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部丰满熟女富婆视频,托着奶头喂男人吃奶,厨房挺进朋友人妻,成 人 免费 黄 色 网站无毒下载

首頁 > 文章中心 > 故障處理論文

故障處理論文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故障處理論文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故障處理論文

故障處理論文范文第1篇

燈效法是電控系統實訓中用的最廣泛的一種方法,需要準備一個發光正常的燈泡,燈泡一端接零線,另一端去碰觸電控電路中不同的接線端,根據燈泡發光情況判別線路的故障點。以正反轉電路為例,如圖1所示,選一個能正常發光的燈泡,一邊接電源零線,另一端去碰觸電路中的各點,當碰觸到標號3時,根據原理分析,從火線、FR、SB1、燈泡到零線形成一個回路,因為FR、SB1電組可以忽略不計,可以認為220V相電壓直接加到燈泡兩端,所以燈泡應發光正常;若碰觸標號3時燈泡不亮,而碰觸標號2時燈泡發光正常,則可以判定故障發生在2和3之間。碰觸4、6、7、9各點時,火線、接觸器線圈和燈泡串聯對220V分壓,所以燈泡應發光較暗;若所測電路不通,有斷點,則燈泡不發光。

2排除故障案例分析

以三項異步電動機星—三角降壓啟動電路為例,按照圖2電路連接線路,按下SB2啟動按鈕,正常動作順序是KT線圈閉合,KT常開觸頭順時閉合,KM3線圈得電,KM3常開閉合,接下來KM1線圈得電,主觸頭閉合,電機星型運行;KM1線圈得電后,KM1常閉打開,KT線圈失電,KT延時觸頭延時打開,KM3線圈失電,KM3主觸頭打開,KM3常閉恢復閉合,接著KM2線圈得電,KM2主觸頭閉合,此時KM1主觸頭閉合處于閉合狀態,電機三角形運行。

若FR、SB1處有斷點則按下啟動按鈕SB2時,KT、KM3、KM1、KM2四個線圈均不動作;教師可設置故障,現場操作演示,通過燈效法檢查,燈泡一端接零線,一端去碰觸FR、SB1各點,燈泡應正常發光,反之則故障在此處;若KM3線圈不吸合,則星型運行不正常,重點檢查KT線圈支路和KM3線圈支路;若星型運行正常,轉換到三角形運行后電機停止轉動,則檢查KM3和KM1常開觸頭下端短接線是否接好。

3結束語

故障處理論文范文第2篇

主要是線路方面出現故障,這是計算機網絡出現故障的一項重要因素,發生故障的概率較高,主要原因是線路發生損壞,導致線路不通或其受到干擾等。對該種故障進行處理先是要確定在該線路上是否還存在流量,之后再通過Ping命令對線路遠端的響應問題進行檢查,最后利用traceroute檢查路由器的配置,如果出現問題,則可以進行解決,從而恢復計算機的網絡。此外,如果線路發生故障而不知是否是因電磁干擾造成的,需將該部分線路放在屏蔽電磁干擾的環境內,對其進行測試和檢驗,如果檢驗結果表示位置正常,則說明該線路出現故障主要是電磁干擾的緣故。此外,網絡連接性故障也是比較常見的故障類型。對于該種類型的故障,首先要查明發生故障的原因,如網卡是否安裝,或者在安裝過程中是否出現問題,導致網卡與其他設備的相容性產生問題;還有網絡協議、網口等是否有故障等。接著要對故障進行有效排查。如果一種網絡在應用過程中無法連接到瀏覽器,而其他類型的網絡則可正常進行,可以對發生故障的原因進行逐一排查。觀察指示燈能夠對網卡的故障進行準確判斷,在正常情況下,傳送數據時,指示燈閃爍的速度較快,反之則慢。因此,指示燈如果處于亮或者不亮的狀態,則表明網卡存在故障。此外,也可以用Ping命令檢查網卡故障。如果該指令顯示正常,則表明網卡沒有問題,出現故障的原因在于網絡的連接方面,如果指令不正常,則應該仔細檢查網卡驅動或者安裝是否存在問題。對于網絡配置的故障,更多是表現在不能實現網絡提供的服務上,因此在對網絡配置進行修改之前,需要先做好相關的記錄。對故障進行檢查時,需要先檢查故障的有關配置,進行修改之后,再測試其網絡服務。由此可見,計算機網絡發生的故障問題多種多樣,類型不一,并且發生的故障對網絡的運行和穩定產生嚴重的影響。因此,對網絡故障進行處理是非常重要的。

2計算機網絡維護的方法

對于計算機網絡的維護不僅能夠降低計算機網絡發生故障的幾率,還能夠保持計算機網絡系統的穩定性與安全性。因此,加強對計算機網絡的維護是非常有必要的。一般情況下,計算機的網絡維護主要是對硬件以及軟件等方面的維護。

2.1計算機網絡的硬件維護

有效保證計算機網絡的正常運行于穩定性,對其硬件進行故障排查與維護非常重要。一般情況下,對硬件的維護主要是網線、路由器、電源以及其他方面的硬件進行維護與檢查,如果出現問題,則需要及時進行修理。與此同時,計算機硬件的清理工作在硬件維護中也發揮著一定的作用。

2.2軟件維護

除了對計算機網絡的硬件進行維護,軟件維護也是不可或缺的。其中系統軟件是計算機其它軟件得以正常工作的基礎和前提,因此,需要加強對系統軟件的相關維護工作。一方面,要檢查網絡的暢通性,如在計算機使用過程中發現文件輸送速度較慢,或者是網絡通訊出現問題,則需要及時檢查相關設備是否處于正常工作的狀態,并對其進行維護。一方面,對軟件維護還表現在防止病毒的入侵方面,在計算機網絡系統內安裝專業的殺毒軟件,并定期或者不定期的對計算機進行病毒查殺,從而有效保證計算機不被病毒入侵,能夠正常工作。另一方面,對數據庫進行維護,這樣才能做好數據庫的保密工作。此外,還要對注冊表定期備注以及對操作系統進行維護,在操作系統在長時間工作的情況下,就會產生許多垃圾文件,這些無用文件會占據大量的內存,會對計算機的正常工作產生影響,因此需要定期對操作系統進行清理。

3結束語

故障處理論文范文第3篇

論文關鍵詞:SDH傳輸設備,故障定位,故障處理

 

0 引言

目前SDH光纖通信在寧夏電力通信網中得到了迅速發展和廣泛應用,就吳忠供電局而言,SDH光纖傳輸網已經覆蓋到了所轄的市縣供電局、330KV變電站、220KV變電站及110KV變電站,并已將SDH設備組建成了一個網絡,形成了資源共享的優勢。為保證SDH網絡設備能更好的為吳忠供電局服務,確保光纖傳輸網絡設備的正常運行故障定位,提高通信人員的設備維護和故障處理水平,因此,把平時工作中的故障處理方法加以總結,希望對提高電力系統中的SDH光纖網絡傳輸設備的維護有一定的幫助。

1 故障定位的基本思路

1.1故障定位的關鍵

故障定位最關鍵的步驟是準確地將故障點定位到網元。由于傳輸系統中網元和網元之間的距離較遠,因此首先將故障精確地定位到某個網元是關鍵和重要的,可避免在網元間來回奔走。

故障定位到網元后,通過分析數據、檢查硬件和更換(倒換)單板等操作手段來排除故障。

1.2故障定位的原則

故障定位的原則一般可總結為 4句話:“先外部、后傳輸;先單站、后單板;先線路、后支路;先高級、后低級。”

(1)先外部,后內部。先分析排除SDH設備外部可能的因素(如 :線路故障、接頭問題、接入設備故障、電源故障等),后查找設備內部原因。

(2)先單站,后單板。先確定故障所在的單站,再具體到單板。確定單站時先查業務上下站的網元,再查再生段網元。

(3)先線路,后支路。先分析排除線路上因素(線路板故障、光功率低等)故障定位,再分析支路的問題。

(4)先高級,后低級。分析告警時先分析高級別告警,如緊急告警、主要告警;后分析低級別告警,如次要告警、一般告警和信息告警。

2 故障定位的常用方法

故障定位的常用方法,可簡單地總結為三句話:“一分析,二環回,三換板”。當故障發生時,首先通過對告警事件、性能事件、業務流向的分析,初步判斷故障點范圍;接著,通過逐段環回,排除外部故障,最終將故障定位到單站,乃至單板;最后故障定位,通過換板,排除故障問題,下面將具體介紹幾種常用的故障定位方法。

2.1告警性能分析法

當系統發生故障時,網管會記錄告警事件和性能數據信息,通過分析這些信息并結合SDH幀結構中的開銷字節和SDH告警原理機制,可以初步判斷故障類型和故障點的位置[3]。

使用告警和性能分析方法的關鍵是如何及時、方便、全面、真實地獲取故障相關信息。通常,故障信息的來源有:

(1)通過網管收集和查詢傳輸系統當前和歷史的告警事件和性能數據。這種方法的優點是具有全面性:不僅是一個站、一塊板的故障信息,而且是全網設備的故障信息;詳實性:可以知道當前設備存在的告警是什么時間發生的,以前曾經發生過什么歷史告警。 (2)通過觀察設備和單板的告警燈運行情況。這種方法的缺點是設備指示燈僅反映設備當前的運行狀態,對于設備曾經出過故障,無法表示;設備每種告警對應的指示燈閃爍情況,可以通過網管軟件進行重新定義,甚至于可以將某種告警屏蔽掉。

2.2環回法

環回法故障定位,是SDH傳輸設備定位故障最常用,最行之有效的一種方法。通過告警和性能分析不能解決的問題,如組網、業務、故障信息相當復雜的情況及無明顯告警和性能信息上報的特殊故障情況,可采用環回辦法解決[2]。環回不需對告警和性能做太深入的分析,但會影響業務。

進行環回操作前,必須先確定需要環回的通道和時隙、單板及方向。對于同時出問題的業務,一般都具有一定的相關性,因此對環回通道進行選擇時應堅持從多個有故障的網元中選擇1個網元,從所選擇網元的多個有故障的業務通道中選擇1個業務通道,再對所選擇的業務通道逐個方向分析的原則。

采用環回法應注意的問題:

(1)軟件環回是一種不徹底的環回,只能初步定位故障的位置。

(2)對遠端站點線路板第一個VC4作環回操作時,一定要確認環回后ECC通信不會中斷,才可進行操作故障定位,一旦遠端站點的ECC通信中斷,則只能到遠端站點現場才能解開環回,恢復ECC通信。

(3)“環回法”會導致正常業務的暫時中斷,一般只有在出現業務中斷等重大事故時,才使用環回法進行故障排除。

2.3替換法

“替換法”就是使用一個工作正常的物件去替換一個懷疑工作不正常的物件,從而達到定位故障、排除故障的目的。這里的物件,可以是一段線纜、一個設備、一塊單板、一塊模塊或一個芯片。這種方法適用于排除傳輸外部設備的問題,如光纖、中繼電纜、交換機、供電設備等;或故障定位到單站后,用于排除單站內單板或模塊的問題[1]。

2.4更改配置法

更改配置法可更改的配置內容包括:時隙配置、板位配置、單板參數配置等。因此,該方法適用于故障定位到單站后排除由于配置錯誤導致的故障。如懷疑支路板的某些通道或某一塊支路板有問題,可更改時隙配置將業務下到另外的通道或另一塊支路板;若懷疑某個槽位有問題,可通過更改板位配置進行排除;若懷疑某一個VC4有問題,可將時隙調整到另一個VC4。但需注意的是通過更改時隙配置并不能將故障確切地定位到是哪塊單板的問題故障定位,此時需進一步通過替換法進行故障定位。因此,該方法適用于沒有備板的情況下初步定位故障類型,并使用其他業務通道或板位暫時恢復業務。

由于更改配置法操作起來比較復雜,對維護人員的要求較高,因此只有在沒有備板的情況下用于臨時恢復業務,或用于定位指針調整問題,一般使用不多。使用該方法前應保存好原有配置,并詳細記錄所進行的步驟,以便于故障定位。

2.5儀表測試表

“儀表測試法”指采用各種儀表(如誤碼儀、萬用表、光功率計、SDH分析儀等)檢查傳輸故障。

儀表測試法一般用于排除傳輸設備外部問題以及與其他設備的對接問題。如懷疑傳輸設備與其他設備對接不上是由于接地的問題,則可用萬用表測量對接通道發端和收端同軸端口屏蔽層之間的電壓值,如果電壓值超過500mV,則可認為接地有問題。通過儀表測試法分析定位故障,說服力較強故障定位,但缺點是對儀表有需求,并對維護人員的要求較高[4]。

3 常見故障分析處理

3.1業務配置故障分析

業務配置錯誤重點是要根據組網方式、業務傳輸方式來確定。主要檢查光路時隙是否滿足業務的需要,檢查單板配置,如支路板的保護/無保護,是否環回等屬性;電路板的設備類型配置等[2]。

在某些情況下,如誤操作引起設備的配置數據丟失或遭到破壞,導致業務中斷等故障。當故障已定位到單站后,通過查詢、分析當前設備的配置數據是否正常來判斷故障。平時工作中常會遇到數據寫不進去或寫進去不起作用的情況,就是常說的“假數據”等情況。這可能是由于瞬間供電異常、電壓過低或外部強磁場干擾,導致 SDH傳輸設備的某些單板異常工作,這時檢查單板的配置數據,可以采用將相關站點的配置全部刪掉,重新連接、開通或系統復位的方法來解決。

3.2電接口故障分析

電接口也就是我們常說的2 Mbps接口故障定位,2Mbps接口的故障是最頻繁的,最常見的,產生2Mbps接口的原因也是多種多樣的。

(1)如果是 2 M板告警,可以先檢查是物理連接故障還是其相連接的外圍設備故障。常見的物理連接故障包括:2 M頭子是否接觸良好,有沒有虛焊、斷線,與DDF(數字配線架)連接線是否正常,電纜是否接錯或斷線等。

(2)排除外圍設備故障可以在 DDF(數字配線架)上做環回和電接口入口做環回,也可以到對端將與2 Mbit/s相連的設備上做環回,檢查交換機、微波設備或其它外圍設備在與2 Mbit/s相連時是否正常的方法來判斷。

(3)判斷 2 Mbps故障時也要看網管系統是否正常,會不會產生誤告警信息或假告警信息等。總之,盡量先將外圍設備故障排除掉,再進一步檢查故障區段。

4 結束語

SDH光通信設備的故障處理是一個復雜的過程,它要求維護人員要綜合考慮故障定位,靈活運用。要充分運用網管軟件來排查各類軟件故障,根據收集到的故障現象檢查數據配置,查看故障所在點的設備單板運行情況等,在數據配置和單板正常運行的情況下,利用不同的環回法幫助定位故障點到網元。

在網管無法解決的情況下,利用常規故障的處理方法定位故障點到單板。只有這樣,才能高效地處理各類故障,縮短故障處理時間。

參考文獻:

[1]谷麗麗.SDH傳輸設備的故障定位.黑龍江通信技術.2003年6月第2期:34-35

[2]深圳市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ZXSM同步數字復用設備培訓教材(理論篇).2000年:86-93

[3]喬桂紅.光纖通信.人民郵電出版社.2005年:239-242

[4]李海,宋元勝,吳玉蓉.光纖通信原理及應用.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2005年:187-194

故障處理論文范文第4篇

一、抓好責任落實,促進師徒履職制度化

為了給青工搭建快速成長成材的平臺,去年年初,廠團委組織了全廠“拜師學技”簽約儀式,下發了活動通知,制訂了《考核細則》,規范了參與條件,明晰了廠團委、人事勞資部、基層單位以及各基層團(青)組織的責任和師徒雙方各自的權利義務。43對師徒簽訂了《師徒合同書》,發放授課記錄本和學習筆記本86冊。每對師徒都根據雙方的自身條件和專業特點制訂出切實可行的培訓目標和詳細具體的培訓計劃。在教學培訓中注重“三個提升、三個突出”,即在理論知識的提升上突出深度,在操作水平的提升上突出精度,在專業技能的提升上突出廣度。落實“五帶五幫”,即帶頭學習政治理論,幫助解答相關政策;帶頭加強思想教育,幫助青工健康成長;帶頭學習先進技術,幫助青工快速提高技能;帶頭出思路想辦法,幫助解決生產實際難題;帶頭執行安全制度措施,幫助規范操作習慣養成。同時,廠團委在有條件的單位建立了領導干部聯系制度和活動獎勵機制,由單位主管領導定期找師徒談心,查看活動記錄,及時了解授課及學習情況,掌握合同履行進度,解決活動過程中的困難,提高師徒的參與熱情。通過上述舉措使活動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有據可查,有效促進了師傅以身作則、言傳身教,徒弟勤奮好學、積極進取,營造了良好的學習氛圍。

二、抓好教育培訓,促進學習練兵常態化

為了適應新工藝、新設備、新要求,在活動中,廠團委以專業理論、工藝技術、故障分析、風險識別等為主要內容積極為青工快速成長成材開設講臺,實行“三講”培訓方式。一是專業理論集中講,堅持新分大學生的三級入廠教育,廠層面重點對我廠的廠史形勢任務、電網運行情況、安全制度規范、崗位任職要求等進行集中授課。各單位、班組重點進行生產工藝流程、專業技能要求、安全操作規程的再教育,提高他們對單位的認知度和融入度。二是立足實際現場講,緊密結合變電站改造項目和日常的檢修排障工作,師徒共赴現場,由師傅手把手的教,講工藝、講流程、講規范,身體力行、做好示范。切實把電網技術改造、狀態檢修、日常巡視檢查當成學習的“加油站”,培訓的“練兵場”,以學促練、以練促干。三是分析問題對口講,打破以往灌輸式的教學方式,定期由師徒雙方就生產實踐中發現的問題進行梳理匯總,共同探討解決的新途徑、新方法。如:對于部分進口新設備全是英文說明的情況,就由徒弟發揮知識專長進行翻譯,再與師傅進行溝通,從而達到了理論知識和豐富經驗的成功結合,推動了師徒雙方共同進步、共同提高。

三、抓好效果檢驗,促進活動形式多樣化

為了確保“拜師學技”活動取得實效,廠團委有效運用“三考”方式檢驗學習效果,一是理論知識試卷考,由人事勞資部負責,每年組織兩次以上的專業理論考試;二是操作技能現場考,由單位主管領導負責,在生產現場實地考察徒弟解決生產技術難題的水平;三是事故處理隨機考,由班組長負責,跟蹤考察徒弟處理突發故障的能力。同時,通過各種載體為青工快速成長成材提供舞臺。結合電網綜合自動化改造項目,在青工中開展了“我在變電所改造中學到了什么”為主要內容的技術論文和學習體會交流活動,共征集論文和學習體會14篇,有7篇論文或體會在“提素質、煉作風”研討會上進行了交流。在電力系統重點單位開展了以“讀書、學技、創新”為主題的學習筆記展評活動,要求每位青工把日常工作中學習技術知識、參加各類培訓和進行設備檢修、故障處理的方法、體會認真記錄下來,由各團(青)支部不定期進行檢查,每半年組織一次讀書心得交流展示會。目前,80%以上的青工已經記錄了10多萬字的經驗和體會。組織開展了“專業理論—檢修心得—故障分析”技術論文研討活動,相互學習借鑒,共同進步提高。開展了“站在起跑線上,我們時刻準備著”主題演講比賽。去年以來,舉辦各類學習活動15次,技術論文研討會2屆。

故障處理論文范文第5篇

目前,高等院校的信息化建設已取得長足進步,校園網絡覆蓋學生宿舍、教學樓、科研單位與機關單位等校園的各個角落。而當前絕大多數高校的網絡報障受理主要靠人工電話接聽登記,這種方式無法快速、規范地記錄報障內容,很難獲知準確的工作進度信息,而且容易造成漏聽電話或者忘記登記,造成問題不能得到及時解決,且浪費電話費、紙張等,工作效率較低,管理混亂。隨著計算機的普及和網絡的延伸,校園網用戶不斷增加,對校園網絡和各種多媒體設備的后續維護任務日益加重。僅僅依靠傳統的人工維護,無論從技術和管理角度都低效率且不科學。故信息化快速發展對故障的處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迫切需要實現信息化管理。

工作流技術作為計算機協同工作領域新出現的一門學科,在過程的管理與集成方面,在業務過程自動化方面發揮了極大的作用。工作流的提出,解決了企事業單位日常工作中固定的程序活動,提高了辦公效率,而且能夠適應各種系統應用的分布和異構的環境。但是現有的工作流產品可重用性不高,幾乎每一種不同的工作流產品都具有自己獨立的一套模型,這極大地制約了工作流技術的應用推廣。基于以上考慮,本文對工作流的開發方法進行改進,結合ThinkPHP開發架構的特點和優勢,提出了基于工作流技術與ThinkPHP框架相結合的管理系統開發方法,并將其應用于高校信息化管理中。

2 相關知識介紹

2.1 工作流技術概述

工作流管理聯盟(Work Flow Management Coalition,WFMC)于1993年成立,其給出了工作流的定義:工作流是一類能夠完全或者部分自動執行的經營過程,它根據一系列過程規則、文檔、信息或任務能夠在不同的執行者之間進行傳遞與執行。在實際情況中可以更廣泛地把凡是由計算機軟件系統控制其執行的過程都稱為工作流。一個工作流包括一組活動及它們的相互順序關系,還包括過程及活動的啟動和終止條件,以及對每個活動的描述。工作流技術在初期主要由工作流產品開發公司推動其發展,隨著在實際應用中不斷取得良好的效果,工作流技術逐漸得到了人們充分的重視。目前工作流的執行面臨的主要問題是缺乏一個標準化的集成框架來支持分布式應用的集成,所以制定一個獨立于不同企業應用的標準集成框架,能極大地提高工作流系統對企業應用的適應性。

2.2 ThinkPHP框架

ThinkPHP框架是一個開源免費的框架,以Apache 2為基礎,為了敏捷Web應用而開發。因其有著開發效率高,易用性強等優點,被越來越多的系統所應用。該框架早期的設計思路仿效JAVA的Struts框架,而基于JAVA的Struts框架不夠直觀,需要大量的時間來操作XML文件,后來又借鑒了許多國內外優秀的框架,最終形成了ThinkPHP早期的版本。ThinkPHP嚴格采用MVC模式,具備PHP語言特有的豐富函數和簡單易學的操作,可以利用大量的功能包和典型的功能實例更加快速地上手開發,這樣便于把注意力集中在業務邏輯設計上。后臺數據庫使用方面,ThinkPHP框架所具有的ORM特性使開發不需要太多的配置腳本,便于移植。另外在服務器運行環境方面, ThinkPHP框架在服務器部署上具有明顯的優勢。ThinkPHP作為一種新的框架技術,它的運用可以讓信息系統的開發者擁有更多的精力集中于系統的控制邏輯和業務流程。

3 基于ThinkPHP架構和工作流技術的網絡報障系統

隨著高校信息化建設的不斷推進,校園網的使用范圍不斷擴大,網絡用戶不斷增加,造成網絡故障維護的壓力日益加大,只通過人工操作無法規范、高效地進行記錄和處理。本文以高校網絡使用和維護工作為研究對象,結合本校的網絡建設現狀,開發了一套網絡報障系統。

3.1 使用ThinkPHP架構和工作流技術的系統開發

傳統的信息系統偏重于以數據共享來集成各種功能,該方式雖具有很好的信息處理功能,但對各個子業務流程控制邏輯關系缺乏支持,各功能間的聯系也是直接編寫到程序代碼中,直接導致系統的控制邏輯變得模糊,系統功能的實現也更為復雜,業務流程稍有變化,將導致程序代碼重新編寫,從而使系統的可靠性、穩定性及對外界兼容性下降。工作流技術的使用可以加強子模塊之間的協作,增強系統的可靠性。但目前不同的工作流產品一般都具有自己獨立的工作流模型、工作流定義語言和API函數。為了更好地規范和實現工作流開發模型,本文在充分研究了ThinkPHP框架的基礎上,將其融入到工作流系統的開發中。結合工作流和ThinkPHP框架技術開發的信息系統,一方面可以將工作流技術應用到管理系統的開發中,加強業務子流程之間的相互約束,有效地監督業務的進程;另一方面,ThinkPHP技術的運用能夠簡化系統的開發,使系統保持出色的性能和至簡的代碼,增強系統的可靠性,能極大地提高工作流系統對企業應用的適應性。從理論上講,運用工作流和ThinkPHP兩項技術,可以很大程度上滿足各類管理工作對信息系統的要求,也終將成為管理信息系統開發的一種新模式。

3.2 基于工作流的網絡報障系統設計

結合高校的網絡應用和管理實際,該故障報修系統不僅要具備故障提交處理功能,還應該具備用戶資源管理、信息流轉等諸多功能,通過信息化的手段有效監督業務的進程。

首先明確該系統使用的人群,并將其按工作差異劃分成不同的角色,在系統實際運行中,對應地賦予其權限。根據需要,本文將系統用戶設定為系統管理員、校信息中心業務管理員、普通上網用戶、故障受理員。不同用戶登錄系統時使用不同的賬號,系統自動為其加載對應的模塊。

通過分析,報障系統被劃分為若干獨立的功能模塊。當系統執行過程需要調整時,只需修改這些獨立的功能模塊,便可在不影響系統整體框架和使用的前提下得到調整。在各子模塊的工作過程中包含若干最小的活動單元,可以按照工作過程有機地將這些活動組織起來。通過調查和研究,并結合學校網絡發展和應用實際,對系統的功能進行劃分,見圖1。

院系管理和班級管理模塊用來根據學校的招生設置情況進行相應的調整,角色管理可以管理用戶組,并為其設置相應的權限。用戶管理可以手動添加單個用戶,也可以批量導入Word和Excel格式的用戶信息文檔,增強了系統的靈活性。通知公告欄,系統管理員用其各類網絡維護信息,以及常見操作方法和故障修復的文 章。系統管理模塊用于統計和分析系統的報修情況,包括按年、月、周、天不同的統計單位對報修情況進行匯總和導出,以便相關業務管理員更好地了解網絡運行的狀況。這些模塊共同為網絡報修模塊的順利使用和推廣提供了前提和保證。

網絡報障是該系統的核心模塊。該模塊由故障在線申報、系統分配報障單,故障受理工作人員的回復處理和結果錄入、故障狀態的及時更新和查詢等部分組成,工作流技術通過一定的規則約束和監控任務的執行,對系統的各項具體活動進行管理。當上網用戶通過系統提交故障處理請求時,系統就會創建一個工作流實例,并將該工作流控制數據中的狀態信息設置成“待完成”,將與工作流相關的數據傳輸給工作流的下一個環節。這樣系統自動給故障處理員發送一個“待辦請求”,當故障處理員打開系統后,就可以看到系統中的提示,然后根據所報障的信息留言到指定的地點進行維修。當故障處理員處理完成后,在系統中填寫修理情況意見反饋表,網絡報修用戶還可對本次維護進行評價。若對于用戶的報修超過一天仍未得到及時修理,系統便向校信息中心管理員發送“督辦提示”,所以使用該系統報修,信息中心管理員還可以依據系統提示進行人工電話催辦,從管理角度有效預防了報修不能被及時響應的情況。

3.3 ThinkPHP框架技術在網絡報障系統開發中的運用

網絡報障系統的開發采用WAMP開發模式,PHP5.4.0,編輯器選用的是NetBeans,數據庫采用MySQl,庫管理采用Navicat for MySQL。在確定需求后,要使用ThinkPHP框架進行一系列部署,ThinkPHP框架的使用,首先需要上網下載框架核心包獲取ThinkPHP基礎框架。然后進行文件配置和項目應用配置,對數據庫進行設計,同時創建相應的控制類文件和模型類文件。系統共建立10張表:系統內容分類表、班級表、專業表、年級表、系統菜單管理表、系統通知內容表、系統通知分類表、人員角色表、用戶口令表和用戶信息表。

ThinkPHP項目的創建方式非常簡單,首先在Apache服務器目錄下創建Network開發文件夾,然后將ThinkPHP框架核心包放在Network文件夾下,只要定義全局入口文件index.php如下:

define(‘THINK_PATH’,’./ThinkPHP/’); //定義ThinkPHP框架路徑

define(‘APP_NAME’,’QC’); //定義項目名稱和路徑

define(‘APP_PATH’,’./QC’);//加載框架入口文件

define(‘APP_DEBUG’,true); //項目部署后添加注釋

require(“./Core/ThinkPHP.php”); //實例化一個網站應用實例

第一次輸入http://localhost/Network,系統會自動生成目錄結構,分別是系統目錄、項目目錄、網站公共資源目錄和網站上傳目錄。項目基本配置信息存放在一個名為config.php的文件里。然后再進行數據字典模塊實現,CURD實現,區域管理模塊實現,最后進行系統運行效果及功能評測。

實際的開發應用證明,ThinkPHP開發框架的使用,可以降低原本工作流開發中多個模塊定義的復雜性,最大程度地分離系統結構中的事務邏輯和表現邏輯,使得核心事務邏輯的變更和應用程序的擴展更加容易和靈活,最終提高系統的開發效率和工作流系統的適應性。

3.4 系統使用效果和意義

隨著技術的進步,信息化管理在高校中的地位和作用越來越重要。傳統的網絡報障方式已不再適合目前的工作要求,實現科學化管理,通過管理促進高校的發展是高校的重要建設工作之一。該報修平臺建設最直接的效果是:對于一些報修情況的處理進度被有效地管控,有效降低了以往的維修漏修和長期拖延的情況;此外信息中心管理員可以通過查看系統從一方面反映網絡的運行狀況。

通過比較,該系統的使用有以下幾方面的優勢:

(1)與之前的人工接聽電話,記錄故障內容相比,該系統的應用大大降低了管理成本,通過對系統的監控即可發現校園網絡中存在的問題,無需專人接聽電話,有效地改進了工作方式,提高了工作效率。

(2)傳統的報障方式容易造成漏聽電話,故障內容記錄不清晰等問題,而通過用戶自行在網上提單,有效避免了以上問題,明確了網絡故障內容,也不會因為管理人員的疏忽和繁雜的事務而漏聽或誤聽電話,造成網絡故障長時間無法解決的問題,從技術層面規范了業務操作。

(3)系統可對超過一定時間狀態仍為“待修”的業務,自動發送報修提醒,有效降低了溝通成本。此外,信息中心管理部門通過查看系統的報修狀況,可以對長時間沒有得到故障維護的業務,及時催促故障處理人員到現場維護。通過及時跟進業務處理情況,形成有效的監控,促進了人員之間的協作,提高了故障處理速度。

(4)傳統的報修,用戶無法及時了解修復進度。而該系統的使用,故障處理人員在完成或現場已經檢修暫時還未修復的情況下都需要到系統中提交故障修復狀態,以給用戶及時的響應,實現流程的閉環管理。同時故障處理人員可以通過查看報障的情況提前安排工作,極大地提高了學校網絡服務質量。

(5)管理部門可以通過分析和監控系統中的報修狀況,分析網絡中存在的問題。對于用戶比較普遍反映的常見問題,可以在系統通告中操作提示。通過報修系統的統計功能,可以發現問題區域中網絡不合理或不穩定的因素,這樣管理部門可以及時決策,便于發現和有效地解決問題。

(6)通過系統的報修記錄,能夠為學校在網絡改造、線路規劃、制訂實施方案等提供輔助支持。

(7)此外,該系統還可以推廣應用于高校多媒體教室、電話、一卡通圈存業務機等多領域的報修,最大程度地節約人力成本,提高學校的信息化管理程度。

4 結 語

本文介紹了工作流和ThinkPHP技術,并將這兩項技術結合應用實際開發了校園網絡報障系統。系統能動態地完成各項任務,一旦系統中工作流被觸發,則自動將任務發送給對應的人員進行處理,從技術和管理層面規范了報修事務流程,極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和信息服務質量。此外,該系統的開發方法和使用還可以被推廣到其他管理應用系統中,具備較高的適應性和應用價值。

主要參考文獻

盧慶武.基于.NET的高校綜合報障業務系統的 設計與實現.計算機與現代化,2010(10):83-86.

齊昕,唐達. 基于工作流技術的辦公系統的研究與實現.大連:大連理工大學,2005.

管紅杰,王珂,江海峰,許新征. SOA架構的工作流管理系統的研究與應用.計算機工程與設計,2011,32(5):1654-1657.

詹偉. 工作流助力湖北電力ERP系統深化應用. 2010電力行業信息化年會論文集.長沙:中國電機工程學會,2010:139-141.

楊杰,劉丹. 基于工作流和B/S結構的OA系統設計.武漢理工大學學報:交通科學與工程版,2005,29(1):56-59.

楊浩,高嶺. 基于ThinkPHP框架的校園網絡設備管理系統設計與實現.西安:西北大學,2012.

主站蜘蛛池模板: 玛纳斯县| 阜康市| 永靖县| 万年县| 宝鸡市| 佛坪县| 南召县| 韶关市| 都江堰市| 彭阳县| 鄂尔多斯市| 崇仁县| 昭平县| 班戈县| 鞍山市| 苏尼特右旗| 得荣县| 天柱县| 无棣县| 湖南省| 吉首市| 辉县市| 长乐市| 靖边县| 丰顺县| 新田县| 黎川县| 和政县| 莱州市| 辽阳市| 博客| 元谋县| 青铜峡市| 岑巩县| 土默特右旗| 井冈山市| 中西区| 泾源县| 宿迁市| 青铜峡市| 松阳县|