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部丰满熟女富婆视频,托着奶头喂男人吃奶,厨房挺进朋友人妻,成 人 免费 黄 色 网站无毒下载

首頁 > 文章中心 > 病理學學習心得

病理學學習心得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病理學學習心得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病理學學習心得范文第1篇

【關鍵詞】高血壓、心臟病、心力衰竭、合并癥治療、臨床治療效果

【中圖分類號】R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8801(2015)03-0102-02

高血壓長期控制不佳可引起心臟結構和功能的改變稱為高血壓性心臟病,包括:早期左室舒張功能減退、左室肥厚,逐步發展出現心肌收縮功能減退最終發生心力衰竭,有研究顯示多數心力衰竭由高血壓所致;同時可能出現其他合并癥。在本文中,通過對我院某年度所收治的多例高血壓性心臟病合并心力衰竭的患者的研究,探討了高血壓性心臟病合并心力衰竭疾病的臨床治療效果,以更好地幫助醫院提高治療高血壓疾病和心血管疾病的臨床效果。

一、一般資料與方法

1、一般資料

選擇了我院某年度被確診為患有高血壓性心臟病合并心力衰竭疾病的中老年患者,一共100例,所有患者的平均年齡在于40-75歲,隨機分組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組為50例,其中,觀察組的男性患者與女性患者各有35例和15例,平均年齡不超過70歲,患有高血壓疾病最少有2年,最多不超過10年;在對照組中,男性患者與女性患者各有26例和24例,平均年齡不超過75歲,患有高血壓疾病不超過12年,不少于3年。根據中國高血壓性心臟病的診斷標準,所有患者符合高血壓性心臟病的診斷標準,兩組患者在一般資料的記錄上的差異不具有任何統計學上的意義,具有可比性。

2、研究方法

對照組:對于對照組的患者采取的是常規治療措施,這些常規措施主要包括:強心、擴管、利尿、吸氧等治療措施以及常規的血壓檢查,同時指導患者自身正確的測量血壓。觀察組:對于觀察組的患者,除了采取常規的治療措施,還對其采用了有針對性的藥物進行治療,所采用的藥物主要是美托洛爾,患者服用該藥物的時候先從最小的藥量開始,慢慢增加適合患者服用藥物的劑量,最大的劑量是75毫克,每天服用兩次,保持患者的心率在每分鐘55-60次水平,每兩周進行一次藥量的調節。對兩組的治療效果進行比較。

3、觀察指標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主要指標是HYHA心功能評價、左心射血分數LVEF、左心收縮末期內徑LVESD、左室舒張末期內徑LVEDD。

4、療效判定標準

有效:患者的心功能明顯得到改善,NYHA心功能評價為1級,

無效:患者的心功能沒有明顯的變化,

惡化:患者的病情明顯惡化,心功能評價指標下降。

5、統計學方法:采用了SPSS18.0的統計學軟件進行計算,采用了例數N值和百分比作為表示,采用了T值檢驗,當P

二、研究結果

1、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心功能情況:

觀察組:經過治療之前,心功能評級為1級的病例有0例,2級的病例有27例,3級的病例有15例,4級的病例有8例;治療之后,心功能評級為1級的病例有38例,2級的病例有6例,3級的病例有5例,4級的病例有1例。

對照組:經過治療之前,心功能評級為1級的病例有0例,2級的病例有25例,3級的病例有19例,4級的病例有6例;治療之后,心功能評級為1級的病例有28例,2級的病例有8例,3級的病例有8例,4級的病例有6例。

由此可見,觀察組的治療后心功能改善比對照組的要更好,有針對性的藥物治療措施對于高血壓性心臟病合并心力衰竭的患者心功能改善起著明顯的作用。兩組之間的差異具有統計學上的意義(P

2、比較兩組患者的總療效:

觀察組:有效的病例共有38例,無效的病例共有9例,惡化的病例共有3例,總有效率為76%;

對照組:有效的病例共有28例,無效的病例共有16例,惡化的病例共有6例,總有效率為55%。

由此可見,觀察組在各項指標的數據值都明顯的比對照組的要好,兩組之間的差異具有統計學上的意義(P

3、比較兩組患者超聲心動檢查指標

觀察組:治療前,LVER為32%,LVESD為50mm,LVEDD為60mm;治療后,LVER為42%,LVESD為30mm,LVEDD為50mm。

對照組:治療前,LVER為32%,LVESD為53mm,LVEDD為63mm;治療后,LVER為35%,LVESD為40mm,LVEDD為58mm。

兩組之間的差異具有統計學上的意義(P

三、研究結論

高血壓性心臟病是最常見的一種慢性心血管病,該病患病率在中老年人群中最高,現在在世界范圍內患有高血壓性心臟病的人高達約10億。因此,尋求有效診斷和治療高血壓性心臟病的方法是必須得到醫學界的重點關注的。引起高血壓性心臟病發生的原因在于患者長期的高血壓,而引起動脈粥樣硬化的最重要原因就是高血壓病,其病理過程與促進血壓增高息息相關。觀察組在各項指標的數據值都明顯的比對照組的要高,對高血壓性心臟病患者實施的有針對性的藥物治療措施具有明顯的療效。

結語

有針對性的藥物治療措施可以改善患者的心臟功能,治療高血壓性心臟病合并心力衰竭是安全有效的,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吳鳳艷.高血壓性心力衰竭使用依那普利治療效果觀察[J].中外醫療. 2011(28)

病理學學習心得范文第2篇

[中圖分類號] R587.1[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005-0515(2011)-01-001-01

隨著糖尿病患者壽命的延長,各種慢性并發癥特別是心腦血管并發癥明顯增加,糖尿病的代謝紊亂促進了動脈硬化,使血液粘稠度增加;另外,糖尿病心臟微血管病變和心肌代謝紊亂可引起心肌灶性壞死,引起心絞痛、心臟增大,稱為糖尿病心肌病或微血管性心絞痛[1,2],臨床表現為糖尿病并發冠心病。據統計,糖尿病患者約30%~60%并發冠心病[2],本文主要探討血糖、血脂代謝紊亂對糖尿病并發冠心病的發病和預后的影響。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組糖尿病并發冠心病患者60例,均為2008年3月-2009年10月本院住院患者,經心電圖、X線、心臟超聲等檢查確診(限于本院條件,不能行冠脈造影確診),其中男32例,女28例,年齡40~79歲,糖尿病史6個月~25年。對照組非糖尿病冠心病60例,為本院同期住院患者,其中心絞痛38例,心肌梗死22例,男34例,女26例,年齡44~78歲。二組年齡、性別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1.2 觀察方法 均于入院24h內測定血壓,空腹血糖、血脂、二氧化碳結合力、腎功能及電解質。參照美國紐約心臟病學會(NYHA)提出的心功能分級方案,分為心功能IV級,以患者出院或治療1個月后的心功能分級情況,作為臨床療效評定標準,心功能改善2級及以上為顯效,心功能改善1級為有效,心功能無改善或惡化為無效。發病期間出現消化道出血(大便潛血或嘔吐物潛血陽性者),肺部感染、腎功能損害、腦血管事件(腦梗死、腦卒中)、酸中毒、電解質紊亂為并發癥。

1.3 統計學方法 計量資料以χ±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例數與百分數表示,采用χ2檢驗。檢驗水準α=0.05。

2 結果

2.1 糖尿病并發冠心病組與非糖尿病冠心病組患者心功能、臨床療效、并發癥及病死率比較 見表1

3 討論

隨著糖尿病患者壽命的延長,各種慢性并發癥特別是心腦血管并發癥,已成為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3]。本組結果顯示,糖尿病并發冠心病比血糖正常的冠心病患者心功能不全嚴重(本組心功能Ⅲ、Ⅳ級患者占81.7%),預后差,消化道出血、肺部感染、腦卒中、腎功能衰竭等并發癥明顯升高,病死率高。糖尿病并發冠心病患者中,由于易發并發高血壓、高脂血癥及其他代謝紊亂,使血液粘稠度增高,易并發血管栓塞性疾病,大中型血管和小動脈易出現動脈粥樣硬化性病變,甚至伴有閉塞,引起組織供血不足與壞死。同時,山梨醇旁路代謝增強,生長激素過多,血液流變學改變,凝血機制失調、血小板功能異常,紅細胞2、3-二磷甘油酸、糖化血紅蛋白含量增高導致組織缺氧,促使發生及發展成微血管病變,隨著病程的進展,可以引起心室肥厚,心臟擴大,心肌收縮力下降導致心絞痛、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等。

本組結果同時表明,糖尿病并發冠心病患者中,血脂升高亞組心功能不全嚴重程度及并發癥、病死率較血脂正常亞組者高,預后差。心功能Ⅲ、Ⅳ亞組脂代謝紊亂較心功能Ⅰ、Ⅱ級亞組嚴重,表明血脂代謝紊亂,可加重冠心病病情,預后較差,這與國內外學者研究結果一致。美國MRFIT(多危險因素干預試驗)血TC超過5.2mmol/L(200mg/dl)以后,冠心病發生的危險性隨TC的增高而更為明顯,如血TC分別達到6.5mmol/L和7.8mmol/L時,冠心病發生的危險則較血TC為5.2mmol/L者分別增加2倍和4倍。我國MONICA研究顯示,血漿TC水平與人群冠心病的發病率高低顯著正相關[4]。Marrugat[5]在10年中對冠心病的危險因素觀察,結果提示:HDL-C水平低于1mmol/L,則增加50%患冠心病的危險性,提高HDL-C水平至1.56mmol/L可降低50%的危險性。

本組結果表明,糖尿病并發冠心病患者更應積極控制血糖、血脂,對避免心功能進一步惡化,防治嚴重心臟血管事件發生有積極作用。

參考文獻

[1] 葉任高,陸再英.內科學[M].第5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0:798-807.

[2] 都本潔.實用心血管病學[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0:1119-1121.

[3] 廖家智,黃毅.糖尿病腎病晚期22例的并發癥及死因分析[J].內科危重急癥雜志,2006,6(2):72.

[4] 吳兆蘇,姚崇華,趙冬,等.我國多省市心血管病趨勢及決定因素的人群檢測(中國MONICA方案II).人群危險因素檢測結果[J].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07,25(4):255-259.

病理學學習心得范文第3篇

【關鍵詞】腦血管;心理分析;護理體會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484(2012)12-0129-01

隨著社會向老齡化發展,腦血管病已成為中老年人的常見病和多發病,其發病率逐年上升。由于老年人的各種生理和機能衰退,腦血管硬化,病后產生一些不良情緒反應。諸如:焦慮不安、悲觀失望、恐懼感、固執己見等,直接影響疾病治療及康復。臨床工作中我們針對患者不同類型的心理障礙進行觀察分析,同時實施不同的心理護理,使患者配合治療,取得很滿意的效果。

1 臨床資料

2011年1月~12月,本院內科共收治不同類型的腦血管病患者52例,其中腦梗塞32例,腦出血20例;男32例,女20例;年齡40~81歲,70歲以上有26例,50~69歲21例,49歲以下5例。治愈23例,好轉20例,未愈7例。除死亡2例外,其余50例在綜合治療期間都存在不同程度病態心理,護理工作應針對不同類型患者,結合不同心理障礙、文化背景,性格特點,通過系統的分析,運用心理學知識給予正確講解誘導。

2 心理分析

2.1 焦慮不安型:部分病人因患急性腦血管病,往往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礙,病情剛穩定就考慮事業和前途,家庭經濟及子女就業安排等,心理負擔過重,因而產生焦慮不安,憂心忡忡等情緒。

2.2 消極自卑型:部分患者病情較重,恢復期延長,家庭不但要承擔一定的醫療費用,還要安排人員陪護來料理其衣食起居,影響子女的工作和生活,患者常常很消極,很自卑,自己將來能否重新說話,重新活動自如,每想起這些會暗自垂淚或沉默不語,內心極度消沉,悲觀,不愿積極配合治療。

2.3恐懼依賴型:部分知識分子或稍懂醫道的人本身癥狀不很重,聽到或看到同病室中和自己疾病相同的病友病情加重或死亡,就以已比人,思想上產生恐懼感,不愿從事任何活動,產生一切信賴醫務人員或家人的心理,有時甚至連力所能及的翻身、洗臉、進食也要別人照顧,時間長了,生活自理能力下降,恐懼害怕心理愈加明顯。

2.4 固執己見、情緒暴躁型:腦血管病患者,尤其年老體弱,病情較重,腦功能受損,性格情態方面發生改變,變得易激惹,固執己見,性格暴躁,常常會無名發火,甚至喊叫吵鬧,拒絕治療。

3 護理體會

3.1心理護理是康復護理中的一項主要內容,對于焦慮不安型患者我們針對病情和具體情況予以引導,講清疾病恢復需要一定的過程,恢復期間,焦慮不安,憂心忡忡只能使病情加重或康復時間延長,幫助他們認識到心理因素可以影響到疾病的轉歸和痊愈,要正確對待疾病,打消各種顧慮,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保持良好穩定的情緒,有利于早日康復。

3.2對于消極自卑型患者,醫務人員態度應格外親切,不能有絲毫的怕麻煩或嫌棄之意,安慰鼓勵他們要有生活的信心,告知他們消極的情緒使人的生理活動失去平衡。相反,愉快的情緒對生命活動產生良好的作用,要用穩定、溫和、接受的態度,良好的情緒去感染他們,幫助病人消除悲觀消極情緒,積極配合康復治療。

3.3對于恐懼依賴型患者應實事求是向患者講清病情易加重,復發的誘因,防治手段、講清不積極主動地配合治療,不進行必要的功能鍛煉,不但不利于疾病恢復,而且原有的功能也會逐漸衰失,鼓勵病人適時、適當地進行功能鍛煉,并在活動方式和活動量上給予指導。病人活動時醫護人員要親臨現場,使病人在活動中有安全感,逐步消除恐懼,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和決心。

病理學學習心得范文第4篇

摘?要:隨著時代的發展與科學技術的進步,以網絡技術和多媒體技術為核心的信息技術,已經成為拓展人類能力的創造性工具。與此同時,信息化技術被不斷應用于教育教學中。筆者提出,病理學是一門抽象而難懂的醫學基礎學科,結合中職學生學情,在病理學教學中廣泛應用信息化教學,可以進一步易化重難點知識,增進學習趣味。

關鍵詞 :信息化教學?中職?病理學?應用體會

一、信息化教學對教育教學的影響

1.信息技術的發展對教育的影響

隨著時代的發展與科學技術的進步,人類社會已經進入了信息技術廣泛運用的時代。以網絡技術和多媒體技術為核心的信息技術已經成為拓展人類能力的創造性工具。計算機、智能手機、IPAD等這些新興的信息化產物,不單單被運用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而在教育領域中,也得到了廣泛的運用。當前,我國已經進入了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改革年代,而信息技術在教育教學中的進一步應用,不斷拓寬了人們獲取知識信息的渠道和范圍,也極大地豐富了教學信息資源,為個性化、自主性及交互式的學習提供了實施的舞臺,使學生能夠開心、活潑、主動地學習得以進行,使終身教育和學習化社會的構想得以實現。

2.信息化教學在教育教學中的應用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信息化的教學手段也被廣泛應用在教學中。通過信息化的教學手段,可以將抽象的文字豐富成圖、文、聲并茂。憑借著三維立體仿真模式,給人們展示全新的、形象的、生動的多媒體文本,在很大程度上激發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信息化教學手段在教學中的應用可以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多媒體教學。多媒體及電子白板的應用,使教學內容在一定層面上變得更加動態化和形象化。一些圖文、聲音可以更直觀地展現在學生面前,特別是電子白板的互動式觸摸功能,使教與學變得更加的得心應手。

(2)仿真模擬教學。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很多教學內容都被做成仿真模擬系統,學生可以在模擬系統中,感受真實的現場環境,利于學生對枯燥難懂知識的理解和記憶。

(3)網絡平臺教學。很多學校現在都有自己的精品網絡課程,教學內容經過整合和優化后,被放在網絡學習平臺上,學生可以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隨時在平臺上進行學習。

二、中職學校病理學教學現狀

1.中職學生的學情特點

中職學生在學習中普遍存在依賴性和懶惰性,缺乏自主學習的能力,而其性格比較自我,缺乏表達能力,不愿意與他人溝通和交流;但他們既活潑好動又能夠接受生活中的新鮮事物,喜歡主動探究與生活息息相關的知識,更多是他們喜歡網絡,喜歡玩手機、聊QQ、上微信。

2.中職學校病理學教學存在的問題

在很多中職學校,病理學教學依舊采取課上講授,課下作業,間斷實驗的傳統教學方法。由于病理學枯燥難懂,再加上傳統教學方法的死板,學生聽不懂課堂內容,對學習也沒有興趣,所以在課上不是看小說、玩手機,就是睡覺。這就需要在教學中,結合學情,不斷嘗試更好的教學方法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調動學習的積極性。

三、信息化教學在中職病理學教學中的應用

多年的病理學教學,讓筆者感到傳統的教學方法已經不能適應目前中職學生的學情需要。學習成為了他們的負擔,厭學現象充斥了整個課堂,教師往往沒有辦法組織正常的課堂教學。為了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習熱情,把課堂真正還給學生,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筆者不斷將信息化的教學手段應用于教學中。

1.微課程教學

隨著網絡的普及,視頻壓縮與傳輸技術快速發展,無線網絡日漸流行,互聯網進入微時代。在此環境下,“微課”應運而生,且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被教育界人士廣為應用。胡鐵生先生將微課定義為:以教學視頻為主要載體,記錄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針對某個知識點或教學環節而開展的精彩教與學活動中所需各種教學資源的有機結合體。在病理學教學中,筆者初步嘗試運用微課教學。課前,筆者將新課的重點內容錄制成十分鐘以內的講解視頻,并將其發送至班級QQ群,學生可以隨時在群里下載微課視頻,進而在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下,隨時觀看微課進行新課的預習,課后,也可以再次觀看微課進行復習。一學期結束后,每次課的重點內容都被錄制成了微課視頻,有利于學生隨時隨地觀看復習,這種新型的教學模式得到了廣大學生的認可。

2.微信及QQ群互動教學

信息時代,微信、QQ等通訊手段已被廣泛應用在日常生活中。考慮到它們的實用性及學生對其深深的喜愛,筆者將其應用到病理學的教學當中。通過讓學生掃描筆者的微信二維碼,加入到筆者的朋友圈,筆者會隨時隨地將與學習有關的內容發送到朋友圈,讓大家一起關注和討論,不斷激發學習的興趣和熱情。在班級QQ群中,筆者經常發一些病理變化的flash動畫視頻,學生可以下載下來,隨時觀看。生動形象的動畫,使抽象的病理變化變得更形象和具體,學生對動畫興趣高,喜歡看,看完后還經常在QQ群里相互討論,進而增加了學習興趣,也易化了難點知識。

3.電腦游戲自主學習

考慮到學生喜歡玩電腦游戲,在教學中,筆者經常將一些重難點問題做成電腦小游戲,如“連連看小游戲”“粘貼圖標小游戲”等。如在炎癥這一章內容中,筆者便將各類炎細胞與其對應的生理功能,做成連連看小游戲,學生通過電腦鼠標完成連線,連對后,系統會自動默認,如果連錯,連線將自動彈回,需要重新連接,直至完全正確。筆者還將滲出液與漏出液的比較圖標,做成粘貼圖標的小游戲,學生可以用鼠標拖動卡片到圖標的相應位置,如果粘貼正確,卡片變為綠色,如果粘貼錯誤卡片變為紅色,可以重新粘貼。這些電腦游戲,既滿足了學生喜歡玩電腦游戲的愿望,又讓他們學到了知識。這種信息化的教學手段,增加了學習的趣味性,使學生由苦學轉變成了樂學。

4.自動測評系統開心作業

傳統的作業形式使學生基本上是應付作業,達不到預期的學習效果,故筆者通過信息技術,將每次課的復習題做成電腦自動測評系統。學生在課下可以在電腦上自行下載做題,每組題目都有提交答案按鈕,系統會自動評判成績,并會出現卡通人物對答題的成績進行評論,如果成績好,卡通人物會用力鼓掌,并說“太棒了,要繼續保持啊!”要是成績差,卡通人物就會淚流滿面,說“成績有點差,繼續努力吧!”這種形象生動的課后作業形式,激發了學生做作業的興趣和熱情。課后作業不再是學生沉重的負擔,而變成了開心學習的樂園。

四、信息化教學在中職病理學教學中應用的體會

1.病理學教學中運用信息化教學的好處

第一,微課這種信息化教學模式的運用,使知識的學習變得隨時隨地,不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

第二,在教學中運用微信、QQ群、Flash動畫等信息化手段,易化了重難點知識,使抽象難懂的病理學知識變得生動、形象且易懂。

第三,在教學中運用電腦游戲、在線答題系統等信息化教學,緊貼學情,使學生在玩中學、學中玩,增加了學習的趣味性。

2.病理學教學中運用信息化教學存在的不足

第一,微課的錄制、剪輯等過程需要耗費相當大的人力和物力,所以有時候微課的質量會不盡如人意。

第二,病理變化的Flash動畫及電腦游戲的制作難度大,往往需要有學校和教研組同事的支持才能完成,故要將課本內容做成對應的動畫及游戲具有較大的困難。

病理學學習心得范文第5篇

【關鍵詞】 心血管疾病;老年患者;護理

心血管疾病即循環系統疾病, 循環系統是指人體內運送血液的器官和組織, 主要包括心臟和血管(動脈、靜脈和微血管), 一般都與動脈硬化有關, 這些疾病都有相似的病因、治療和護理方法。隨著社會的發展以及生活方式的改變, 心血管疾病是現代60歲以上老年人首位致殘致死的原因, 心血管病的死亡人數在人口總死亡人數中約占40%, 每年全國死于此病者達400萬人[1]。目前對于老年人心血管疾病的治療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并且關于疾病治療后護理的重要性也逐漸得到人們的重視。在心血管疾病護理工作中存在著很多風險, 因此護理人員不但要了解心血管疾病的特點, 提高護理人員風險意識, 盡量規避風險因素[2, 3], 同時還要掌握患者的心理特點和病理特點, 有針對性地進行心理護理、用藥及病情護理和飲食護理, 使護理工作能夠順利地完成。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收集2012年3月~2014年3月本院160例老年心血管疾病的臨床護理資料, 將所有患者隨機分成觀察組和對照組, 各80例, 觀察組男46例, 女34例, 年齡61~87歲, 平均年齡(70.0±2.8)歲;對照組男49例, 女31例, 年齡61~87歲, 平均年齡(70.0±2.8)歲。兩組基本資料經統計學分析, 其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利用調查問卷以及和患者進行積極溝通的方式記錄患者的心理情況, 同時在日常護理過程中將護理中遇到的問題進行及時的記錄。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 觀察組針對護理工作中容易出現的危險因素進行有效地防范, 即有針對性地進行心理護理、病情護理和飲食問題, 進而減少護理風險, 提高護理質量。臨床護理結束后, 對兩組患者滿意度進行問卷調查。

1. 3 統計學方法 2 結果

觀察組患者中滿意58例(72.50%);比較滿意21例(26.25%);不滿意1例(1.25%), 總滿意率為98.75 %。對照組患者中滿意54例(67.5%);比較滿意20例(25.0%);不滿意6例(7.5%), 總滿意率為92.5%。觀察組患者總滿意率明顯高于對照組, 其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

3 討論

在心血管疾病護理工作中, 針對護理工作中容易出現的危險因素進行有效地防范, 這對于提高護理質量和對患者的早期恢復有重要的臨床意義。作為接觸病患最多的護理人員在面對老年心血管患者時, 不僅要熟悉老年心血管病的特點, 更應從老年人的社會角色出發, 以便對其精神方面做好護理工作。護理人員應加強學習心血管疾病的病因、發病機制、藥物適應證及不良反應等知識, 提高業務技術水平。還要積極與患者溝通, 建立起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的關系, 根據患者的不同病情、不同性格特點, 有針對性地進行心理護理、病情護理、飲食護理和出院指導, 從而提高護理質量, 提高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治愈率, 使心血管疾病患者早日康復出院。

3. 1 一般護理 病房內清潔、安靜舒適的環境可以讓老年心血管病患者的心情舒暢, 防止患者失眠、焦慮和急躁等情緒的加深, 有利于患者病情的康復。安靜舒適也是老年人在休息時必不可少的環境。護理人員盡量保證病房的安靜, 盡量滿足個人睡眠條件, 保證患者足夠的睡眠。病房內要保持清潔、安靜和適宜患者修養的溫濕度。適宜的溫度一般為18~20℃, 濕度50%~60%;用消毒液進行每天2次的地面消毒;室內每天要保證2次(每次30 min)通風, 但要防止患者受涼感冒。

3. 2 心理護理 長期的精神緊張, 情緒激動和焦慮不安等不良心理狀態, 更容易導致心血管疾病的發生[4]。隨著老年人身體狀況的下降, 加上病程長, 其自理能力變得更差, 對疾病的心理承受能力下降, 特別發病時心臟部位疼痛, 呼吸困難使得一些老人對死亡產生恐懼心理, 這時老人又怕給親人帶來負擔麻煩, 更容易產生焦慮、恐懼、失眠等現象, 導致有的患者對臨床治療產生抵觸, 甚至會產生厭世絕望的極端情緒[5, 6]。這些負面情緒嚴重影響患者疾病的治愈和恢復, 甚至會使病情復發, 因此護理人員在護理過程中要特別對患者的這些不良心理進行護理。護理人員要以嫻熟的護理技術讓患者充滿信心, 以熱情的接待、文雅的舉止、整潔的儀表讓老年患者舒心。對患者不滿的傾訴、健忘和嗦要給予諒解, 對患者的要求要盡量滿足。還要有針對性的介紹心血管疾病的相關知識, 講述同病種治愈病例, 同時向患者介紹在住院過程中的注意事項和疾病發作時的急救和自救法, 使患者充分了解與自己的疾病相關醫學知識, 避免各種誘因, 消除患者焦慮、急躁、恐懼等不良情緒, 讓患者積極配合臨床治療。

3. 3 用藥及病情針對性護理 老年心血管病患者可能會因為疾病特點或身體狀況突然產生身體不舒服或者病情變化, 護理人員要嚴密監測患者的意識、血壓、呼吸、心率、體溫等生命體征和患者是否有胸悶、胸痛、氣急等癥狀。并進一步觀察這些情況的性質、持續時間等, 出現嚴重情況時要及時通知醫生處理。護理人員要掌握老年心血管病患者的用藥情況, 掌握藥物的藥理作用, 常用劑量, 副作用, 注意事項。如冠心病心絞痛患者, 在心絞痛發作時, 即用硝酸甘油舌下含化以松弛小血管平滑肌, 使外周血管擴張, 回心血量減少, 如發生暈厥, 可采用頭低腳高臥位, 按摩四肢, 促使靜脈回心血量增加, 以緩解癥狀, 還要每隔1~2 h測1次血壓, 發現異常及時通知醫生處理。高血壓患者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按照服用降壓藥物, 不可隨意增減劑量, 并注意監測血壓。應用抗凝藥物時教會患者自我觀察有無牙齦出血、皮膚淤斑、鼻衄、血尿等出血征兆。利尿劑是治療心血管疾病的常用藥物, 長期應用會引起電解質紊亂, 因此, 要仔細觀察尿量及是否出現口干、皮膚干燥、全身疲乏無力等癥狀, 做到早發現、早處理, 使藥物治療取得最佳療效。

3. 4 飲食護理 護理人員指導患者進食低鹽、低脂的食物, 少吃煎炸類食物。指導患者要少食多餐, 嚴禁暴飲暴食, 晚餐要適量, 多吃營養豐富的清淡和富含維生素的新鮮食物。有些老人因為身體行動不便省去上廁所的麻煩而少飲水, 這樣容易使血液黏稠度提高, 導致病情復發, 因此要注意老年人的飲水, 可以根據患者的身體情況適量飲水。老年人的牙齒稀疏, 咀嚼不容易, 消化功能減弱, 應盡量吃易咀嚼、易消化富含纖維素的食物。叮囑心肌梗死患者排便時不宜過于用力, 對發生便秘的患者可適當使用緩瀉劑。對吸煙嗜酒的患者進行勸誡, 可減少心血管病的發生。

護理工作是治療疾病重要、有效的手段之一, 良好的護理有利于疾病的康復。本研究結果為觀察組患者中總滿意率98.75%較對照組患者總滿意率92.50%高, 其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參考文獻

[1] 龐明.中國老年心血管病流行現狀. 廣西醫學, 2007, 29(1): 139-140.

[2] 徐小雅, 王永生, 王效惠, 等. 護理風險管理在心血管. 呼吸內科護理中的應用及效果評價.四川醫學, 2012, 33(5):906-908.

[3] 葉華妹 , 社區高血壓患者健康管理的意義和作用.中國醫藥指南, 2010, 8 (33) : 171-172.

[4] 孫萍. 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心理護理效果觀察. 臨床軍醫雜志, 2004, 32(4) :91-92.

[5] 姜鳳英.老年人心血管疾病的護理.齊魯護理雜志, 2002, 8(5): 5.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双峰县| 津南区| 崇仁县| 澄城县| 恩施市| 顺昌县| 什邡市| 手游| 台东市| 辽宁省| 新化县| 平远县| 五华县| 建平县| 翁牛特旗| 山东省| 上高县| 焦作市| 光泽县| 阳曲县| 左云县| 民乐县| 曲水县| 兴业县| 舞阳县| 广平县| 宽甸| 和田市| 八宿县| 独山县| 邵阳县| 微山县| 晋中市| 北京市| 宜城市| 宁波市| 浮山县| 丹寨县| 梅州市| 桦川县| 丰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