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中醫醫生事跡材料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關鍵詞】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財務集中核算;實踐;探索
一、前言
在1998年,國家頒布了醫院財務與會計制度,這個制度對于正處于轉型初期的醫療機構財務管理和會計核算起到了很大的促進作用。伴隨著醫療衛生體制與財政預算體制改革的推進,各級政府對于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也加大了投入,基層醫療機構所涉及的經濟活動也越來越頻繁,這就需要健全與完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財務與會計制度,加強監督與管理,調動人們的積極性,保證政府資金的有效使用,避免出現經濟漏洞,從而使基層醫療衛生財務機構走向正規化。
二、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財務集中核算出現的問題
1.專業會計從事人員少并且業務能力強的少
出于編制的問題,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從業人員匱乏,由于規模小,業務少,政府不愿招聘會計人員,導致了有很多會計無證從業的現狀。并且在日常工作中,針對于會計的培訓少,部分人員對于培訓敷衍了事,導致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會計從業人員普遍業務能力不強,電算能力差,還有很多都是手記,有些人員甚至連最基本的計算機軟件都不會使用。
2.財務管理不規范
在財務管理方面,漏洞很多。首先是發票的問題,管理不完善,簽字不完善,白條入賬;計提費用不規范,有的提,有的不提,標準也不統一,很隨意;濫發津貼、獎金;財務人員的業務能力有限,賬實、賬賬、賬表等與事實不符,也有少部分用電子表格做報表的,公式使用混亂,數字出現錯誤;有一些賬務處理不及時,收支不配比,財務信息失真。
3.管理制度不健全
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管理松散,財務制度不健全,甚至沒有相關制度,很多制度也只是虛設而已,只是為了應付檢查。很多衛生院采用的還是家庭管理模式。做賬很隨意,缺乏監管。
4.資產管理不當
很多衛生院并沒有固定的資產明細,以及一些賬目往來的明細,對于自身資產不清,盲目采購,導致積壓過期或者是浪費。
三、基層財務衛生機構財務集中核算的意義
對于基層財務衛生機構財務集中核算管理,有利于規范基層衛生財務機構的管理現狀,糾正基層財務管理中出現的錯誤。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主要從事公共衛生服務和基本醫療服務,資金來源主要是財政直接資金,集中核算符合基層衛生改革的方向,有利于從源頭上治理腐敗和堵塞漏洞。
對于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財務進行集中核算管理,能夠規范財務的行為,提高會計信息的質量,保證會計的準確性,有利于保證財政資金、國有資產的有效使用。
四、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在財務核算的實踐中取得的成就
1.成立集中核算管理機構
政府的有關部門,推行相關管理條例,成立集中核算管理機構,在原有的預算管理權、資金的所有權和使用權、財務審批保證不變的前提下,對于鄉鎮的衛生院進行集中管理,單獨核算,成立集中核算管理辦公室,開設集中管理賬戶,同意電算化管理,負責會計核算和監督工作。
2.集中核算管理的實施
財務集中制核算實施后,對于單筆超過1000元的支出需要審批制度,大額款項報銷必須銀行轉賬支付,各項支出必須公開化,做到有據可依。藥品要實行零差價銷售,要款集中支付。針對于村鎮的基礎公共衛生服務的專項資金,實行一體化管理,以保證村醫報酬。通過這種集中核算的方式,有效的保證了財政資金安全,合療基金和公衛專項資金的有效使用,同時也避免了經濟犯罪的發生。
加強對于會計從業人員的培訓,實現電算化管理,使財務資料以及進出明細更加清晰明了,使財務工作更加科學化、規范化。提高財務管理水平,保證財務信息的真是有效。同時,加大對于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監管力度,避免暗箱操作,經濟犯罪的發生,讓基層醫療衛生事業健康有序發展,同時更好地為人們服務。
3.加強對于外部財務監管制約機制
推行會計集中核算制度之后,財務人員統一受上一級的行政部門的管理,與本單位牽連較少,很大程度上擺脫了對于本單位的制約,具有相對的獨立性。在財務程序審核上,能夠遵守自己的職業操守,來自外界的干擾減少,能夠保證嚴格審核,確保各項收支的準確性,避免魚目混珠現象。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資金來源、使用和分配走向制度化,規范化,預算執行力和約束力也得到強化,有效防范了挪用、擠占等違法違規行為。
五、結論
通過以上論述,不難看出,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財務管理工作是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重要組成部分,尤其是醫療衛生機構資金的調動與使用,如果沒有相關管理條例或者辦公機構的制約,賬目報銷以及進出賬不明確的情況下,很容易出現公款私用的情況,只有建立健全相關的管理條例以及相關的監管機構,才能保證財政資金在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中得到有效使用。
參考文獻:
[1]張榮軍,強化基層行政事業單位會計工作的思考[J].西部財會,2013(4).
[2]呂崇喜.論如何做好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會計核算業務[J].商品與質量學術觀察,20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