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在撰寫交易市場的過程中,我們可以學習和借鑒他人的優秀作品,小編整理了5篇優秀范文,希望能夠為您的寫作提供參考和借鑒。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加強對商品交易市場的管理,規范市場交易行為,維護正常的流通秩序,保護市場舉辦者、經營者、消費者的合法權益,根據《浙江省商品交易市場管理條例》及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市實際情況,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本辦法所稱商品交易市場,是指依法登記設立,有相應的設施和管理服務機構,有多個經營者入場獨立從事商品交易的場所(以下簡稱市場)。
第三條凡在*市市區范圍內舉辦市場和在市場內從事經營活動的,均應遵守本辦法。醫藥、煙草、出版物等專業市場的管理,法律、法規有特別規定的,按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執行。
第四條*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是市場的監督管理機關。公安、稅務、物價、規劃、技術監督、衛生、市容環衛等部門應按照各自職責,對市場實施監督管理。
第二章市場的舉辦
伴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和城鄉居民收入的不斷提高,*商品交易市場持續活躍,形成了一批成交規模上億元、輻射面廣的大中型商品交易市場,廣泛分布在生產、生活等各個領域,在連接產銷、滿足消費、活躍商品流通、促進區域經濟發展等方面發揮了積極的作用,有力促進了大商業、大流通、大市場格局形成,輻射能力日益增強。但隨著各種便利店、超級市場、連鎖商店的不斷發展,商品交易市場的競爭局面將更為激烈,發展的空間面臨著更大的挑戰。本文根據*3―*7年億元以上商品交易市場統計調查資料,對*億元以上商品交易市場發展情況做一分析,并就億元以上商品交易市場發展提出對策建議。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和城鄉居民收入的不斷提高,*商品交易市場持續活躍,形成了一批成交規模上億元、輻射面廣的大中型商品交易市場,廣泛分布在生產、生活等各個領域,在連接產銷、滿足消費、活躍商品流通、促進區域經濟發展等方面發揮了積極的作用,有力促進了大商業、大流通、大市場格局的形成,輻射能力日益增強。
一、總體發展特征
(一)大型市場不斷增加,規模化發展趨勢明顯。近幾年來*商品交易市場在經過了急劇擴張和數量型發展之后,許多市場逐步走向規范化和現代化,經營規模日益擴大,市場成交額不斷攀升,正在向大型和超大型規?;较虬l展和集中。據統計,*7年全省成交額達億元及以上的商品交易市場有149家,比*3年增加29家,其中年成交額在10億元以上商品交易市場有23家,占15.4%;成交額超60億元的超大型市場有3家,占2.0%。全年億元市場交易額達945.38億元,比*3年增長1.48倍,年均增長25.6%。從單個市場成交規??矗骄總€億元市場成交額為6.34億元,比*3年增長1倍,年均增長18.9%。目前,億元市場已從單純的交易主體聚集場所逐步轉為大批發商、大商、大經銷商的培育基地,對全省商品流通業發展產生了重要的影響,*7年億元市場成交額占全省批發零售業產品銷售額的比重達11.9%,比*3年提高1.3個百分點。
(二)市場類別豐富,專業市場占據主導。為適應競爭的需要,*億元市場經過調整、完善和提高,經營方式趨于成熟,有與居民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消費品市場,也有各類生產資料市場;有多類商品兼營的綜合市場,也有單一的專業市場。*7年億元商品各類市場中,綜合性市場有61個,占41.2%,其中工業品綜合市場5個,農產品綜合市場56個,分別占綜合市場的8.2%和91.8%。全省有專業市場87個,占58.8%。專業市場中,紡織品服裝鞋帽市場最多,有13個,占專業市場的14.9%;其次為建材裝飾材料市場,為10個,占11.5%;食品飲料煙酒市場和蔬菜市場各9個,均占10.3%;水產品市場8個,占9.2%;小商品市場和干鮮果品市場各6個,占6.9%;機動車市場和糧油市場各5個,占5.7%。
(三)現代市場體系建設加快,經營環境進一步改善。隨著市場建設的推進,各地在注重市場培育的同時,十分注意硬件設施上檔次,有力地推動了億元市場的改造和提升。*7年,全省億元市場營業面積達262.96萬平方米,平均每個攤位營業面積53.5平方米,比*3年增長71.8%。其中,營業面積在一萬平方米以上的市場有63家,占億元市場的42.3%,五萬平方米以上的億元市場有14家,占9.4%。出租攤位數500個以上的大交易市場有28家,占18.8%。全省億元市場中,80%以上是封閉式市場。經營環境的不斷改善為市場的繁榮和發展創造了有利的條件,*7年億元商品交易市場平均攤位出租率達88.6%,比*3年提高17.1個百分點;年平均每個攤位成交額192.22萬元,比*3年增長1.4倍。
為加強我市土地房產交易市場的管理,規范土地使用權及房產交易行為,理順有關操作程序和政策界限,推進廉政建設,對我市在執行《廣東省土地使用權交易市場管理規定》(省政府79號令,以下簡稱《規定》)和《關于國有集體資產進入產權交易市場規范交易行為的實施意見》(汕府〔*〕49號,以下簡稱《意見》)等規定中涉及的有關問題,提出如下意見:
一、關于土地交易機構的性質及運作方式問題
土地交易機構是交易場所和組織主體的統一,既不能成為其他中介機構的交易平臺,在土地交易組織方面也具有行政指定的相對壟斷權,并不納入競爭領域而與其他中介機構成為平等的市場主體。我市設立的土地交易機構,應充分考慮場所和組織主體的統一性,配置好相應從事評估、拍賣、招標等方面的工作機構和專業人員。
二、關于必須進場交易的土地使用權內涵問題
(一)關于必須進場交易土地使用權范圍。對必須進場交易的土地使用權范圍,應嚴格按省《規定》執行,包括:(1)商業、旅游、娛樂、寫字樓、賓館和商品住宅等各類經營性用地(不含工業廠房用地)的土地使用權出讓;(2)國有企業、集體企業和公有經濟成分占主導地位的公司、企業土地使用權轉讓(含以土地使用權為條件進行的合營合作建房);(3)以劃撥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權轉讓。但必須依法經過批準,簽訂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補交土地使用權出讓金;(4)為實現抵押權而進行的土地使用權轉讓;(5)工業廠房用地和經營性用地以外的土地供地計劃公布后,同一宗地有兩個以上意向用地者的土地使用權出讓,也必須在土地交易機構公開進行。
(二)關于土地使用權的內涵界定。根據省《規定》的精神,土地使用權與經開發建設形成房地產所占有的土地使用權是有區別的。對此,可以投入建設資金占工程總投資比例25%為界限,未達到25%的界定為純土地使用權轉讓,達到25%及以上的界定為房產(即因轉讓地上建筑物、構筑物和附著物而導致的土地使用權轉讓,下同)轉讓。
論文關鍵詞:場外交易OTC總體思路
論文摘要:場外交易市場是資本市場不可缺少的一個組成部分,也是資本市場向低端拓展的一個重要方向。在我國建立成熟的場外交易市場是至關重要的。文章認為發展場外交易市場的總體思路就是建立統一互聯、分散做市,建立集中的電子場外交易市場。
場外交易市場是場內交易市場或者證券交易所市場的對稱,在美國被稱“Over-The-CounterMarket”(簡稱“OTCMarket”),其原意是指場外交易市場或店頭市場,即證券商之間或證券商與客戶之間在證券商柜臺完成證券買賣,以區別于證券交易所從委托、公開集中競價直至結算交割的系列過程。
中國場外交易市場可由兩部分組成:一個是類似于NASDAQ全國市場的自動報價系統,可稱之為高級場外交易市場,它主要為具有成長潛力的中小企業提供融資服務,同時它也是兼容的市場,允許在證券交易所上市的公司在該市場掛牌交易;另一個是類似于美國OTCBB的場外交易市場,可稱之為次級場外交易市場,它主要作為證券交易所和高級場外交易市場的預備市場,同時為在前者上市的公司提供退市渠道,并為證券提供流通服務,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鑒于中國的場外交易市場發展還不夠成熟,市場風險較大,監管不太健全,目前還不適合設立類似美國粉紅單市場的場外交易市場。
場外交易市場與主板市場的類型不同,有著不同的投資者群體和融資企業群體,在融資、掛牌上市和交易、監管方式等諸多方面都有著很大的不同。發展場外交易市場的總體思路就是統一互聯、分散做市,建立集中的電子場外交易市場。
一、明確功能定位,把深圳創業板和地方性產權市場建設成為主要幫助中小企業融資的場外交易市場
摘要:本文簡要分析當前我國產權交易市場的發展環境,闡述加快海峽西岸產權統一市場建設的必然性,提出深化海西產權交易市場改革,進一步推動兩岸金融市場對接的政策建議。
關鍵詞:海峽西岸;金融市場;產權交易;閩臺金融合作。
一、我國產權交易市場的發展環境
(一)產權交易市場是新興金融市場
1.日趨完善的法規體系推動我國產權交易市場向縱深發展。一是國務院國資委、財政部于2003年聯合并于2004年2月起實施的《企業國有產權轉讓管理暫行辦法》,規定企業國有產權轉讓應當在依法設立的產權交易機構中公開進行,總體要求“應進必進,能進則進,規范進入,操作透明”,由此確定了國有產權交易行為的法律依據,開辟了資本市場新領域。二是國務院于2004年《關于推進資本市場改革開放和穩定發展的若干意見》,明確大力發展資本市場是一項重要戰略任務,提出應健全資本市場體系,以及積極推動我國資本市場改革開放和穩定發展的九條政策綱要。三是2008年10月召開的十一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通過《企業國有資產法》,提出“除按照國家規定可以協議轉讓的以外,國有資產轉讓應當在依法設立的產權交易場所公開進行”,確定產權交易機構是國有資產轉讓的法定市場交易中介。四是財政部于2009年《金融企業國有資產轉讓管理辦法》,規定各級金融企業國有資產轉讓以產權交易機構、證券交易系統交易為主要方式;非上市金融企業產權轉讓完成后,轉讓和受讓雙方應當憑產權交易機構出具的產權交易憑證,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及時辦理相關國有產權登記手續。五是國務院于2008年12月出臺的關于金融促進經濟發展的九項政策措施(通稱“國九條”),以及同期國務院辦公廳下發的關于當前金融促進經濟發展的30條意見,都提出了創新融資方式,通過并購貸款、房地產信托投資基金、股權投資基金和規范民間融資等多種形式,拓寬企業融資渠道。六是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于2009年2月出臺《股權出資登記管理辦法》,進一步完善股權權能,提高股權的流動性。
2.產權交易市場的內在功能必然要求其承擔歷史重任。產權市場交易的核心商品是企業的股權和財產權,通稱為產權交易。產權交易市場具有五項主要功能:一是作為資本運作載體和資金交易信息的集聚地。所有企業(包括上市公司的股東)都可以通過該市場公開投資,并購或轉讓股權、資產,支付結算交易價款。轉讓方和受讓方也可從該市場獲取相關信息。二是具有價格發現功能。企業股權和財產權在一個公開、公平、高效、競爭的市場中形成的均衡價格,不僅能夠真實反映產權價值,而且具有連續性和權威性。三是充當國有資產保值增值、資本運作及風險控制的平臺。四是成為內外資融合的接口和資本退出的通道。外商可以通過該市場參股或并購現有的各類中資企業,各種組織形式的企業都可以通過該市場轉讓股權或資產。五是銜接項目資源與后期融資兩個相關環節。中小企業可以通過該市場達到與銀行機構的連接,實現以股權換資金、貸款買股權、財產變現金,以及不動產轉換為流動資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