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設計小結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主題詞:成品油庫 規范 罐組 防潮、道路 坡度
1、項目概況 石油庫總儲量20200m³,選址位于安徽省六安市,占地6.02公頃(合90.3畝)北臨312國道,交通十分便利。由北方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在六安市投資興建的成品油罐區。在符合石油\石化行業有關政策、規定的前提下,結合六安市總體規劃,進行圖設計。
2、自然條件:廠址地處江淮丘陵地帶,廠區為高差10米的土丘,整個地形呈馬蹄形,低洼處為水塘。地質構造簡單,基本為單一地質構造,地層為前震旦紀變質系,地下水為表層裂隙水,水位不穩定。抗震設防烈度為7度,極端最高氣溫41℃、極端最低氣溫-18.9℃、年平均最高氣溫20.2℃、年平均最低氣溫11.6℃、主導風向東南風、年平均降雨量1089.4mm、最大積雪深度440mm、凍土層深度200~400mm、地下水位51.5米(黃海高程)、地耐力:200kp/m2
3、設計內容
3.1廠址選擇 成品油庫的選址應符合當地城鎮的總體規劃,包括地區交通運輸規劃及公用工程設施規劃,還應符合環境保護的要求。
1)選址地理優勢 六安市位于安徽省西部,背靠大別山,轄五縣二區及一個改革開放試驗區,面積1.8萬平方公里,現有人口660多萬。但在該地區近二萬平方公里的范圍內卻沒有油庫,油源主要來自山東的東明縣和安徽的安慶、合肥,以及江蘇南京。因此,在六安地區建設一個中型成品油庫,具有良好的經濟效益。2)交通優勢 廠區東側廠外道路與當地交通主干道直接連接,向北可直達312國道、合葉高速和商景高速,廠區東側約1公里處是寧西鐵路分路口鎮站臺,完善的交通網絡為廠區的物流運輸提供了非常便利的交通條件。
3.2平面布置原則及功能分區
3.2.1布置原則a)方便生產、方便操作、保證安全工藝流程合理;b)與本區總體規劃、周圍環境相協調;c)結合場地地形、地貌,考慮風向條件,合理確定建、構筑物位置,減少污染,因地制宜的進行總體平面布置。
3.2.2功能分區及平面布置 平面布置:嚴格按照《石油庫設計規范》GB50074-2002及《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50016-2006,按照功能分區為:火車裝卸區、儲罐區、輔助生產區、汽車裝卸區、行政區,做到分區明確。罐區周圍設有環行消防通道,工廠道路上設有齊全的道路標志如車速限制、停車區、停車方向標志等。平面布置考慮到廠區北側緊靠寧西鐵路,東側有分路口鎮交通干線通過,交通運輸十分方便,故將火車裝卸區布置在廠區北側,汽車裝卸區布置在廠區東北角,輔助生產區布置在廠區西側,廠區西側為兩個3000m3立式油罐、四個2000m3立式油罐和兩個1000m3立式油罐組成的儲罐區,行政區布置在廠區東南角。由于在火車裝卸區南側有一個較大的圍堰池塘,為了避開池塘,除了火車裝卸區外,其它功能區整體向東偏移。為確保生產管理和消防安全,儲罐區周圍設有6米寬環形消防車道,火車裝卸區周圍設有4米寬環形消防車道。
3.3豎向布置,多方案比較力爭設計更完善、合理、經濟豎向布置原則 在滿足工藝平面布置的條件下,選擇合適的豎向布置形式,合理確定廠區標高,盡量節省土方工程量,達到填、挖方平衡。平土方式采用連續式平土。 本工程豎向布置方式采用階梯式布置,相臨臺階以護坡連接,各臺階以單向平坡式布置。由于已建寧西鐵路標高已定,火車裝卸區絕對標高(56黃海高程系)暫定為60.30m。廠區內場地設計標高經多次土方計算后確定。
豎向布置方案比較:方案一 :整個廠區分五個臺階布置,儲罐區為最高區,其絕對標高為63.00m,2個1000 m3油罐和2個2000 m3油罐在填方地段;汽車裝卸區與儲罐區高差為0.50 m,絕對標高為62.50 m;行政區標高為最低區,絕對標高為60.00 m,輔助生產區絕對標高為61.00 m。本方案填方為83910 m3,挖方為81910 m3。優點:汽車裝車區和儲罐區緊靠出站道路,進出站方便;儲罐區在廠區上風處,有利于通風;主要油罐處于挖方地段,保證儲罐基礎的穩固;填挖土方量在三個方案中最少。缺點:占地面積在三個方案中最大。方案二:整個廠區分三個臺階布置,儲罐區為最高區,絕對標高為62.50 m,全部在挖方地段;汽車裝卸區及行政區標高為60.80 m,輔助生產區與火車裝卸區標高相同,絕對標高為60.30 m,本方案填方94250 m3,挖方為84700 m3。優點:儲罐區在廠區上風處,有利于通風;所有油罐均處于挖方地段,保證儲罐基礎的穩固;缺點:儲罐區與火車槽車卸車區距離較遠;汽車裝車區與出站道路距離較遠,不利于油品裝車。方案三:整個廠區分兩個臺階布置,火車棧橋區絕對標高為60.30 m,儲罐區、汽車裝卸區、行政區、輔助生產區標高均為61.30 m,本方案填方為89590 m3,挖方為95680 m3。優點:汽車裝車區緊靠出站道路,進出站方便;占地面積在三個方案中最少;除了火車卸車區,其它功能區標高相同,平面布置緊湊。缺點:儲罐區在廠區下風處,不利于通風;主要油罐均處于填方地段,儲罐基礎的穩固性差;填挖土方量在三個方案中最大,工程投資很大。本工程總圖布置方案是按該地區用地要求,通過進行多方案比較,并經業主同意后確定方案一為首選方案。
3.4場地排水 通過場地豎向布置,結合相關規范及周邊各單元相臨關系,考慮到庫區用地范圍內地形及場地平整后布局,場地內應設計雨水明溝以利排水,排水坡向為由北向南、由東向西排水,坡度為0.5%;場地外設截水明溝,使得整個庫區的雨水在雨量集中時期排水順暢、不積水,保證裝置區的安全。
3.5綠化 為了減少污染,保護環境,改善氣候,綠化美化、亮化環境,為創造一個良好的生產和工作環境,在確保安全生產的前提下,對罐區周圍空地進行合理綠化,為了阻擋油氣擴散侵襲,選擇了吸附油氣植物。
4、經驗與感受
4.1 總平面布置
4.1.1沒有多年積累下來的風向玫瑰圖,無法確定該地區全年最小風頻,據甲方提供氣候資料顯示庫區主導風向為東南風,因此將行政管理布置于上風側。而且對于油庫的經營對象,主要是來自外部的槽車,所以,設計立面豐富且美觀的景觀辦公樓等其他建筑物可以更好的樹立企業形象。另外,將汽車裝車區放置于庫區東北角,正對油庫主要道路入口,有利于外部車輛出入。行政管理區及汽車裝車區設計標高與油庫8.0寬主要道路標高接近
4.1.2儲罐區布置于場地西北角,遠離主要建筑物,但臨近鐵路裝卸區及操作系統,方便操作。
4.2罐組內豎向設計 罐組內設計等高線最好沿長軸布置,而且罐組最好不要太寬否則容易造成兩側防火堤高差太大。因此,罐組采用兩排布置,排水方向由罐基礎向四周排水。
4.3道路設計 本次道路設計按照道路的服務功能將道路設計分為入口主干道(站外路)、主
要道路、次要道路。入口主干道寬11.0米,主要道路、次要道路寬6.0米,三種道路必要時均可做消防通道。
4.4油庫防潮設計 由于石化企業的廠址往往在較偏僻的地區,防潮系統不完備。針對本庫區北側有寧西鐵路通過、東側為深達3.7米的魚塘,所以就沿場地周圍砌筑深0.6米,寬0.6米的截水溝,場地平整至場地外2.0米,抬高場地標高,高于場地外平整場地標高0.5米。使得場地內雨水可以靠重力自流入東側水塘。
5設計不足
5.1庫區位于山坡地帶,高差變化在13.8米,由于地形限制,使得場地平整時儲罐與汽車裝卸區高差為5.0米,沒有達到經濟自流裝車。而且罐組區處于填方地段,這是在罐基礎處理上最不希望出現的。
【摘要】好的課堂小結能把一節課推向,能使新舊知識之間產生緊密的聯系,有利于我們突出重點,突破難點,能讓新知識得到升華,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求知欲,使學生對所學內容有一個整體的概念,達到完美的結局。
【關鍵詞】全面總結質疑設問舉一反三寓教于思
有人說"萬事開頭難",其實結尾也不容易。俗話也有"編筐織簍,重在收口"的說法,可見好的結尾是成功的重要因素。有經驗的教師在寫教案和設計課堂教學時,往往把結束語的設計當做重點內容來考慮。因為好的課堂小結能把一節課推向,能使新舊知識之間產生緊密的聯系,有利于我們突出重點,突破難點,能讓新知識得到升華,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求知欲,使學生對所學內容有一個整體的概念,達到完美的結局。
怎樣才能進行數學課小結呢?我結合自己的教學實際談以下幾點見解:
一、全面總結,有條不紊
對于知識點較為分散,較為零亂的教學內容,學生在學習和接受的過程中雖然在教師的引導下對所學知識能逐一理解掌握,但支零破碎的知識讓學生接受起來會覺得沒有頭緒,沒有主次,一股腦兒接受,容易混淆。如果教師有條不紊地運用總結性小結,會讓學生對該節課所學的內容有一個系統的、完整的認識。如,在教學解答兩、三步計算的應用題時,我事先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對幾個應用題進行分析,讓他們用直線畫出已知條件,用曲線勾畫出歷求問題,再找數量間的關系,確定先求什么再求什么,每一步怎樣算,列式解答,最后引導檢驗,寫答案。通過幾個不同例證的分析、講解,從而總結出解答應用題的步驟。此后讓學生按步驟解答,學生做起來就能有條不紊,輕松自如。
二、質疑設問,留下懸念
心理學家曾對小學生的注意力作了科學的分析:小學生的注意力一般只能保持20分鐘左右。當一節課快要結束時,學生的情緒處于低潮,注意力開始分散,熱烈的課堂氣氛也會由于下課時間的鄰近而低沉下來,外面的一聲鳥叫,一點點"風吹草動"都會引起學生的好奇,而對于教師提出來的問題,學生往往毫不在意,不愿回答,也懶得動手,讓教師在講臺上唱"獨角戲",你講你的,他想他的。此時,教師應組織好課堂,通過巧妙的教學語言,質疑設問,創設一種使學生的思維再起波瀾的問題情境,使課堂教學達到第二次"飛躍"。
如,我在講授完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公式"S=ah"后,引導學生對平行四邊形進行觀察,平行四邊形是由兩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拼成的,那么如果要推導三角形的面積計算公式應怎樣入手呢?"一石激起千層浪"。學生對我提出的問題會更感興趣,使平靜的課堂氣氛再次活躍起來,一觸即發,使學生紛紛舉手,爭先恐后發言,學生可能會回答,每個三角形的面積是組成這個平行四邊形面積的一半,即S=ah÷2",通過我這一畫龍點睛的質疑提問,使知識得到了升華。學生不但對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公式加深了鞏固、理解,還使學生對下節課要學習的平行四邊形和組成平行因邊形的三角形的面積之間存在著什么規律性的聯系產生了懸念。這樣使本節課的結束自然過渡到下節課,從中埋下伏筆,使"小結"更精彩,"開場"更有新意。
三、舉一反三,觸類旁通
知識之間總會存在著某種聯系。對于聯系緊密,有規律出現的題,教師在講授完一種知識之后,要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去挖揭新舊知識之間、新知識與新知識之間的聯系,進行對比,發現它們的相同點和不同點,舉一反三,觸類旁通。
如,我在講授小數乘法的簡便算法時,事先有目的地復習整數乘法的簡便算法,再自然過渡到小數乘法的簡算,通過學生親手動筆做題,進行對照、分析,得出整數乘法的交換律、結合律和分配律對于小數乘法同樣適用。用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類推方式進行小結,使本節課的講授收到了更佳的效果。
四、寓教于思,激勵進步
在這三個月的時間里,在領導和同事們的悉心關懷和指導下,通過自身的不懈努力,各方面均取得了一定的進步,現將我的工作情況作如下匯報。
記得初次應聘時,我對公司的認識僅僅局限于重慶幾家頂級的廣告公司之一,對設計師一職的認識也僅局限于從事相對單純的廣告創意和美術執行工作。除此之外,便一無所知了。所以,試用期中如何去認識、了解并熟悉自己所從事的行業,便成了我的當務之急。
一、通過理論學習和日常工作積累使我對公司有了較為深刻的認識。
記得初到公司時,交到我手里的第一份工作就是一張企業賀卡的修改,然而說來慚愧的是,因為對于對方企業整體形象包裝的不熟悉,導致這張小小的賀卡修改任務就讓我在公司的第一天工作從下午5:00左右持續到深夜12:00以后,反復的修改和漫長的等待客戶的回復對我來說,既新鮮也處處存在挑戰。不懂就學,是一切進步取得的前提和基礎。在這段時間里我認真學習和認識了公司各相關資料,并且對公司以前的、現在的客戶的相關資料有了比較初步的了解,(這方面,小組的組長羅暉、美術指導莫劍、還有和我一樣新到公司不久的美術楊泛,對我的幫助都很大,我也一直很感激他們)再加上日常工作積累使我對公司有了較為深刻的認識,也意識到了公司在重慶廣告業舉足輕重的地位,她的發展對于推動整個重慶廣告業的發展有著巨大作用。同時,公司擁有比較先進的管理體制和企業化標準運作的行政機構。這一切都讓我對公司的發展充滿了信心和憧憬。
二、認真學習崗位職能,工作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根據崗位職責的要求,我的主要工作任務是(1)負責完成組長分配下來的設計工作指令;(2)參與相關廣告創意的討論;(3)領導交辦的其他工作。通過完成上述工作,使我認識到一個稱職的設計師應當在具有相當的美術功底、熟悉的設計軟件操作能力的同時,還一定要具備良好的設計心態,并且要敢于多提出自己的想法和方案,敢于創新!當然,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是向領導和同事提出自己創意想法的必不可少的。目前我在創意想法方面存在不足,還需要多向組里的和其他組的各位資深領導和同事多求教、多學習。為了讓自己做一個稱職的廣告美術設計人員,我也閱讀了許多與設計相關的書籍,并爭取在工作中有所幫助和提高。
XX年又是一個充滿激情的一年,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將努力提高自身素質,克服不足,朝著以下幾個方向努力:
1、學無止境,時代的發展瞬息萬變,各種學科知識日新月異。我將堅持不懈地努力學習各種設計相關知識,并用于指導實踐,大膽創意!
青島版《義務教育教科書·數學》三年級下冊第六單元信息窗2
【教材分析】
《年、月、日》這單元是在前面已經掌握了時、分、秒、時間單位,以及學生在生活中有了形成較長時間觀念,積累了對年、月、日方面的感性經驗的基礎上向學生介紹有關“年、月、日”等時間單位方面知識。而本課是讓學生借助觀察年歷來認識時間單位年月日以及它們之間的關系,知道大、小月及各月天數,介紹平年、閏年的判斷。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通過生活經歷和年歷卡使學生認識時間單位年、月、日,知道大月、小月、2月,平年、閏年各有多少天。了解有關閏年的有關知識,掌握判斷閏年的方法。
過程與方法:
讓學生在觀察、發現、比較、猜想、討論等一系列活動中培養收集處理信息能力和合作交流的能力,促進學生數學思維的發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讓學生在活動中體驗學數學、用數學的樂趣,自覺養成珍惜時間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
認識時間單位“年、月、日”。并掌握它們之間的關系。
【教學難點】
發現并掌握判斷平年、閏年的方法。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學具準備】
多個年份年歷卡
【教學過程】
一、課前談話,導入新課
師:課件出示大屏幕。
師:這是誰呀?
生:豬爺爺。
師:對,這是我們的老朋友豬爺爺,豬爺爺為了保持強健的身體每天堅持服用鈣片,一瓶鈣片有三十粒,每天服用一粒,一個月夠嗎?
生1;夠,因為一個月有三十天。(師板書)
生2:有時不夠,因為有的月份三十一天。(師板書)
師:這兩位同學真是生活中的有心人。那每月情況是怎樣的呢、每年的情況又是怎樣的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年、月、日的知識。(板書課題)
二、探究新知
同桌合作,探究年歷卡
活動要求:1、以同桌為單位,一張年歷卡,一張匯報單。2、兩人先共同觀察年歷卡,然后一人讀,一人填寫匯報單,看哪對同桌合作的最快、最默契。
學生匯報,教師根據學生的匯報適時板書:
生:一年有12個月(板書)
大月(31天):1、3、5、7、8、10、12 共7個
小月(30天):4、6、9、11 共4個
二月(29天)
(28天)
生匯報完后師介紹大小月、特殊月幾個數并板書。
師:那現在我們知道怎樣告訴豬爺爺了嗎?誰來說說?
生:小月和二月時夠吃,大月時不夠吃。
師:我已經隔空告訴豬爺爺了,豬爺爺又回話了,一起看看是什么?
豬爺爺:原來這么麻煩,那脆一年買一箱,一箱12瓶,每瓶30粒,這樣總夠吃一年的了吧?
師:小組先討論一下,然后算一算。
生匯報。師板書:31×7+30×4+29=366(天)
31×7+30×4+28=365(天)
師:咱們同學真是太棒了,豬爺爺都不由得稱贊咱們同學棒棒噠,大頭兒子知道咱們同學很優秀,也想讓咱們同學幫助他,一起來看看什么問題。
大頭兒子:我爸爸今年要連續兩個月出差在外,共計62天,爸爸是哪兩個月去出差呢?
生1:1、3月;
生2:7、8月
師:同學們同意哪個答案,為什么?看來有的同學對大小月已經熟記,有的不能熟記于心,那有沒有好的方法幫助我們記憶呢?
(三)教授左拳記憶法,歌訣記憶法記憶大小月
1、左拳記憶法
教師教授一遍,學生自己做一遍。
2、歌訣記憶法:
一三五七八十臘,三十一天永不差。
四六九冬三十天,平年二月二十八,閏年二月把一加。
師:誰能告訴許老師,臘、冬分別指的是哪一個月?
生:12月,11月
3、現在你能根據這個歌訣判斷你同桌的生日的月份是大月還是小月。
(四)平年、閏年的判斷方法
師:你對這個歌訣還有其它疑問嗎?
生:平年,閏年是什么意思。
師:你提問的這個問題非常有研究價值!有同學知道嗎?
師:你知道的可真多,老師給你點贊!數學上我們把“一年有365天的年份叫作平年,一年有366天的年份叫做閏年”。(生齊讀)
師:為什么平年和閏年相差一天,相差在哪一個月份上了?對,就是2月,平年(板書)的2月有28天,閏年(板書)的2月有29天。所以咱們可以根據年歷卡上2月份的天數來快速判斷這一年是平年還是閏年。誰能告訴老師怎么判斷?(生答)
師:(課件出示表格)判斷年歷卡中的年份是平年還是閏年。(生答)
師:如果沒有年歷卡,咱們又該怎么判斷下面這四個年份是平年還是閏年呢?有知道的同學嗎?你是怎么知道的,對,可以依據上面的進行推斷!你是個推理能力很強的孩子,能具體的說說你是根據什么規律來推斷的嗎?你已經做的非常好了,請坐。看來這個問題比較難,咱們就一塊來探究!在這一列表格中能找到規律嗎?
生:每隔3年有一個閏年;3平1閏;每4年有一個閏年等
師:也就是說這些年份數和4有關系,真是一個偉大的發現!(把掌聲送給他)
師:那閏年的年份數和4有什么關系?誰知道?咱們就用年份數÷4看看有什么發現,結果有沒有余數?(沒有)也就是說閏年的年份是4的倍數,倍數是咱們以后要學到的知識;平年÷4有余數嗎?(有)那平年的年份不是4的倍數。
課件中展示的是咱們剛才在表格中發現的規律:公歷年份是4的倍數的是閏年;公歷年份不是4的倍數的是平年。
光說不練假把式,咱們現在就來小試牛刀。
小練習:判斷下面哪些年是平年?哪些年是閏年?
師:同學們已經學習了三位數除以一位數,但還沒有學習四位數除以一位數,其實四位數除以一位數和三位數除以一位數是一樣的?想不想挑戰下自己?讓學生計算1984÷4=475,生判斷是閏年。
師:出示答案平年,咦,哪里出錯了,咱們先看下1900年的年歷表,真的是平年,其實,古人也發現了這個問題,看看他們是怎么解決這個問題的?公歷年份是4的倍數的,一般是閏年;但公歷年份是整百數的,必須是400的倍數才是閏年。哦,咱們可以用1900÷400來計算,結果有余數,它就是平年。2000年應該除以多少?(400)
三、鞏固練習
師:感覺自己學的怎么樣,真是一群自信的孩子(謙虛的孩子),一起來看幾個簡單的小題。
1、一年有( )個月
31天的月份有( )
30天的月份有( )
平年二月有( )天;
閏年二月有( )天
2、小強滿12歲的時候,只過了3個生日。猜一猜他是哪一天生的。
一、高層建筑消防設計
1、在高層建筑內應控制使用雙閥雙出口消火栓代替兩組單閥消火栓。
《高規》規定“同層相鄰兩個消火栓的水槍的充實水柱達到被保護范圍內的任何部位。”在某些條形高層建筑中,其端部是否可以采用雙閥雙出口消火栓,從而省去1組單閥消火栓的設置呢?雖然在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出版的《給水排水設計手冊》(第二版)中提出“在每層樓的端部可采用雙閥雙出口消火栓”,但是《高規》中明確規定“十八層及十八層以下,每層不超過8戶、建筑面積不超過650m2的塔式住宅,當設兩根消防豎管有困難時,可設一根豎管,但必須采用雙閥雙出口消火栓。”,且以強制性條文的形式予以規定。因此,在設計中我們應該力求避免出現這種情況。
2、正確計算消火栓充實水柱長度,合理布置消火栓。
《高規》規定“消火栓的水槍充實水柱應通過水力計算確定,且建筑高度不超過100m的高層建筑不應小于10m;建筑高度超過100m的高層建筑不應小于13m.”對于建筑高度不超過100m的高層建筑,設計中我們可以根據水槍最小流量5L/s,水槍噴嘴口徑19mm,查有關設計手冊得出水槍充實水柱長度為11.3m;對于建筑高度超過100m的高層建筑,我們可以調整水槍流量以達到滿足規范所需要水槍充實水柱長度。而在實際中,高層建筑標準樓層凈高考慮經濟因素一般控制在4.0m以下,如果根據公式Sk=(H1-H2)/SINα計算水槍充實水柱,當層高取4m,水槍上傾角取45°時,計算Sk為4.24m,遠遠達不到規范要求,即層高限制了充實水柱的長度。但是,我們可以調整水槍上傾角來達到提高充實水柱長度的目的,因為規范及有關手冊提出水槍上傾角不應大于60°,并未規定其下限角度值。筆者通過計算,當層高仍舊取4m,充實水柱取11.3m時,水槍上傾角為14.87°。況且《高規》有關條文說明解釋道,口徑19mm水槍的充實水柱小于10m時,由于火場煙霧大,輻射熱高,撲救火災有一定困難,所以水槍的充實水柱長度首先應該計算,同時又要滿足《高規》規定各種高層建筑水槍的充實水柱下限值。按照水槍充實水柱長度,我們可以確定消火栓保護半徑,但是在設計中我們不能簡單的用保護半徑畫圓來布置消火栓。因為高層建筑平面中隔墻、內走道、門的布置會影響消火栓的使用,設計中應該用水龍帶長度、充實水柱的水平投影去校核消火栓保護半徑最遠點。
3、高層建筑消防電梯間前室必須設消火栓。
《高規》規定“高層建筑消防電梯間前室必須設消火栓”,那么設于前室的消火栓可否保護相鄰部位呢?《高規》的條文說明對此并沒有具體說明,但是《建筑設計防火規范》中對“消防電梯前室應設室內消火栓”的條文說明中明確指出:消防電梯前室內消火栓是為便于消防隊員使用消火栓并開辟通路,不能計入總消火栓數內。因此在設計中我們通常將其視為消防電梯間前室專用,而不保護其余部位。而目前如上海等部分地方消防設計規定,高層建筑的防煙樓梯間前室也需設消火栓。
4、正確設置消防水池及保證高層建筑兩路供水。
通常在高層建筑中,在市政供水不能滿足消防用水量要求或市政為單路進水時,規范都要求設置消防水池。計算消防水池容積時,應將火災延續時間內室內各消防用水量之和減去市政進水管的補水量。補水時間可按最長的火災延續時間計。如果要考慮室外消防用水量或是設置生活、消防共用水池,則還需要補充相應的用水量。當設置生活、消防共用水池時,不能利用建筑物的本體結構做水池池壁以及池底,以防止生活水質污染。對此,《強制性條文》中已經明令禁止。同理,如果高層建筑屋頂設有生活、消防共用水箱,也應滿足該要求。從消防水池接入水泵間的引入管應該保證不少于2根,如果在接入泵房前就將引入管匯合為一,對消防水池而言,僅為單路供水,存在供水的安全隱患。同時,從消防水泵接入各消防管網的供水管也應保證兩路。
5、消防水泵出口處的放水閥和穩壓回流措施。
《高規》規定“消防水泵的供水管上應設置DN65的放水閥門”,目的是便于水泵檢查試驗時排水。排水量小時,可直接排至泵房集水池;排水量大時,可排回消防水池。同時,消防水泵出口還需要考慮一定的穩壓回流措施。因為在實際使用中,會出現消防水量小于水泵選定流量值的情況,此時水泵揚程遠大于設計值,在無任何回流措施保護下,消防管網壓力過大,容易造成事故。簡單的做法是在供水管上裝設安全穩壓閥,在管網超壓時,可以通過回流管泄壓,將回流水排至消防水池;在管網壓力不穩定時,亦可穩壓。
6、消防管網布置成環的問題。
高層建筑中一般要求消火栓系統布置成環狀管網,在某些大面積的建筑內,由于各方向均布置了消火栓和消防立管,此時我們可將底層與頂層的消防干管均連成水平環路,立面又形成以立管相連的豎直環路,這種立體管網對消防供水最為安全。可是對于某些條形建筑,設計中我們只要將管網豎向成環即可,不必刻意追求這種立體管網,如果強行將消防干管繞成環路,將人為的使系統復雜化,且無太大意義。
二、高層建筑自動噴水滅火系統設計
1、走道噴頭的布置。
在高層建筑中,為了美觀往往設有吊頂,隱藏結構梁及各專業管道。而走道通常是各種管道最為集中的地方,特別是設置集中空調的高層建筑,結構梁、空調風管以及分層布置的給排水、電力管線等使設有吊頂的走道凈空降低,若其吊頂形式為悶頂,則其悶頂的凈空高度極有可能大于800mm.而《自噴規范》規定:“凈空高度大于800mm的悶頂和技術夾層內有可燃物時,應設置噴頭。” 這是我們在設計中容易忽視的地方。由于走道內管道眾多,設計中往往會出現直接在自噴配水管上、下接噴頭的錯誤做法。首先這種接法不符合配水支管允許設置噴頭數量(≤8個)的規定,其次走道內的自噴配水管往往管徑較大,它缺少接小管徑噴頭的管件,在安裝上也有弊病。所以,走道內的噴頭應該從配水支管上接出為宜,在管線的布置上應與暖通、電力專業密切配合。
2、高層建筑部分層自噴配水管入口應按要求減壓。
新《自噴規范》規定:“管道直徑應經水力計算確定。配水管道的布置,應使配水管入口的壓力均衡。輕危險級、中危險級場所中各配水管入口的壓力均不宜大于0.4MPa.”而老《自噴規范》對此并無具體要求。高層民用建筑火災危險等級一般為中危險級,自噴水泵是根據最高層最不利噴頭工作壓力經過計算而選擇。筆者在近幾次設計中計算的最不利層配水管入口處所需壓力均不大于0.3MPa(最不利噴頭工作壓力按0.05MPa計),由于自噴水泵的揚程還需考慮建筑高度、水力損失等因素,故必使高層建筑的底部幾層配水管入口處壓力大于0.4MPa.因而在設計時,在自噴水泵揚程的確定上不能一味放大了事,應該在自噴平面布置完畢后通過水力計算校核水泵揚程,并在此基礎上校核底部幾層配水管入口處壓力。
3、正確設置自噴末端試水裝置,解決末端試水裝置排水問題。
《自噴規范》要求“每個報警閥組控制的最不利點噴頭處,應設置末端試水裝置,……末端試水裝置的出水,應采取孔口出流的方式排入排水管道。”在設計中,我們通常不會忘記末端試水裝置中試水閥、壓力表的設置,但是往往忽視試水接頭的設置,特別是試水接頭出水口的口徑沒有交代。其實目前市場許多消防設備生產廠家,如上海金盾消防安全設備有限公司,可以生產成套的末端試水裝置(ZSPP末端試水裝置,含試水閥、壓力表、試水接頭),我們只需要根據設計要求,按照試水接頭出水口的流量系數選擇定型產品即可。此外,試水接頭不能與管道或軟管直接連接,影響孔口出流的效果;自噴排水管也應設計成間接排放,以免下水道氣體通過排水漏斗散入室內,影響室內空氣品質。
4、報警閥的進出口均應設置信號閥。
新《自噴規范》要求“連接報警閥進出口的控制閥,宜采用信號閥。”一般在水流指示器及報警閥進口設置信號閥已經是常規設計,很少遺漏。但規范要求在報警閥出口也要設信號閥或帶鎖具的閥門,目的是防止誤操作。
5、消防增壓泵的設置問題。
為保證《高規》或《自噴規范》要求的最高層消火栓或噴頭的靜壓力值,在高位水箱的水位差不夠的情況下,設計中我們一般在高位水箱處設置消防增壓泵。首先,增壓泵的流量要滿足1股水柱或1個噴頭的水量;其次,增壓泵的揚程不宜過大。由于高位水箱消防水位與頂層消火栓或噴頭已有一定的位差,規范要求的靜壓力值減去這個水位差就是增壓泵的最小揚程,所以增壓泵的揚程一般只需要幾米足以滿足要求。如果增壓泵揚程選的過大,將導致下層管網承壓過高,消火栓出口壓力或是各層自噴配水干管入口處壓力增大,均需采取減壓措施,使消防系統復雜化。但是僅靠增壓泵來滿足消防靜壓要求也不合適,因為增壓泵的運行由壓力傳感信號控制向消防系統不斷打水以維持壓力,水泵需要常年頻繁啟停,機件容易損壞。故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與建筑協商適當抬高水箱位置,利用高位水箱穩壓最為穩妥;建筑條件實在不允許時,設計選擇帶氣壓水罐的增壓設施亦可。
6、自噴供水應先通過報警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