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校園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關鍵詞]校園文化;校園文明;特征;統一;建構模式
[中圖分類號]G64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0717(2006)02-0025-02
一
校園文明既是校園文化建設的智慧結晶,也是學校持續發展的有力支撐。盡管一些學校“有文化無文明”的校園文化建設結果的出現表面上看是由“文化建構的任意性”、“文化引導的盲目性”、“文化主體的浮躁性”和“文化組織的散亂性”等原因所導致,但對校園文化和校園文明二者關系的理解有誤與處理不當才是導致校園文化建設缺乏智慧的深刻原因。
所謂“校園文化”,是指師生在改造校園環境、協調入際關系、把握自身存在意義的過程中所體現出來的校園樣式、風格及行為。它一般由校園物質、制度、精神及行為四個層面的文化組成。其中物質文化是指學校的建筑、器材等物質條件與設施,是校園文化的基礎;制度文化是指用以規范師生行為的各種政策、守則,是校園文化的紐帶;精神文化是師生在校園生活中形成并自覺認同的群體心理和意識,是校園文化的核心和靈魂;行為文化是指師生的具體行為展示,是校園文化的載體。而“校園文明”則是指校園文化在其發展過程中所達到的滿足師生追求真善美的需要、促進學校良性運行的程度,是校園文化發展的高級階段。校園文化和校園文明各有其自身的特征:
第一,產生條件不同。校園文化是師生處理其與自然、社會及自身關系的產物,是師生對校園地理環境、人際關系和自身進行人造的結果。而校園文明則是師生在處理其與自然、社會及自身矛盾的過程中,對人造結果加以合規律合目的的改造后將“人造”結果轉化為“造人”結果的產物。例如,各種亭臺樓閣、名人塑像、文體活動等校園文化就是師生按照自己的意愿和方式烙上其思想或活動印跡后的人造之物;但雅致的環境、美好的言行、淳正的校風等校園文明卻源于那些具有造就和發展人材和大師這一“造人”功用的優秀校園文化。
第二,存在依據不同。校園文化是特定學校在特定的時代和地域,為了特定的追求而創造出來的一切,故在不同的學校,校園文化總是各具內容、風格和樣式,體現出它以不同學校、不同辦學條件和辦學目的為存在依據的多元特征。例如,農業大學的田地棋布、追求增收增產的校園文化就有別于師范大學的名師豐碑樹立、培養師范人材的校園文化,也不同于理工大學的科技跡象遍存、崇尚發現和發明的校園文化。盡管如此,校園文明的存在依據卻是一元的,即不論是何種內容、樣式和風格的校園文化,它們要想發展為校園文明,都只能以能夠滿足校園師生獲取真善美的需要、促進學校的發展為共同依據。
第三,變化形態不同。校園文化的變化是一個連續漸進的過程,而校園文明的變化則是一個相對平穩跳躍的過程。一般來講,校園文化由于是一所學校在長期的辦學過程中產生的歷史成果,因而它往往是在顧及學校傳統及其辦學條件的基礎上連續漸進地展開它的千變萬化。而校園文明的變化卻不同。校園文明對師生和學校發展所起的支持和促進作用決定了它一旦形成就不會被輕易地加以改變,而是保持其相對平穩的變化態勢,但當學校出現大的轉型和調整,抑或校園文化出現大的變革,那么原有的校園文明勢必會隨著學校的轉變或校園文化的積極變革而發生跳躍式的變化。
第四,價值屬性不同。在當今學校,師生個性的差異存在及校園文化生成環境的開放使得校園文化的內容往往是真假共存、善惡同在、美丑并蓄,展現出它在價值上既可彰顯智慧和先進,又能暴露愚昧與落后的二重屬性。而校園文明因為是師生對校園生活的恰當把握,其同假惡丑相遠離,與真善美相伴生,所以它在校園中的千姿百態只會是精華的自由展示而不是糟粕的絲毫泛濫,從而顯示其在價值上惟獨容納校園精華的單一屬性。
二
以上校園文化與校園文明的種種特征表現雖然說明了二者之間界限的客觀存在,然而透過形形的校園文化現象,二者又不乏有機統一的一面,這種統一主要體現為以下兩點:
首先,二者相互規定。一方面,優秀的校園文化外在地規定校園文明的存在。例如,清爽的校道、別致的景點、暢通的網絡、齊備的教研設施等器物文化體現的是精致與優良的器物文明;整理內務、發明創造、排隊就餐等行為文化顯示的是有益與優雅的行為文明;按章管理等制度文化凸現的是有序與高效的制度文明;勤奮務實、敬業勵志等精神文化張揚的是健康與向上的精神文明。另一方面,校園文明是校園文化的內在規定。校園文化雖然是千校千面,但它們在本質上卻是一致的,都是為了滿足學校的文明需求。以學校的社團文化為例,甲學校的文學社在辦刊、經濟社在生產,而乙學校的文學社在討論、經濟社在消費。顯然,這兩所學校的社團文化在對方看來或許都存在值得懷疑的地方,然而經過仔細考察卻不難發現各自都不乏文明的價值:前者突出的是社團活動的技能性和創造性,后者突出的則是社團活動的表現性和消費性。這一例證給我們的啟示是:任何校園文化,不論師生如何建構它的內容和形式,校園文明始終都是校園文化存在和發展的價值意蘊或內在規定。其次,校園文化與校園文明相互依存。一方面,校園文化是校園文明產生和發展的前提和基礎。校園文明從來不是隨校園落成就可自然出現的伴生物,而是廣大師生積極創造校園文化,并努力克服校園文化中存在的譬如教與學、學與用、勞動與休閑等諸多文化供給與文化需求之間的重重矛盾,使校園文化發展到具有澤被師生、造福學校這一價值時而取得的歷史成就。離開了校園文化的豐富、變革和完善,校園文明就會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另一方面,校園文明是校園文化變化發展的方向和目標。當代校園文化的開放性和個性化特征的存在雖然使得不同校園文化間的頻繁交流與碰撞變得空前激烈和復雜,但校園文化避免蒙上文化塵埃,綻放文化光芒的關鍵既不在于校園文化內容的增多,也不在于校園文化形式的新奇,而在于校園文明現實地成為了校園文化變化發展的方向和目標。這是因為:其一,校園文化如果不以接近校園文明作為自身變化的方向,那么我們在發展校園文化時就會只注重校園文化的積累而疏忽其內容的意義,以至于將校園文化的建構看成是一種可以任意為之的操作。其二,校園文化倘若不以校園文明作為自身發展的目標,那么我們就會把現有校園文化的存在看作是永恒不變的事情。離開了校園文明牽引的校園文化只能走向混亂、流于低俗。
三
上述校園文化與校園文明的關系深刻表明:校園文化的發展是一個校園文明形成和升華的過程,校園文化的多層面構筑與文明化追求必須結合起來,互動互進。既重視校園文化的創造和積累,又追求校園文化的優化和提升從來都是校園文化建設的應然之義。換句話說,校園文化的發展從整體上來說決不是一個校園文化與校園文明相分離的過程,而是兩者相互統一、交互完善的過程。因而在實踐層面上,實現校園文化發展的方略就在于從校園文化與校園文明相統一的角度去構筑合理的校園文化建設模式,而由以下三要素構筑而成的校園文化建設模式無疑就值得學校師生予以重視和參考:
“豐富”,即積累、興盛校園文化。這是校園文化建設模式構筑的基石。它一方面強調校園文化的建構既要重視對校園自然環境、教研設施等“硬件”的添置,也要關注對校園精神、管理制度等“軟件”的培育,以保證校園文化內容體系的完整。另一方面也要求針對師生需要及學校條件,盡可能地創造吸引師生注意、便于師生參與、發揮師生才華的多種校園文化形式,使校園文化形式能夠準確、靈活而充分地體現和強化校園文化內容。為此,本著“開放搞活”的原則,在教師和學生隊伍中培養和使用校園文化建設的專家及文化活動骨干、積極拓寬校園文化建設的投資渠道以爭取社會力量的文化投資、建設有吸引力和說服力的數字校園、對外來文化加以批判吸收等就不失為豐富校園文化的有效舉措。
“創新”,即變革、優化校園文化。是指對現有校園文化的內容和形式進行超越性的改造和完善。創新校園文化的目的在于通過反思、批判和發展校園文化,使校園文化能夠不斷孕育和提升其文明價值,因而它是校園文化建設模式構筑的關鍵。它首先要求師生時刻反思校園文化的文明程度。例如,反思精神文化是否催生了“道德文章、堪為師表”的大師和“知行合一、心智健全”的學生;反思器物文化是否得以綠化、美化,因而能夠“筑巢引鳳”;反思制度文化是否成為了促進學術、培育人才和大師的堅實保障;反思行為文化是否彰顯了師生熱情、上進的儒雅氣質;反思校園文化是否成為積極影響社會的示范文化等等。其次是要求師生在校園文化建設中大膽變革校園文化形式、小心改造和完善校園文化內容。采用校園文化新形式盡管經常會面臨因違背傳統、冒犯權威所帶來的風險,但只要新形式有助于增加校園文化的文明價值,廣大師生就不妨大膽突破校園文化形式的舊框框、采用校園文化的新形式。當然,校園文化新形式的采用由于需要有一個良好的外在環境扶持,例如國情的允許、法律和政策的支持、社會輿論的寬讓、家長的理解與協作等等,故在變革校園文化形式時要做到必要的小心謹慎,不能隨意觸犯社會的法規與道德。
“樹我”,即樹立校園文化的獨特個性或形成有特色的校園文化。從文化學的角度來看,如果一所學校的校園文化不能獨具一格且品格優質,那么該學校不僅難以培育出一流的大樓、大師、大材和大氣,而且還將走向沉寂甚至是沉淪[1]。鑒于此,追求有特色的校園文化無疑就成了校園文化建設模式構筑的重點[2],需要學校特別注意的是:第一,集中發展校園優勢文化。這是指在財力、物力有限的條件下,只有集中發展校園優勢文化才能保證校園文化特色的形成,但這樣說并不意味著可以忽略其他校園文化的建設,而僅僅是強調在維持諸種校園文化相互支撐、協同提高這一結構關系的同時突出對校園優勢文化的建設。第二,重視校園文化的國際定位。在日益開放的時代,校園文化個性的樹立顯然必須面向全球,實施國際定位戰略。它主要強調學校須以自信的校園文化傳統與西方學校的校園文化對話,用參與國際交流與競爭的國際視野來審視、評價和完善自身的校園文化,通過“走出去、請進來”,實現向世界展示自己獨具魅力的文化個性的目的。
[參考文獻]
關鍵詞:陽光體育;精彩紛呈;琳瑯滿目;微型博覽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3)04-248-01
為了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踐行科學發展觀,切實推動素質教育的縱深發展,促進我校學生全面、健康、可持續發展。溫暖的五月,在校領導大力支持下,我們初2013級開展轟轟烈烈的“陽光體育運動”,成功舉辦了“微型博覽會”。這次活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在活動中營造了校園氛圍,彰顯了校園文化。
在陽光體育運動、微型博覽會的具體籌備與實施中,我們初2013級組長、副組長,政教員精心組織,周密籌備,他們為了活動辦得更圓滿,真是絞盡腦汁、熬更受夜,他們最讓我欣賞的說了就做,說了敢做,大膽創新,他們組織了一批精干的自管委員會成員 并大膽的讓成員各盡其責,各顯神通。年級組在學校的正確領導下,在組長、老師、學生的精誠團結下,活動開展得有聲有色。這時我要用無形的鏡頭,將有形的畫面一一展現,展我昌中魅力,展我師生風采。
一、驚心動魄的籃球賽
跟隨鏡頭,來到昌中正門籃球場,球場兩邊站滿了觀眾,只聽一聲哨響,隊員們懷著激動的心情奔上球場,雙方隊員精神抖擻,瀟灑地在籃球場上飛奔、傳球、運球、投籃,在這絢麗的“舞臺“上,他們的每一個動作都是那么酷,那么迷人,那么有朝氣。這時拉拉隊們也不甘示弱。大家各自為陣,各施妙招,加油、吶喊、歡呼、鼓掌,中場休息時,一、二班優美的舞蹈,則更是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它鼓舞人心,激勵斗志這一場場籃球賽真精彩。精彩在拼搏的勇氣,精彩在團結協作的精神,精彩在友誼第一,比賽第二的高尚情操。
二、振奮人心的拔河賽
我將鏡頭鎖定在江門樓和逸夫樓之間,只見黃色的警戒線外擠滿了觀眾,雙方隊員立即攥緊了繩子。同學們用力蹬著地,身子傾斜重心下壓,他們嚴陣以待。隨著裁判員“嘟――”的一聲哨響,激動人心的拔河比賽開始了,場上氣氛緊張起來。
雙方隊員都使出吃奶的力氣拼命向后拉,全場的目光都緊緊地盯著這塊紅綢布。剛開始繩上的紅綢布幾乎不動,同學們牙關咬得緊緊的,小臉漲得紅紅的,繩子被繃得直直的,小手磨得火辣辣的,手心滲出了汗珠,手背露出了青筋。只見雙方班主任雙手有向一邊用力劃著大喊“一、二”場外同學立即應和“加油”。這聲音震耳欲聾,這聲音在校園上空久久回蕩。
驚心動魄的籃球賽,振奮人心的拔河賽,扣人心弦的乒乓球賽,激動人心的接力賽…每個賽事人才輩出,每個賽事各具特色,每個賽事精彩紛呈。我忍不住豎起大拇指:陽光體育真陽光!
伴著微風,我將鏡頭轉向校門花臺兩側。一幅幅各具風韻的圖畫,一張張設計獨特的手抄報,一件件構思新穎的工藝品,見了令人拍案叫絕。
這展覽中,最惹眼的還是擺放整齊的工藝品,瞧,一把精致的垃圾撮,外加一把小巧的掃帚,掃帚倚靠在撮把上,上面還貼著標語:保護環境,人人有責;典型古樸的小木屋映入我們的眼簾,小木屋周圍花團錦簇,綠草茵茵,我仿佛聽到了清脆的鳥鳴,它已把我們帶入人間仙境;再瞧,一頭憨態可掬的肥豬似乎正沖著大家傻笑,不知哪位能工巧匠將它制作的如此逼真…
“這些娃娃真是太有才了。”一位老伯贊嘆道。“2013級的學生真不錯,敢想、敢做、敢創新。”一位領導夸贊道。“別看我們小,我們的心靈手兒還真巧。”一學生手拿工藝品自我陶醉道。
陽光體育運動,不僅增強了青少年的體質,它還培養了學生集體主義思想,激發了學生的運動興趣,更主要的是促進學生德、智、體全面發展。
微型博覽會,不僅讓學生從小樹立“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觀念,而且還充分體現了“崇尚科學,勇于創新;探索科技,創造未來”的科學理念。
春姑娘來了。她送走冬天的冷氣,帶著溫暖的風雨陽光,步入我們的校園。她用那雙靈巧的手把校園裝飾得猶如天堂一般,美不勝收。
那操場上的小草,在春風的吹拂和細雨的滋補下,仰起幼稚的小腦袋,笑盈盈地打著招呼:“春阿姨好,春雨、春風姐姐好!”朗朗讀書聲從教室里傳出,伴隨著綿綿細雨,讓人們的心情感到格外地舒服。
中午,太陽公公把溫暖的陽光灑向大地,把學校的花園小區映射得像個天國,美麗極了。把旁邊裝飾豪華的學校科學樓映襯得好像天上宮殿。看,一 只只蝴蝶在灌木叢中比翼齊飛,一群群蜻蜓好像飛機特技表演那樣在空中比武。聽,“唧唧唧”,是誰在叫?哦,是一群活潑機靈的小鳥,在那告別冬眠,萌發出小芽的大樹上唱歌、比賽跳高跳遠。放學了,同學們在這鳥語花香的環境里溜達,盡情地沐浴著溫馨的陽光。教學樓前,有些同學已脫下厚長的衣服,玩起拋沙包的游戲。
晚上,校園里一聲聲朗朗的讀書聲,一陣陣拂面的春風,一習習醉人的花香,使人陶醉。電纜線上整齊地排列著數百只燕子,似在召開滅蚊大戰的誓師大會。路邊的小樹抱著春雨給他的禮物,懷念著白天與陽光相聚的時光,伴著夜霧屈壯地成長著。春風撫摸著花朵。花朵竟然開心得得意忘形,跳起了溫柔的華爾茲舞‘春風之歌’,姿態優美得不得了。天上的星星公主閃爍著小眼睛,好像在問:“他們是在開晚會嗎?為什么不請我呀?”
啊!校園春色,好一幅精美迷人的風景動畫!
那操場上的小草,在春風的吹拂和細雨的滋補下,仰起幼稚的小腦袋,笑盈盈地打著招呼:“春阿姨好,春雨、春風姐姐好!”朗朗讀書聲從教室里傳出,伴隨著綿綿細雨,讓人們的心情感到格外地舒服。
中午,太陽公公把溫暖的陽光灑向大地,把學校的花園小區映射得像個天國,美麗極了。把旁邊裝飾豪華的學校科學樓映襯得好象天上宮殿。看,一對對蝴蝶在灌木叢中比翼齊飛,一群群蜻蜓好象飛機特技表演那樣在空中比武。聽,“唧唧唧”,是誰在叫?哦,是一群活潑機靈的小鳥,在那告別冬眠,萌發出小芽的大樹上唱歌、比賽跳高跳遠。放學了,同學們在這鳥語花香的環境里溜達,盡情地沐浴著溫馨的陽光。教學樓前,有些同學已脫下厚長的衣服,玩起拋沙包的游戲。
只見學校的一大排柳樹,葉子如同一只只蝴蝶,在風中飄落,一片一片落在一起,有時落在地上,有時飛向操場,弄得到處是一片片綠得發黃的葉片,但同學們誰也不會煩它們,有的同學會用它們做標本,有的同學會去做葉子畫,還有的同學會把它們攏在一起,等風把它們吹起,風也很調皮,不一會便吹走了。操場上不時傳來銀玲般的笑聲。鈴——上課鈴響了,同學們爭先恐后地向教室奔去,操場上一下變得寧靜了,但它并不孤獨,操場旁的那排大柳樹,不正好給操場鑲了一條綠中帶黃的花邊嗎?多美呀!
一場秋雨一場寒,“嘩——嘩——”下雨啦!嘿,屋頂墻角掛滿了雨“鈴鐺——滴答——滴答”,多美的聲音呀!小朋友們穿著漂亮的雨衣,正在追逐打鬧呢,從教室里走出來,像一只大魔術匣子里飛舞出一群群小天使呢!當然,這少不了秋的功勞呀,秋高興得手舞足蹈,笑了起來,便成了風,秋風夾著雨水,拍打在玻璃窗戶上,“啪啪——啪啪——”;拍打在鐵皮屋頂上,“嘩嘩——嘩嘩——”;掉落進小水溝里,“叮當——叮當”,秋風把雨吹得到處都是,大地上到處濕淋淋的,校園里仿佛被水洗了了一樣,干干凈凈,秋讓雨變小了,漸漸停下,把烏云掃開,太陽在云中咧著嘴,把身子弄得紅紅的,想把所有的光都展示出來,漸漸地,天晴了,太陽照在校園的每一個角落,為那送去了一份溫暖,一份光亮,讓它變得富有生機,落下的樹葉浸在水里,成了一只只葉子小船,在水中漂著,時不時還來回搖擺呢!處處都是秋天生氣勃勃的景象啊!
秋天不僅生氣勃勃,還有一個更重要的意義呢!那就是豐收,但對于學生們來說,豐收便是收獲知識,有一個好成績便是最好的豐收啦!馬上就要期中考試了,不就是在檢驗豐收的結果嗎?如果考了一個好成績,不就是豐收得多嗎,但要考不好,不就是沒有收獲很多嗎?
我愛校園多彩多變的秋,因為它有趣;我愛校園遍地金黃的秋,因為它漂亮;我愛校園雨中的秋,因為它多變;我愛校園“豐收”的秋,因為它充滿著歡樂……
夢幻校園的同學們,再不會亂丟垃圾,有垃圾都會扔到垃圾桶里。同學們不會“出口成臟”,每個人都會把“你好”“請”“謝謝”“對不起”這些文明用語掛在嘴邊。
夢幻校園里就是一個繽紛世界,它好美——蔚藍的天空,“面粉”云朵,時常有一陣芳香撲鼻而來……這少不了同學們愛護環境的功勞,那一陣陣的香味是從哪里來的呢?夢幻校園的教學樓色彩斑斕。我走進了一棟藍色大樓,一進去,我就聞到了玫瑰的香味。原來這些教學樓的原材料都是由各不相同的花卉大樓、水泥和磚頭“精制而成”。怪不得香味撲鼻!百科大全告訴了我,原來這些原料不僅可以消除臭味,還可以使樓房更加堅固,四季長春。真是一箭雙雕啊!
夢幻校園的綠化很好,到處都種滿了不同季節的樹;不同時間開的花。春天有白玉蘭樹、泡桐樹;夏天有柳樹、楊樹;秋天有松樹和楓樹;冬天有梅花樹和海棠樹。凌晨四點,牽牛花吹起了小喇叭;五點,薔薇綻開了笑臉;七點,睡蓮從夢中醒來;中午十二點,午時花開了……這些花,按時間順序,圍成了鐘型,變成一個“花鐘”,放在廣場前中央。總而言之,夢幻校園的綠化四季常青。
夢幻校園里有一種空氣——幸福空氣。不論什么時候,同學們每個人臉上都有微笑,即使考試考得很差,他們也掛著微笑,因為他們的父母也吸入了幸福的空氣,覺得孩子的成績固然重要,但他們的快樂更重要!
夢幻校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