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部丰满熟女富婆视频,托着奶头喂男人吃奶,厨房挺进朋友人妻,成 人 免费 黄 色 网站无毒下载

首頁 > 文章中心 > 村莊清潔行動進展

村莊清潔行動進展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村莊清潔行動進展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村莊清潔行動進展

村莊清潔行動進展范文第1篇

一、指導思想

以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認識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活動是提升農村整體衛生水平,優化生產、生活環境,以環境綜合整治為突破口,加快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提高綜合管理水平,努力實現以清潔、優美的人居環境為目標,打造高質量特色村莊

二、目標任務

緊緊圍繞農村人居環境改善,以鄉鎮為主體、行政村為單位,充分發動農民群眾,堅持因地制宜,逐村逐戶全域開展清理生活垃圾、廁屋便池、水源水體、畜禽糞污、農業生產廢棄物、農村“三線”等“六清”行動,促進村莊干凈整潔,院落井然有序,村容村貌有效提升。

三、工作安排

(一)宣傳發動階段(5月6日—5月10日)

各村要按照工作方案,強化組織領導,動員廣大群眾,明確任務分工,細化工作措施,充分利用村組會議、召開群眾壩壩會、采取懸掛宣傳橫幅、利用微信等多種宣傳手段,集中宣傳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重要作用,動員引導廣大群眾積極參與“六清”行動。

(二)集中整治階段(5月11日—6月10日)

鎮各部門要密切配合,加強對各村的指導,加緊安排部署整治行動,結合各村地理位置、產業等特點,集中力量開展“六清”行動。

1.清理農村生活垃圾。重點清理村莊農戶房前屋后和公共活動場所周邊雜草雜物、積存垃圾,農村河湖沿岸漂浮垃圾,沿村公路和村道沿線散落垃圾等,解決“垃圾山”“垃圾死角”“垃圾圍樹”等問題。同時要引導群眾開展垃圾分類處置,提高全民對生活垃圾分類認識度和參與度。

2.清理農村廁屋便池。開展廁屋清理打掃,不亂堆亂放雜物、不亂扔亂丟垃圾;引導農戶文明如廁,做到廁所干凈、整潔、衛生。加強農村公廁日常衛生保潔,做到公廁周邊無垃圾、無糞便、無污水、無雜物。引導農戶規范利用糞污及清掏、收運,嚴防糞污隨意傾倒。

3.清理農村水源水體。清淤治理農村水井、水塘、小河溝、污水溝、清理河溝掛底垃圾和水面漂浮垃圾,防止產生黑臭水體,杜絕黑臭水體和生產生活污水直排。宣傳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常識,房前屋后、村內外不亂排亂倒,提高生活污水的處理能力和綜合利用效率。

4.清理農村畜禽糞污。規范村莊畜禽散養行為,引導農戶家畜家禽集中圈養,及時清掃畜禽糞便,處理利用畜禽糞污。建立規范的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收集體系,規范病死畜禽收集,統一處理,防治污染環境。

5.清理農業生產廢棄物。清理河道、房前屋后、田間地頭的農藥化肥包裝廢棄物、廢舊農膜等農業生產廢棄物,嚴格按照有關規定進行處理,防止農業面源污染。清理農村田地上農戶用于驅鳥的各種形狀雜亂的塑料袋和布制品等。

6.清理農村“三線”。加強“三線”(電力線、通信線、廣播電視線)管控,清理農村廢棄“三線”線桿,嚴禁農村“三線”私拉亂接,防止線桿傾斜及線路隨意落地。對全鎮區域“三線”進行清理,突出對永河現代農業產業園核心區已有的“三線”進行優化調整;對于新建“三線”,必須報鎮行業部門同意后方能實施。

(三)考核評比階段(6月11日—6月20日)

我鎮將定期不定期派出督查考核小組,對各村(社區)開展農村人居環境集中整治行動進行暗訪督查,表揚先進典型,對進展緩慢、整治效果不好等情況進行通報批評。同時,采取隨機抽樣的形式進行現場考評,并將考評結果作為撥付經費依據。

村莊清潔行動進展范文第2篇

根據鎮上通知我村開展了關于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問題的自查。現將自查整改工作開展情況匯報如下:

一、開展集中專項整治。

開展大掃除、大整治、大宣傳活動,深入開展家園清潔大掃除。在此次打掃宣傳整治活動中發現兩個主要問題。一是環島路河道垃圾,漲水天水澇材多,二是生活垃圾清理速度慢。

發現問題,村兩委高度重視,查詢問題形成原因及整改辦法。環島路垃圾問題。一是漲水天河道上游沿途沖刷下來的渣滓,二是溫度上升,晚上散步人員增多,一些白色垃圾未入箱。村兩委立即組織人員進行清理,在5月20日以前對我村范圍內的環島路沿途垃圾進行了一次徹底清理,并安排人員后期繼續按時定期清理。我村生活垃圾是由專人每天定時收集清運,由于溫度上升,垃圾腐變加速味道大,已告知清運人員增加每天的垃圾清運次數。

二、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五大行動進展情況。

1、廁所革命。我村已完成全村廁所整改。不在有露天廁所等。

2、農村生活垃圾治理。我村生活垃圾由清運人員定時統一清理,然后運到指定垃圾站傾倒。

3、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及畜禽糞污資源利用。我村生活污水及畜禽糞都用于菜地澆灌,進行資源再利用。

4、村莊清潔行動。安排人員定期清理村道垃圾,保持村莊環境衛生整潔。

經過村委多次宣傳號召,我村人居環境得到了極大改善,村民對村莊環境引起高度重視,自覺愛護環境衛生,自覺清理自家房前屋后的垃圾雜草等等。

村莊清潔行動進展范文第3篇

結合當前工作需要,的會員“sz_1306”為你整理了這篇關于政協關于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整治工作情況的視察報告范文,希望能給你的學習、工作帶來參考借鑒作用。

【正文】

關于我縣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整治工作情況的視察報告

為進一步鞏固提升脫貧成果,助力鄉村振興,不斷提升群眾幸福指數。4月23日,縣政協主席魯曉芳帶領部分縣政協委員深入西岔河村、譚家河村、十畝地村、五四村、郭家壩村和龍寺村,對我縣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整治工作進行了專題視察。現將視察情況報告如下:

一、全縣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整治工作推進情況

通過視察,委員們認為,近年來在縣委、縣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各鎮辦和縣直相關職能部門共同發力,積極開展多種形式的環境綜合整治工作,促使我縣農村人居環境持續向好,鄉容村貌明顯改觀。

(一)加強領導、明確職責,建立健全工作體系。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人居環境綜合整治工作,成立了由縣委書記為第一組長,縣委副書記、縣長為組長,縣委副書記及縣委常委、縣政府副縣長為副組長,縣委辦、組織部、住建局、環保局等23個部門單位主要負責人為成員的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村莊清潔行動領導小組及其辦公室。并先后制定印發了《佛坪縣人居環境綜合整治2018—2020年三年行動方案》《佛坪縣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村莊清潔行動方案》,明確目標任務,夯實工作職責。同時各鎮辦及各村也分別成立了相應的組織機構,形成了縣、鎮、村三級各司其職、齊抓共管的良好工作格局,為保障整治工作順利推進奠定了堅實基礎。

(二)多措并舉、抓點示范,充分發揮樣板作用。各鎮辦因地制宜,因村施策,按照“先易后難,循序漸進,統籌推進”的原則,均選擇1—2個條件相對較好的村作為整治工作推進示范村,不斷創新工作舉措,確保整治活動取得實效。如,袁家莊街道辦成立了檢查組,定期檢查,發現問題立即指出,責令限期整改;西岔河鎮建立了農村環境衛生月檢查、月評比制度,實行流動紅旗管理制度;陳家壩鎮實行“門前衛生”三包制度,明確了村民的責任義務;大河壩鎮、石墩河鎮制定了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工作標準,實行“紅黑榜”動態管理。通過抓點示范,為全面推進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發揮了帶動作用。

(三)加大投入、突出重點,整治工作扎實推進。一是加大環保項目建設投入力度。近兩年來,縣委、縣政府整合力量,累計投資7278萬元,新建垃圾中轉站、垃圾填埋場、垃圾熱解氣化站等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項目167個,積極為各鎮村配備垃圾車、垃圾箱,為各戶配發垃圾桶等垃圾處理設施,垃圾基本實現了戶分類、村收集、鎮辦轉運、縣處理模式。二是不斷強化環境衛生管理。積極探索制定衛生保潔等制度,各村均配備了2—3名保潔員,建立了日常保潔機制,農村環境衛生管理逐步走向制度化、規范化、常態化。三是突出重點集中整治。各鎮辦緊盯農村集鎮、移民小區、交通要道和人口集居區域,通過扎實抓好“八清一改”、切實做到“八不八保”,利用“清明”“五一”“端午”等節假日和旅游旺季,積極組織開展“村莊清潔攻堅戰”“生活垃圾殲滅戰”“庭院衛生保潔戰”“亂貼亂畫亂搭亂建清理戰”等特色活動。同時,縣農業農村局等職能部門通過通報曝光、建立紅黑榜、下發督辦單等方式,定期對全縣7個鎮辦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進行專項檢查,進一步激發了各鎮辦、各村開展環境綜合整治工作的積極性。通過集中整治,農村人居環境明顯改善。

(四)廣泛宣傳、正面引導,積極營造良好氛圍。自整治工作開展以來,相關職能部門和各鎮辦利用電子顯示屏、懸掛橫幅、張貼標語、召開群眾會議等多種形式,廣泛宣傳開展環境衛生整治的重要意義及有關環境衛生管理法律法規,引導群眾主動參與環境綜合整治工作。截至目前全縣44個行政村累計懸掛張貼標語98條,召開群眾會議53場次,通過移動公司群發短信10萬余條,我縣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整治工作做法和工作亮點先后被《陜西農村報》《漢中日報》省市媒體刊載,營造了良好工作氛圍。

二、存在問題和不足

雖然我縣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整治工作總體向好,但與新農村建設及推進鄉村振興發展的要求相比,仍然面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

(一)資金投入不足,渠道單一。一方面,由于自然條件制約,我縣農村居民居住分散,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點多面廣,生活垃圾、污水處理等基礎設施建設相對滯后,造成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涉及范圍廣、所需投入大、運行成本高,且僅僅來源于財政資金的投入,難以滿足各方面的需求;另一方面,鎮村受制于某些客觀因素的制約,引進社會資本投入農村環境整治難度較大,目前全縣各村不同程度存在主導產業弱、村集體經濟積累不足等問題,致使各村自籌資金整治環境衛生的能力不足。

(二)工作推進不均衡,環境整治不徹底。一是部門、鎮村之間工作進展不均衡。個別部門和鎮村對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工作重視程度不高,沒有從鞏固脫貧成果、提升群眾生活質量和幸福指數的高度去認識和站位,存在等待、觀望心態,整治工作僅停留在應付性、臨時性的層面。二是部分鎮村農戶房前屋后亂堆亂放、亂搭亂建、亂排亂倒現象仍比較嚴重。三是部分移民集中安置點綠化率低,質量不高,環境美化不夠。

(三)協調配合不緊密,作用發揮不夠充分。一是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是一項龐大的系統工程,涉及農業、環保、住建、水利、林業、旅游等多個政府職能部門,具體工作開展過程中,各職能部門協作配合不夠,沒有形成“一盤棋”的思想。二是缺乏有效考評獎懲機制。目前,各鎮村還缺乏長效管理、監督和獎罰機制,存在時松時緊的現象。三是大部分村聘用的保潔員來自建檔立卡貧困戶,管理相對松散,缺少考核、監督、激勵等一整套機制。

(四)宣傳教育氛圍不濃,群眾積極性不高。由于受傳統習慣和落后觀念的影響,部分農村群眾的公共衛生意識和環保意識差;加之宣傳教育的氛圍還不夠濃厚,對于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意義認識不足,配合參與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整治工作的意識不強,等、靠、思想嚴重,主體作用沒有充分發揮,影響了整治活動的深入開展。

三、幾點建議

(一)統籌資金、拓寬渠道,建立多元化投入機制。一是充分發揮政府主導作用,整合各類相關資金投入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使財政資金的引導、支撐和保障作用,得到充分顯現。同時各職能部門要加大農村環境綜合整治項目資金的爭跑力度,進一步完善農村道路、垃圾處理、污水管網等基礎設施,提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的硬件基礎。二是積極探索建立多元化資金籌措機制,探索通過村企協作共建、金融資本參與等方式,引導社會力量參與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工作,進一步拓寬投融資渠道,并積極探索政府直接購買服務的模式,委托專業公司參與環保設施管理維護工作。三是按照縣委、縣政府《鄉村振興戰略實施規劃(2019-2022年)》的通知要求,探索建立垃圾污水處理農戶付費制度,通過“一事一議”和以免代獎的辦法,向村民適當收取垃圾污水治理費用,由村級集中管理使用。四是正確處理發展和治理的關系,充分認識農村環境改善和產業發展的相互促進作用,栽好“梧桐樹”,引來“金鳳凰”,通過良好的生態環境、整潔的村容村貌,吸引社會資本參與鄉村振興發展,積極發展養老養生、休閑觀光等產業,進一步壯大農村集體經濟,實現鄉村振興與人居環境改善的良性發展。

(二)明確重點、厘清責任,確保整治工作統籌推進。一是將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整治工作納入鄉村振興戰略的總體規劃,重點圍繞整治環境污染、完善基礎建設、提升村容村貌等方面做出詳細規劃,并綜合考慮各村地域分布、基礎條件、經濟發展水平等因素,合理設定整治目標,有計劃、有步驟、分階段、分層次推進。要進一步細化各鎮辦、各職能部門及各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任務和責任,重點圍繞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目標任務,以“清潔村莊助力鄉村振興”為主題,扎實開展“八清一改”,做到“八不八保”,著力解決全縣村莊環境臟亂差問題。二是加強環保基礎設施的管理維護。制定管理制度、落實責任人,切實解決農村環保設施重建輕管的問題,確保各類環保設施正常運行,充分發揮作用。三是加快農業生產生活方式轉變,提倡農村生活垃圾分類收集、分類處理,促進農業綠色循環發展,資源持續利用。四是嚴格按照《陜西省異地扶貧搬遷三年行動計劃實施方案》及縣委、政府要求,積極推進舊房拆除、舊宅騰退、土地復墾工作,拆除閑置破舊房屋,進一步提升村莊整體面貌。同時加強對群眾集中居住點公共綠化的建設力度及農戶庭院綠化美化的指導,切實改善人居環境。

村莊清潔行動進展范文第4篇

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和縣城鄉環境綜合執法局的指導下,我鎮以城鄉環境綜合治理為契機,堅持科學發展觀,以提升城鄉形象和綜合管理水平為目標,以創建環境優美示范村為努力方向,集中開展各項專項治理和“七進”活動,拓展工作思路,改善城鄉基礎設施,不斷鞏固和發展市級衛生城市成果,使萬安鎮的市容村貌持續改觀,人居環境明顯改善,城鄉綜合服務功能得到有效提升。為推進我鎮城鄉環境綜合治理不斷向縱深發展,2010年度我鎮將創建全省“五市十縣百鎮千村環境優美示范工程”創建工作列入工作重點,傾力打造城鄉環境優美工程。為確保創建工作成效特制定《羅江縣萬安鎮斑竹村、芒江村、長虹村、柏云村“五市十縣百鎮千村環境優美示范工程”實施方案》如下:

一、村莊示范點基本情況

1、斑竹村:斑竹村位于羅江縣城東面,地處御營鎮范家大園(軍事家、政治家、文學家范仲俺的故居)、108國道,羅桂路,還有正在修建的青軌鐵路東站,交通十分便利,是休閑和旅游的好地方。斑竹村轄區共有5個村民小組、615戶、1548人、勞動力1048人、耕地面積455.5畝。該村也是羅江縣2010年度城鄉環境綜合治理示范村,基礎設施完善,村莊環境優美,符合“五市十縣百鎮千村環境優美示范工程”創建標準。

2、芒江村:位于羅江縣城北面,地處中心汽車站,成綿高速公路,寶成鐵路,四川警安職業學院,芒江村轄區共有7個村民小組、分布在環山周圍之間,耕地面積605畝、農村戶數為434戶、1293人、農村勞動力849人。該村以發展脆罐梨和蔬菜種植帶動該村的農副產業的發展,是首批省級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示范村和生態環保示范村,村莊環境優美,也是羅江縣2010年度城鄉環境綜合治理示范村,基礎設施完善,村莊環境優美,符合“五市十縣百鎮千村環境優美示范工程”創建標準。符合“五市十縣百鎮千村環境優美示范工程”創建標準。

3、長虹村:位于羅江縣城西南面,地處108國道、蟠龍鎮的寶峰山(羅江縣貴妃棗基地),白馬關景區的倒灣古鎮,近鄰羅江縣城南新區,是旅游、休閑、觀光的最佳去處。村轄區共有9個村民小組、農戶589戶、人口1624人、農村勞動力1134人、耕地面積1208畝。該村也是羅江縣2010年度城鄉環境綜合治理示范村,基礎設施完善,村莊環境優美,符合“五市十縣百鎮千村環境優美示范工程”創建標準。

4、柏云村:位于羅江縣城東北面,108國道成綿高速公路,緊鄰調元鎮(李調元故里),村轄區共有9個村民小組、農戶656戶、人口1945人、農村勞動力1249人、耕地面積.6畝。近年來,柏云村通過創模、創衛,結合災后重建,村莊環境面貌有較大改觀,公路沿線、河道沿線得到有效整治,也是省市級2010年度城鄉環境綜合治理示范村,該村村莊環境優美,符合“五市十縣百鎮千村環境優美示范工程”創建標準。

二、主要目標

按照“主題鮮明、特色突出、效果明顯”的要求,確定斑竹村、芒江村、長虹村、柏云村為環境優美示范工程示范村,精心策劃,通過打造高標準、高質量的村莊精品亮點,以點帶面,以點促面,整體推進我區鎮(村莊)環境綜合治理工作,最終實現全鎮所有村莊達到城鄉環境綜合治理“清潔化、秩序化、優美化、制度化”標準的工作目標。

三、工作任務

以農村環境綜合治理為重點,以鞏固“雙創”及2010年萬安鎮芒江村的新農村建設和萬安鎮的城鄉環境綜合治理成果為依托,強力推進我鎮城鄉環境綜合治理環境優美示范工程打造工作,全面提高萬安鎮(村莊)環境綜合治理水平。協調指導各村的整潔工程和村莊清潔行動,加強各村環境衛生治理工作的組織協調和督促檢查,指導戶用沼氣池建設,進行農村改廚、改廁、改水、改圈工作,搞好庭院美化建設工程,加強農村畜禽圈舍改造和畜禽糞便的無害處理。實現農產品質量無公害化,城鄉環境優美、生態良好、風貌協調、庭院美化、田園清潔、村容整潔、民風文明的目標,達到城鄉環境“清潔化、秩序化、優美化、制度化”標準,城鄉人居環境和村民衛生意識明顯改善。

四、工作重點

(一)規劃水平提高

提高村莊的規劃水平和布局水平,杜絕在新建公路兩側夾道修房,村落規劃充分利用自然地形,錯落有致。

(二)風貌特色突出

著力打破“火柴盒”,提高居民設計水平。融合地域和歷史文化、傳統民居特色,按“外部突出特色、內部優化功能”要求,組織實施農村民居設計和特色風貌控制設計,新建居民隨形就勢、高低錯落、風貌獨特。

(三)配套設施完善

通村及村內路網布局合理,主次分明,村內主干道硬化。完善給水、排水系統,集中處理生活垃圾等廢棄物,生產和生活污水因地制宜凈化處理。

(四)村容整潔衛生

保潔制度健全,村內有公共廁所,提高農戶衛生廁所改造率;農戶普遍使用清潔能源;村內有休閑健身綠地,主要道路和河道兩邊實現綠化,住宅之間有林盤綠地,農戶庭院綠化。

(五)文明鄉風形成

多形式宣傳普及文明、衛生常識,倡導文明行為方式和良好衛生習慣,制定“村規民約”推進村莊環境治理,在農村居民中形成講文明、愛衛生的新風尚。

1、清潔化標準

(1)村莊道路與公共活動場地內不得有人畜、家禽糞便,柴草、肥料、磚石及其他廢舊物資應集中有序堆放;有效清理地面痰跡、煙頭、紙屑及瓜皮果核等;村莊道路與公共活動場地附屬設施(公告牌、宣傳欄、標志牌、路燈等)應保持清潔,不得出現明顯污損,不得有積塵、痰跡、淤泥或其他污垢。

(2)村設置的垃圾收集點應基本保持潔凈,無垃圾吊掛現象;公廁內外保持整潔。

(3)村店鋪應履行“門前三包”合同義務,無向店外地面拋灑垃圾或污水現象;村民在自有房屋門前設置的固定攤位,應保持攤位本身和周邊環境的整潔。

(4)村小商業設置的門面牌匾,每處不得出現2塊以上浮土、銹跡、油漬等污垢;每處建(構)筑物、市政設施立面、公廁內墻和綠地樹干上未及時清理的“牛皮癬”不得超過5處。

(5)庭院綠地內不得堆放生活垃圾、柴草、肥料及其他廢舊物資;不得出現痰跡、煙頭、紙屑及瓜皮果核;附屬設施(坐凳、燈具等)應基本保持清潔,每處設施不得出現2處以上積塵、痰跡、淤泥或其他污垢。

2、秩序化標準

(1)道路布局有序,新建主要道路應作環狀布局,不得出現斷頭路,并禁止設置各種妨礙消防的障礙物;道路寬度應滿足使用功能。附屬設施(公告牌、宣傳欄、標志牌、路燈等)應無缺失,并按有關規范有序設置、滿足功能要求。

(2)每個村設置的垃圾收集點應不少于15個,收集頻率為每周2~3次;一般村莊不單獨設置垃圾處理設施;交通不便的村可進行簡易填埋,禁止明火焚燒;公共廁所推行三格式化糞池改造,村莊衛生廁所普及率應達到95%以上。

(3)村小商業設置的門面牌匾,不得超過建筑外墻面0.5米以上,不得影響道路通行、侵占公共空間;嚴厲取締單位和個人自由散發小廣告、張貼啟事和涂鴉的行為。

(4)保潔人員數量按每1000平方米不少于1人;保潔工具和小型車輛(密封式垃圾三輪等)的配備根據實際需要確定。

3、優美化標準

(1)把握好“村布局、村落規劃、民居設計”三個環節,切實做好農村風貌塑造工作;突出民風、民俗,結合當地人文環境和自然環境,進行村莊和村落民族風貌規劃設計。

(2)村道路與公共活動場地應實施硬化,整體風貌應保持協調統一、美觀大方并基本保持完好;不得有斷裂與破損現象;凹陷、銹蝕或脫漆的附屬設施應及時修復;路燈亮燈率不得低于98%。

(3)垃圾收集點基本無殘缺、破損,封閉性較好;公共廁所建筑即附屬設施基本無破損。

(4)村店鋪應保持店面完好、整潔。

(5)庭院植物配置經濟實用;植物生長良好,無死樹枯枝、空禿現象,無大型和纏繞性、攀緣性雜草;附屬設施采用當地磚、石、木等材料制作,以農村特色為主,提倡生態自然、簡樸親切,反映地方民俗特色。

4、制度化標準

(1)以萬安鎮政府出資,村民出勞輪流保潔的方式落實保潔人員;制定簡便實用的村莊保潔、設施保修的村規民約。

(2)將公廁、垃圾桶等設施的保潔列入村規民約和清掃保潔人員的職責范圍,由村委會專門監督。

(3)定期對村民進行思想和環境衛生意識的指導,提高村民的思想素質和人文素質。

(4)制定清掃保潔的村規民約,建立村莊日常保潔制度;保潔標準等任務和責任內容;建立村委會監督機制,對清掃保潔人員不履行職責或履行不到位的具體情形,作出相應的處罰規定。

五、保障措施

1、加強領導,明確責任。把打造環境優美示范工程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作為目標管理和對黨政領導班子及領導干部年度考核的重要內容,統籌規劃、周密部署,及時總結經驗,完善工作措施,大力培養和宣傳先進典型,務必抓出實效。

2、加大資金投入。將必需經費納入同級財政預算,加大對村莊基礎設施的投入。同時,要拓寬籌資渠道,鼓勵和支持社會力量以企業投資經營、業主承包開發、個人資本投入等多種形式參與環境基礎設施建設。

3、嚴格督察問責,注重工作實效。

(1)開展城鄉環境綜合治理工作,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各成員部門認識一定要到位、工作一定要到位、責任一定要到位,對重視不夠、措施不力、進展緩慢的,要進行嚴格問責追究領導責任。

(2)鄉村環境日益優美。按照“三打破,三提高”的要求,加強農村環境治理和風貌打造力度,大力整治河庫污染。同時,繼續開展村莊環境治理,教育和引導農戶美化庭院環境。充分發揮示范村示范帶動作用以點帶面,整體推進我鎮城鄉環境綜合治理“五十百千示范工程”創建工作,最終實現城鄉環境綜合治理“清潔化、秩序化、優美化、制度化”的工作目標。

六、保障機制

(一)強化組織領導。

各村要高度重視“五十百千示范工程”創建工作,把該項工作作為考核領導政績和工作效能的重要內容,統籌規劃,周密部署,總結經驗完善措施。萬安鎮各部門和城鄉環境綜合治理辦公室要對各村工作推進情況進行調研督導,落實整改。

(二)加大經費保障

萬安鎮政府要根據城市環境綜合治理需要,結合當年財力狀況,編制專項經費預算。同時創新投入模式,建立城鄉環境綜合治理“五十百千示范工程”專項資金,將“五十百千示范工程”創建支出列入財政預算。

(三)落實制度體系

1、萬安鎮“五十百千示范工程”創建領導小組負責對全村創建工作進行檢查、督導和考核。

2、考核堅持半月一檢查,一查一評比,以查促干,持之以恒,常抓不懈,保證實效。

村莊清潔行動進展范文第5篇

一、工作目標

通過深入實施環衛保潔“五管法”,建立完善較為完備的環衛保潔長效機制,為經濟發展和居民生活提供良好的秩序和衛生環境。

二、實施范圍

區(鎮)100平方公里內的公共基礎設施、政府駐地、村(居、社區)、河道、道路、綠化、企事業單位、住宅小區、沿街店鋪、建筑工地等。

三、具體內容

(一)政府督管

1、加強組織領導。成立由管委會副主任(鎮長)任組長,各相關部門負責人為成員的環境衛生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城鎮管理局。

2、完善監督機制。完善崗位目標責任制考核,加大環境衛生工作考核力度。“門前三包”各責任主體的獎懲,要體現在區(鎮)層面年終的評優評先和獎勵政策上。

3、建立工作例會制度。每月一次召開環境衛生工作例會,分析存在問題,提出解決方案。

4、建立獎懲通報制度。每月通報責任單位環境衛生情況。對好的經驗和典型及時總結,示范推廣;對行動慢、力度小、重視不夠的予以通報批評,限期整改。

(二)城管統管。

區(鎮)環衛管理職能統一劃歸城鎮管理局,配足配強城管隊伍,加強隊伍作風建設,加強績效考核。實施每日環衛巡查,建立巡查日志,做到檢查無盲點。

(三)村企主管

1、實行片長牽頭,聯系領導、駐村指導員負責制。

2、村(居、社區)按照區域劃分,做好村內和村莊周邊的環境衛生工作,特別要重視各村結合部、村莊與區(鎮)接壤處的環境衛生。

3、建立“包環境衛生、包綠化管理、包容貌秩序”的“門前三包”責任制,層層落實責任,實現門前“凈化、綠化、美化”。

(四)部門聯管

1、全面實施“路長制”、“河長制”。(詳見《濱海工業區(鎮)關于全面推行“路長制”、“河長制”的實施意見》)

2、充分發揮部門優勢,各司其職。(詳見責任分解表)

(五)社會共管

1、輿論引導。開展“墻頭文化”、“城管進社區”、“環境衛生宣傳周”、“潔凈濱海、愛我家園”等活動,加強對環境衛生工作的宣傳,提高居民的文明意識。充分發揮媒體、學校的引導作用,引導居民群眾自覺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2、督導員監督。聘請環境衛生督導員,對區(鎮)環境衛生情況及各部門履行職責情況進行明查暗訪。

3、媒體監督。充分發揮媒體作用,在廣電站、《濱海信息》開設環境衛生曝光臺等欄目,發揮輿論監督作用,反映環衛管理中的薄弱環節,向社會公布各項工作進展情況,對考評不達標的相關職能部門和不良違章行為進行通報批評。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強領導、明確責任。各部門、單位要根據責任分解表中確定落實的工作任務,主要領導親自抓,落實人員、明確責任、加強協調、形成合力。

主站蜘蛛池模板: 澜沧| 同德县| 凤山市| 祁东县| 新沂市| 霍林郭勒市| 年辖:市辖区| 永安市| 盐边县| 石泉县| 屯留县| 龙胜| 盘锦市| 栖霞市| 雷波县| 澄城县| 长治县| 漠河县| 新野县| 永德县| 平和县| 大姚县| 东丰县| 玛沁县| 贺州市| 南投市| 丽水市| 甘洛县| 瑞金市| 靖西县| 江北区| 兴安盟| 哈尔滨市| 武冈市| 尼玛县| 定远县| 穆棱市| 山西省| 萍乡市| 彰化市| 广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