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部丰满熟女富婆视频,托着奶头喂男人吃奶,厨房挺进朋友人妻,成 人 免费 黄 色 网站无毒下载

首頁 > 文章中心 > 人教版三年級數學下冊

人教版三年級數學下冊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人教版三年級數學下冊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人教版三年級數學下冊

人教版三年級數學下冊范文第1篇

擴大用數學解決實際問題的范圍,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也使學生初步學會用簡單的小數進行表達和交流,進一步發展數感,并為進一步系統學習小數及小數四則運算做好鋪墊。這里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三年級下冊數學教學計劃人教版5篇,供大家參考。

三年級下冊數學教學計劃1一、學情分析:

本學期三年級共有學生57名,中等生約占60%,優生約占20%,反應遲鈍、學習不用功的學生約占20%,總體看經過上學期的管理,學生紀律普遍好些,上課基本能認真聽講,但也有少部分不能積極動腦思考,發言不積極,作業不認真,有些學生不能按時完成家庭作業,有錯不能主動改。

經過兩年半的數學學習,本班學生已經有了解決問題的經驗,他們已經能用自己獨特的方法思考問題,能熟練地運用一、兩步計算解決問題,對表內乘法也比較熟練了,有了計算乘法和有余數的除法的經驗,能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計算和思考問題。在合作學習方面有了很大的進步。

本班學生由于年齡、農村家庭環境等差異,導致本班學生差異較大,給教學帶來了一定的難度。在今后的教學中,聯系學生生活經歷充分發展學生自主探究學習的能力,培養質疑精神,致力于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使學生樂意投入到數學活動中去。

二、教材分析:

本冊實驗教材的內容包括:位置與方向、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統計、年月日、兩位數乘兩位數、面積、小數的初步認識、解決問題、數學廣角

西師大版小學三年級數學下冊教學計劃:在空間方面,本冊教材安排了能用給定的一個方向辨認其余七個方向,使學生會看簡單的路線圖,并能用正確的語方描述行走路線。

在數與計算方面,本冊教材安排了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兩位數乘兩位數以及小數的初步認識。這部分乘、除法計算仍然是小學生應該掌握和形成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是進一步學習計算的重要基礎。例如,用兩位數除多位數,每求一位商的步驟與用一位數除的步驟基本相同;又如,兩位數乘兩位數是學習小數乘法的必要基礎。

從本冊開始引入小數的初步認識,內容比較簡單。此時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經常遇到或用到有關小數的知識和問題,這部分知識的學習,可以擴大用數學解決實際問題的范圍,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也使學生初步學會用簡單的小數進行表達和交流,進一步發展數感,并為進一步系統學習小數及小數四則運算做好鋪墊。

本冊還引入了面積的認識和計算。這部份內容也是生活中應用性比較強的,在日常生活中會經常遇到有關面積的知識和問題,這部份知識的學習,也可以擴大到用數學解決實際問題的范圍,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量的計量方面,這一冊安排了認識較大的時間單位年、月、日及24時計時法。這些內容的教學可以進一步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和時間觀念。

在統計知識方面,本冊教材讓學生初步學習簡單的數據分析和平均數。教材向學生介紹了兩種不同形式的條形統計圖,讓學生利用已有的知識,學習看這兩種統計圖,初步學會簡單的數據分析;通過學平均數的含義和簡單的求平均數的方法,初步理解平均數的意義和實際應用,進一步體會統計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

在用數學解決問題方面,教材一方面安排了一個單元,專門教學生用所學的乘除法計算知識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另一方面,安排了數學廣角的教學內容,引導學生通過觀察、猜測、實驗、推理等活動學習簡單的集合思想和等量代換思想,并能應用集合和等量代換的思想方法解決一些簡單的問題,培養學生觀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培養他們探索數學問題的興趣和發現、欣賞數學美的意識。

三、教學目標與任務:

使學生:

1、在現實的情境中進一步理解四則運算的意義,會進行一位數乘、除兩位數和簡單的兩位數乘、除三位數的口算:會筆算三位數乘兩位數的乘法及兩三位數除以兩位數的除法:會計算含有兩級運算的四則混合運算式題;

能結合現實素材進行估算,并解釋估算的過程:能借助計算器進行較復雜的運算,探索簡單的數學規律。

2.初步認識簡單的小數(小數部分不超過兩位),初步知道小數的含義,會讀、寫小數,能比較小數大小,會計算一位小數的加減。

3.結合生活經驗,認識時間單位年、月、日,了解它們之間的關系;

知道各月以及全年的天數;知道24時計時法,會用24時計時法表示時刻。

4、結合生活經驗,能辨認從不同方位

5.了解不同形式的條形統計圖,初步學會簡單的數據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數據的過程;

了解平均數的意義,會求簡單數據的平均數(結果是整數);進一步體會統計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

6.經歷從實際生活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體會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綜合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7.初步了解集合和等量代換的思想,形成發現生活中的數學的意識,初步形成觀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9.在他人的指導下,能發現錯誤并及時改正錯誤,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四、實施措施:

1、先由學生觀察、提出問題,然后通過小組討論,交流解決問題的不同方法,并試著獨立解決

2、在現實背景下感受和體驗小數和面積的意義

3、通過直觀、操作展示位置與方向

4、通過觀察、猜測、操作、討論交流,感知、感受四邊形變換的奇妙,激發學習數學的興趣。

五、幫助與輔導

個體分析:三年級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還比較弱,主要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老師應善于指導學生動手操作,把形象的動作思維和抽象的計算思維結合起來,把討論與交流結合起來,實現內化,從而真正確立學生在數學學習中的主體地位,提高學生效率,在教學中我們應關注不同程度的學生,讓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學和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是課改的靈魂,是新課程的核心理念。由于學生個體上的差異有的孩子表現得特別優秀,而有的孩子則存在這樣或那樣的不足,針對本班孩子的特點,有選擇的進行幫助與輔導。

輔導目標和措施:通過輔導讓后進生在基礎知識方面掌握比較牢固,成績有所提高,基礎好、智商高的學生更上一個新臺階,同時培養他們的創新意識與實踐能力。

措施:面批作業,及時幫助學習上有困難的學生;多與家長聯系;利用課余時間輔導

六、教學檢查與評價

評價是為學生服務,本著讓每一個孩子都品嘗到成功的喜悅為原則,我從評價指標多元化,評價方式、方法多元化,優化數學課評價過程入手,恰當評價學生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重視對學生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的評價,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七、提高教學質量的措施:

1、注重培養學生靈活的計算能力,發展學生的數感。

2、提供豐富的空間與圖形的教學內容,注重實踐與探索,促進學生空間觀念的發展。

3、結合現實問題教學簡單的數據分析和平均數,加深學生對統計作用的認識,逐步形成統計觀念。

4、加強解決問題能力的教學,創設問題情景,鼓勵學生大膽質疑。

培養學生綜合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5、有步驟地滲透數學思想方法,培養學生數學思維能力。

6、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滲透于數學教學中,用數學的魅力和學習的收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內在動機。

7、創設一個自由、開放、安全的學習氛圍,從而拓展學生的思維點擊,學生的創新火花。

8、對學有余力的學生鼓勵他們積極參加拓展練習,課堂上準備一些不同層次的練習激發學習數學的興趣,發揮他們的潛力.

三年級下冊數學教學計劃2一.指導思想

1、重視以學生的已有經驗知識和生活經驗為基礎,提供學生熟悉的具體情景,以幫助學生理解數學知識。

2、增加聯系實際的內容,為學生了解現實生活中的數學,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

3、注意選取富有兒童情趣的學習素材和活動內容,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獲得愉悅的數學學習體驗。

4、重視引導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在合作交流與自主探索的氣氛中學習。

5、把握教學要求,促進學生發展適當改進評價學生的方法,比如建立學生課堂發言的“奇思妙語錄”等。

二、學情分析

經過兩年多的學習,大部分的學生逐步養成了較好的學習習慣。但部分學生活潑好動,學習習慣較差,上課時注意力不易集中,課堂中學生參與教學活動較被動。還有一些學生作業時常要拖拉,學習上有較大的困難。大多學生學習習慣較好,上課思維活躍,敢于大膽發言。但有的學生有粗心的現象,還有幾位學生學習自覺性還不夠,需要加強平時督促,特別注意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使我我班繼續保持優勢,并在此基礎上使每個班級總體水平進一步提高。

三、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掌握三位數除以一位數的筆算方法,并能正確計算;

了解24時計時法;能筆算兩位數乘兩位數的乘法;能認、讀、寫小數,會計算一位小數的加減法。能認、讀、寫分數,會比較兩個分數的大小,能計算同分母分數的加減法。

2、初步感知旋轉、平移現象,能在方格紙上畫出一個簡單圖形平移后的圖形;

在實踐活動中,體會長度單位千米和毫米的含義,知道1千米=1000米,1厘米=10毫米,會進行簡單的單位換算;認識面積的含義,能用自選的單位估計和測量圖形的面積,認識面積單位,會進行簡單的單位換算;掌握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公式。3、對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過程有所體驗,了解“平均數”的意義,會求簡單數據的平均數(結果為整數)。

(二)情感與態度

1、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能從日常的生活中發現并提出簡單的數學問題,有主動探究學習的愿望。

2、學會與人合作,并體會與他人合作的重要性。

3、使學生經歷觀察、操作、歸納的數學活動的過程,了解同一問題可有不同的解決方法,并感受到數學思考過程的合理性。

4、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四、教學重點、難點:

1、了解長方形、正方形的一些特征,認識面積的含義,能用自選的單位估計和測量圖形的面積,掌握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公式。

2、掌握三位數除以一位數的筆算方法,并能正確計算;

能筆算兩位數乘兩位數的乘法;。

3、對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過程有所體驗,了解“平均數”的意義,會求簡單數據的平均數(結果為整數)。

五、教學措施:

1、認真學習教育教學改革的新理念,通過不斷的學習,更新自己的觀念,嘗試于實際教學之中,完善自己的教學,使自己在教學上能有所提高。

2、認真鉆研教材,把握教學要求,促進學生的發展。

充分利用學生的生活經驗,讓學生在具體生動的情境中學數學,設計生動有趣、直觀形象的數學活動,如游戲、講故事、直觀表演、模擬表演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生動有趣的情景中理解和認識數學知識;同時充分利用學具,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

3、在課堂教學中,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多照顧學困生以及思維偏慢等的學生,給其進行查漏補缺,釋疑解難,在平時的生活中多用多練,體現了數學來源于生活的道理,激發學習興趣。

4、重視引導學生自主探索,培養創新意識。

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有效的幫助和引導,讓學生獲得成功感。

5、運用信息技術與數學有效的整合,提高課堂效率幾學生自主探究的愿望。

6、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又針對性地布置作業。

在教學中,結合課后練習的一些帶思考性的題目,引導學生啟動思維思考問題,獨立解決問題,掌握科學、靈活的方法。布置一些比較有趣的作業,比如動手的作業,少一些呆板的練習。

7、進一步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良好的學習習慣充分挖掘各種網上教學資源,用好各種教學媒體,組織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學習活動,首先從學習的內容和形式上吸引學生。

引導學生養成獨立思考、敢于提問、善于傾聽、樂于表達的內在品質。

8、增加實踐活動,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的意識。

六、培優輔差措施

(一)培優對于優秀生要在培養閱讀能力的基礎上,重點指導其寫作和寫字和朗讀。

(二)輔差

1、理解,尊重后進生,保護后進生的自尊心。

2、以真誠的愛生之情,去激起后進生感情的浪花。

開展“一幫一”活動,號召班上優秀生組成志愿者,每人幫助一個差生。

3、對癥下藥,因材施教,力爭做到:①關心愛護后進生,激勵后進生“想學”的愿望;

②根據后進生的心理特點,激發學習興趣,誘導后進生“愛學”;③在講新課時,我適當降低起點,分散難點,讓學生感到“能學”;④根據后進生的學習特點,改善后進生的學習方法,使后進生由“能學”變為“會學” ;⑤及時檢查反饋、輔導和矯正,進一步使后進生提高學習成績。

4、對學生進行分類輔導。

基礎不同的輔導的內容也根據其實際進行,如王燦港,我計劃每天教他一個字,循序漸進,慢慢提高。

5、借助學生家庭的力量及時地給學生提供輔導和矯正。

6、建立檔案,積累轉化經驗。

七、課題研究根據學校的課題研究,我班決定開展在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自主學習的能力的研究。

三年級下冊數學教學計劃3新學期開始了,為了進一步貫徹實施課程改革,讓學生在輕松的學習氛圍中,掌握所學知識,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特制定本學期數學教學計劃如下:

一、學生情況分析:

三年級共有51名學生,其中男生28人,女生23人。同學們基本上對學習和常規等各方面的習慣轉入正規。但由于學生來自不同的家庭,家長的文化水平、道德素質等都存在著較大的差異。因此還有部分學生的學習習慣和行為習慣較差,大部分學生在課堂只停留在認真、專心聽,缺少主動參與的意識和習慣,一部分學生上課紀律松懈,喜歡隨意講話,作業不肯及時完成,喜歡拖拉作業。所以本學期針對這些特點,在數學課要不但上的內容豐富多采,形式多樣,富有吸引力;而且還要培養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身在其中,才能堅定學生學好數學的信心,增強學生的意志力,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二、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內容: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兩位數乘兩位數,小數的初步認識,位置與方向,面積,年、月、日,簡單的數據分析和平均數,用數學解決問題,數學廣角和數學實踐活動等。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兩位數乘兩位數、面積以及簡單的數據分析和平均數是本冊教材的重點教學內容。在數與計算方面,這一冊教材安排了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兩位數乘兩位數以及小數的初步認識。這部分乘、除法計算仍然是小學生應該掌握和形成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是進一步學習計算的重要基礎。

在量的計量方面,本冊教材進一步擴大計量知識的范圍,除了面積單位的認識外,還安排了認識較大的時間單位年、月、日及24時計時法。這些內容的教學可以進一步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和時間觀念,并通實際操作與具體體驗,培養學生估計面積大小和時間長短的意識和能力。

三、課標對本冊教材的教學要求

1、會筆算一位數除多位數的除法、兩位數乘兩位數的乘法,會進行相應的乘、除法估算和驗算。

2、會口算一位數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數,整十、整百數乘整十數,兩位數乘整十、整百數(每位乘積不滿十)。

3、初步認識簡單的小數(小數部分不超過兩位),初步知道小數的含義,會讀、寫小數,初步認識小數的大小,會計算一位小數的加減法。

4、認識東、南、西、北、東北、西北、東南、西南八個方向,能夠用給定的一個方向(東、南、西、或北)辨認其余的七個方向并能用這些詞語描述物體所在的方向;

會看簡單的路線圖,能描述行走的路線。

5、認識面積的含義,能用自選單位估計和測量圖形的面積,體會并認識面積單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平方千米、公頃),會進行簡單的單位換算;

掌握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公式,會用公式正確計算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并能估計給定的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

6、認識時間單位年、月、日,了解它們之間的關系;

知道各月以及全年的天數;知道24時計時法,會用24時計時法表示時刻。

7、了解不同形式的條形統計圖,初步學會簡單的數據分析;

了解平均數的意義,會求簡單數據的平均數(結果是整數);進一步體會統計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

8、經歷從實際生活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體會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綜合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9、初步了解集合和等量代換的思想,形成發現生活中的數學的意識,初步形成觀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0、養成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四、本學期的教學重點和難點及奮斗目標

教學重點和難點

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兩位數乘兩位數、面積以及簡單的數據分析和平均數是本冊教材的重點教學內容。位置與方向和面積兩個單元,是本冊教材的另兩個重點教學內容。

奮斗目標

1、在教師的指導下能從實際生活和現實情境中收集信息、組合信息,發現并提出簡單的數學問題,從而發展數學應用意識。

3、在教師的鼓勵和指導下,能積極地參加觀察、操作、探索、交流等數學活動,對與數學有關的身邊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對學習內容和學習活動感興趣,有學好數學的愿望。

4、在教師和同學的鼓勵幫助下,能克服數學活動中遇到的困難,

初步獲得成功的體驗,進一步培養學好數學的愿望。

五、尖子生的培養和學困生的轉化

1、學困生的轉化

(1)課上充分調動學困生的學習積極性,多留心觀察他們,提一些有針對性的問題,讓他們回答。

(2)課堂練習中,督促他們認真完成,遇到不明白的地方要大膽問。

(3)采取“一幫一、一對紅”的措施,共同進步,共同發展。

2、尖子生的培養

(1)課上除完成課堂作業外,給他們留一些有難度、有深度的問題,進一步拓展他們的思維能力。

(2)發展他們的智力因素,開發非智力因素,多舉辦課外活動。

(3)開展爭做小老師活動,每周利用一節課的時間讓他們展示自己。

八、課時安排

(一)位置與方向(5課時)

(二)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13課時)

1、口算除法3課時左右

2、筆算除法9課時左右

整理和復習1課時

(三)統計(4課時)

1、簡單的數據分析2課時左右

2、平均數2課時左右

(四)年、月、日(5課時)

制作年歷1課時

(五)兩位數乘兩位數(8課時)

1、口算乘法3課時左右

2、筆算乘法4課時左右整理和復習1課時

(六)面積(7課時)

(七)小數的初步認識(5課時)

(八)解決問題(4課時)

三年級下冊數學教學計劃4一、單元教材分析

本單元是在學生能夠比較熟練地口算整十、整百數乘一位數,兩位數乘一位數(每位乘積不滿十),并且掌握了多位數乘一位數的計算方法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本單元主要內容有:口算乘法、筆算乘法。

教材內容安排如下表:

本單元的口算乘法主要包括兩項內容,第一項內容是整十、整百數乘整十數。它是在口算整十、整百數乘一位數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第二項內容是估算,即兩位數乘兩位數的估算。它是在學生學過兩、三位數乘一位數的估算和掌握了乘法的基本口算方法的基礎上教學的??谒闶枪P算的基礎,也是估算的基礎。教材先安排口算,在擴大學生的口算范圍的同時,為學生學習新的估算和兩位數乘兩位數筆算方法做好必要的準備。并且,在估算和筆算教學活動中,又可以進一步鞏固口算。這樣,有利于培養、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

本單元的筆算乘法的內容是兩位數乘兩位數,是在學習了筆算多位數乘一位數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本單元的筆算乘法分兩個層次編排。先出現不進位的,突出乘的順序及部分積的書寫位置,幫助學生理解筆算的算理。接著,編排進位的,讓學生經歷兩位數乘兩位數需要進位的筆算過程,幫助學生掌握筆算乘法的方法。

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是本單元的教學重點。因為,學生掌握了兩位數乘兩位數的計算方法,不僅可以解決與之有關的實際問題,還為學習多位數四則混合運算打下基礎。而且,為學生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因數是更多位數的乘法問題,奠定了基礎。

本單元加強了“解決問題”的教學。首先,把計算內容都置于實際生活的背景之下,如送報紙(送信)、估座位、購書等。讓學生在現實問題情境中理解計算的意義和作用,探討計算方法。然后,為學生提供生動有趣、有意義的、聯系生活的情境材料,讓學生運用所學的計算方法解決實際問題。計算教學與解決問題教學有機地結合在一起,有利于學生體會計算的作用,感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系。并且,對于培養學生用數學解決問題的能力和良好的數感是十分有利的。

二、單元教學目標

1、使學生會口算整十、整百數乘整十數,會口算兩位數乘整十、整百數(每位乘積不滿十)。

2、使學生經歷兩位數乘兩位數的計算過程,掌握兩位數乘兩位數的計算方法。

3、使學生能結合具體情境進行乘法估算,并解釋估算的過程。

4、使學生能夠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5、在計算過程培養學生的情感與,使他們養成認真審題、書寫整潔、仔細計算的良好學習習慣。

三、單元教學重難點

1、兩位數乘兩位數的估算和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

2、讓學生通過討論、交流,完善學生對計算過程與算理的理解,使學生掌握口算、估算和列豎式計算的方法。

四、突破重難點的方法:

1、引導學生利用以有經驗進行知識的遷移,讓學生通過解決實際問題學習計算方法。

2、在學習中,給學生創設主動探索數學知識的空間,讓學生主動探索,經歷知識形成的過程,親自感悟和體驗,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3、加強估算,鼓勵算法多樣化。

重視口算和估算能力的發展,逐步形成技能。

4、重視對兩巍數乘兩位數的口算、估算、筆算方法的回顧和整理,培養學生總結和歸納的能力。

五、課時安排:8課時。

1、口算乘法。

1課時

2、乘法估算1課時

3、口算與估算1課時

4、筆算乘法(不進位)1課時

5、筆算乘法(不進位)練習課1課時

6、筆算乘法(進位)1課時

7、筆算乘法(進位)練習課1課時

8、整理和復習。

1課時

三年級下冊數學教學計劃5一、基本情況

本班學生共31人,其中男生9人,女生22人,他們通過兩年多的學習,更加明確學習目的,尊敬師長,團結同學,努力學習,積極向上,熱愛勞動,拾金不昧。就上期期末檢測,班平數學成績優秀,如唐戩、何小雨、劉佳等,十名同學語數各科96分以上,但也有少數同學年齡偏小,反映較慢,根本不懂得什么是學習和怎么去學課堂紀律較差,想說就說,甚至個別同學上課玩玩具,常常拖欠各科作業,如張艷瓊等連乘法口訣都不熟,相當大部份同學父母外出打工,爺爺奶奶根本無法正確管教,從而給學校的教育工作帶來極大困難。因此在本期的教育工作中,老師應樹立正確的教育教學思想,結合當前的教改動態,擇其良好的教學方法,耐心指教學生,力爭為祖國、為人民培養出更多更好的建設者。

二、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共有七個單元,在編排上主要體現以下幾個方面:

1、聯系學生生活實際,向學生提供了有價值的數學學習內容。

2、倡導獨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有機結合。

3、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引導學生利用自己的已有經驗來構建新的知識。

4、創設有利于學生的學習環境。

5、關注學生學習數學的過程。

6、提示學習活動的線索和學習方式。

7、體現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

8、設計富有特色的實踐活動。

9、有計劃地介紹數學活動。

三、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經歷探索兩位數乘兩位數、三位數乘一位數計算方法的過程,掌握其計算方法,能正確地進行相應的計算。

2、初步認識小數,會正確讀寫一位小數和兩位小數,能正確地進行一位小數的加減法計算。

3、正確理解面積和面積單位的意義,會進行面積單位的簡單換算。

4、經歷探索長方形和正方形面積計算公式的過程,會運用公式正確計算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

5、經歷收集和整理數據的過程,學習整理數據的方法,進一步學習填寫統計表和制作單式條形統計圖。

(二)數學思考:

1、經歷初步認識小數,進行簡單的小數加減法和整數乘除法計算的過程,發展數感。

2、在長方形和正方形面積計算中發展初步的空間觀念。

3、在數據整理和求平均數的過程中發展初步的統計觀念。

4、在經歷探索規律的過程時,進一步學習有條理地思考問題發展思維能力。

(三)解決問題:

1、在各類口算、筆算、估算中培養學生良好的計算能力。

2、能運用本冊知識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培養學生應用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能對自己的學習及解決問題的過程進行簡單評價。

(四)情感與態度:

1、能積極主動地參與本冊數學知識的學習活動,培養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

2、在學習中獲得成功的體驗,感受學習成功的喜悅。

3、經歷探索數學問題,發現并總結一些簡單數學規律的過程,在學習中培養探索精神和自信心。

4、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學習活動中,培養合作精神。

5、在學習中培養計算仔細,書寫工整等良好的學習習慣。

四、教學措施:

1、在教學中力求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況與童話世界出發,選擇學生身邊的感興趣的事物,提出有關的數學問題,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動機,注意應用情景教學,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實際動手操作能力,讓學生在動手的過程中自己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2、關注學生的情感,體驗與環境保護的有機滲透,從而使學生的情感、態度、智力、品質價值觀等方面發揮積極影響。

3、重視情境創設,激發認知需求。

4、教學內容設計以活動為主線,倡導實踐、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學習方法。

5、從學生的年齡特點出發,做到明顯、具體、生動有趣,使學生體會數學在生活中的作用,從而激發學生對數學的熱愛。

6、經常了解學生和分析學生的生活、學習、思想、現實情況,注意理論聯系實際,有的放矢地對學生進行教育。

7、教師應以身作則,堅持做好六認真工作,充分運用好實物、圖片、直觀教具,堅持啟發式,反對注入式,靈活運用優良的教學方法,大面積提高學生的文化素質,特別是對哪些不明確學習目的,應多花精力和時間,耐心指教,使他們不斷轉化。

8、努力做好與家長聯系工作,借助各方面的力量,了解和解決本班學生在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并及時解決。

9、定期或不定期對學生進行考查,教導學生發揚成績,克服缺點,爭當優秀學生。

10、認真鉆研教材,大綱和課標,結合教學實際備好教案。

11、練習過程不能單調,注意練習的形式多樣話,要進行大量的變式練習。

12、對接受能力好的學生鼓勵他們多動腦筋完成思考題或一題多解。

13、對接受能力稍差的學生要進行耐心的輔導,幫助他們克服學習中的困難,還可以進行一幫一的活動,對學生的雙基進行落實。

五、課時安排:

一、兩位數乘兩位數的乘法………………16課時

二、長方形和正方形面積…………………15課時

三、三位數除以一位數的除法……………15課時

四、統計……………………………………6課時

五、小數的初步認識………………………6課時

六、軸對稱…………………………………5課時

人教版三年級數學下冊范文第2篇

1.通過動手操作和觀察比較,認識三角形,知道三角形的特性及三角形的高和底的含義,會在三角形內畫高。

2.通過實驗,知道三角形的穩定性及其在生活中的應用。

3.培養學生觀察、操作、自學的能力和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4.體驗數學和生活的聯系,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

1.理解三角形的特性。

2.在三角形內畫高。

【教學難點】

理解三角形高和底的含義,會在三角形內畫高。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師:我們的學校,我們的家鄉,我們的祖國每天都在發生著日新月異的變化。大家看又一棟樓房正在建設中,相信不久的將來就會落成。請大家仔細觀察,你能說出圖中哪些物體上有三角形嗎?

【設計意圖:情境引入讓學生感受數學知識來源于生活。通過學生舉例生活中的三角形,直觀感知三角形的形狀?!?/p>

二、探究新知

1.發現三角形的特征

師:請你畫出一個三角形。畫好后想一想:三角形有幾條邊?幾個角?幾個頂點?(課件出示:探究一:三角形的特征。)三角形有什么特點?

師:為了表達方便可以分別用A,B,C表示三角形的三個頂點,這個三角形可以稱作三角形ABC。

【設計意圖:利用生活經驗動手畫三角形,通過讓學生認真觀察,思考。發現三角形的特征,體現民主、探究的意識和主動學習的積極性。并讓學生動手畫,從而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p>

2.概括三角形的定義

師:大家認識了三角形的特征。能用自己的話概括一下,什么樣的圖形叫三角形?

(適機插入冷笑話,老師想起了一個笑話,大家想聽嗎?笑話內容,有位生物老師組織了一個討論,什么樣的動物是人?于是同學們討論后回答,“有兩只眼睛的動物是人?!边@時有一位同學“噗嗤”笑了起來,老師走到他的身邊問他:“你為什么笑?”這位同學回答說:“按他說的,那我家的小狗狗也是人了,因為它也有兩只眼睛?!鄙锢蠋熡謫枺骸澳鞘裁礃拥膭游锊攀侨四??”又有一位同學舉手回答:“沒有尾巴的動物是人?!庇钟幸晃煌瑢W站了起來說:“不對,那按他說的,青蛙也是人了?!保?/p>

師:同學們,之所以給大家講這個笑話,就是告訴大家,我們回答問題要全面思考,不能以面概全,很顯然同學們剛才給三角形下的概念是不全面的。那么,什么樣的圖形才是三角形呢?

師:引導學生對照板書的關鍵詞概括三角形的定義。(再課件出示三角形的定義)。

【設計意圖:通過嘗試自學、對比、爭辯、判斷、概括一系列的活動,由學生自己概括三角形的定義,充分體現了學生的自主探究性,培養了學生自學、概括的能力?!?/p>

3.三角形的特性

師:剛才我們認識了三角形的特征和它的定義。三角形有這么廣泛的應用,那三角形有什么特性呢?

(師邊說邊出示課件:探究二:三角形的特性)

(實驗操作:教師出具教具,學生動手操作,教師適機插入與上臺操作的學生的幽默對話)

師:想一想這說明三角形具備什么特性?(課件出示三角形的穩定性的文字)

師:三角形的穩定性在生活中的用處很大,教師邊說邊出示課件,圖中哪兒有三角形?它們有什么作用?(課件出示例2的主題圖)

師:你能再舉出生活中應用三角形穩定性的例子嗎?

(課件出示一些三角形的穩定性的應用的畫面)

【設計意圖:通過學生兩次拉動,親自體驗到平行四邊形和三角形的不同特性,在操作和比較中加深了對三角形特性的認識,又通過說出三角形特性在生活中的應用,使學生體驗到數學和生活的聯系?!?/p>

4.認識三角形的底和高

師:我們完成了兩個探究活動,下面進入活動三,請大家看黑板。

(課件出示:探究三:三角形的底和高,然后出示房屋的畫面)

師:我們只要量出這條線段的長度就知道了房頂的高度,那么這條線段叫什么,如何畫呢?

(課件出示屋頂三角形的高的作圖的畫面)

(課件出示高和底的概念的畫面)學生齊讀。

師:同學們,請你畫出下面三角形指定底邊上的高。

師:剛才我們畫了三角形的一組底和高,想一想一個三角形只有一組底和高嗎?

有三組底和高。因為三角形有三個頂點,三個頂點都可以到對邊引一條垂線,所以有三組底和高。

【設計意圖:復習平行四邊形高的畫法,再讓學生自學課本驗證自己的想法,接著讓學生自己畫高并標出相應的底,教師有針對性地板演指導,加深了學生對三角形高和底的認識并掌握了高的規范畫法,同時也使學生了解了任何一條邊都可以做三角形的底來畫高,最后思考得出三角形有幾組底和高。在這一系列的活動中學生認識并理解了三角形的高,較好地突破了本課的難點?!?/p>

三、課堂小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學會了什么?你有什么收獲?(學生回答,教師完成板書)

小結語: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同學們已經了解了三角形的穩定性在我們生活中的廣泛應用,相信大家也深深體會到了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有知識的道理。希望大家能用智慧的眼光去發現生活中的數學。

四、作業

人教版三年級數學下冊范文第3篇

姓名:________

班級:________

成績:________

小朋友們,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你們一定進步不少吧,今天就讓我們來檢驗一下!

一、單選題

(共5題;共10分)

1.

(2分)

(2019三下·新會期中)

估算637÷8時,可以把637看成(

A

.

600

B

.

640

C

.

700

2.

(2分)

下面除法算式中,商最接近50的是(

A

.

155÷5

B

.

246÷6

C

.

357÷7

3.

(2分)

估算

798÷4≈(

A

.

175

B

.

190

C

.

199

D

.

200

4.

(2分)

(2019三下·臨河期中)

)的商最接近80.

A

.

612÷8

B

.

426÷5

C

.

322÷4

5.

(2分)

798÷2的結果接近(

A

.

40

B

.

400

C

.

1600

二、判斷題

(共3題;共6分)

6.

(2分)

(2019三下·商丘月考)

542÷9的商比較接近60.(

7.

(2分)

(2019三下·新會期中)

719÷8的商最接近90。(

8.

(2分)

(2019三下·增城期中)

362÷7≈50,是把362看作350來估算的。(

三、填空題

(共3題;共12分)

9.

(3分)

(2019三下·嶧城期末)

725÷8的商是________位數,商大約是________。

10.

(1分)

(2019三下·武漢月考)

181÷6的商大約是________,394÷8的商大約是________。

11.

(8分)

61大約是4的________倍

四、計算題

(共1題;共15分)

12.

(15分)

(2019三下·黔東南期末)

直接寫出得數。

63×40=???627÷3=

9.3-0.8=

6.7+2.3=

49×28≈???195×5≈????283÷7≈???807÷9≈

五、解答題

(共4題;共20分)

13.

(5分)

(2019三下·新會月考)

一本《少年百科》的價錢大約是一本《小獼猴》的多少倍?

14.

(5分)

(2019三下·高要期中)

水果店一共有316個蘋果,準備把蘋果裝袋進行銷售.

(1)

每4個裝一袋,大約可以裝多少袋?

(2)

每7個裝一袋,可以裝幾袋,還剩幾個?

15.

(5分)

一臺微波爐的價格是563元,是一個電飯鍋價格的7倍,一個電飯鍋價格大約是多少錢?

16.

(5分)

6筐水果共重123千克,平均每筐水果大約重多少千克?

參考答案

一、單選題

(共5題;共10分)

1-1、

2-1、

3-1、

4-1、

5-1、

二、判斷題

(共3題;共6分)

6-1、

7-1、

8-1、

三、填空題

(共3題;共12分)

9-1、

10-1、

11-1、

四、計算題

(共1題;共15分)

12-1、

五、解答題

(共4題;共20分)

13-1、

14-1、

14-2、

人教版三年級數學下冊范文第4篇

第三單元圓柱與圓錐

單元卷(2)

姓名:________

班級:________

成績:________

小朋友,帶上你一段時間的學習成果,一起來做個自我檢測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填空題。

(共10題;共10分)

1.

(1分)8050毫升=_______升_______毫升

5.8平方分米=_______平方厘米

立方米=_______立方分米

5平方米4平方分米=_______平方米

2.

(1分)一個圓柱的側面展開圖是一個正方形,高是25.12

cm,這個圓柱的底面半徑是_______cm。

3.

(1分)用一個長20

cm,寬12

cm的硬紙板圍成一個圓柱,這個圓柱的側面積是_______cm2。

4.

(1分)一個圓柱的底面直徑是15

cm,高是8

cm,這個圓柱的側面積是_______cm2。

5.

(1分)如圖,以長方形10

cm長的邊所在直線為軸旋轉一周,會得到一個_______,它的表面積是_______cm2

,

體積是_______cm3。

6.

(1分)把一個圓錐沿底面直徑縱切開,切面是一個_______形。

7.

(1分)如圖是一個直角三角形,以6

cm的直角邊所在直線為軸旋轉一周,所得到的圖形是_______,它的體積是_______cm3。

8.

(1分)一個圓柱和一個圓錐等底等高,如果圓柱比圓錐的體積多42

dm3

則圓柱的體積是_______,圓錐的體積是_______。

9.

(1分)一個圓柱的體積是100.48

dm3

,

它的底面半徑是2

dm,高是_______dm。

10.

(1分)把一根2.5

m長的圓木鋸成三段小圓木,表面積增加了24

dm2

這根圓木的體積是_______dm3。

二、判斷題。

(共5題;共5分)

11.

(1分)圓錐的體積比圓柱的體積少

。

12.

(1分)圓錐的底面積不變,高擴大為原來的6倍,則體積擴大為原來的2倍。

13.

(1分)圓柱的側面展開圖一定是長方形。

14.

(1分)圓柱的底面直徑是3

cm,高是9.42

cm,它的側面沿高展開后是一個正方形。

15.

(1分)圓柱有無數條高,而圓錐只有一條高。

三、選擇題。

(共5題;共5分)

16.

(1分)如果把圓柱體的底面半徑和高都擴大為原來的2倍,則它的體積將擴大為原來的(

)。

A

.

2倍

B

.

4倍

C

.

6倍

D

.

8倍

17.

(1分)做一個無蓋的圓柱形水桶,求至少需要多少鐵皮,就是求水桶的(

)。

A

.

底面積

B

.

側面積

C

.

表面積

D

.

側面積+一個底面積

18.

(1分)一根圓柱形木料,底面半徑是6

dm,高是4

dm,把這根木料沿底面直徑鋸成兩個相等的半圓柱,表面積比原來增加(

)dm2。

A

.

226.08

B

.

24

C

.

48

D

.

96

19.

(1分)一個圓柱的底面半徑是5

dm,若高增加2

dm,則側面積增加(

)dm2。

A

.

20

B

.

31.4

C

.

62.8

D

.

109.9

20.

(1分)圖中圓錐的體積與圓柱(

)的體積相等。

A

.

B

.

C

.

D

.

四、按要求計算。

(共3題;共3分)

21.

(1分)一個糧倉如圖,如果每立方米糧食的質量為700kg,這個糧倉最多能裝多少千克糧食?

22.

(1分)計算下面圓柱的表面積和圓錐的體積。

23.

(1分)求下面立體圖形的體積。(單位:cm)

五、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題。

(共2題;共2分)

24.

(1分)一個圓柱和圓錐等底等體積,那么圓柱的高是圓錐高的_______,圓錐的高是圓柱高的_______。

25.

(1分)一個圓柱和圓錐等體積等高,那么圓柱的底面積是圓錐底面積的_______,圓錐的底面積是圓柱底面積的_______。

六、解決問題。

(共7題;共7分)

26.

(1分)用玻璃做一個圓柱形魚缸,底面半徑是2.5

dm,高是4

dm,做這個魚缸至少需要多少平方分米的玻璃?這個魚缸最多能裝水多少升?

27.

(1分)一個圓柱形紙筒的底面半徑是4

cm,它的側面展開后是一個正方形,這個圓柱形紙筒的側面積是多少平方厘米?

28.

(1分)一堆圓錐形黃沙,底面周長是12.56

m,高是1.2

m,將它鋪在一個長8

m,寬2.5

m的沙坑里,可以鋪多少厘米厚?

29.

(1分)一個圓柱形玻璃容器里裝有水,在水里浸沒一個底面半徑是3

cm,高是10

cm的圓錐形鐵塊(如圖),如果把鐵塊從圓柱形容器里取出,那么容器里的水面要下降多少厘米?

30.

(1分)學校教學樓大廳里有4根立柱,每根立柱的底面半徑是2

dm,高是4.5

m?,F要給立柱的側面包上裝飾板,包好這些立柱共需裝飾板多少平方米?

31.

(1分)兩個底面積相等的圓錐,一個高為6

cm,體積是72

cm3

,

另一個高為9

cm,它的體積是多少立方厘米?

32.

(1分)一個內直徑是8

cm的瓶子里,水的高度是7

cm,把瓶蓋擰緊倒置放平,無水部分是圓柱形,高度是18

cm。這個瓶子的容積是多少毫升?

參考答案

一、填空題。

(共10題;共10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二、判斷題。

(共5題;共5分)

11-1、

12-1、

13-1、

14-1、

15-1、

三、選擇題。

(共5題;共5分)

16-1、

17-1、

18-1、

19-1、

20-1、

四、按要求計算。

(共3題;共3分)

21-1、

22-1、

23-1、

五、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題。

(共2題;共2分)

24-1、

25-1、

六、解決問題。

(共7題;共7分)

26-1、

27-1、

28-1、

29-1、

30-1、

人教版三年級數學下冊范文第5篇

教學內容:教材第21頁的內容及練習六第1題有關題目和第3題。

教學目標:

1.理解并掌握連減試題的簡便算法,并能正確進行計算。

2.培養學生靈活計算的能力,發散學生的思維。

3.滲透“從特殊到一般,從一般到特殊”的數學思想。

教學重點:正確理解減法的運算性質。

教學難點:應用減法的性質,靈活、熟練地進行計算。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學生活動

(二次備課)

一、復習導入

1.(+)+=+(+)用了什么運算定律?

2.+=+用了什么運算定律?

師:看來同學們對加法運算定律掌握得很好,我們今天來了解一下減法有沒有什么特殊的運算性質。

二、預習反饋

點名讓學生匯報預習情況。(重點讓學生說說通過預習本節課要學習的內容,學到了哪些知識,還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有什么問題)

三、探索新知

出示教材第21頁例4。

1.學生自己列出算式,然后和同桌交流一下,說說自己是怎么想的。

2.獨立解答,指名匯報??赡苡幸韵?種方法:

234-66-34

234-(66+34)

234-34-66

讓學生依次說清楚解題思路。

師:前兩種算法有什么相同之處與不同之處?

(前兩種算法中三個數分別相同,計算結果也相同;不同之處是運算符號不同,運算順序也不相同)

師:由于前兩個算式的結果相同,我們就可以用等號把它們連接起來,即

234-66-34=234-(66+34)

師:234-66-34變為234-(66+34)后,計算結果保持不變。這是一個偶然的巧合呢,還是在所有的三個數連減的運算中都存在?下面,我們就任意找三個整數來試一試。

師:通過剛才的驗證,說明一個數連續減去兩個數與這個數減去兩個減數的和,它們的結果總是相等的,這條規律是普遍存在的。你能用語言來概括這一規律嗎?小組進行討論。

小結:一個數連續減去兩個數,當兩個減數相加可以湊成整十、整百、整千時,我們可以先把兩個減數加起來,再從被減數里減去這兩個數的和,使計算簡便。有時,也要根據算式的特點,逆向運用減法的性質來簡便計算。

3.字母表示。

師:我們也可以用字母表示減法的這個運算性質。a-b-c=a-(b+c)

四、鞏固練習

1.教材第21頁做一做第1題。(獨立填寫,同桌互相檢查、訂正)

2.教材第21頁做一做第2題。(獨立計算,訂正時指名說說是怎么想的)

五、拓展提升

李阿姨在記錄一周的家庭開支時,發現一張購物

小票被弄臟了,你能幫李阿姨算一算被弄臟的價

錢嗎?

300-74-126-35=65(元)

六、課堂總結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我們了解到一個數連續減去兩個數,可以先把這兩個減數加起來,再從被減數里減去它們的和。

七、作業布置

練習六第1題有關題目和第3題。

學生獨立完成并匯報。

教師根據學生預習的情況,有側重點地調整教學方案。

學生獨立完成例題,點名闡述解題思路。

學生舉例,師生一起驗證。

板書設計

連減的簡便計算

234-66-34

234-(66+34)

234-34-66

=168-34

=234-100

=200-66

=134

=134

=134

234-66-34=234-(66+34)

234-66-34=234-34-66

一個數連續減去兩個數,可以寫成減去這兩個減數的和。

字母表示:a-b-c=a-(b+c)。

教學反思

成功之處:在學習簡便計算方法的過程中,讓學生將自己的計算方法跟其他同學的方法進行比較,說說自己解法的優點、缺點,通過不同解法的比較來認識和選擇最簡便的方法。在教學要求上,因人而異,抓住知識的核心問題,引導學生主動探索,積極投入到知識的理解、對比和運用的過程中。

主站蜘蛛池模板: 保亭| 贵定县| 革吉县| 行唐县| 涡阳县| 施甸县| 隆林| 威信县| 南通市| 和田市| 沁水县| 大田县| 东源县| 定陶县| 本溪市| 沂南县| 青冈县| 松潘县| 大洼县| 武平县| 环江| 筠连县| 开鲁县| 洛浦县| 揭西县| 东阿县| 扬中市| 墨脱县| 汉中市| 鱼台县| 曲水县| 伊宁市| 婺源县| 商都县| 永新县| 唐山市| 太湖县| 神池县| 湛江市| 县级市| 顺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