發展的基礎,更是我們的教育必須弘揚的一種美德。然而,在我們構建和諧社會的今天,人們在各個領域各個行業倡導誠信。作為一名教師,在七年的教學生涯中,卻發現我們祖國的未來-青少年們卻拿撒謊當兒戲。試想,一個從小撒謊成性的人長大又何談誠信?到底什么使這些天真無邪的孩子學會撒謊呢?
經過我多方面的調研,我痛感是我們的家庭教育出現了危機。出現這種危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在具體分析之前,我講幾個真實的例子。
例一:一學生沒有完成家庭作業,被老師批注重寫并請家長簽字,而該生卻將作業撕掉告訴家長是老師所為,然后家長氣憤之下給老師打電話質問,當老師解釋清楚后,又聽孩子一面之辭,說是班里常欺負他的同學所為,經證實是自己孩子隨意扯謊,家長卻再沒面子跟老師聯系。試想只要將責任推到別人身上,家長就不分青紅皂白來給撐腰,是不是在縱容孩子扯謊呢?
例二:兒歌“走到馬路邊,撿到一分錢,交到警察叔叔手里面……”,撿到一分錢我們家長會讓孩子上交,那撿到幾十元,幾百元甚至幾千元呢?我們家長的態度又如何呢?廣播里播出:有同學丟了報名的學費,拾到的同學主動上交,而另一個同學卻說:“我媽說他真傻,要是我撿到我就給我媽,不告訴老師。”試想,這樣教育孩子,在利益面前孩子還能說真話做實事嗎?
一、關于學校誠信教育工作
“言必信,諾必誠”,“小信誠,大信立”。誠信教育必須從大處著眼,從小處入手,從青少年抓起,從日常生活抓起,通過教育部門的大力推行與努力,在全社會樹立誠信光榮、失信可恥的社會風氣和強有力的輿論氛圍。
(一)抓好誠信制度建設,納入學校德育體系。在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和中小學校中樹立起以誠信立校、以誠信立教、以誠信育人的思想,切實加強領導,將誠信落實到學校教育教學和學校管理的各個環節之中,建立健全誠信教育的各項制度。將誠信教育納入創建安全文明校園活動之中,把誠信作為學校對各部門的管理和考評、對教師的管理和考評、對學生的操行評定的重要內容之一。充分發揮少先隊、共青團和工會的作用,建立學生誠信檔案,實行學生“誠信考場”等。不斷探索誠信教育制度化、規范化的有效途徑,把誠信教育納入學校思想道德建設體系和日常管理工作之中,持續推進。
(二)規范誠信行為,為人師表,率先垂范。要求各級教育行政部門領導和中小學教職員工帶頭講誠信,做到“言必信,行必果”,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為人師表、身體力行、有諾必踐,以教師高尚的品行、人格的魅力、誠信的作風取信于學生、學生家長和社會,提高公信力,做誠信的表率。加強教師職業道德教育,通過各項制度建設,將誠實守信落實到全體教師的教育行為上。同時,重點整治誠信缺失的突出問題。例如:有些部門或單位的少數工作人員責任意識較為淺薄,存在有諾不踐、有禁不止等現象;個別教師缺乏基本的師德水平,職業責任心不強,存在隨意調課,只教書不育人,有償家教等情況。
(三)以人為本,形式多樣,組織豐富多彩的誠信教育活動。誠信教育重點在知行統一,關鍵在踐行。組織各中小學校精心安排貼近生活、貼近實際、貼近學生的誠信教育活動。充分利用每年9月20日全國“公民道德宣傳日”和每年9月全國“中小學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月”的活動契機,將誠信教育作為重點之一,安排時間組織相關教育活動。充分利用現實生活中有關誠信的典型案例、典型人物、先進人物,通過報告會、座談會,上門參觀、走訪等形式,感受誠信對一個人成長的重要性。以“人人知誠信、人人講誠信”為主題,利用校、班、團隊會組織研討會、辯論會;舉辦征文、演講、知識競賽、我講誠信故事、相聲小品等活動;充分利用校內櫥窗、黑板報、廣播、校園電視臺、校園網大力宣傳誠信教育的基本內容、要求和重要意義,形成“人人知誠信”的良好氛圍,為“人人講誠信”打下輿論基礎。
(四)走向社區、進入家庭,形成學校、家庭、社會聯動的誠信教育體系。誠信教育要取得實效,僅僅停留在學校教育是不夠的,要通過多種活動形式,將學校誠信教育與社會道德和家庭道德建設結合起來。社區和家庭是中小學生生活、學習的重要場所,對中小學生健康成長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市局促使學校主動與家庭、社區緊密配合,擴大學校教育對社會和家庭的影響,特別是重視和加強對家庭教育的指導,幫助學生家長充分認識誠信對學生成長的重要性,以身作則,積極配合學校共同抓好誠信教育,促進學生誠信素養的提高,構建學校、家庭、社會聯動的誠信教育體系。
【摘要】:本文主要以加強誠信教育,構建和諧社會為中心,談了以下兩個方面:
一、從大處入手應加強學校誠信教育,重視家庭教育,培養誠信意識。
二、落實到具體做法應講究低起點、實內容、有針對性并能循序漸進。
【關鍵詞】:重要性學校誠信建設家庭教育誠信自覺循序漸進
誠信,是中華民族的一種傳統美德,這種美德的核心是真誠。誠則實,不會弄虛作假,吹牛奉承;誠則信,不會出爾反爾,撒謊騙人;誠則順,為人真誠而辦事順利。中國人從古代便流傳下來一個“狼來了”的故事,它告誡人們:一個不誠實愛撒謊騙人的人,最后會失去求援喪失生命。
一、誠信教育的重要性
一、關于政務公開
*年,市教育局根據市委、市政府建設“誠信*”的工作部署,認真學習十七大精神,深入貫徹科學發展觀,積極開展“一二三四”工程,有效推進誠信教育。其中,把政務公開作為加強群眾聯系,維護群眾利益,構建和諧社會的基礎工作,采取切實措施抓實抓好抓出了成效,在當地干群中樹立了教育的良好形象。
一是狠抓行政權力公開和辦事程序公開。市教育局牢牢抓住行政決策、執行、結果等運行環節,向當事人全部公開行政權力行使或事項辦理過程的相關情況。公開教育局工作職能、科室設置與職能、服務承諾等內容,對相關收費標準和學生轉學休學、民辦學校辦證、教師資格認定等辦事程序進行了詳細的說明,方便了辦事群眾,保障了群眾的知情權、選擇權和監督權。
二是主動搭建公開平臺,提升服務水平。在采用傳統方式公開的基礎上,該局充分運用揚州教育網、電子顯示屏、電視等現代媒介,將群眾關心的熱點問題進行實時公開。同時積極提升服務水平,組織公共服務和行政執法的“窗口”;科室公開辦事制度,辦事程序和辦事結果,增加了行政行為的透明度。
三是健全學校校務公開制度。明確校務公開的內容、形式,實施步驟和工作要求,健全學校校務公開制度。通過開展規范管理“家家到”,組織機關工作人員到聯系學校督查校務公開工作,開展校務公開考評等措施,使得學校校務公開工作走上了正常化、規范化、制度化和效能化的軌道。
四是建立政務公開工作長效機制。建立健全了政務公開工作制度、考核制度和責任追究制度,將政務公開作為教育目標管理的重要指標,作為學校領導班子建設考核的重要內容,作為學校實行黨風政風行風建設責任制的重要內容進行評估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