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問鼎河山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經過河南省廣大考古工作者五年的辛勤努力,南水北調工程河南段的文物保護工作取得重要收獲,鶴壁劉莊遺址、安陽固岸墓地、滎陽關帝廟遺址、新鄭唐戶遺址、新鄭胡莊墓地、滎陽娘娘寨遺址等6個項目分別被評為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2007年,平頂山文集遺址也被國家文物局評為“中國重要考古發現”。
文集遺址位于葉縣常村鄉文集自然村西南地,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2006至2007年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對該遺址進行了發掘,發掘面積10400平方米,清理遺跡619處,房基26處,水井4口,地灶50個,窖藏坑23個等。遺址出土器物按質地可分為陶、瓷、三彩、鐵、銅、石等六大類。其中瓷器可分為白瓷、黑瓷、青瓷三種,器型有碗、盤、缽、盅、瓶、盂、器蓋、燈、執壺、注子、盞、尊、盆、缸燈。三彩器有枕、燈等。值得一提的是發現的兩個儲藏器物較多的窖藏坑,其中一個坑出土瓷器、鐵器、陶器達60余件,僅瓷器就有40余件,而且大部分保存較好。該遺址的窖藏坑年代均在金末元初,并出土了基本完好的鈞瓷、青瓷與白瓷器燈30余件,尤其是一套完整的配有盞托、盞碗與盞蓋的茶盞極具藝術價值?,F擇其精品介紹如下:
鈞瓷茶盞 金代器物。通高8.05厘米,蓋口徑8.4厘米,杯口徑7.4厘米,盤口徑11.5厘米。杯部尖圓唇,口稍斂,垂腹。托盤翻沿淺腹,圈足稍撇,從杯到足中間貫通。褐色胎,通體施乳濁青釉,釉色淡雅光潔,素面無紋。
白底黑彩執扇女俑 金代器物。高11厘米。站姿,頭發挽髻于頭頂,右手握扇子于胸前,左手下垂,身穿長衣,系腰帶。
三彩枕 金代器物。長52.7厘米,寬21厘米,高14.2厘米。
青瓷碗 金代器物。高5.7厘米,口徑13.6厘米,底徑3.8厘米。敞口,斜弧腹,圈足,通體施灰青乳濁釉,圈足露胎,胎質灰黃,素面無紋飾。
青瓷碗 金代器物。高5厘米,口徑10.8厘米,底徑3.2厘米。侈口卷沿,斜腹,小圈足,底露胎,素面無紋。
青瓷碗 金代器物。高6.1厘米,口徑13厘米,底徑3.4厘米。敞口,深腹,小圈足,施淡青釉,底露胎,素面無紋飾。
青瓷碗 金代器物。高5.4厘米,口徑13.9厘米,底徑4.8厘米。敞口,鼓腹,圈足,通體施灰青乳濁釉,圈足露胎,胎質灰黃,素面無紋飾。
青瓷碗 金代器物。高5.45厘米,口徑12.2厘米,底徑4.5厘米。侈口外翻,斜腹,小圈足,底露胎,通體施灰青乳濁釉,素面無紋。
青瓷盤 金代器物。高2.5厘米,口徑20.4厘米,底徑12.6厘米。翻沿淺腹小平底。胎質灰白,通體施乳濁青釉,底露胎,素面無紋。
青瓷碗 金代器物。高5厘米,口徑23.8厘米,底徑13.6厘米。直口,直腹,腹下弧收,大圈足。通體施乳濁青釉,有開片。底露胎,胎質灰黃,素面無紋飾。
青瓷盞托 金代器物。高2.65厘米,口徑12厘米,底徑5.3厘米。翻沿外撇,淺腹,小平底。胎質灰紅色,通體施乳濁青釉,底露胎,釉面較厚,素面無紋飾。
鈞瓷碗 金代器物。高8.3厘米,口徑19.8厘米,底徑6.1厘米。直口,鼓腹,圈足。通體施青色乳濁釉,圈足露胎,胎質黃褐。素面無紋飾,釉面溫潤,肥厚,略有開片。
鈞瓷盤 金代器物。高3.4厘米,口徑16.5厘米,底徑5.5厘米。敞口,淺斜曲腹,坦底,矮圈足,底露胎,胎質灰黃,質堅致。施天青乳濁釉,素面無紋飾。
鈞瓷器蓋 金代器物。高6.5厘米,直徑6.7厘米。子口,面呈荷葉狀,中心有凸起的花蕊。施青色乳濁釉。
白地黑花瓷碗 金代器物。高7.75厘米,口徑11.5厘米,底徑6.2厘米。直口,深腹,腹下弧收,大圈足。底露胎,胎質灰黃。
紅綠彩碗 金代器物。高5.5厘米,口徑15.5厘米,底徑5.5厘米。敞口,斜弧腹,圈足。碗內壁底繪紅花綠葉紋,四道紅彩圓周紋。
白釉瓷盂 金代器物。高7.1厘米,口徑9.8厘米,底徑5.7厘米。圓唇,侈口,矮頸,鼓腹。深褐色胎,外表施白釉,素面無紋飾。
白釉褐點紋瓷燈 金代器物。高6.6厘米,口徑9.6厘米,底徑4.4厘米。寬沿上飾一周褐點紋,深腹內可盛燈油,近底處折腰,高足外撇,底露胎,有明顯的旋紋。
黑釉瓷碗 金代器物。高4.7厘米,口徑13.5厘米,底徑3.55厘米。撇口,斜腹,小圈足。通體施黑釉,底露胎,素面無紋。
白地黑花瓷碗 元代器物。高13.3厘米,口徑26厘米,底徑8.4厘米。敞口,鼓腹圈足。碗內壁底以褐彩書寫裝飾文字“不義富如何,家和貧有好”,兩周紅褐彩細線紋。
白地黑花瓷盆 元代器物。高10厘米,口徑38.5厘米,底徑24厘米??谘匦闭郏敝备?,平底。盆內壁底用黑彩裝飾花草紋。
白地黑花瓷盆 元代器物。高15.4厘米,口徑31.5厘米,底徑20厘米。敞口卷沿,深腹,平底。盆內底用黑彩裝飾花草紋。
白地黑彩“霄”字瓷盤 元代器物。高4.3厘米,口徑16.7厘米,底徑5.7厘米。直口,淺腹,腹下弧收,圈足。盤內底飾黑彩“霄”字。
東營市水利設施的明確目標和任務:一是抓好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二是抓好農村飲水安全工程。三是抓好小型農田水利重點縣。四是抓好防洪排澇工程。五是抓好南水北調工程。六是抓好高效田間節水工程。
今冬明春農田水利建設是東營市水利設施建設的一個重要任務,確定以引黃灌區改造提升、防洪排澇、田間節水灌溉、水源建設四類工程為重點,實行市縣鄉村分級實施,各負其責,全面會戰的做法。我市在2013至2014年度冬春農田水利建設中,實施水利建設項目55項,總投資10.81億元,可改善恢復灌溉面積69.3萬畝,改善除澇面積170.6萬畝,發展節水灌溉面積13.4萬畝,搬動土石方4725萬立方米,整修改造干支渠159公里,治理河道178公里,疏挖改造斗以下灌排溝渠2137公里,新建改建建筑物7360座;
實施村級田間配套工程,搬動土石方341萬立方米,治理河道10.96公里,疏挖改造斗以下灌排溝渠370公里,整修建筑物320座。廣饒縣丁莊鎮排澇抗旱基礎設施建設工程、花官鎮中低產田改造工程,墾利縣永豐河治理工程、南展區排澇工程就是其中的典型工程。
小型農田水利建設同樣也是黃河水利建設的重點項目,可以有效的改善項目區的用水條件,項目區內現有的荒堿地和中低產田將產生明顯的灌溉效益,糧食綜合生產能力進一步提高。2012年的小農水重點縣項目的實施,就從根本上改變了項目區的用水條件,降低了灌溉成本,在促進糧食增產、節約水資源、改善生態環境等方面產生了顯著的效益。
利津縣今年實施的重點水利工程—宮家中型灌區節水配套改造項目,目前已完成施工總體進度的80%以上,計劃明年春灌前竣工投用。工程的實施對于改善項目區內灌溉條件,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具有重要意義。據了解,項目完成以后,年增加供水能力大約在1500萬方左右,改善灌溉面積6.5萬畝,項目區內現有的荒堿地和中低產田將產生明顯的灌溉效益,糧食綜合生產能力進一步提高。
今年以來,利津縣大力實施重點水利工程建設,進一步完善全縣灌排體系。先后實施了投資2375萬元的2013年度小農水重點縣工程,投資2367萬元的2014年度小農水重點縣工程和投資2585萬元的褚官河治理工程。
其中2013年度小農水重點縣工程在鹽窩鎮十六戶片區新增管灌面積23800畝,工程已于今年6月份竣工;2014年度小農水重點縣工程在汀羅鎮金盆片區發展管灌面積23700畝,目前工程已開工建設,計劃明年4月份竣工。褚官河治理工程疏浚河道27.7公里,兩岸復堤44.6公里,已于今年6月份竣工。
廣饒縣積極實施農田水利工程,建設布局完整的防旱抗澇設施體系和水利設施建管體制,滿足農田灌溉需求,保障農業增產、農民增收。近年來,廣饒縣共實施小型農田水利項目3批次,建成和在建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共7.93萬畝;實施市級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項目3個,建設末級灌溉工程1萬畝。
在2013-2014年度農水會戰中,共實施6大類21項農田水利建設工程,治理河道36.6公里,疏挖改造斗以下灌排溝渠1036.8公里,新打配套機井306眼,極大完善各層面的農田水利基本建設。近日,廣饒縣各鄉鎮疏挖各級排溝,打通排水干道等重點農田水利工程完成施工建設。該項目投資1550萬元,將有效緩解澇洼地片排水難的現狀,改善7.6萬畝耕地的灌排條件。
受厄爾尼諾現象的影響,東營市今年1到7月份的降水較常年偏少,平均氣溫比正常偏高。截至7月11日12時,全市降水量比去年少25毫米,較常年少65.3毫米。據市農業局7月9日土壤墑情監測顯示,28個玉米墑情監測點旱情較重的占53.6%,14個棉田監測點旱情較重的占92.9%,近期若無有效降雨,我市旱情將會持續發展,抗旱任務十分艱巨。
長期高溫少雨造成各種農作物不同程度受旱,受旱總面積達217.12萬畝,占全市主要農作物播種面積的63.1%,重旱面積達42.49萬畝,主要分布在河口區和廣饒縣。面對不容樂觀的形勢,全市水利部門立足于抗大旱、抗長旱的思想,強化工作措施,加大引蓄水工作力度。
為確??购狄ぷ黜樌_展,全市水利部門強化工作調度,成立了引水調度辦公室,嚴格落實責任人包渠段、包引水口和日統計等制度;多次召開引水灌溉工作會議,并派出工作組到雙河、王莊、宮家灌區渠首現場調度,春節前再次召開引水調度會議;
突出引蓄工作重點,重點向廣饒淄河水庫、南郊水庫、油田耿井水庫、墾利永鎮水庫和東張水庫、利津城南水庫和利津水庫、河口孤河水庫充庫和河道蓄水,新增蓄水6253萬立方米,目前全市總蓄水22430萬立方米,其中水庫蓄水20120萬立方米(油田9670萬立方米),河道蓄水2310萬立方米。
此外,加強抗旱工程建設,結合全市農水會戰,對曹店、雙河、官家灌區進行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提高了輸水效率;抓好引水設施維修養護,對閘門實時進行拉沙清淤,防止口門淤積。針對提水泵站帶冰提水容易造成塞冰和水泵易損壞的問題,組織人員24小時值班盯守,保障了提水泵站的正常運行,提高了工程設施的引提輸水能力;
搞好協調配合,加強與氣象、黃河、農業部門的配合,積極搶引搶蓄黃河水,全市引水工作取得顯著成效。據統計,自1月1日以來,全市引水12680萬立方米,其中市屬灌區4700萬立方米、墾利縣6300萬立方米、利津縣1200萬立方米、河口區480萬立方米。
【關鍵詞】中藥溶液劑;混懸劑;液體制劑;穩定性;影響因素
中藥液體制劑是指中藥提取物溶解或分散在液體介質中形成的可供內服或外用的液態制劑。由于其服用方便而被應用廣泛,但常存在澄明度差、放置后藥效降低、出現絮凝、發生顏色變化等穩定性問題。本文對中藥液體制劑的穩定性問題進行綜述。
1影響中藥溶液劑穩定性的因素和改善措施
1.1影響因素 影響中藥溶液劑穩定性的因素有:溫度、藥物的溶解度、pH、光照、電解質等。如果環境溫度過高,光照過強,會引起藥物降解,空氣中的氧使藥物氧化分解,引起藥物色澤的變化;溶液的pH不適會使藥物發生水解,藥物的溶解度低,會引起沉淀出現。如果液體藥劑中分散相微粒粒徑大于膠粒,也會引起不穩定。因此,保持和穩定分子分散狀態,增加藥物的溶解度,改善溶解成分的物理、化學穩定性以及制劑的外觀、性狀,是解決中藥溶液型制劑穩定性的關鍵問題。
1.2改善措施
1.2.1 選擇合適的溶劑溶劑對藥物起溶解和分散作用,溶劑的質量直接影響制劑的制備和穩定性,因此需要選擇合適的溶劑。溶劑應具有較好溶解性和分散性、不影響藥效、化學性質穩定、毒性小。此外,液體制劑中為了達到溶解度要求,需要增加潛溶劑、增溶劑等。但是潛溶劑、增溶劑的加入必須適量,如果過低,達不到效果,如果過高,容易引起藥物的不良反應。如注射給藥時會引起注射部位靜脈炎、溶血的發生,產生疼痛,局部給藥時會帶來刺激性。增溶劑常用的有聚山梨酯80、聚山梨酯40、聚山梨酯20等,它們在水中形成膠束,藥物在膠束中與水分子的接觸減少,不僅增加藥物在水中的溶解度,也增加了藥物的穩定性,不容易形成沉淀。
1.2.2 調節制劑的PH值 中藥中多含有酸或堿性成分,如果制劑的PH值增加或減少,都可發生酸堿反應,藥液的堿性較強時,容易產生生物堿,酸性較強時,容易生成鹽沉淀。通過改善制劑的PH值改變“清咳液"的澄明度,區相同藥液混合后分成A、B兩份,A藥液加入檸檬酸調節PH值,B藥液加入5%101澄清劑,B藥液貯存1個月后加入檸檬酸調節PH值。結果A藥液一個月后出現沉淀,B藥液一年后出現沉淀,說明PH值是影響清咳液澄明度的主要原因。消痤靈成品(pH4.45~4.62)分別用lmol/L NaOH、10.0%稀鹽酸凋節調節pH到5.13和4 .22,結果消痤靈的pH到5.13后澄明度有明顯改善和提高,說明調節pH可明顯改善消痤靈口服液的穩定性和外觀。
1.2.3制備包合物 部分藥物如菊科植物,由于含有揮發油,在光照和合適的溫度下易揮發,容易改變成分。選擇適當的包合方法,可以改善其溶解度,提高穩定性。如環糊精被應用于難溶性藥物的增溶,其獨特的籠狀結構可以形成主客分子復合物,非極性藥物分子位于非極性的籠狀結構內部,環糊精外部的多羥基與極性的水分子親和力強,從而增溶。孫艷[2]等分別在65℃、75℃、85℃、95℃的溫度條件下測定艾葉揮發油和艾葉揮發油-CD包合物的穩定性,結果艾葉揮發油t0.9為4.13m,艾葉揮發油-β-CD包合物的t0.9為9.13m,后者與前者相比提高了111.8%,說明:艾葉揮發油經-β-CD包合后,有效期得到了延長。
2中藥混懸劑穩定性的影響因素與改善方法
2.1影響因素混懸微粒的沉降、混懸微粒的荷電與水化、混懸微粒的潤濕、絮凝與反絮凝、分散相的濃度和溫度、結晶增大與轉型。由于混懸劑中藥物微粒與分散介質之間存在著固液界面,微粒的分散度較大,使混懸微粒具有較高的表面自由能,所以處于不穩定狀態。
2.2改善措施
2.2.1選擇助懸劑助懸劑可以分散介質粘度,降低藥物微粒沉降的速度,在藥物微粒表面形成保護膜,防止微粒間相互聚集或結晶而增加混懸劑的穩定性。在刺五加混懸劑的制備中,在不改變其他因素的情況下,改變蜂蠟和卵磷脂的用量,通過沉降體積比、再分散性的考察探討蜂蠟和卵磷脂對刺五加混懸劑的助懸效果。結果表明蜂蠟和卵磷脂通過不同的作用,明顯提高了刺五加混懸劑的穩定性。
2.2.2 應用潤濕劑潤濕劑主要用于疏水性藥物的配置,這些藥物如果不加入潤濕劑,很難被制成穩定混懸劑。常用HLB值為7~9的表面活性劑。
2.2.3應用絮凝或反絮凝劑 增加枸櫞酸鹽、酒石酸鹽等絮凝劑或反絮凝劑,以調整Zeta電位, 從而為了保證混懸劑的穩定性。
3中藥乳劑穩定性的影響因素與改善方法
3.1 影響因素 包括乳化劑的乳化能力、分散介質的粘度、以及溫度等因素。
3.2改善措施增加乳化劑,根據藥物的性質、油的類型、是否存在電解質、乳劑的黏度以及乳化方法等選擇乳化劑。具體方法有①微乳制備過程中加入較高濃度的表面活性劑以控制乳滴大小,以降低液滴表面張力。②將乳化溫度控制在50-70℃,以保持穩定的乳狀液分散相。
其它影響因素有微生物、包裝材料等。藥品在制備過程或貯存過程中如果被微生物污染,會對藥物的穩定性造成影響。如果使用已被氧化的包裝材料也可能影響藥物的穩定性造成影響。
總之,中藥液體制劑的影響因素很多,在制備時一定要根據藥物的性質、用藥的劑量等制成穩定的液體制劑。
參考文獻
[1] 崔福德.藥刑學[M].北京:人民衛生flj版社,2007.3641.
醫療衛生安全的平穩運行是最大的民生問題,它關系到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和諧穩定,隨著我國的社會經濟發展,百姓對衛生工作的質量要求期望值也越來越高。由于我國現行醫療衛生體制機制還不十分完善,醫療技術水平在各地發展不均衡,不能充分滿足人民群眾對疾病和健康等的需求,因而醫患溝通難度較大,關系顯得較為緊張,加上法律的不健全,醫療安全保障機制的缺失,在市場及經濟利益的趨勢下,不斷誕生醫鬧,這就不得不讓我們要求與時俱進,改善和完善醫療運行的管理體制和機制,加強醫療安全質量的監督和管理,健全醫療風險保障機制,增強醫院和醫務工作者抵抗醫療風險的能力,保障醫院和醫務工作者的安全,維護醫生的合法權益,促進醫療環境的改善,維護衛生事業有序開展和發展?,F就醫療質量管理、醫療安全、醫療保障機制中存在的主要矛盾及影響談如下觀點:
一、從上世紀80年代我國逐步走向市場經濟運行軌道,醫療衛生行業也逐步推向市場,形成了以藥養醫的格局,群眾看病貴的現象日益顯現,醫患矛盾不斷滋生擴大,愈演愈烈,嚴重影響到社會的安定團結,隨之醫務人員的人身安全受到威脅,醫院的工作秩序受到影響,醫生的天使形象隨之發生巨大改變,醫務工作者再不是前人們崇拜的偶像,醫療衛生行業從此步入了高風險職業的行業。
二、醫療體制機制的不完善
醫療體制機制的不完善對醫療質量帶來了影響,我國從上世紀70年代末改革了高考招生制度,廢除了張鐵生的自卷老繭上大學“人才”制度,隨之一大批優秀大、中專畢業新生補充到了醫療衛生崗位,充實了醫療衛生人才隊伍,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而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各類大中專學校的自主招生,致使學生質量標準降低,教育質量隨之下滑,醫療衛生人才大打折扣,多數農村基層醫療機構的醫務工作者無基本從業資格,加上優秀人才的雙向選擇,基層衛生人才引進困難,導致衛生人才匱乏,青黃不接,日趨嚴重,嚴重影響到醫療技術的發展和技術的更新,大多數的基層醫療單位設備閑置,加大了群眾對疾病和健康要求的距離,群眾對醫院的形象和對醫生的信任度隨之缺失,加上市場經濟條件下的以藥養醫,藥價虛高,日益加重了醫患矛盾。
三、法制的不健全,導致醫患關系緊張
在市場經濟的大環境下,醫生在追求經濟利益的時候,必然忽略對患者的理解,醫德缺失,片面追求經濟效益,沒有了對患者的良知和責任,而患者對醫生的要求也十分苛刻,稍有閃失也就有了生財之道,醫鬧也孕育而生,醫院的院長負責制,監管缺失,個人說了算,如遇醫患糾紛鬧事,給錢了事,形成了醫鬧對醫院的事好鬧,錢好要的印象,更有甚者,內外勾結,不乏其例……法制缺失,弱者優先,不論緣由情節,都得賠償。
綜合上述,反映的醫療活動中具有典型和普遍性的一些問題,要解決這些問題,任重而道遠,現就上述存在的問題,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加以改進。
(一)抓人才:醫療技術水平的高低,醫療質量的好壞,主要靠人才隊伍,只要有一支思想素質好、業務水平高的醫療團隊,就能夠充分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對疾病和健康的基本需求,從而建立起良好的醫患關系,促進醫療環境的改善,促進衛生事業的健康發展。
(二)強素質:開展多種形式的政治、理論、業務綜合能力培養,造就一支業務素質精、政治品德好的復合型人才隊伍,牢固樹立為人民服務的思想理念,強素質、重責任,給老百姓一個入院放心、醫療貼心、住院安心的醫療環境。
(三)重管理:加強醫院內部運行體制及機制的監督和管理,做到獎罰分明、分工明確、任務到人、責任到崗、機制靈活、與時俱進、科學發展。
(四)健全風險評估機制及體制,對糾紛及事故做到及時評估,科學鑒定,保障患者合法權益不受侵犯。
[關鍵詞] 醫療糾紛;證據保全;司法鑒定體制;合法權益
【中圖分類號】 D92【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007-4244(2014)06-143-1
因醫療糾紛的特殊性質,醫患雙方的舉證壓力差別明顯,患方只需提供在醫療機構中接受診療,并且于過程中受到人身損害的證明,醫方則需要證明自身不存在醫療過錯,或者患者受到的人身損害與自己的診療措施無關的證明,往往有較大的舉證壓力,另外,醫療糾紛中普遍存在賠償標準、醫療事故定性、以及鑒定機構的選擇方面的矛盾。為了解決這些問題,就需要解決目前醫療糾紛的證據在收集和保全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完善相關的司法鑒定體制。
一、醫療糾紛中規范化的證據保全舉措和完善的司法鑒定體制的意義
(一)避免原始醫療證據的滅失和篡改的情況。在處理醫療糾紛的過程中,針對醫患雙方有爭議的關鍵問題,因其行業的特殊性,法官很難做出直接判斷,司法鑒定的結果都依賴于客觀的醫療證據,包括診療過程中的病歷,以及造成患者人身損害的相關可疑物品,而這些證據都存在易滅失和被篡改的特性,診療的用品和藥物在醫院隨處可見,因缺乏針對性極有可能被替換,血液和藥品等證物可能因時間原因無法保留,還存在病人的實時診療情況無法復原甚至患者已死亡等情況。
(二)幫助法院調解醫患雙方,減少爭議。醫療糾紛的舉證倒置原則使醫方有較大的舉證壓力,醫療糾紛所采用的證據一般都來自醫方,患方對證據的信任度較低,往往會懷疑證據的真實性,從而引發爭議。因此在發生醫療糾紛的時候,患者或患者家屬有義務配合醫方以及法院或者相關的公證機關,進行醫療證據的固定保全。醫療糾紛中證據的有效保全,可以使雙方都對診療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有清晰的認識,可以基本了解己方在糾紛中存在的過錯,減少對相關事實的爭議,有利于進行調解。
二、目前醫療糾紛中進行證據保全容易出現的問題
(一)保全證據的責任劃分不夠明確。目前的相關法律沒有對醫療糾紛證據保全的規定,《醫療事故處理條例》規定醫患雙方在發生醫療糾紛后,有責任共同進行相關證據的保存,但是還規定醫院未按照條例進行相關資料的保管和封存的,會有相關的行政處分或紀律處分,而對患方沒有約束力。在實際的執行過程中,患方若不配合醫方執行證據保全措施,并沒有相關的責任,而在訴訟過程中醫方出具的單方面保存的證據,也不能被法庭信任,這樣無形中加大了醫方的舉證難度和舉證壓力,也加重了醫療機構的訴訟風險。
(二)執行過程中容易出現偏差。在實際的醫療證據保存過程中,若在發生糾紛之后醫患雙方在缺乏第三方見證的情況下進行了證據保存,當任何一方在隨后的過程中對保存的證據存在異議時,都將使影響證據的可信性。發生醫療糾紛的過程中,患者有可能仍在接受治療,無法進行完整的病歷保存,或者還會產生新的醫療證據,這時候的不完整的證據是否能被采信也存在爭議;急救的患者可能沒有及時的病歷記錄,都由事后補全,這時候的病歷記錄由醫方于事后書寫,是否可以采信也存在爭議。
(三)缺乏相關法律對保全證據的法律定位。鑒于在醫療糾紛證據保全過程中出現的情況,需要建立完善的證據保全制度,為了避免在訴訟過程中由法院發起的證據保存,與醫療糾紛發生時的時間空白,以及缺少第三方見證的問題,醫患雙方應該在發生糾紛的時候,都選擇自己可信任的第三方共同參與事故保存,從而避免雙方因互不信任而造成的關鍵證據滅失問題的發生。在封存證據的過程中要建立封存檔案,并由雙方以及共同的第三方見證人簽字蓋章,針對目前的病歷資料多采用電子版或者由電子版打印而成,具有極強的可修改性的特點,這一點至關重要。
三、現行的司法鑒定體制的不足之處及完善
(一)吸引專業的人才,保證司法鑒定的準確性。對醫療糾紛進行的司法鑒定很強的專業性,對司法鑒定部門有較高的技術要求,在目前的司法鑒定部門,具體執行司法鑒定的是司法部門的法醫,或者是高校的醫學教師,他們都缺乏醫療機構的實際工作經驗,因此需要完善司法鑒定體制,主動儲備相關專業的醫學人才,在進行司法鑒定的時候選擇權威性專家,同時建立完善的鑒定程序,以保證司法鑒定結果的準確性。
(二)建立規范的制度,保證司法鑒定的公正性。醫療糾紛的賠償額度一般都比較高,不管是人身損害賠償還是醫療事故賠償,都有相當額度的經濟補償,在市場化經濟體制下,為了追求經濟利益,有不少社會鑒定機關和個人鑒定單位都滲透進了司法鑒定部門,司法鑒定人員的技術水平參差不齊,不具備職業道德的鑒定人員可能會做出不公正的司法鑒定結果,損害醫方或者患方的利益。建立完善的司法鑒定體制,要建立嚴格的準入制度,建立完整地行業規范和制度規范,對司法鑒定人員定期實行考核,鑒定師的資格證在有效的時間內必須重新考核,否則不能出具合法意義上的司法鑒定,以此來保證司法鑒定的公正性。
(三)統一鑒定程序,保證司法鑒定的獨立性。因為在短時間內二元制鑒定程序在我國還將繼續存在,司法鑒定不可能完全取代醫學會的醫療事故鑒定,但是為了避免多次鑒定、重復鑒定的情況發生,造成對司法資源的浪費,司法鑒定體制應該建立統一的鑒定程序。法院對所有的鑒定部門和鑒定結果擁有最終的司法審查權,需要審查鑒定機構的鑒定能力,鑒別鑒定機構和個人是否具有獨立鑒定權,所采用的程序的是否合法等,以保證鑒定結果的獨立性。
四、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