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留學安全總結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在天津濱海高新區注冊的企業中,93%以上為非公企業,其中民營企業占85%,外資企業占8%。而且這些企業具有數量多、分布廣、規模小、人數少等顯著特點。
數量多。天津濱海高新區僅華苑產業區不足l2平方公里的面積內,就有各類企業2884家。而且近5年內每年平均以22%速度增長。
分布廣。天津濱海高新區整體由三部分組成,即華苑產業區,位于天津市的西南部,外環線內外共12平方公里,是高新區的核心區;政策區位于天津市南開區境內;輻射區位于京津塘高速公路產業帶,橫跨武清區、北辰區、塘沽區三區。戰線之長、分布之廣,為建立工會組織帶來很多不便。為便于工作開展,我們暫行屬地管理原則,由所在區域總工會進行管理。
規模小。研發和服務外包是高新技術產業的一個顯著特點。這類企業多落戶在高新區的“孵化器產業園”內,多數企業只有幾十平方米的辦公廠區,三五臺電腦幾個人,就是一家公司。沒有機聲隆隆,不見成批產品人數少。天津濱海高新區華苑產業區的留學生國際創業中心,現有50多家注冊企業,人數多的只有10幾人,少的3、4人,最少的就1人。這類注冊企業在軟件園、鑫茂科技園都占有一定數量。
因其規模小、人數少,大都不具有獨立建立工會組織的條件,而且有些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規定建立工會組織條件的,也對建立工會組織沒有熱情,甚至有意識地推托,為開展工會工作帶來很大困難。
二、建立區域行業性工會聯合會的幾點實踐
針對高新企業特點,自2006年起,天津濱海高新區工會緊密聯系區域發展實際,正確處理好履行職能與服務發展大局的關系,在推動獨立工會建設與建立區域行業工會聯合會相結合,注重數量與質量的同步推進等方面進行了有益償試,也取得了一定效果。
一是明確指導思想,正確處理服務大局與履行好工會職能的關系。總書記在同全國總工會新一屆領導班子成員和工會十五大部分代表座談時指出,要以改革創新精神不斷加強工會自身建設,以解放思想為先導、以改革創新為動力,深入研究工會工作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探索新形勢下做好工會工作的新思路新辦法,繼續推動工會工作改革創新,最廣泛地把廣大職工群眾組織到工會中來、團結在黨的周圍。胡總書記為工會工作指明了方向。服務改革開放發展大局,是工會組織首要任務。用創新的精神適應發展新需要,在服務發展中創造性地發揮工會組織的職能作用,是保證工會工作正確方向和工作健康開展的必由之路。濱海高新區快速發展與高新技術企業現狀,對工會建設既是挑戰,也是機遇。既不能以強調服務發展為借口,把工會工作置于無所作為的地步,又不能只強調自身的重要,而忽視客觀實際,挫傷企業的發展積極性。處理好兩者關系,是對工會組織能力水平的檢驗。
二是適應濱海高新區快速發展需要,走單獨建會與建立區域聯合工會相結合的工會組織發展之路。2006年天津高新區工會針對高新企業顯現的特點,緊密結合區域實際,在深入分析研究的基礎上,借鑒其他高新區的有益經驗,在繼續推進符合條件單位單獨建立工會組織的同時,實施了加大區域工會聯合會發展力度,堅持區域工會組織全覆蓋思路。
依托區域內國際創業中心、鑫茂科技園、華科置業、天大天財園、軟件園、綠色產業基地等六大高新企業集聚區,分別根據地域和行業特點,籌建6個區域工會聯合會,僅用一年時間就全部掛牌開展正常工作,覆蓋企業達1980余家,確保了“散、小、少”企業,全部納入工會組織管理范疇。為確保工會聯合會真正發揮作用,在聯合會建立中注重把好三關,即:1、把好選人關。在按照工會章程由企業在推選出組織員的基礎上,高新區工會與高新區工委企業工作部、高新區管委會企業聯合會等單位在充分醞釀、綜合考察后,由工會聯合會提名,經濱海高新區工會批準,最后民主選舉出工會委員會組成人員和聯合工會主席。這樣經過層層把關,工會聯合委員會成員既具有廣泛的群眾性,又具有較強代表性;2、把好培訓關。每年至少組織兩次工會聯合委員會成員培訓或交流,及時把全總、市總工會的指示精神向大家傳達,根據階段性工作特點,進行專題講座或經驗交流,保證上下及時溝通,橫向相互交流,工作相互借鑒,成果大家共享;3、把好指導關。6個區域工會聯合會成立后,上級工會沒有放下不管,也不是只布置活動壓任務,濱海高新區工會及時組織培訓,經常深入到工會聯合會了解工作開展情況,幫助聯合會籌劃活動、化解矛盾、解決工作中遇到的難題,關鍵時刻為聯合會做勁,增強了工會組織成員做好工作的信心。
三是正確處理“四個關系”,推進工會.工作不斷上水平。在工會工作的實踐中,天津濱海高新區工會注重摸索規律、把握規律,始終堅持正確處理好四個關系,不斷提高工會工作水平。1、正確處理工會組織發展的量與質的關系,堅持先求量后求質,量質協調統一。為真正做到企業建到哪里,工會組織就發展到哪里,針對高新技術企業的特點,發揮區域工會聯合會的優勢,先行覆蓋,在量上先占領陣地,再逐步在質上提高加強。2、正確處理工會活動虛與實的關系,堅持務實為主,虛實結合。務實看效果,務虛重引導。針對企業實際開展工會組織活動,這是任何時候都必須把握好的一條規律。開展活動重在務實。就是貼近職工實際,深受職工和企業歡迎,能夠取得實實在在的效果。比如,開展爭創活動,開展比武競賽活動以及文化體育活動,都要注重實效。但是一些表面看來沒有直接效果但從長遠看卻有著深遠意義的活動,作為工會組織也必須旗幟鮮明、大張旗鼓地認真組織好。比如,在職工中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開展歌唱祖國歌詠活動等。雖然有些務虛,但這些必要的形式是務實的最好平臺,必須搞好。3、正確處理工會管理的統與放的關系,堅持統放結合,以放為主,充分發揮區域工會聯合會的主導作用。工會組織作為黨聯系職工群眾的橋梁和紐帶,應注重在橋梁和紐帶的作用發揮上多加作為。在組織活動中必須堅持統一領導,但具體工作又不能統的過死,該統的要統一組織、統一協調、統一推動指導,該放的要放的及時,放的到位。4、正確處理工會干部激與勵的關系,以勵為主,激勵結合,最大限度調動基層工會干部工作積極性。通過開展競賽活動、工作交流、總結點評,對基層工會工作適時予以激與勵。該激的要激,該勵的要勵。在工會工作中,盡量不挫傷工會干部的積極性。通過正面的激勵機制,最大限度地發揮工會干部的工作熱情。
三、進一步加強和完善區域性工會聯合會建設的幾點思路
根據區域發展實際,結合高新企業特點,加強多種形式的工會組織建設是確保工會組織覆蓋面、發揮工會組織優勢,促進企業發展,維護職工合法權益,保障社會和諧的有效償試。認真探討區域工會聯合會運行中成功經驗和發展思路,對加強工會組織建設必將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
(一)明確方向,樹立信心。區域工會聯合會在維護職工合法權益,促進企業健康發展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區域工會聯合會的建立,尤其彌補了上級工會組織人員少、力量相對薄弱的不足,保證工會組織工作的正常開展,提升了工會影響力。在今后一個時期內區域工會聯合會仍將在工會建設上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按照全總和市總的要求,下大力量建設好區域工會聯合會,這是我們必須肯定和樹立信心堅決做好的一項重要工作。
(二)鞏固成果,夯實基礎。一是夯實制度建設基礎。按照《工會法》和《工會章程》有關規定,建立健全各項組織制度,保證各項工作的正常開展。二是夯實組織建設基礎。保證區域工會聯合會工作人員的相對穩定,逐步加大聘用專職工會干部力度,實現從兼職為主向專職為主轉變,力爭每個聯合會有兩至三名專職工會人員,使聯合會真正成為一級能夠發揮有效作用的工會組織。三是夯實工會經濟基礎。建立正常的工會經費繳納程序,聯合會所涵蓋的會員單位,都能按規定比例定時繳納會費。同時發揮工會經濟審查委員會的職能作用,加強對聯合會會費使用情況的審計,保證工會會費合理使用和財產安全。
(三)加強指導,發揮作用。上級工會重點要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加大對區域工會聯合會(基層工會)干部的培訓力度,在提高素質上下功夫。根據形勢任務的需要,把常規培訓與專題培訓有機地結合起來。使基層工會干部既要有熱愛工會工作的熱情,更要有做好工會工作的能力;既要有實干精神,更要有較高的政策理論水平,具備宣傳引導職工的能力;既要有專業能力,更要有綜合素質,成為多面手。進而為完成好日益繁重的工會工作任務奠定堅實基礎。二是加大對區域工會聯合會工作的推動指導。區域工會聯合會有其獨特的優勢,工會作用發揮的好,不但能起到以點帶面的作用,而且對一個區域的發展穩定都能發揮有效作用。上級工會加強對他們工作的推動與指導,既可充分調動他們的工作積極性,又能幫助他們解決工作中遇到的難題,促進工作的開展。在指導過程中,注意指導幫助而不是包辦代替。多講政策,少講條件;多教方法,少提要求;多鼓勵,少批評。三是充分發揮區域工會聯合會優勢,充分調動基層工會積極性,推動工會工作上水平。
(四)健全制度,形成網絡。以目前6個區域工會聯合會為基礎,逐步在全區擴大聯合會模式,實行單獨建立工會組織為主,區域聯合會、行業性聯合會為輔的區內二級工會組織網絡管理,從而真正形成上下互動,條塊結合,分層管理的網絡格局,更有效地發揮工會聯合會和基層工會的優勢和積極作用,提升工會組織在廣大職工隊伍中的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