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航天工業論文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 國外圖書館權利案例研究 美國圖書館的旗幟 美國圖書館的動漫資源建設與服務案例分析 案例研究法在我國圖書館學科中的應用分析 美國圖書館的個人理財和投資培訓服務研究 美國圖書館組團參加香港書展等 2010年美國圖書館狀況報告 從IFLA各國圖書館員職業道德規范中分析圖書館權利 我國圖書館“智庫”服務研究 我國圖書館職稱評審研究綜述 我國圖書館員及其法律地位和職業權利的探討 21世紀以來國內對“美國圖書館學”領域研究綜述 美國圖書館電子圖書出借模式評介 真人圖書館服務案例研究 圖書館權利芻議 韓國圖書館法 美國圖書館聯盟的法律保障及啟示 美國圖書館信息服務社會化模式及其啟示 美國圖書館協會期刊系列:調查與分析 美國圖書館里一本遲還的書 常見問題解答 當前所在位置:l.
[ 3 ] First Amendment Center. banned books[EB/OL].[2013-08-10].http:///speech/libraries/topic.aspx?topic=banned_books.
[ 4 ] Studstill R. A Student's Right to Receive Information in the Public School Library[EB/OL].[2013-07-15].http:///index.php/lsj/article/viewArticle/144.
[ 5 ] Adams H R. Ensuring Intellectual Freedom and Ac-cess to Information in the School Library Media Program[M].New York:A Member of the Greenwood Publishing Group,Inc,2008:196.
[ 6 ] ALA,office for intellectual freedom.intellectual freedom and censorship Q&A[EB/OL].[2010-12-15].http://www//ala/oif/basics/intellectual.htm.
[ 7 ] 王政,洪偉達.知識自由在圖書館核心價值體系中的地位與作用[J].圖書情報工作,2010(11):35-39.
[ 8 ] 李國新.圖書館權利的定位、實現與維護[J].圖書館建設,2005(1):1-4.
[ 9 ] 石慧.中美圖書館知識自由政策比較[J].圖書館學研究,2011(8):41-46,50.
王學賢 北華航天工業學院圖書館助理館員。河北廊坊,065000。
以桂林航天工業學院為例,目前高職高專會計專業實踐教學課程包括計算技術、點鈔技術、會計書法、基礎會計模擬實訓、財務會計模擬實訓、成本會計模擬實訓、稅收實務模擬實訓、財務管理崗位實訓、會計核算崗位實訓、企業管理模擬實訓、審計實務模擬實訓、ERP實訓、畢業實習、畢業論文等14門,共計874個課時,在整個必修課1845課時中占47.37%。從這樣的實踐教學安排來看,整個體系“大而全”,貫穿了會計專業的整個教學過程,涵蓋了專業建設的各個方面,體現了對實踐教學的重視。但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相對于應用型本科會計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要求來說,還缺乏深度,實驗效果不明顯。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1.1實驗內容相對簡單
我們的會計實驗相對比較簡單,對會計分析、預測、決策等涉及較少,缺乏鍛煉學生運用專業知識創造性地分析復雜問題并提出解決方案的內容,缺乏深度,無法培養學生在實踐中思考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而學生也只把實踐教學看成是完成一次大作業,感覺在實驗室中進行的教學實踐和在普通教室進行的教學基本沒有區別,學習主動性不強,參與積極性不高。還存在遲到、早退、缺勤、抄襲的現象,尤其是畢業實習和畢業論文:一般都是由學生自己找實習單位,而學生把實習時間大多花在聯系工作單位、參加面試上,根本無心實習,所要求的實習報告也是想辦法編出來的。而畢業論文也大多是照抄網上的論文,或東拼西湊,這就使得畢業實習和畢業論文這兩種重要的實踐課程流于形式。
1.2實踐教學與實際有脫節
現有的實踐教學模式往往被設計成“個人全能項目”,發給學生一套練習題,以及憑證、賬簿,讓學生一個人包攬全部業務,自己操作整個過程,學生自己既是出納、又是會計;既管記賬、又管復核;既是會計員、又是會計主管。這樣一來,學生在實踐教學中對各自崗位的工作流程、任務職能等并不十分清楚,無法形成鮮明的崗位意識。另外,一些在實際工作中發生較多的業務,比如說銀行結算和納稅申報,在實踐教學中往往都是在實訓教材中以文字性材料來說明經濟業務發生的過程、內容和結果,實驗也只是要求學生根據事先填好的結算憑證進行賬務處理和填制某些稅種的納稅申報表,學生根本不知道銀行結算和納稅申報業務的實際發生過程,這使得學生走上工作崗位后不知道怎樣與銀行和稅務部門打交道,缺乏進行銀行結算和稅務處理的能力。
1.3部分教師實踐經驗不足
有些教師自己未從事過實際財務工作,也少有機會到企事業單位的會計工作崗位進行實踐鍛煉,造成理論與實踐嚴重脫節。在實踐教學中,教師有時僅按自己的理解或想象來指導實習,造成與會計制度、會計規范或實際會計工作的沖突,從而使實踐教學的質量沒有根本保證。
2構建應用型本科會計專業的實踐教學體系
應用型本科會計專業的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應該增強實踐,強化應用,體現特色,突出創新,搭建多維度、多層次的實踐教學環節,如下圖所示:
2.1構建實踐教學體系三大平臺
2.1.1實驗教學平臺
實驗地點主要是校內的會計模擬實驗室,包括基礎實驗、專業實驗、創新創業實驗,基礎實驗是學生在學習完會計專業的基礎課程后開設的,包括計算技術、點鈔技術、會計書法、基礎會計模擬實訓、財務會計模擬實訓、成本會計模擬實訓等,一般安排在大一、大二,使學生掌握會計專業的基本業務內容、會計處理和操作過程,培養學生專業基本技能和應用能力;專業及崗位實驗是在學生學習完專業課程后開設的,包括稅收實務模擬實訓、財務管理崗位實訓、會計核算崗位實訓、企業管理模擬實訓、審計實務模擬實訓、ERP實訓等,一般安排在大三,使學生掌握會計專業的系統的、綜合的技能,培養學生專業知識的運用能力和會計職業判斷能力。創新創業實驗,一般是開展創新創業大賽或創建模擬公司,安排在大四上學期,使學生熟悉創業真實過程,培養學生團隊協作意識、創業意識和創業精神,增強學生的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以及自主創新能力和創業能力。在實驗教學平臺中,在現有的高職高專實驗的基礎上,要注意盡量創造真實的經濟環境,培養學生辦理銀行結算、進行納稅申報的能力,可以考慮將學生分成若干大組,每個大組包括企業小組、銀行小組、稅務小組,每個小組中,“一人一崗,各司其職”,培養學生的崗位意識。不同小組之間有業務往來,不同大組之間也發生業務往來,比如說不同大組的企業之間有采購、銷售等日常業務,同時與其他小組之間還會發生銀行結算和稅務處理業務等。
2.1.2實習教學平臺
大學四年每年安排一次會計實習,第一次是認知實習,讓學生去校外實訓基地參觀、了解,對企事業單位所處的環境和實際工作情況有一個感性認識,一般安排在大一;第二次、第三次是崗位實習,在部分專業課程結束后,到校外實訓基地或其它企事業單位進行實習,熟悉各崗位的職責分工和具體工作內容,對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和會計業務處理流程有一個比較完整的理解,大二、大三各安排一次。第四次是畢業實習,安排學生到企事業單位的實際會計工作崗位上去,一般時間安排在大四下學期。要加強實習平臺的建設,首先要有穩定的校外實習基地。但長期以來,由于會計工作的特殊性,企事業單位對與高校建立會計實習基地的意愿很淡薄,會計專業的學生實習一直以來就是一個難題。作為高校來說,一方面要與各類企事業單位多多溝通聯系,實行校企共建,互惠互利,實現實踐教學資源的合理配置和使用;另一方面,以投資、擔保、管理、財務咨詢公司、會計師事務所、審計師事務所、資產評估師事務所等一大批中介機構為突破點,加強會計中介機構實訓基地的建設。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這樣一大批會計中介機構已經開始壯大起來,他們把會計工作當做是一種對外提供的技術服務,不再排斥實習學生的參與,而且在業務旺季對于實習生助理有很大的需求。這樣,學生可以親身參與到各類企事業單位的擔保、咨詢、審計、評估等項目,在實踐中加深對對專業知識的認識和理解,提高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2.1.3實踐教學平臺
主要包括社會調查、學年論文、畢業論文等,社會調查一般安排在大三的假期進行,可以針對會計教學或會計改革的熱點問題定出要調查的內容,采取問卷調查、抽樣調查、網上調查和實地調查等多種形式,了解企事業單位生產經營、會計機構設置、會計制度建設等情況,了解會計工作的組織、會計人員素質、會計核算、會計管理等情況,運用所學知識進行分析,為學年論文和畢業論文提供寫作素材。學年論文和畢業論文都具有實踐性和理論性的雙重性質,學年論文是學生對一學年所學專業知識在專業實習實踐的基礎上進行的理論總結,一般安排在大三下學期;畢業論文學生對大學四年所學專業知識在各類實習實踐的基礎上進行的理論總結,一般安排在大四下學期。學年論文和畢業論文的寫作,作為應用型本科會計專業來說,要強調從實踐中選題,在實踐中去發現問題、思考問題,用所學的知識去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對于那些通篇理論論述,缺乏實踐內容支持的論文,可以考慮要求重新選題和定位。
2.2提高教師實踐能力
教師的素質直接影響到實踐教學的質量,現在的高校教師大多是從學校到學校,沒有在企事業單位工作過,缺乏實際會計工作經驗。學校要積極創造條件,建立與校外實習基地、企事業單位、會計中介機構的聯系和交流機制,鼓勵教師,尤其是年輕教師定期到這些單位掛職,從事具體的財務工作,積累會計實踐經驗,提高實務處理能力,更好地滿足會計專業實踐教學的需要。也可以多組織會計專業教師到兄弟院校參觀學習,交流教學經驗,多參加教育界和會計職業界組織的學術交流、研討活動,提供相互學習的平臺。建立校外注冊會計師、注冊審計師、注冊資產評估師等財務專家以及經驗豐富的會計從業人員檔案,保持經常性的交流,促進產學研結合,還可以定期將這些專家學者請進校園作相關內容的專題講座,甚至直接授課。同時支持會計專業教師參加職業資格和專業技術資格的考試,并要求取得資格證書,達到會計教育對“雙師”型教師的要求。
2.3建立實訓技能和質量評價體系
完善和規范實踐教學評價,建立實訓質量和技能評價體系。評價體系分為兩個部分,一部分是對學生專業技術水平和實踐操作能力考核評價指標體系,另一部分是教師實踐教學質量評價體系。要制定評價體系的詳細考核指標和考核方式,對學生的考評可以采取閉卷考試、開卷考試、口試、社會調查、社會實踐、手工模擬、上機模擬等多樣化的形式;對教學質量可以建立學校、教務處、系部、學生和校外財務專家五級監控和評價體系,采取學校抽查、系部檢查、教師自評、校外專家評學、學生評價等多種方式,尤其對實驗實習過程進行嚴格監控,分階段進行考核,從而對整個會計專業實踐教學體系進行科學的評價。
3結束語
關鍵詞:西安市,職業學校,課程設置,場地設備,調查分析
學生體質健康一直是我國政府及有關職能部門多年關注的問題,國家教育部、國家體育總局于2002年頒發了《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實行方案)》和《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實行方案)實施辦法》,同時又頒發了《全國普通高等學校體育課程教學指導綱要》,無疑《標準》(簡稱)是促進學生體質健康發展,激勵學生積極進行身體鍛煉的指導性文件。也是我國宏觀教育從德、智、體、能、美、勞等方位全面發展,培養人材的基本模式。論文格式。鑒于目前我國不少專家與學者對普通中學、普通大學研究者較多,特別是對提高普通中學、普通大學學生體質,從學生的體能、體質、健康方面,從測試管理及體質健康綜合評價等方面研究者具多,而對職業學校學生健康狀況,體育課設置及體育設施很少有人投入調查研究,而對健康與體質培養的基礎環節更很少涉及,這不能不說是一個被遺忘的角落。鑒于此狀,根據職業學校學生以后從事職業的特殊性要求,即職校學生絕大部分將會從事體力性較強的工作性質。因此,學生的體質、體能將是從事職業的基礎,也是從職人員能高效率、高質量、長時間工作的能力保證。因此,職業學校體育教育,體能培養是一項不可忽視的重要課程。論文格式。為了對目前職業學校學生健康狀況及體育教育有所了解,首先應從培養方式、課程設置、場地設施等方面做以調查,本文主要調查研究對象與范圍選擇西安市城區內的職業學校,選擇這一調查地域是因為西安市區不僅普通中學,大專院校在全國相對較多,而且職業學校也相對較多,也較集中,約40多所。為了達到取樣的科學性與合理性,本文采用了重點調查與抽樣調查相結合的兩種形式,試圖達到代表性及綜合性研究之目的。
1.調查研究對象和方法:
1.1調查研究對象
本文主要針對西安市市區職業學校課程設置、場地設備作為主要調查研究對象,對較好學校及較差學校采用選擇性重點調查,對一般學校采用抽樣調查,共學校數為9所。
1.2調查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了問卷法、訪談法、文獻資料法以及邏輯分析法,達到最終成文之目的。
2.調查結果與分析
2.1體育課程設置現狀與分析
通過對重點調查對象即體育開展較好的學校、體育開展較差的學校以及體育開展一般的學校進行了重點調查與抽樣調查。從調查結果可以看出,不同學校在體育課程設置方面既有共性也體現了個體差異性。論文格式。在球類課中籃球、乒乓球、羽毛球均有所開展,而排球、足球課程相對較少,網球未有一所學校開展。在田徑項目課程設置方面,絕大多數學校以跑為主,田賽項目幾乎無有開展。只有鐵路職業技術學校階段性、針對性的還開展了跳、投項目。在體操課程設置方面,健美操,形體課相對較多,而競技體操開展較少。在武術課方面,太極拳開展的有一半學校,少年拳約1/3學校,跆拳道僅有一所學校開展。(見表1)
表1 體育課程設置調查表
項目
學校名稱 球類 田徑 體操 武術 跆 拳 道 游泳 籃
球 排
球 足
球 乒乓球 羽毛球 網
球 跑 跳 投 擲 擲 健美操 競技操 形體 太極拳 少年拳
鐵路職業學院 √ √ √ √ √
√ √ √ √
√
√ √
培華職業中專 √ √
√ √
√
√ √ √
旅游職業學校 √ √
√ √
√
√
√
交通職業學院 √ √ √ √ √
√
√ √
省銀行學校 √
√ √ √
√
鐵路警察學校 √
√ √ √
√
√
√ √
商貿學校 √ √ √ √ √
√
√ √ √ √ √
航天工業學校 √
√ √ √
√
√
√ √
建筑學校 √
√ √
√
摘要:陶瓷膜主要是Al2O3、Zr02、Ti02和Si02等無機材料制備的多孔膜,其孔徑為2-50mm。具有化學穩定性好,能耐酸、耐堿、耐有機溶劑:機械強度大,可反向沖洗:抗微生物能力強:耐高溫:孔徑分布窄,分離效率高等特點,在食品工業、生物工程、環境工程、化學工業、石油化工、治金工業等領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其市場銷售額以35%的年增長率發展著。陶瓷膜與同類的塑料制品相比,造價昂貴,但又具有許多優點,它堅硬、承受力強、耐用、不易阻寨,對具有化學侵害性液體和高溫清潔液有更強的抵抗能力,其主要缺點就是價格昂貴且制造過程復雜。
關鍵詞:陶瓷膜 新材料
1陶瓷膜技術發展概況
陶瓷膜也稱CT膜,是固態膜的一種,最早由日本的大日本印刷公司和東洋油墨公司在1996年開發引入市場。2004年7月,北美陶瓷技術公司順利完成了其價值超過500萬美元的新型雙磨盤研磨機的組裝,該設備在制備超薄陶瓷膜的生產技術上首屈一指,這同時也使得公司在制備超平、超完整陶瓷膜上的技術大大提升。
2陶瓷膜的廣泛應用
2.1提純用陶瓷過濾膜
2004年8月,由北京邁勝普技術有限公司與山東魯抗醫藥有限公司研制的陶瓷膜過濾系統用于某種抗生素的分離提純獲得成功,這不僅優化了此種抗生素的生產工藝,而目使抗生素收率提高15%,這是我國首次將陶瓷膜技術運用于抗生素生產。抗生素的分離提純,必須經過對發酵液的過濾和對濾出的藥液進行樹脂交換。目前,許多抗生素生產企業對氨基糖苷類抗生素發酵液的分離提純均采用真空轉鼓過濾器,這種工藝需先將發酵液酸化調至一定的pH值,然后用敷設助濾劑層的真空轉鼓過濾器進行預過濾,再用板框進行復濾及樹脂交換。采用這種工藝不僅過程繁瑣,而目有效成分收率低,僅過濾和樹脂交換過程的收率損失達30%。
2.2鍍陶瓷包裝膜
在食品包裝領域,近年越來越引人注目的是具有高功能性和良好環保適應性的透明鍍陶瓷膜。這種膜盡管目前價格較高,物理性能還有待進一步改進,但可預期在不遠的將來它將在食品包裝材料中占據重要的地位。陶瓷膜的加工鍍膜方法與通常的鍍金屬方法相似,基本上按我們己知的加工法進行。鍍陶瓷膜由PET(12μm)陶瓷(Si0x)組成。氧化硅能分成4類,即Si0,Si304,Si203,Si02。對這種膜的主要要求是具有良好的透明度、極佳的阻隔性、優良的耐蒸煮性、較好的可透過微波性與良好的環境保護性以及良好的機械性能[2]。
鍍陶瓷膜首先用作細條實心面的調味品包裝材料。其優良的包裝性能引起了人們的注意。由于這種膜保味性極佳,因此,尤其適合于包裝易升華產品,如茶(樟腦)之類的易揮發材質。由于其極好的阻隔性,除了作為高阻隔性包裝材料和作食品包裝材料用外、預計還可用在微波容器上作為蓋材,在調味品、精密機械零配件、電子零件、藥物和醫藥儀器等方而作為包裝材料。隨著加工技術的進一步發展,如果這種膜在成本上大幅下降,那么它將得到迅速推廣和應用。
2.3 燃料電池陶瓷膜
我國“863”計劃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SOFC)項目經過對新型中溫固體氧化物陶瓷膜燃料電池的長期研制,把陶瓷膜制備技術開拓應用于SOFC的制作,把通常SOFC的高溫(1000-900℃)拓延到中溫階段(700-500℃)。目前中國科技大學無機膜研究所己經研制成功的新型中溫陶瓷膜燃料電池,是一種以陶瓷膜作為電解質的燃料電池。電池部件薄膜化以后,降低了電池的內阻,提高了有用功率的輸出,不需要高溫的條件下實現了中溫化,操作溫度降到700-500℃[4]。這種新型燃料電池繼承了高溫SOFC的優點,同時降低了成本。此類陶瓷膜燃料電池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5]。
結束語
陶瓷膜的研究始于20世紀40年代,其發展可分為3個階段:用于鈾的同位素分離的核工業時期,于20世紀80年代建成了膜面積達400萬平方米的陶瓷膜的富集256UF6工廠,以無機微濾膜和超濾膜為主的液體分離時期和以膜催化反應為核心的全面發展的時期。
總之,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陶瓷膜作為一種新型的材料,在各行各業的領域中,發揮著巨大的作用。其前景也越來越廣闊。
參考文獻:
[1]詹捷,陳小安,王永剛,等.工程陶瓷材料精密加工技術.機械工藝師,1998(6):11_12.
[2]林濱.程陶瓷超精密磨削機理與實驗研究:[博十學位論文].天津大學,1999.
[3]楊輝,吳明根.現代超精密加工技術.航空精密制造技術,1997.
多元文化音樂教育是多元文化教育中的重要領域,是全球經濟一體化逐步完善的大背景下,高校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文章以部分地區理工科院校為研究對象,以大學音樂教學現狀為切入點,首先論述多元化大學音樂教育的意義;然后調研理工科大學音樂教學現狀并分析出影響音樂教育的因素;最后論述更新教學觀念、加強師資建設、深化教學改革三大方面,提出了改進理工科院校音樂教學模式的具體創新措施。
[關鍵詞]
多元文化理工科院校音樂教育教學模式
目前,我國正處在改革開放的重要時期,各行各業對用人標準提高了要求,多元文化教育為大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指引了發展方向,通過在理工科院校開展多元化音樂教學,開闊學生文化視野,激發學生創新思維,培養學生審美能力。
一、多元化音樂教育的概念和音樂教育的意義
多元文化始于20世紀80年代的美國,1988年春天斯坦福大學的課程改革是這場文化革命的開端。多元文化音樂教育向世界人民傳播音樂文化,展示音樂文化的豐富多樣性。發展多元文化音樂教育是理工科音樂教育發展的必然方向,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欣賞水平,開闊眼界,拓展知識面。音樂教育不僅僅是藝術教育,它可以緩解壓力、撫慰心靈,大學的音樂教育從品德、文化、專業、心理、身體等多方面對提升大學生綜合素質具有積極的教育意義。音樂教育所體現出的藝術的真實性、概括性、鮮明性、直觀性、關聯性等特征可以使大學生更深一步地了解社會。音樂教育中的歷史傳承性,是大學生解讀歷史、了解民族、領悟傳統文化和多彩民間藝術的有力文化支持。音樂教育中的感染力和審美性,能讓大學生受到高尚品德的陶冶和熏陶,讓他們能夠理解丑惡和美麗、高尚與鄙陋,使他們增加對美的認識,激發他們的藝術潛能。
二、理工科大學音樂教育現狀的調查及分析
目前國內外專門針對理工科院校開展的音樂教學的研究很少,師范類院校大多是單純研究音樂教育,普通院校基本上正在大力拓展素質教育,關于理工類院校音樂教學模式或音樂文化教育與學生綜合素質培養的研究,如吳非《針對理工類院校音樂教學的幾點思考》、李博瀾《江蘇省工科院校音樂教育現狀的調查與思考》、李健《河北省理工科院校開展多元文化音樂教育的研究》、陳慧玲《我國理工科院校公共音樂教育現狀研究》等論文為本文的研究和分析提供了參考和啟示。
(一)對理工科院校音樂教育現狀進行調查
本文選取了河北省廊坊師范學院、廊坊職業技術學院、北華航天工業學院、華北科技學院、河北工業大學、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學院等六所院校全日制統招在校生進行了為期12個月的調查研究,發放問卷1250份,回收1130份,回收率90.4%,走訪學生1000名,交談成功857人,走訪率85.7%。經過歸納整理,從1130份問卷中隨機抽取900份進行統計分析,從857名同學中抽取650份走訪報告進行總結提煉,作為本文研究的數據支持。本文通過問卷調查法、訪談調查法、文獻資料法等研究方法對我省六所理工科院校音樂教育現狀進行了調查分析。調查內容如下:學習音樂的動機,音樂教育采取的主要形式,課程主要內容和使用教材范圍,教師與教學設備的配備情況,音樂教育與學生綜合素質的關系,音樂公選課和學生社團開設情況,學校對音樂教育的重視程度,學生對音樂教學模式方面的態度和想法共八項內容。
(二)調查結果
1.音樂素質存在差異性,缺乏主觀認識。
調查結果顯示,83%的大學生沒有任何音樂理論基礎;極個別學生因從小接受過鋼琴、小提琴的樂器教學能夠認識并使用專業樂譜;13%的大學生能夠認識簡譜但并不能夠熟練使用;73%的大學生基本沒有機會了解和接受音樂知識。近一半的學生喜歡通俗音樂,一小部分人喜歡搖滾音樂,而對古典和浪漫音樂、爵士樂、交響樂等了解甚少或一無所知。喜歡古典舞蹈的占15%,喜歡現代舞蹈的占37%。從以上數據看出,大學生的音樂水平高低不一,他們聽的大多是流行歌曲,對高雅的藝術作品了解很少,缺乏主觀上對音樂的向往和探索。另外,學生在高中階段沒有多余的時間關注音樂,更沒有意識到自己是否具有這方面的興趣和愛好,對音樂會、歌劇、音樂比賽等漠不關心。
2.課程設置單一未體現音樂教育的多元性。
在被調查的6所高校中對非音樂專業大學生開設音樂教育課程的有4所,沒有開設的有2所。在開設公共音樂選修課的4所高校中,選修音樂的大學生只占到在校大學生總數的18.2%,教學中沒有統一的教材,課程設置不夠科學合理。經調查表明:第一,高校音樂教育因教師的學歷背景等原因更偏重專業化,課程過于專業化,學生接受困難。第二,上課學生以低年級為主。因為,很多學校規定,一年級的學生必須學習音樂教育;二、三年級的學生進入專業課程學習,課業比較繁重,沒有充足的時間上選修課;處于畢業階段的三、四年級學生,一般不會在意這類課程。這些問題說明部分決策者在課程設置上及大學生對音樂的學習認知上存有一定偏差,高校音樂教育并未得到科學的定位。同時在教學中以講授為主,授課形式單一,學生往往被動接受,缺乏互動和參與環節,長此以往,學生失去了上課的興趣。
3.師資力量薄弱導致藝術活動普及率低。
由調查結果可知,理工科院校實施音樂教育的教師資源非常少,教師梯次不夠完善。在參與調查的院校中,只有一所有專任音樂教師,其他四所是由在學生工作處和校團委工作的教師兼任,五所學校只有一名副高級職稱的音樂教師,其余為講師或助教。由于師資力量薄弱,導致藝術活動普及率偏低,只有少數學生能夠參與軍樂團、舞蹈隊,能夠在運動會開幕式、迎新晚會、新年晚會親身體驗,展示才華。此外,理工科院校的藝術活動不能僅僅是課堂講授,應采取多種藝術形式,結合蒙古族、藏族、苗族或者是俄羅斯、巴西等多種民族特色音樂風格進行推廣普及提高,以多元的世界文化和藝術吸引學生,將文化素質教育融入其中,有效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4.教學設備管理存在的問題。
經過調查得知,大多數理工科高校基本沒有專業視聽室和專業活動場所,音樂選修課按照選課人數多少安排教室;只有4所大學有鋼琴,其中1臺還是年久失修,并且僅限藝術社團使用,不能夠提供給音樂選修課;還存在缺少電腦、DVD、投影儀等多媒體教學設施的現象。此外,調查的6所高校中音樂教育的歸屬也存在問題。選修課歸社科部或基礎部管理,藝術團體歸團委管理,同時教師來自各個行政部門的藝術專業教師,沒有專業的教研室,既要干行政工作還要授課,這說明大部分高校公共音樂教育的管理問題沒有得到重視,管理混亂、不規范。總結起來,理工科院校的音樂教育普遍存在以下幾種問題:一是學校領導不夠重視;二是音樂教學的場地、設備嚴重不足;三是資金投入嚴重不足;四是學生學習和鑒賞音樂的目的性不明確。鑒于此,筆者認為大學音樂教育發展和實施重在高校領導的重視,必須轉變思路,給予音樂教育以資金支持,增加音樂教育的形式,重視音樂教育在提升大學生綜合素質中的獨特魅力,使音樂教育在大學教育中真正發揮出其功能。
三、基于多元文化和建構主義的理工科院校音樂教育模式的改革探索
理工科的音樂老師基本上來源于師范大學的藝術專業畢業生或藝術團體的專業人才,如果其教學模式還停留在傳授教育,停留在老師唱學生學,則不能滿足現代化高等教育的要求。因此,提出以下三點切實可行的改革措施,使音樂教育與時代結合,與科技結合,保障音樂教育的有效進行。
(一)與時代接軌,豐富教學內容
理工科學生邏輯思維較強,創新思維和發散思維相對薄弱,許多學生不懂樂譜。針對這些普遍特點,教師應以授課對象的音樂水平和文化底蘊為基礎,選擇適合學生學習的多元文化授課內容,培養學生興趣,提高教學質量。中西結合,西方音樂與中國民族音樂交叉滲透,圍繞巴洛克時期、古典主義、浪漫主義不同風格的流派可以講授大小調式、交響樂、協奏曲、無詞歌;甄選出昆曲、甘肅花兒、朝鮮族農樂舞、新疆維吾爾木卡姆、蒙古族呼麥等民族民間表演藝術來增加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多元文化音樂教育可以激發學生興趣,提高學生文化修養,看到我國民族藝術走向世界舞臺,讓學生增強榮譽感和責任感。2014年入學的學生基本上以1995年后出生為主,針對這些授課對象,教師應充分考慮他們的出生年代、文化層次、興趣愛好,在以人才培養方案為基礎的前提下,以教學大綱為依據,激發學生的參與感,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引入流行音樂進課堂,通過問答、討論、課堂表演等形式讓學生參與教學,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豐富課堂活動,培養學生自信心,使音樂文化的教學取得更好的效果。
(二)與國際接軌,改善教學方法
在理工科音樂選修課中,將要講授的理論知識,通過團隊或自由結組的方式團結協作,強化對新知識點的掌握。通過話劇或舞臺劇表演完成對原有認識的重塑和新知識的建構。從學生的角度出發,可以嘗試以下教學方法:
1.直觀演示法。
在教學中,教師通過展示各種樂器并進行演奏,給學生直觀的示范,通過對樂器的觀察,講解樂器的構造組成和發聲原理,進行示范性彈奏,使學生獲取知識。演示法能夠提高學生的興趣和觀察能力,激發學習熱情,加強知識記憶。隨著電子產品技術的發展,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為學生所熱愛,也可以將一些APP加入到日常教學中來。
2.MOOC教學法。
在理工院校的音樂教育中,學生根據興趣自愿報名音樂選修課和藝術社團,上課人數多。現在很多學校已經覆蓋了無線網絡,因此,MOOC教學法可以應用在音樂教學的課程中。如設計出課程的電子平臺,采用手機點名、手機答題、手機觀看課件等教學手段,既活躍了課堂氣氛,又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與社會接軌,完善保障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