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在撰寫護理學論文的過程中,我們可以學習和借鑒他人的優秀作品,小編整理了5篇優秀范文,希望能夠為您的寫作提供參考和借鑒。
1資料與方法
1.1資料來源
檢索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CNKI)和萬方數據庫,選擇高級檢索,在“主題”字段或“題名或關鍵詞”字段分別檢索“PBL”AND“護理”AND“本科”。結果共顯示144篇文獻,刪除無關和重復文獻后,共檢索到符合標準的文獻108篇。
1.2建立數據庫并錄入文獻信息
根據研究內容和目標,應用Excel軟件建立數據庫,收集文獻相關信息。文獻基本情況:文題、作者、作者單位、發表期刊、發表年份、引文情況、基金來源、文獻類型等;文獻主要內容:研究地點、研究對象、研究內容、文獻使用研究方法等。對每篇文獻的以上信息進行整理并提取,將相應信息錄入數據庫。
1.3統計學分析
1對象與方法
1.1成立研究小組
課題研究小組成員來自某醫科大學附屬三級甲等醫院及護理學院,由2名臨床護理管理專家、3名護理教育專家、4名臨床護理教育實施者及2名研究生組成。研究小組定期召開集體討論會,對Delphi專家函詢問卷制定及有爭議條目的篩選等研究過程中的關鍵環節做出決定。
1.2擬定專家函詢問卷
2011年9月—2012年8月,采用分層隨機抽樣方法從全國75所擁有護理學碩士學位授予點的醫學院校中抽取25所,選取6所國外高校,包括3所美國高校(密西根大學、約翰•霍普金斯大學、辛辛那提大學)、1所澳大利亞高校(弗林德期大學)、2所泰國高校(清邁大學和東方大學)。通過面談調研法和媒介調研法(包括電話、網絡和書面調研等)對這31所大學的護理研究生培養方案進行調研,分析其培養目標及課程體系的要素特點,并進行比較和綜合;同時通過檢索中英文數據庫收集國內外護理碩士研究生培養目標及課程體系構成要素,制定專家函詢問卷,數據庫來源包括維普中文全文數據庫、中國知網、萬方數據庫、PUBMED、OVID-BIOSIS、EBSCO-MEDLINE、Highwire-Press和Google。經課題組集體討論,初步擬定以培養目標10個條目及課程體系78個條目為主體,并包含致專家信、填表說明、各級指標、專家情況調查表的完整德爾菲專家函詢問卷;專家情況調查表包括性別、年齡、學歷、職稱、工作領域、工作年限、對內容的熟悉程度及判斷依據;條目的評價采用Liker5級評分法,并在每個條目后設計意見及建議欄,收集專家對條目的意見。
1.3遴選函詢專家進行函詢
1.資料與方法
1.1研究對象隨機抽取本校2013級護理專業2個行政班89名學生實施教學研究,實驗組(CBL教學組)44人和對照組(傳統教學組)45人,兩組護生授課教材、教師、學時及教學進度相同,其年齡、實驗前成績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教學方法兩組均根據母嬰護理課程大綱和標準由同一教師授課。
1.2.1.1對照組教師按傳統講授式教學方法完成教學任務。
1.2.1.2實驗組教師主要采用CBL教學法,輔以講授式教學。具體程序如下:教師根據教學內容認真篩選臨床典型病例;根據教學的重點難點和學情設計若干核心問題,問題難度呈遞進式。如在學習產后出血患者護理時,可提出該患者是不是發生了產后出血?如果是,引起該患者產后出血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引起產后出血還有哪些因素?作為產科護士你將如何對該產婦進行搶救和護理?教師通過世界大學城空間將病例和問題到每個學生的空間。實驗組同學按照5-6人為一小組,課前根據問題去收集、整理資料,思考和解決問題,并寫出匯報材料。課堂上教師根據相關病例,以問題為基礎,引發學生的學習討論興趣,每小組選出一名代表闡述本組討論結果,其他同學可以做補充。教師根據學生討論情況進行點撥,答疑,最后精講本小節重點內容。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文的研究對象是2012年6月~2014年6月間我院收治的52例老年重癥哮喘患者,我們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為對照組(26例)和觀察組(26例),兩組患者的臨床表現及各項檢查結果均符合重癥哮喘的臨床診斷標準。在對照組26例患者中,男性患者有16例,女性患者有10例,他們的年齡為59~77歲,平均年齡為(63.5±4.4)歲,他們的病程為2~17年,平均病程為8.6年;在觀察組26例患者中,男性患者有15例,女性患者有11例,他們的年齡為61~75歲,平均年齡為(62.7±4.6)歲,他們的病程為1.8~18年,平均病程為8.8年。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病程及病情等一般資料方面的差異均不顯著(P>0.05),不具有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為對照組患者進行低濃度吸氧治療、抗生素治療、機械通氣護理、生命體征監測及對癥護理等常規護理,為觀察組患者在進行上述常規護理的基礎上實施整體護理干預。觀察對比兩組患者的護理效果,并將對比的結果及兩組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的分析。進行整體護理干預的具體方法是:1.2.1心理護理由于老年患者缺乏醫學常識,因此在患病后極易產生焦慮、不安等負性情緒,這會使其迷走神經處于興奮狀態,進而加重其病情。為此,護理人員要根據患者的文化水平,對其進行有關哮喘的健康宣教,并為其介紹護理的方法、過程及注意事項等內容,以消除其內心的恐懼,使其能夠積極地配合治療及護理工作。
1.2.2呼吸道護理
1.明確學習目標
每一輪外科護理學教學開始時,先明確介紹外科護理學的知識框架和主要內容,本課程現狀及發展趨勢,并結合實際令學生明白學習外科護理學有什么用途。引導學生在日常見聞中印證外科護理學所學的知識,鼓勵學生在生活中尋找機會應用所學的知識,讓學生學習的時候能夠有目標、有動力。
2.改良的以問題為導向的教學
PBL教學方法在醫學職業教育中頗受推崇,不少的研究者都曾在各門課程中應用這種教學方法,但比較成熟的模式和方法主要面向臨床醫療專業學生。筆者也曾對護理專業學生進行過嘗試。道德標準與價值觀念、經濟文化背景、培養目標、教育環境與資源、改革時機、教師和學生的心理接受度、招生數、生師比等因素或多或少都會影響到對這一新事物的理解和實施效果。但由于護理學生在學習和將來的工作方面與臨床醫療專業學生是有一些差異的,所以在目前的教學體制下照搬這種模式就很難順利實施。
2.1傳統PBL教學應用于護理專業學生的困難
目前雖然不斷在進行教學改革,但由于存在研究時限較短,改革幅度較小的問題,而PBL教學對于教學師資、環境、時數以及教學設計都有較高的要求,所以PBL教學改革所需的大環境在短期內是難以實現的。具體到對學生進行考核和評價等方面的研究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師資方面的不足主要表現在數量不夠和業務素質欠缺兩方面。傳統的PBL教學要求的師生比大約在1∶8[1,2],而現今高校各專業招生規模的擴大令師生比例難以達到這個比例。雖然目前的師資參加過一些PBL教學的學習和培訓,但離熟練的組織和駕馭PBL課堂還有一段不小的距離,并不能滿足PBL教學的需求。另外,PBL教學還要求教師的臨床業務素質較高,而目前年輕的教師也需一些時日才能完成PBL教學專用教案的編寫和過程的管理,以擔此重任。筆者嘗試開展PBL教學選擇的教學對象是本科學生和涉外護理方向的學生。雖然這些學生平時學習的興趣和主動性相對較高,但是多數學生在校學習期間仍沒有設想過在將來的工作中獨立思考,而且目前的醫療體制也并沒有對護理人員提出這種要求,所以在課程繁多、課外活動豐富的現狀下,同學們給自己的定位大多就是各科目考試成績優秀或者合格,能幫助自己拿到獎學金。在這種情況下學生實施PBL教學就難以較高質量地完成了,甚至有學生會考慮課外活動中的出色表現也能幫助自己拿到獎學金而放棄參與PBL教學。另外,學生課程在深度方面的要求有限,學生更多的精力放在完成課程廣度方面的要求。所以在某一門課程中開展傳統的PBL教學較難把握學習深度的要求以及找準教學中心問題,常常給學生以淺嘗輒止、難以盡興的感覺。基于以上原因,筆者摸索著在傳統的PBL教學方法基礎上進行改良,嘗試實施一種新的方式去促進學生主動學習,目前暫把這種方式稱為“小講課”。發現小講課基本上也能實現“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掌握自學方法”這個重要目標,但是這種方法更靈活,更容易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