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社區體育調查報告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在我住的小區里,居住著普陀山60%以上的居民。這里的人們很喜歡運動,但活動場所很少,只有一個乒乓球室、一個給居民跳舞的小廣場和一個羽毛球場、一個籃球場。于是,我就對這些活動場所做了一個調查。
二、調查方法
進行連續5天的實地調查。
三、調查結果
經過5天的調查,我發現小區里的活動場所除了乒乓球室外其余都是露天的,居民的活動受天氣的限限制,天氣好的時候,每個場地都人滿為患。在乒乓球室,有兩張球臺,按一局淘汰制的打法,一人只能輪到一二次。社區辦公樓前的空地,被一些阿姨們當成了跳舞場,每晚也有30、40個人在跳舞,非常擁擠,因為跳舞的地方離居民住的樓很近,播放的音樂又很響,影響別人休息,所以經常有居民出來跟跳舞的阿姨們說理。羽毛球場是我最愛的地方,每晚我都會去,但要輪到打一局也不容易。有些人干脆在馬路上打球,即妨礙交通又不安全。我看最好的還算籃球場,因為只要不是比賽,不論多少人都可以在那里玩。
關鍵詞:社區診斷調查報告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3.04.346
【中圖分類號】R47【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1-8801(2013)04-0304-01
1資料來源
1.1資料主要來源。衛生局、統計局、計生局、民政局等部門提供了衛生資源、人口學資料、財政收入、老年人、兒童等資料;其余資料來源于基線調查。
1.2基線調查資料。
1.2.1調查對象與抽樣方法。本調查以嵐山頭街道居住6個月以上的18-69周歲(年滿18周歲,不滿70周歲)(1943.1.1-1994.12.31出生)的常住人口,隨機抽取樣本轄區常住居民1200戶,抽取調查樣本2400人,由調查員入戶見面訪談收取為社區診斷基線調查數據。
1.2.2調查方法。問卷調查包括家庭問卷和個人問卷。問卷由經過培訓的調查員以面對面詢問的方式進行調查。
2嵐山頭街道基本情況
調查基本情況。
(1)調查人群人口學特征。男性2122人(占47.31%),女性2363人(占52.69%),男女比例為1∶1.12;55歲-64歲以上老年人1024人,占總調查對象的22.83%,65歲以上老人477人,占調查對象的10.64%,其中25歲以上人群為532人,占總調查對象的11.86%。
(2)轄區慢性病患病情況。通過基線調查,其中符合高血壓調查者2358人,糖尿病調查者2133人;查出高血壓病例866人,患病率36.73%。
(3)轄區死因順位及構成。2012年嵐山頭街道死因監測系統共收到各種原因死亡病例245例,報告死亡率人口粗死亡率為8.2‰。性別構成:245人中,男137人,女108人,分別占55.91%和44.08%,男性死亡率高于女性。死亡原因前四位的疾病依次為:①心腦血管疾病(118例);②惡性腫瘤(88例);③意外死亡(19例);④呼吸系統疾病(11例),共236例。
(4)文化教育狀況。調查社區文化程度分布以文盲半文盲為主、其次是小學及初中。通過調查得知,轄區內居民學歷普遍偏低,接受健康教育的程度不高,健康保健意識不強。
(5)社區衛生服務狀況。居民就診醫療機構主要是在村級衛生室,衛生資源配置及利用率低,由此下一步的干預措施將圍繞合理分配基層醫療資源,提高就診層次為主。
(6)轄區傳染病發病情況。全街道報告法定傳染病病例9種,52例,無死亡病例。報告發病率為167.67/10萬。無甲類傳染病報告;乙類傳染病報告4種,共計13例;丙類傳染病1種,共計29例,其它傳染病10例,主要是水痘病例。
(7)調查社區疾病發生情況及社區居民健康狀況。從調查情況來看,隨著經濟發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疾病譜以慢性疾病為主,分別為高血壓、糖尿病、慢阻肺、冠心病病等常見病為主。
3行為危險因素現狀
3.1調查社區居民生活及行為習慣。在調查中可以發現,飲酒、抽煙以男性為主,中青年居多。
3.2嵐山頭街道社區居民出生、死亡指標:出生率為14.69‰;死亡率為6.01‰,人口自然增長率為9.68‰。
3.3社區居民體育鍛煉情況。在此次調查中發現,調查社區居民經常參加鍛煉的人群以55歲以上老年人為主54.75%(415/758),幾乎不參加鍛煉和每周
4轄區內社區條件和設施情況
轄區內健身設施相對集中在城區,農村健身設施較少,居民缺乏鍛煉意識。
5慢性病防控相關組織機構和人員狀況
嵐山頭街道防疫站承擔本地區傳染性疾病及非傳染性疾病防控工作。在編人員73人,其中專業技術人員53人,高級職稱6人,中級職稱39人,初級職稱20人,其他8人。
6現有的衛生和疾病防治現狀及策略
社區主要衛生問題。
6.1社區人群疾病患病情況: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等常見病為主,分占調查人口的19.31%、1.05%和1.43%。
6.2社區人群不良生活行為方式。
6.2.1吸煙情況:男性吸煙率62.49%,女性為1.99%(占吸煙人數的3.42%)。
6.2.2飲酒情況:男性飲酒率31.72%,女性飲酒率為4.49%。
6.2.3體育鍛煉及飲食習慣情況:大多數人沒有鍛煉意識及專門的時間從事體育鍛煉,以生產勞動代替體育鍛煉;在飲食習慣方面吃咸菜多、高鹽飲食等不合理膳食。
6.3人群自我保健意識和保健行為薄弱,自覺規律參加體育運動者少,許多居民保健意識差、健康知識知曉率低。
6.4由于出生率下降導致老年人口相對增加。
6.5社區人群受到慢性非傳染性疾病和傳染性疾病的雙重危害。乙肝、結核危害仍較嚴重。
7今后慢病防控重點人群,優先策略和干預措施及評價標準
根據社區診斷分析,在實際公共衛生服務工作中應重點做到:①將吸煙、過度飲酒、不合理飲食及極少鍛煉等不良習慣作為健康教育的工作重點。②將工作重點放在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等慢性疾病的管理中。③控煙、減鹽、降體重,改變不良行為習慣與飲食方式,加強健康教育宣傳力度。④科學防控高血壓病。
xx年是駿景中學豐收的一年,在局團委的正確領導下,在我校黨支部和行政班子的大力支持下,駿景中學團委不僅在駿景中學歷史性的一年里做出了應有的貢獻,而自身也取得了不少可喜的成績和進步。
一、特色工作顯魅力
1、2月,配合學校迎接廣州市市一級學校評估,組織班長、團支書參觀校園,對學校建設提出建議和意見,并形成書面意見呈遞給校長。加強學生行為規范教育,愛校教育,組織市一級學校評估學生座談會。
2、3月,組織我校團員、學生干部開展了一次較大型的社會調查,并認真地撰寫了調查報告,為我校更好地發展提供了豐富的信息。指導初二的張子林等八位學生參加廣州市中學生時事政策競賽獲市三等獎。
3、4月,參與局團委“增強團員意識”知識競賽的組織及出題工作,獨立編寫了該次活動的復習題庫,并負責該競賽總決賽的出題工作,受到了局團委及兄弟學校團委的一致好評。輔導初二團員代表參加該知識競賽,我校代表隊獲優勝獎。
4、5月,開展團員教育評議活動,評選出徐珩、余萱、潘瑞智、黃仁彧、林曉燕、林春紅、方陽、許璀蘭等校級優秀學生團員,林映映、敖永盛等兩位優秀教工團員,并推薦許璀蘭為廣州市優秀團員。嚴格按照《駿景中學入團積極分子量化評估方案》發展了一批新團員,
5、6月,完善教工團支部的建設,朱萍穎、敖永盛兩位老師分別被選為教工團支部組織委員、教工團支部文體委員,成了畢業班團員團籍注冊及轉出手續。
6、9月,組織學生干部培訓;及時做好特困生扶助及慰問工作。按時完成了市扶困助學金的申報工作,按時按量地發放了特困生慰問金。配合政教處及體育科組做好校運會宣傳工作,及各班小培訓工作。
7、10月,接管學校全面宣傳工作,充實、更新校園文化布置。組織學校合唱隊參加天河區合唱節比賽。籌備省綠色學校迎評工作,整理團委檔案,組織學生開展社區環保調查實踐。
8、11月,組織團員學生在駿景花園內開展環保宣傳活動,制作宣傳環保展板,對社區居民進行環保意識調查問卷,宣讀“共建綠色社區”倡議書;邀請廣東省林業科學院專家陳建新與我校學生進行現場對話,共同探討如何建設綠色社區的問題。配合政教處、體育科組備戰天河區中學生運動會。組織教工團員到番禺綠色農莊參觀學習。
9、12月,迎接廣東省綠色學校評估,組織學生座談會。校團委書記方瑩老師,少先隊輔導員顧桂新老師參加天河區教育局團委舉辦的團干培訓。報名參加“廣州市首屆中學生健康活力大賽”初賽,組建街舞隊,并組織訓練。策劃“xx年師生互動迎新年”文藝匯演。
二、存在問題及今后努力方向
1、由于一些客觀原因,例如:廣州市市一級學校評估、省綠色學校評估工作等等,藝術節、清明掃墓等常規工作都沒有開展。
2、在工作中,只能完成好局團委和學校領導給予的任務,而缺少創新精神。
論文摘要本文適應我國東北地區的社會體育專業人才培養的方案進行了研究與實踐,擬培養出適合我國東北的區社會體育專業人才,促進東北地區社會體育的發展。
1研究方法與對象
(1)研究方法。本研究主要運用調查法和文獻資料法。
(2)研究對象。是主要以吉林省的長春地區、吉林地區、白城地區為研究對象。
2結果與分析
2.1東北地區社會體育專業辦學存在的主要問題
通過對吉林省的各主要地區進行實際調查,各高校專業辦學規模有了迅速的發展,雖然辦學規模達到快速發展階段,但是,我國的社會體育專業教育還處于發展的初級階段,還沒有形成自己特有的辦學特色和辦學體系,適應我國東北地區體育發展需要的社會體育專業人才培養。
2.2社會體育專業教育內容的總體框架
(1)教育內容的構成。根據社會體育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和培養規格,本專業的教育內容包括普通教育、綜合教育和專業教育三部分。由本專業的教育內容形成相應的知識體系,包括普通教育知識體系、綜合教育知識體系和專業教育知識體系。(2)學分、學時修讀要求。建議本專業學士學位的修讀總學分原則上位160-180學分。教育內容的學分比例見學分分配比例表,各類課程內容學時為2560-2880學時(可按16-18學時/學分計算,本規范以16學時/學分計算)。WwW.133229.coM
2.3專業教育內容的知識體系
(1)專業教育內容的知識體系的框架。本專業教育內容的知識體系由專業基礎知識、專業知識和專業實踐構成。基礎知識包括體育科學基礎知識、社會體育基礎知識與技能;專業知識主要由健身與休閑運動指導、健身與休閑俱樂部管理和體育社會工作等知識構成;專業實踐由社會調查、專業實踐設計、專業見習、專業實習和畢業論文等構成。
(2)專業教育內容的知識體系的基本內容。根據東北地區社會體育專業培養目標和培養規格要求,本規范對專業教育內容知識體系中的不同知識領域做出相應的界定教育內容的設計如下:①基礎知識:體育人文社會學、運動人體科學、運動技能、相關學科。②專業知識:健身與休閑運動指導、健身與休閑俱樂部經營管理、體育社會工作等。③專業實踐:社會體育實踐:社會調查、專業實踐設計、專業見習/專業實習、畢業論文。
2.4專業教育內容的課程體系
按照本專業的知識(技能)領域要求,東北地區根據地區特色構建課程體系。專業課程體系包括專業基礎課程、專業方向課程、專業選修課程、實踐教學環節和畢業論文。
(1)專業基礎課程。專業基礎課程是社會體育專業的學科基礎課程,屬于必修課程,是專業教育內容的基礎知識,為專業方向課程的學習奠定基礎。
專業基礎課程及知識單元概括:課程名稱:體育學概論、社會體育概論、體育社會學、社會體育活動的組織與管理、運動解剖學、運動生理學、體育保健學、體育心理學、體育科研方法、體能訓練、社會體育基本運動項目。
基本要求:社會體育專業基礎課程應按照上述內容設置。社會體育基本運動項目應在健身類基本運動項目和球類運動項目中各選一項,每個項目課程建議2個學分。
(2)專業方向課程。專業方向課程重點突出與本專業相關的知識與技能的培養,是專業教育內容的專業知識,使學生具備較強的專業知識、技能以及應用操作能力。
專業方向課程及知識單元:專業方向課程(下轉第192頁)(上接第179頁)屬于專業必修課程,主要偏重于社會體育領域中的專業知識和工作技能。專業方向課程內容的涉及領域比較廣泛,考慮到東北地區不同地區存在的較大差異性,以及社會體育發展狀況的不平衡。本規范設置健身與娛樂運動指導、健身與休閑俱樂部經營管理、體育社會工作三個專業方向課程模塊,建議修讀學分為25-30。
專業方向課程及知識單元基本要求:在設置專業方向課程根據培養方向規格的要求,以某一方向課程為主進行設置,也可以適當兼顧其他方向課程,形成本方向的專業必修課程。
(3)專業選修課程:專業選修課程主要突出與本專業相關聯的知識與技能的學習,是專業必修課程內容的拓展與補充,使學生具備較寬的適應面和較強的適應能力。專業選修課程分為限制性選修課程和任意選修課程。建議修讀學分:35-45,限制性選修課程約20學分,任意選修課程約25學分。
(4)實踐教學內容及體系。
社會調查:在第一學期安排不少于1周的時間進行社會調查。使學生深入實地了解社會對專業人才的需求,了解社會體育發展情況、公共體育場館經營狀況、街道或社區體育開展情況、各類體育健身俱樂部的運作機制與市場發展前景。完成一份社會調查報告。以優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評定成績。
在第二學年安排不少于2周的專業見習。為學生提供接觸社會體育企事業單位的機會,了解社會體育所涉及的各類工作崗位的情況。見習期間記錄見習日志,完成一份見習報告,以優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評定成績。
專業實踐設計:在第三學期安排不少于2周的專業實踐設計。專業實踐設計包括健身技術指導、體育營銷與管理策劃、全民健身活動推廣、體育中介服務等內容。主要的目的是為專業知識和技能提供應用機會,為專業實習奠定基礎。建議學生結合專業學習的方向,最少選擇一項內容,設計一份完整的策劃書和計劃書,通過一定的實踐,最終形成一份為專業實踐設計報告。以優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評定成績。
專業實習:在第四學期安排不少于10周的專業實習,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實踐能力。根據學生的實際需要,合理地安排專業實習崗位,實習崗位主要是管理崗位、技術指導崗位、銷售崗位等。實習期間記錄實習日志,完成一份實習報告。以優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評定成績。
畢業論文:在第四學年安排畢業論文撰寫及答辯。根據學生的選題配備指導老師,并通過論文答辯。以優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評定成績。
3結論
隨著東北地區經濟的不斷發展,社會保障體系逐漸健全和完善,社會體育的生活化主要體現在公益性和社區、單位福利型持續發展、準經營型大幅度增長、商業經營型逐步發展。因此,在此現狀下,在高校建立一套社會體育專業的教育內容和知識體系,來培養符合東北地區需求的社會體育專業人才,促進東北地區社會體育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教育部2004年制定的《普通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方案(試行)》.
一、精心設計寒假綜合實踐作業,高質、高量地完成作業。
我校除安上級要求,把寒假“八個一”活動融入到各班實際中。假前,組織了班主任進行討論和敲定,各班精心設計和制定了學生寒假作業。開學第一天,全班均收集了學生寒假作業。從孩子們上交的作業和家長的反饋回條上看,此項活動得到了學生們的喜愛,家長的贊許。各個年級摒棄了以往的機械的抄寫、計算,更多的是聯系生活,緊扣春節主題進行。學生們在享受寒假帶來的快樂的同時,也體驗到了學習,作業的輕松和我國傳統春節濃厚的節日氛圍。上交的作業有:手抄報、科技小制作、環保小制作、調查報告、活動征文等。學校將分項評選出優秀作品(作業),并進行展示。雖然他們的調查過于簡單,他們報告的語言還很稚氣,但看得出,這是他們愿意且樂意去做的事情。家長和孩子不再為繁多的寒假作業而發愁,老師也少了些許為孩子寒假作業沒完成而恨鐵不成鋼的憤怒。這個寒假學生們在學中玩,玩中學,體驗著成功,享受著快樂。
二、開展豐富多彩的教育活動,讓德育工作沒有“假期”。
(一)落實生命教育,加強安全法制教育。
放假前對全校師生開展安全法制教育,包括活動安全、交通安全、飲食安全、網絡安全、燃氣使用安全以及自護自救技能的教育。教育學生不去危險的場所玩耍,不玩水、電、氣,使用煤氣時注意室內空氣流通,不燃放煙花爆竹,不暴飲暴食,不進游戲機房、網吧。教育學生一旦發生危情,要冷靜沉著,并采取相應措施,如撥打110等急救電話。教育學生遵守交通規則,文明走路,文明乘車,文明騎車。不滿十二周歲的學生嚴禁騎車上道,外出要有家長陪同。我校還要求各班要細心地做好后進生、學困生的思想工作,預防違法犯罪案件的發生。由于組織周密、教育到位,寒假中無一傷亡、違法犯罪事故的發生。
(二)寓民族精神教育于豐富的社會實踐活動。
1、引導學生積極開展“我為社區做好事”和為民服務等社會實踐活動,得 到社區居民的肯定與贊揚。
2、用好每一分錢,關心幫助身邊的弱勢群體。全面開展手拉手送溫暖活動, 省下自己的零花錢,向班中需要幫助的同學送去了精神和物質的關懷,向身邊的孤寡老人送上了新春的問候。
3、勞動教育。利用寒假,每位同學學會了一項勞動技能,為父母減了一分辛勞,添了一分愜意,送了一分親情。
4、感恩教育。學生們在新春佳節來臨之際,省下零花錢,向祖輩送上自己親手制作的新春小禮物,表達了自己的孝心;親手制作了新年賀卡送給自己的父母,感謝他們的養育之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